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2024-05-09 14:06

1.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中远集团成立于1961年,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船队规模居世界第二;中海集团于1997年在上海成立,已形成以航运为主业,航运与航运金融、物流、码头、船舶修造、科技信息等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2015年8月,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在中央层面的要求下,联合组建了集团层面的5人“改革领导小组”,由中海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为组长。2015年8月7日晚间,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远洋、中海集运、中海发展和中远航运同时公告,因控股股东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正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两大航运央企的合并之路就此展开。 2015年12月9日,中国船东协会公布消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与中国远洋运输运输(集团)总公司两大航运央企合并后的新集团名字。2015年12月10日,据接近中远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中海中远两大集团整体改革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新集团名称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China cosco shipping group)”,总部设在上海。 2015年12月11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实施重组。2016年2月1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许立荣任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任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集团总部设在上海。2016年2月1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许立荣任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任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集团总部设在上海。 2016年3月1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北京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长期运输协议。根据协议,在未来的27年中,中国矿运将每年承运淡水河谷发运的铁矿石约1600万吨。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2. 新中国远洋运输业产生的背景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国际海运也建立在国有国营的基石上,国际海运政策是政府部门国家国家经济建设和外贸运输需要而制定和实施的. 经历了租合开创和建设远洋船队的发展两个阶段 政策特点是主体和客体不分,政府和企业利益不分 1,西方及国民党当局对大陆的封锁与禁运政策 2,新中国海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49年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成立 分设海运,河运和航道工程管理三个局 在大连,上海,广州成立三个海运分局 第一节计划经济时期的国际海运政策 二,开创远洋运输业的政策措施 目标:突破帝国主义封锁禁运,开创国际海运事业 1,开展国际间海运合作 50年与波兰合作,建立中波海运公司 55年与捷克政府以代营方式合作(挂捷克旗) 2,船舶租赁 成立中国外贸运输总公司(中外运) 租用华侨华商船舶,管理其参与祖国外运 3,统一经营和管理国际海运代理业务 开放部分主要港口,有私营和外国船公司的代理行 交通部海运管理总局—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统一管理 55年—60年,社会主义改造,国际海运代理归口管理 4,建立自己的运价系统 从近洋远洋航行运价斗争到《中国远洋货物运输运价本》 第一节计划经济时期的国际海运政策 三,发展国际海运事业的政策措施 1,组建国营远洋运输企业和船队 对外贸易海运量成倍增长,造船工业大发展,需自主权 58年成立交通部运输局,加快组建远洋企业和船队 61年成立中远和广州分公司,组建了第一支远洋船队 2,贷款买船,发展国营远洋运输船队 利用国际航运市场萧条,二手船价暴跌机会买船 交通部与中国人民银行签定贷款买船合同,国家结算 64年——75年(文革)一直执行,76年结束租船历史 3,贷款买船的优惠扶持政策 财政上统收统支,经营上"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运价"

求采纳

3. 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的历史回顾

1970年10月1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天津分公司在天津塘沽挂牌成立。60余名来自各地的机关干部拥挤在两座简易的小楼里,集办公、食宿于一处;船队只有从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划拨的10多条杂货船,789名船员。从此全体船岸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担负起繁重的外贸进出口、特资运输和援外任务。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天远船队在船舶数量上、船舶类型上和航海高新技术应用上都有了飞速发展。根据国际航运市场的需求,天远公司及时调整了船舶结构,大力发展多用途船和集装箱船,及时开通国内至日本、东南亚、地中海、西欧、美洲、非洲的杂货、集装箱班轮航线 60 多条。集装箱核心班轮的准班率常年保持在 100%%,多次受到国务院和天津市口岸委的表彰。到 1990 年,天远公司的船舶已通班全球 l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 多个港口,年货运量达 1000 万载重吨。同时,公司大力实施多元化经营,先后成立了船舶供应公司、船务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与航运相关的陆上产业。20世纪90年代,为了增强企业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能力,公司严格实施ISM规则和ISO9001标准。1997年公司取得各船旗DOC证书和ISO9001证书,成为国内首家取得双标证书的航运企业。党的十五大召开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中远集团的发展战略,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从北京移师天津,与天津远洋运输公司合二为一。1998年1月11日,新的中远散运在天津远洋大厦正式挂牌,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为公司升起五星红旗。这标志着中远散运已成为国际干散货运输的专业化大型企业。从90年代末开始,中远散运坚决贯彻执行中远集团 “从拥有船向控制船转变”的战略,以变革企业发展战略的视角入手,探索打破原有单一的船东模式,扩大企业外取市场资源空间,构建了船东(OWNER)、租家(CHARTERER)、经纪人(BROKER)“三位一体”的新型航运企业经营模式,使企业实现了从拥有有限国有资产向控制外部市场资源的战略转变。中远散运不断寻找机会适时租进市场竞争力强、转手容易的现代型船,不断寻找机会适时租出成本高、船型又不合理的自有船,结合货品运输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运力置换,大量租入船逐渐调整了中远散运的船队结构。船队结构调整带来运力结构的调整。伴随着中远散运租入船队货运量、周转量的连年提升,租船成效显示出了巨大的综合效应,赢利能力呈几何级数增长。2007年,中远散运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进资源外取、资源融合策略,通过资源外取,实现自有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有机融合,不断深化“从拥有与控制向配置社会资源转变”战略,当年公司运力、运量、收入、创效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7年12月28日,中远散运加入中国远洋,成为中远集团资本平台的核心企业,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8年,国际干散货市场呈现百年不遇的剧烈波动和非理性的大幅跳水。中远散运在中远集团、中国远洋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年”工作主题,全体船岸员工奋力拼搏,从发展理念、经营策略、风险防范、安全机制、规范管理、和谐创建等方面入手,坚持“高效执行”,推进“深度创新”,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在航运经营、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可持续发展和软实力打造上取得较好成绩,为天津市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中远集团年创百亿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是中远散运面临形势异常恶劣、经受考验异常严峻、经营任务异常艰巨的一年。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国际干散货市场大幅跳水,中远散运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拼效益、谋发展、保安全、防风险、促和谐”为主线,上下齐心协力、苦练内功,同舟共济,积极完善商业模式,快速调整经营策略,深入开展开源节流,及时加大融资力度,持续深化安全管理,确保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好成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远散运业务发展的必然需求。以优化战略布局,完善价值链条为出发点,近年来,中远散运下大力量进行了海外网点建设,不断开拓发展空间,在欧洲、美洲、澳洲、新加坡和印尼建立了经营公司,在日本、韩国设有服务机构,为公司市场调研与拓展、客户维护、信息获取、经营创效和跨国经营积累了经验。目前公司海内外经营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初具规模。如今的中远散运自有好望角型、巴拿马型和灵便型等各类大型散装船舶80余艘、400万载重吨,日常控制船舶200余艘,实际控制运力超过1600万载重吨,航线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港口,在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多年来,中远散运始终坚持强化基础管理不放松。2006年,中远散运更进一步,确定为“标准化管理年”,将标准化管理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借助精益管理的思想、手段和方法,科学优化经营、决策、管理、服务、变革等核心业务的工作流程,提高协同工作的能力,逐步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从管理者视角向客户视角转变,使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08年3月份,中远散运发布实施了公司6.0版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对原版体系进行了创造性的修改完善。新版管理体系全面实施以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理顺了工作流程,达到了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公司陆地和船舶科学管理水平的目的。与此同时,中远散运不断推进管理创新。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航运市场,公司在主要业务部门打破了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在航运部,中远散运按照船舶类型和业务职能不同,对运营组织结构实行虚拟化,在旗下整合形成了好望角型船队、巴拿马型船队、大灵便型船队和小灵便型船队。在此基础上,中远散运成立了由航运部门、机务部门、船员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人员组成的“虚拟小船队”,通过定期例会和不定期的沟通合作,互通信息,协同作战,凸显了横向交流和协调配合的新优势。船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效益。从1993年开始,公司实施船舶星级制管理,使中远散运(天远)的船舶经营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公司经营船型的变化,2003年10月,中远散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了船舶总管制。2007年,随着自有船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满足船队建设的需要,中远散运管理层又以超前思维提出了船舶星级制管理与总管制有机结合的船舶管理新构想——《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船舶星级制管理实施办法》颁布实施。新的船舶星级管理制遵循船舶星级制管理与总管制有机结合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原则,突出了激励的实效性,受到广大船员的拥护,调动了广大船员的工作积极性。安全管理对于航运企业来说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基础保障。多年来,中远散运一直把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抓不懈,安全管理局面始终保持了良好的态势。2007年以来,针对公司安全管理实际,中远散运相继又推出“安全管理三级责任制”、“安全督察特派员制”、 “船舶领导等级管理制”等一系列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对于持续稳定公司安全形势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催生了中远散运的技术创新,反之技术创新又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和支持,成为提高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远散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业务流程,相继开发完成“生产经营管理软件系统”、“船舶SMIS系统”、“中远船员信息系统(CSIS)”、“中远散运标准化管理系统平台”、“中远散运知识管理平台”、“全面绩效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生产经营和资源管理软件,实现了经营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系统化、知识管理网络化和商务运营电子化。公司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共同研发的新一代生产经营管理系统(BMS),正式上线运行后,大幅提高了业务操作能力。作为一个注重绩效的现代企业,对中远散运而言,追求企业社会价值的不断提升,需要有坚实的创效能力作支持,而创效能力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支忠诚而优秀的员工队伍。熟谙此理的中远散运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的员工激励和培养机制,使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成长同步,并由双方融合而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中远散运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首先调整了公司组织机构,按照 “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改革组织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实现从“金字塔”式的管理向扁平化、软性化、网络化管理过渡。其次,以“人才选聘市场化、分配激励差别化、考核评价系统化、日常管理人性化”为指导,积极推进素质工程建设,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旦出现岗位空缺或新设岗位,公司就在内部网发布公开竞聘公告,符合条件的员工都可以填报《竞聘申请书》。截止到2008年底,公司共组织35次、233个岗位、712人次参加的公开竞聘,251人次被交流使用或提拔重用,有力推动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公司启动了“三个一百”人才工程,先后组织中层干部5期96人参加清华“创新管理MIA”高级培训,有效提升了干部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员工培训方面,通过集中理论培训、岗前培训、岗位交流培训、海外网点培训、网上在线培训、员工自主培训等方式,多管齐下提升了培训质量。在激励考核上,建立了“宽带薪酬”制度、实施了船员工资改革、颁布了《全面绩效管理制度》和《综合绩效与能量积分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长效激励机制。在船队,以适应国内外劳务市场的要求为目标,对8000多名船员实施优化结构、分类管理,推行“三A制”考核。近年来,中远散运着力建立完善船员大培训格局,使船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确保了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相对稳定和船员劳务外派的稳步发展。在中远集团举办的2004年职工技能竞赛中,中远散运一举囊括了7个第一和30个单项奖的好成绩。2008年公司又举行了普通船员技能竞赛,获得决赛第一名的现场签定劳动合同,由协作船员转为中远散运正式职工,在船员队伍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充分展现了素质工程的成效。近年来,中远散运积极加强政委队伍能力建设。按照中远集团党组关于加强政委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在中远系统的外派船舶上先后配备了专职政委;同时,按照拓宽来源、明确职责、加强培训、严格标准的思路,先后制定了《船舶政委队伍建设规划》、《外派船舶党支部建设规划》,编写了《船舶政委手册》,得到了中远集团党组张富生书记的亲自题词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后备政委的选拔和培训力度,优化了政委队伍结构,提升了政委队伍素质。三十多年来,中远散运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扎实有效地做好船岸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司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教育引导职工,用市场经济全新的思想观念武装船岸职工的头脑,并用于指导实践,这是公司长期努力去做的一篇大文章。他们针对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过程中员工存在着的思想障碍,针对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员工思想上的疑虑,及时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引导职工树立市场观念和效益观念,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由于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企业始终保持了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而且在公司机构、人事、分配制度等涉及职工利益方面的改革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在船舶,始终坚持“支部建在船上”的优良传统,切实发挥船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创新船舶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多年来,中远散运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公司党委着力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提升组织活力。在实践中,着力强化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了《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的抓手作用;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正式纳入综合管理体系,推进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体化和标准化;各级党组织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为契机,认真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08年,广大党员在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工作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缴纳特殊党费达147.65万元;同时,以公司和员工个人名义的捐款达908.98万元,充分展示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果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一直以来,中远散运把推广典型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作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着力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一方面,围绕企业发展,结合时代特点,注重搭建起促进先进典型成长的平台,建立起使先进典型脱颖而出的培育机制,在2007年制定并实施了《中远散运典型培育实施规划》,确立了3511的目标,明确了先进典型培育的工作机制和措施方法。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精神内涵,实现典型引领。新盛海轮是中远散运近年来涌现出的一艘标杆船舶。公司在2008年下发《关于开展向新盛海轮学习的决定》的基础上,在2009年又把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作为推动中远散运低谷崛起的重要载体,深入推进新盛海轮典型培育工作,其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逐步深入人心,其示范和带动效应已逐步展现,有力推动了船舶及船员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近年来,中远散运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通过《企业文化纲领》、《经营管理准则》、《员工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初步建立了以“理念、制度、行为”为一体的企业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公司相继开展了创新文化、安全文化、执行文化、和谐文化、廉洁文化等子文化建设。在创新文化建设上,创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创新举措已经开花结果;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得到明显强化;在执行文化建设上,公司上下做到了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在和谐文化建设上,营造了“共建共享、共享共建”的文化氛围,通过“送温暖”、帮扶济困、积极做好矛盾排查和调处,确保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在廉洁文化建设上,积极倡导“人的安全是最大的安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国有资产经营人的保值增值同步实现”等理念,强化了广大经营管理者廉洁从业的意识和拼搏创效的士气。多年来,中远散运站涌现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船员职工和先进模范集体。在这支队伍中,有全国劳动模范船舶轮机长张国永、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船舶政委付品杰、有为保卫国家财产而血洒乌克兰的船员烈士郭春辉、有不顾个人安危勇赴火海救船员的赵洪波;涌现出了海门轮、登云轮、天目山轮、沱海轮、漫海轮、新盛海轮等受到上级表彰的各类先进船舶;公司石景山轮、永门轮和富清山轮分别于1986年、1991年和1997年相继受命勇赴战火纷飞的也门、索马里和刚果,在炮火和战乱中营救出了300余名驻外使馆人员和援外专家,受到外交部、交通部的表彰。公司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文明共建先进单位”、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创建全国交通行业文明行业先进单位”、“中国管理100优秀企业”、“天津市优秀企业”、“天津市文明行业标兵”、“天津企业100强”、“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数人分别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的历史回顾

4.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集团领导

 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2015年8月起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历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咨询公司咨询业务部副经理、经理,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副局级),挂职担任桂林市副市长、党组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党组成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驻澳大利亚代表处首席代表、经济信息部副部长。审计署外资运用审计司副司长、发展统计审计局局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司长、农业审计司司长等职。 董事、工会主席。傅向阳2011年起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工会主席,2012年起任中远(集团)总公司董事。历任上海远洋干部部副部长,中远集运人事部副总经理,上远实业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远(集团)总公司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党组工作部部长、直属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中国远洋企业文化部部长等职。傅向阳具有多年的航运业经验,企业管理和党群工作经验丰富。傅向阳毕业于复旦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和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经济师。

5.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介绍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 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1993年2月16日组建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经过几代中远人40余年的艰苦创业,依靠智慧、勤劳和真诚,带着光荣与梦想,中远集团已由成立之初的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单一型航运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35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3亿吨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作为以航运、物流为核心主业的全球性企业集团,中远在全球拥有近千家成员单位、8万余名员工。在中国本土,中远集团分布在广州、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厦门、香港等地的全资船公司经营管理着集装箱、散装、特种运输和油轮等各类型远洋运输船队;在海外,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南非和西亚8大区域为辐射点,以船舶航线为纽带,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网络。标有“COSCO” 醒目标志的船舶和集装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往来穿梭。今天的中远集团,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航运、物流等全球优质承运服务的同时,还能够为客户提供船舶和货物代理、船舶工业、码头、贸易、金融、房地产和IT等多个行业的服务。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介绍

6.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介绍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简称中远或COSCO,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航运企业,中国中央政府直管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全球最大的海洋运输公司之一,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27位。2011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第一。2015年12月11日,国资委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实施重组。12016年1月20日,负责推进希腊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希腊私有化基金宣布,接受2中国中远集团对该国最大港口的投标,中远成为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私有化项目的“首选投资者”。

7.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研究开发

中远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贯彻落实十一五科技与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国资委的要求,根据环境、自身发展的需求,在集团战略规划制定工作的整体部署下,确定了十二五科技与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落实相关资源,编制十二五科技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在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建设中,中远集团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了具有中远特色的服务型企业创新之路,2008年被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命名为中央企业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单位之一,所制定的中远集团创新型试点企业试点方案确定了2008-2010三年中远集团创新工作的主要目标、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2009年初经三部门组织开展的创新型企业评价,于7月被命名为第二批创新型企业。十一五期间中远集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围绕经营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中远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其它国家项目,并获得国家资金支持,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后的再创新,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2011年全国科技大会上,中远集团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优秀执行团队”荣誉称号,表明中远的重大科研项目组织、管理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为继续承担国家“十二五”科研项目总结了经验、奠定了基础。2011年中远集团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围绕集团确定的2020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密切结合企业实际,在低碳船舶、海工领域、高技术船舶、全程供应链集成示范等方面积极申报国家项目,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为集团“十二五”科技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开端,保持了中远在航运企业的科研领军地位。中远集团已逐步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在科技创新工作中中远集团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通过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中远集团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范围,涉及专业广泛、合作方式多样,达到了多赢的效果。中远(集团)总公司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以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为核心,各下属企业技术中心为分中心的支撑和专业支持体系。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下设广州远洋、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中远船务、南通船务、中远物流、中远网络北京、武汉理工大学七个技术分中心,其中南通船务为国家级技术分中心,形成了一个职责分明、资源配置合理、资源共享的创新体系。仅中远船务技术中心就拥有修造船、海工等方面的技术人员800多人。中远船务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建设了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中心;中远物流技术中心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结合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建设了物流新技术实验室,积极推进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集团各二级公司也都建有市场研究、情报分析部门等专业研究机构。重点研究领域:  围绕中远主业,集团重点开展船舶技术、物流技术、配套设备、信息系统、软科学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  专利:  单索双瓣液压遥控抓斗  一种仿真柴油机  集装箱运输汽车的专用支架  油轮货轮加热自动测控装置  一种远洋船舶智能通信控制系统  远洋船舶航行态势遥控遥测系统  低温流体装卸臂紧急脱离阀  低温流体装卸臂  一种多功能吊杠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远洋船舶及货物运输在线动态监控系统  船舶数据分析展示软件  基于海事通信卫星的船位主动调取软件  全球海洋气象信息自动处理系统软件  数据解析与存储系统  船舶安全航行态势分析系统  岸基船舶监控指挥系统  船舶风险预警检测系统  国际理货管理信息系统V1.0  城市级物流综合管理平台系统V1.0  中远CoShare海运生产综合管理系统V2.0  中远手机OA(Push OA)移动办公系统V1.0  Coshare协同办公平台OA Plus系统V1.0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平台软件V1.0  CoShare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系统V1.0  中燃安全教育系统V1.0  COSCO MARINER V2003-3.0  S-PDI]V1.0  RFID仓库管理V1.0  S-OEI V1.0  EDI平台V1.0.0  中远资讯WEB应用开发需求管理软件V1.02011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DP-3动力定位系统深水钻井船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海盾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中远造船工业公司  获奖科研成果:  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  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飞机大部件跨洋运输技术开发  2010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Inmarsat-F站模拟操作器研制  2009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船舶修理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2008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中远集运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  2008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GB/T19945-2005水上安全监督常用术语  2008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30万吨浮船坞设计与建造  2007年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大件货物滚装上下船辅助决策系统  2007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水运企业船舶运输生产统计体系的研究  2007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电子定时、旋流喷雾式汽缸油注入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  2006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COSCOQM-Ⅰ型5446TEU第五代集装箱船全功能轮机模拟器》的研究与开发  2006年度“中国航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研究开发

8.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的公司规模

截至2007年底,公司拥有专业人员21775名,公司总资产达203.0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113.56亿元人民币。中国外运集海、陆、空货运、仓储码头服务、快递、船务代理及货运代理业务为一体,为广大客户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其业务主要由所属子公司(含控股)实行专业经营。在营运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综合物流所必须的全程方案设计、组织、协调、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公司拥有齐全、结构均衡的战略资产。其中,自营码头吞吐能力达3640340吨;自营船舶89艘,345099吨;集装箱场站5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