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为什么明清时代是考八股文?八股文是什么?

2024-05-06 20:45

1. 科举考试,为什么明清时代是考八股文?八股文是什么?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这一块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如今的高考盛行制度,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到现在更加完善了,让人人都有了可以获得知识的机会。那么你知道,科举考试,为什么明清时代是考八股文,八股文是什么?为的是消弱支持阶层内部的反抗力量,八股文就是将文章分为八个部分。

从统治者和政治角度来看,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与当时的封建政治相适应,所以才成为明清两代推行的科举制度,视若神明。而在当时的社会情况背景下,如果想要出人头地,就只有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八股文在后人看来,文商没有一点的韵味,起承转合也没有,更别说特有的标准了,所以文章内容一直让人捉摸不透,把握不到它的精髓。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形式,指的就是文章的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题目是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八股文也称之为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由宋代开始,到了清末后期废除,八股文就是在那个封建时期的一种产物。而八股文的形式,就相当于默写某一本书一部分内容的注解,跟唐代的“帖括”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
不管未来的教育事业如何发展,考试是必须的,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一定特别高而且我们目前都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一个人的优异程度的,所以不管它是以哪种方式来考试,我们都应该努力学习,就像明清时期考八股文一样。

科举考试,为什么明清时代是考八股文?八股文是什么?

2. 明知八股文不好,为什么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坚持采用八股文?

在我国历史中,科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担负着为国家选择人才的重任,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将八股文定为考试的形式,但是由于八股文比较死板,很多人都讨厌八股文,可是这些都不能改变朝廷坚持使用八股文来招揽人才。其实,统治者们也都不是傻子,他们对八股文的弊端也都清楚,他们坚持用八股文,我想也是他们权衡了利弊的结果。我认为在当时用八股取士,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让寒门学子也能通过科举入仕



不论是哪个朝代,寒门学子永远是弱势群体,他们能够获得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八股文的考试范围主要是四书五经,这几本书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是比较普及了。寒门学子们很容易就可以买到这些书籍拿来学习,而且八股将考试范围限定在这几本书里面,也使得寒门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在科举中考中。试想,如果科举换了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科目,那么寒门学子是怎么也比不上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的。
二、便于评判



八股文是比较固定的形式,考官在批改的时候,也比较容易按照标准给考生评分,如果考试内容比较开放,那么这给考官赋分带来了困难,由于主观原因的存在,对考生也很难做到公平。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就算八股文有这些缺点,明清的统治者还是坚持使用八股文选拔人才。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也不能只单单看到八股文的缺点。

3. 为什么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坚持采用八股文?

我国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结束,共延续了一千多年时间。其中,明清两朝在科举考试中,采用了一种叫“八股文”的文体。那么,究竟什么是八股文呢?
所谓八股文简单的说就是要将文章分为八个部分,文章的题目必须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文章的格式、语气、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于八股文要求考生必须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考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这是八股文最主要的弊端。

历史上对八股文的负面评价很多,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曾在《日知录》中对八股文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这是直接把八股文和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划上了等号。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也在《聊斋志异》的不少篇章中讽刺了八股文的不合时宜。此外,清代著名学者钱泳、李慈铭也都曾对八股文发表过非常负面的评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那些给八股文打差评的人,自己本身就是八股文的受害者。他们中有不少人学识渊博,文章也写得很好。可偏偏在科举中屡次名落孙山。由于屡试不第,他们就在诗文著作中骂科举制度、骂考试官、骂八股文。这就好比今天许多人买股票亏了钱,要去骂证监会是一个道理。

当然,八股文确实有很大的弊端,这一点不仅读书人清楚,连当时的统治阶层也很清楚。从康熙、经雍正、到乾隆,关于八股文的存废之争就一直没有间断。可是最终,清朝的统治阶层还是决定坚持采用八股文进行科举考试,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八股文虽然很死板,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却不失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好方法。
首先,八股文考试的内容均出自于四书五经,这些书籍在当时已经很普及了,而且价格也让大众都能接受。这样无论是京城的学子,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边疆学子,都有统一的教材。大家就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角逐,让寒门学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否则,如果考试的内容五花八门,那在当时书籍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势必就会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富人家可以买大量书籍供孩子学习,而穷人家不仅买不起书,而且在很多地方甚至都买不到书。这样就等于关闭了寒门学子登上天梯的机会。

其次,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这样对阅卷的考官来说,也能相对公平、公正的给试卷打分。只要考生的八股文在各方面都符合了规范,考官就不能因个人喜好而将其淘汰。这样也相对减少了考察舞弊的情况。
此外,八股文虽然讲的内容都很空泛,但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能写好八股文的人,在写其他文章的时候往往就是信手拈来。《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对八股文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但他也肯定了八股文对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他曾在文章中写道:“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有人说八股文学的内容都空泛无用。但事实上,明清两朝统治者采用八股文进行科举考试,原本也就没打算让学生学到经世致用的学科。考八股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天下学子中,挑选出最肯努力的人。至于具体工作方面的能力,等考上以后再慢慢培养也来得及。只要是愿意付出努力、能吃得苦中苦的学子,完全不用担心他们无法学会具体工作业务。在这一点上,八股文考试其实和我们今天的高考也很类似。虽然今天我们读书学习的知识很多,但绝大多数是永远用不到的知识。之所以要高考,就是从中选拔出最努力的学子,而非最聪明的学子。
因此,即便是现代人能穿越到明清时期,谁能想出比八股文更适合当时历史条件的科举制度吗?

为什么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坚持采用八股文?

4. 明朝科举制度“八股文”的弊端有哪些?

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历经1300多年的人才选拔制度。大浪淘沙,选拔出了无数在历史中熠熠生辉,不会被时间掩盖光芒的优秀人才。他们多数在官场上为寒窗习来的正义和道德而坚守,也辅佐皇帝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太平盛世。当然也有人堕落进权利的泥沼,成为钱财的奴隶。但不得不说,科举制度所选拔出的人才,一直维持着上层权力中心的基本结构。
提起科举制度,除了状元、榜眼、探花,八股文也是我们一定会想起的关键词。作为明朝的一种特殊选拔人才的文体,它一直为后世所诟病。总被扣上束缚思想的大帽子,不过八股文从定义上来说确实是一种阻碍人们学习更多东西的障碍。首先,他的范围很窄,只有四书五经,虽然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不过强制性的只许接受这范围的内容,也确实让大家的思维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科举为了考取功名,学子们半被动的只接受着狭隘的知识面。其实我们上了大学后就可以发现,高中有学习范围的学习确实和大学的学习不一样,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下,更多接触知识的途径,让我们的眼界和思维方式,选择的发展道路也不甚相同。
其次,八股文句子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就在创作的难度上也给人一定的局限。像是唐诗、宋词等文体在明朝确实没有很出色的继承以及创新,其实一种优秀文化的发扬也需要有自由的创造环境。
但八股文也确实也有显示出人才华的方面,在这样重重要求下,多年从四书五经中取材导致的题材雷同或是为求创新过于生僻。学子还能发表自己独到的间接并且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文采。在这里也佩服一下八股文制度时,拿到状元的优异名次的人。
科举制度,作为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平台,让国家的权利不至于被家族化,他的作用不可谓不大,不过在一些情况下,类似八股文的产生,就是将有益的东西用了坏的方式的表现。不过也说明了,将有益的工具正确的使用,是多么的重要。
科举制度,八股文,都是我们历史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给了出身底下的平民以机会,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这种精神没有什么可以取代。纵然也有坎坷弯路,选择错误,但这就是历史,让人敬佩也不断从中学习!

5. 明知八股文不好,为什么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坚持采用八股文?

我国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结束,共延续了一千多年时间。其中,明清两朝在科举考试中,采用了一种叫“八股文”的文体。那么,究竟什么是八股文呢?
所谓八股文简单的说就是要将文章分为八个部分,文章的题目必须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文章的格式、语气、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于八股文要求考生必须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考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这是八股文最主要的弊端。

历史上对八股文的负面评价很多,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曾在《日知录》中对八股文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这是直接把八股文和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划上了等号。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也在《聊斋志异》的不少篇章中讽刺了八股文的不合时宜。此外,清代著名学者钱泳、李慈铭也都曾对八股文发表过非常负面的评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那些给八股文打差评的人,自己本身就是八股文的受害者。他们中有不少人学识渊博,文章也写的很好。可偏偏在科举中屡次名落孙山。由于屡试不第,他们就在诗文著作中骂科举制度、骂考试官、骂八股文。这就好比今天许多人买股票亏了钱,要去骂证监会是一个道理。

当然,八股文确实有很大的弊端,这一点不仅读书人清楚,连当时的统治阶层也很清楚。从康熙、经雍正、到乾隆,关于八股文的存废之争就一直没有间断。可是最终,清朝的统治阶层还是决定坚持采用八股文进行科举考试,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八股文虽然很死板,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却不失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好方法。
首先,八股文考试的内容均出自于四书五经,这些书籍在当时已经很普及了,而且价格也让大众都能接受。这样无论是京城的学子,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边疆学子,都有统一的教材。大家就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角逐,让寒门学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否则,如果考试的内容五花八门,那在当时书籍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势必就会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富人家可以买大量书籍供孩子学习,而穷人家不仅买不起书,而且在很多地方甚至都买不到书。这样就等于关闭了寒门学子登上天梯的机会。

其次,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这样对阅卷的考官来说,也能相对公平、公正的给试卷打分。只要考生的八股文在各方面都符合了规范,考官就不能因个人喜好而将其淘汰。这样也相对减少了考察舞弊的情况。
此外,八股文虽然讲的内容都很空泛,但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能写好八股文的人,在写其他文章的时候往往就是信手拈来。《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对八股文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但他也肯定了八股文对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他曾在文章中写道:“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有人说八股文学的内容都空泛无用。但事实上,明清两朝统治者采用八股文进行科举考试,原本也就没打算让学生学到经世致用的学科。考八股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天下学子中,挑选出最肯努力的人。至于具体工作方面的能力,等考上以后再慢慢培养也来得及。只要是愿意付出努力、能吃得苦中苦的学子,完全不用担心他们无法学会具体工作业务。在这一点上,八股文考试其实和我们今天的高考也很类似。虽然今天我们读书学习的知识很多,但绝大多数是永远用不到的知识。之所以要高考,就是从中选拔出最努力的学子,而非最聪明的学子。
因此,即便是现代人能穿越到明清时期,谁能想出比八股文更适合当时历史条件的科举制度吗?

明知八股文不好,为什么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坚持采用八股文?

6. 八股文分别是哪八股?为什么科举要考八股文?

我国的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止的,通过这一考试为历朝历代挑选了诸多治国理政的人才。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出现了一种名为“八股文”文体,这种文体将文章的样式、排版、内容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八股文”主要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明清时期之所以要这样考主要是因为八股文在当时的环境中是最公平的一种形式,且大多数人都能学得起,对于人的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能为国家挑选出适合的人才。
提起“八股文”,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不好的,认为这样一种文体方式不仅会限制人的想象力,还会让国家止步不前。“八股文”考试中的问题基本上都来自四书五经,考生们只要将这些书背熟,然后按照固定的格式书写即可,并不需要发散思维。这样一来,考生们的思想便被完全的禁了,所有人都放弃了思考,只知道死记硬背。
除了这样一个弊端外,“八股文”并非一无是处,否则明清时期的君王们也不会一直使用。“八股文”虽然在考试内容和形式方面特别死板,但却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方式。在古代,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四书五经,因此学习的门槛很低,倘若考得太高深了,对于很多平民而言根本无法企及。同时,“八股文”对于阅卷人来说也十分友善,因为样式相同,所以不会出现不公平的行为。
虽然“八股文”的内容很空,考生们只需要背诵即可,但这种方式对于考生的写作能力却是有极大的好处。“八股文”的写作技巧与文体方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算得上是典范,能够写好“八股文”,那么在写其他形式的文章时都能信手拈来。“八股文”挑选的学子虽然说不上是最聪明的,但绝对上是最刻苦的。

7. 明知八股文不好,为什么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坚持采用八股文

可能很多人觉得采用八股文选拔较为死板,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八股文考试的内容均出自于四书五经,这些书籍在当时已经很普及了,也是讲究一个公平公正。

当时坚持用八股文肯定是利大于弊,这样无论是京城的学子,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边疆学子,都有统一的教材。大家就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角逐,让寒门学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否则,如果考试的内容五花八门,那在当时书籍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势必就会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富人家可以买大量书籍供孩子学习,而穷人家不仅买不起书,而且在很多地方甚至都买不到书。这样就等于关闭了寒门学子登上天梯的机会。

有人觉得八股文学的内容都空泛无用。但事实上,考八股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天下学子中,挑选出最肯努力的人。至于具体工作方面的能力,等考上以后再慢慢培养也来得及。只要是愿意付出努力、能吃得苦中苦的学子,完全不用担心他们无法学会具体工作业务。在这一点上,八股文考试其实和我们今天的高考也很类似。

我们常说“十年磨一剑,一招试英雄”。就犹如现在的高考是几百万考生同聚一堂共同试炼的一场选拔性考试,国家对他的重视性足以显示。而古代采用八股文考试,就是让当时选拔人才的机制更完善,对于考生来说,就更加公平公正统一。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哦

明知八股文不好,为什么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坚持采用八股文

8. 明朝科举就是考八股?

明朝科举就是考八股?钱穆大师:真正称得上科举制度的只有明朝。科举制度被称为是古代的“高考”。而谈到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人们总会用3个字概括之“八股文”,并嗤之以鼻。但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却曾经这样评价:“中国历史上真正可以称得上科举制度的只有明朝,挤到独木桥上也只有明朝。”

由此可见,明朝的科举考试并不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是考学子们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及古人的注释。明代的科举分为5级,分别是县试和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从试题种类上看,明朝科举考察内容大体可以分为5种:治国理政类、封建伦理类、经济财政类、军事战略类、文化教育类。
一、治国理政类
科举制度选拔的是治国的文臣,因此治国理政类的题目非常之多。这类试题还具体分为“策问”和“论”两种。
1、“策问”,一般出现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首先由一句话概括其要旨,类似于今天的高考材料作文,比如“皇帝制曰联惟君天下者,兴化致理,政固多端,然务本重农,治兵修备,乃其大者。”这道“策问”,需要考生利用农业和军事两个方面的知识去论述治国理政的道理。
2、“论”,仅在乡试、会试出出现,一般只给出一个需要议论的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比如要求考生论述“圣人能使天下顺治”这句话。
二、封建伦理类
这种题目是被现代人诟病最多的一类,它主要是考察考生关于仁、义、智、信等封建伦理道德的认知和理解,主要分为“四书义”和“策问”、“论”3种。
1、“四书义”,顾名思义,它的题目来源是四书中的个别语句,要求考生对这句话进行论述,考察他们对四书的理解。比如“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2、“策问”,相当于今天高考的问答题,也是针对儒家经典中的个别词句进行考察。比如“问: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
3、“论”,相当于今天高考的论述题,主要是阐述某一封建伦理道德的意义,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三、经济财政类
因为科举制度遴选出是文官,大多数要从事政务工作,而经济财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这里考察的内容,涉及到了农田水利、马茶盐铁、公私财产等多个方面,主要形式有“判语”、“策问”。
1、“判语”,类似于今天高考的应用文,主要考察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失时不修堤防”这个题目,就是考察考生对农田水利知识的掌握情况。
2、“策问”,考察考生对于时政的看法,比如“马政之弊至今日极矣”这道题目,就是考察考生对于当时马政的看法及建议。
四、军事战略类
除了武举之外,科举考试选出来的是文官,但在许多时候,文人带兵也是常态。
这类考题也可以分为两个小类:“判语”与“策问”。
1、“判语”,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军事问题作出判断的能力。
2、“策问”,考察考生对军事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如“问兵食天下之大计。

五、文化教育类
这一类问题主要涉及人才培养、兴办学校、教育理论、教育著作等,主要形式有:
1、“四书义”,从四书中挑选个别词句,比如拿出孔子关于教育的一条理论,让考生阐述自己的体会,“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策问”,让考生对国家的人才政策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3、“诏”、“表”,考察考生起草公文的能力,要求考生起草关于文化教育、人才选拔等方面的公文。
综上,明朝科举考题实际上形式多样,对考生素质的考察也相当全面,绝非许多人印象中的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如果没有广博的学识以及一定的见识,将很难在明朝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