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2024-05-06 04:10

1.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以现有考古资料发现,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存在。另一种是比殷墟甲骨文还要早一千二百多年的甲骨文。这种甲骨文是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的。这批甲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竿、一颗兽牙和若干块兽骨上。从已经清理出的十多个单体字来看,这种甲骨文字体细小,笔划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清晰,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殷墟甲骨文字体接近。据专家考证,这种甲骨文的出土遗址属龙山文化晚期,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到五千年,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200年以上。
所以说一般都说出现在商代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2.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甲骨文出现在中国商朝时期,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种文字,又被称为“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甲骨文出现于什么时期 
    甲骨文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文字,距今差不多约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3.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甲骨文
也叫卜辞、契文。商周时代在龟甲兽骨上所刻的文字。
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1899年始被发现。商周王室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并将占卜之辞和相关的事情刻写其上。现收集到的单字总数在4 500个以上,能识读的不到一半。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4.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的具体时间?  
  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出现在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甲骨文最早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 中国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 扩展资料: 甲骨文出现意义: 甲骨文的出现,使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推到商,由于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可以猜想在更早的时期中国就有文字了,只是目前还未有发现夏文字。
 
  与甲骨文同时代的字体还有金文,主要见于钟、鼎等礼器上。甲骨文之后,便进入列国时代的文字篆文,有大篆,小篆,鸟篆等字体,而后早在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又出现了隶书,我们目前的字体,大都是由隶书演化而来的。

5.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以下是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欢迎阅读。
     甲骨文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王盘庚迁殷以后到纣亡国时的遗物。后在郑州、洛阳等地商代遗址中亦有出土,在北京昌平、陕西周原遗址中又发现了西周甲骨文。甲骨文开始是自然流露,无人注意。1899 年王懿荣辨认为商代文字,从事收集。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始于1928年,最大的收获是1936年夏发掘的第127号坑,得甲骨文1.7万多片。综合先后所得加以拼缀挑选,编印为《殷墟文字·甲编》和《乙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汇集1899年以后80 年间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共41956片,由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具体指导,编印为《甲骨文合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70年代在殷墟发掘所得甲骨4589片,由钟少林等5人编著《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大约有 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许慎的六书来检验,在字形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互训,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断代,早晚分明,从某些常用字的变化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发展的知识。例如:简化,形体复杂的字,日趋简单,笔画减少;形声化,象形字增加声符,假借字增加形符,变成形声字。甲骨文原来专指安阳殷墟所出,经过许多学者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绩,在中国文字史上可以看作一个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地又发现了周人有文字的甲骨,其中以岐山、扶风所出比较重要。这些资料字形与殷墟不尽相同。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6.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所以可以略微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可以算发展到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2017年,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7. 甲骨文在哪个朝代开始出现?

甲骨文在商朝开始出现。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现代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

扩展资料: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2017年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朝

甲骨文在哪个朝代开始出现?

8. 甲骨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
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

扩展资料
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