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增发货币有什么目的?

2024-05-10 06:16

1. 国家增发货币有什么目的?


国家增发货币有什么目的?

2. 你能够正确理解货币增发吗?


3. 国家大规模增发货币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货币本身含金量不能升值。
  升值就使得储存货币就可以获利,那么经营、生产、劳动就成为不是必要的,货币就会逐渐退出有投资风险的生产领域。货币的退出就会造成流通领域货币减少,通货紧缩,经济不景气,经济危机。
  所以,世界各国货币的总趋势是贬值的。美国执行的最好,自三十年代以来平均年通涨率在5,就是每近二十年不在流通领域内的资金就缩水一半。所以,美国几乎没什么储蓄,所有的资金都在投资或消费领域,经济一直拥有活力。
  中国自98年已经连续近7年通涨率低于2,是严重的通货紧缩,就是经济危机,而在这一经济危机过程中,教育领域,医疗领域的费用却在翻几倍的增长,要知道如果成本上涨,价格一定上涨,而某些领域成本上涨这么高,但物价却持续走低,那只有一种可能,某些领域的大量破产,或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一降低的领域就是国有企业的大量破产与消亡,这些领域的工人下岗,被代之以更为廉价的农民工。
  因为,大家都认为国有企业管理不善,应该消亡,所以,这一过程被认为理所当然,大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熟悉的生活,几十年物价不变,并没有随着自己工资的大幅度增长而有所感觉,也同样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而这次的物价上涨也并不是货币松动造成物价上涨,而是国际原材料以美圆结算,美圆贬值造成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原材料之外,粮食价格的上涨,使得中国最低层的农民工的工资承受力也达到了极限,就是他每个月原来能剩200元,现在几乎剩不到了。那么,原材料与民工工资的上涨必然引发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必须有相应的货币配套进行支持,如果没有,就是企业的大量倒闭、破产。最近,做小生意的,大家都在议论这个问题,就是成本上升,挤占完毕了利润空间,而下游的价格涨不上去,不知道能扛多久。
  如果说,那连续七年的通货紧缩是整批拖跨了国企,那么这次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如果不进行松货币配套,那么就是大量的中小型民企破产,再次为外资腾出生存空间,因为他们没有资金瓶颈问题。
  中国目前的资金回收率在30-50左右,就是经营企业当期流动资金需要下一到三个月才能收回,一旦资金链条扯断,货款拖完了自然就拖欠民工工资。
  五十年代,中央只把经济紧缩多持续了56天,就有一半的企业停产了。所以,要收拾资本家很简单,继续通货紧缩就是了。
  我们现在已经在经济危机中,这是货币需要配套二。
  中国目前整个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的初始货币配置,是在对金圆券的改造中,紧缩的方式按商品的八分之一配置的。在转轨后,尽管持续的超经济发展速度发放,仍旧赶不上权利调拨经济市场化的速度,仍然通货紧缩。要知道,中国原来是几乎没有广告界、传媒界、网络、教育、医疗、房地产等领域的。
  中国目前内需不足,只能持续出口,扩大了贸易顺差,这是国内通货紧缩必然造成的外贸出超。
  这是通货紧缩要求的货币配套五。
  中国目前尽管银行利率低,但不是人人都能贷到的。民间信贷又有所增加,农民一般的信贷是三分利,北京城内也是典当行越开越多,月利息5,一个小企业主还说方便多了。这么高的利息率,说明这种产品供不应求,资金短缺。一般生意人之间的借贷利息也在10左右。
  这是资金短缺要求的货币配套六。
  以超市商业为例,每个每一种商品的上柜费是2500元,这还不算给超市采购员的钱,单独摆出来还要缴展示费,并且三个月以后能按月结帐都是好的;如果,中国不要说通货膨胀,哪怕是东西能卖出去,不愁卖,生产厂家何必受这样的盘剥。超市的价格有多低大家都是知道的。
  中国目前,产品库存四万亿,是不是中国人真都富裕的用不了了,只能卖给外国人?显然不是,是不是积压的都是外国产品必须用外汇买?也不是,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世界第一了。这一方面是中国有人有需要,但没有钱,一方面是中国企业不景气,产品已经价格压得不能再低了,中间就是缺那么一点资金的渠道来把它沟通起来。
  这是产品产出需要的货币配套七。
  当然,货币配套不是滥发货币,不是滥发贷款,资金一旦直接流入生产投资领域,目前的生产过剩状况就会更加严重。
  它只能通过国家政策调整到消费领域。
  我举的一个例子是:给农村和城市平民以下的公立大学大学生发放够他生活和学习80的助学金。就是家庭人均生活费不够1000元/月的大学生群。目前有不少贫困生挨饿,贷了款,如今就业困难很难按要求日期还上,前不久还有为这个问题自杀的学生。
  给他们发放生活费,不会引发粮食价格上涨,因为人的饭量是有一定量的,他们挨饿并省不下多少粮食,在那里他们都得吃饭。其他他们能够需要的消费品:书籍、生活用品、简单衣服都是中国大量积压的产品。
  这固然解决的是少数农村人的负担,农村考大学的人数很少,但因为这个负担过于沉重,解除掉会使这些家庭立即脱贫。
  二,比如已经免除的农业税,中央如果不补贴,基层地方还得想办法征,因为我们的教师队伍和未私有化的医疗队伍也在财政体系里,光是发放他们的工资就占去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百分之六十。把贫困地区拖欠的工资和以后的工资按月补上会引发通货膨胀吗?
  三,义务教育费用。
  四,城镇贫困人口的救济费用。
  五,退伍军人、军烈属的抚恤费用。
  这个过程是个渐进的,逐步的过程,发放的目的地主要是贫困地区和农村,目标通涨率5-7,只要不超过这个通涨率就可以慢慢稀释。而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尽可以紧缩。
  这个过程,对贫困人口有利,因为他们是直接受益对象;对企业也有利,因为货币松动,产品销售就能逐渐增长;对工人有利,企业有钱不会不发工资的,企业有了利润,也就自然会给工人涨工资。
  ——这才能真正拉动内需。
  但对手中存有大量人民币现金的人不利,那样人们就会把人民币换成外币。
  ——这样才能藏汇于民。并真正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或者这些人将人民币用来投资,购买黄金、房产等——这样才能降低储蓄额。
  这就是目前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国家大规模增发货币的意义

4. 如何正确理解货币增发的积极作用呢?


5. 如何理解各国央行增发货币的目的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货币相对于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来说,实际上发生了极为严重的通货紧缩,即币值大幅升值。
本次危机的本质并非是资产价格下跌,而是钱本身变得太贵了。在一定意义上说,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实际就是一次货币危机。全球货币体系相对于股市、债市、汇市、期市、油市以至楼市的价格体系来说出现了严重失序。目前各国央行增发货币的实际目标,不过是纠正这些市场中价格暴跌下的货币过度升值。
如果说当前一些国家的货币增发将导致通胀,那么与此前的相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来说的币值缩水不同,这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型通胀"。这种资产型通胀是必要、必须和迫切的。没有这样一个"矫枉",全球的投资者就将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央行增发了大量货币,这些货币无论是进行基建也好,投入民生也好,最终都会以各种形式落在人头上。
但是你看见了这些货币吗?你收入多增加了吗?
这些货币大部分最终落在分配者-人民公仆手里,一部分被垄断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铁道部企业等)瓜分。
一部分被富人以各种形式瓜分。
你手头上的钱可能没减少,但是被摊薄了无论有意与否,影帝的政策强化了这种抢劫。

现在以各种名目(如环保节能,调控房地产,数字化改造,三网融合等)而对水电气油光纤大幅涨价,推出房产税,环保税等等

如何理解各国央行增发货币的目的

6. 我知道货币总量是跟国内实物总量相等的,具体来说,货币是如何增发的?

央行是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三种方式调节货币工作量的,央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它在货币短缺的时候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即发行国债等)等方式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在流通中的货币量多的时候通过赎回的方式来回收流动性就达到调节的目的了。
另外货币量需求量和货币供应量不是总是相等的,他是一个动态的理想的概念,我们需要进行适时调节是市场趋于理想状态。
最后流动中所需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值总量除以货币的流动速度。

7. 什么是增发货币?


什么是增发货币?

8. 增发货币是什么意思

不管是字面意义还是实际意义来说,这个词都必然具有货币总量增加的结果,意为货币总量的增加就是增发货币
关于增发货币的方式:    1)很多人都以为国债是货币增发的形式,但是仔细思考之后,会发现,如果是以正常的债务理念来衡量的话,在国债发行前和国债到期后,如果不考虑债息的话,货币总量是不应该变化的——也就是说,国债,事实上不是货币增发的方式。    2)其他增发货币:        1、贴现        2、购汇        3、放贷     这些,却都体现的是在直接拥有新增货币价值之后的行为,即比如人民币购汇,在购汇发生之前,购汇方已经有了人民币,这个时候,这些人民币已经算是进入市场,这意味着这个时候增发的行为已经结束,后面的购汇行为只是增发之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