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共同体和东盟10+3是什么意思?

2024-05-17 10:28

1. 东亚共同体和东盟10+3是什么意思?

东盟10国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 10+3指的是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合作机制的简称  还有10+6指的是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6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东盟10+1会议 就是东盟与几个国家分别举行单边的会谈 而“东亚共同体”应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基石,通过自由贸易区、经济共同体、货币联盟等形式,由低级到高级,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织、相互联结而成一体的关系状态,并由此进一步发展为安全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未来设想也就是在现行东盟经济合作下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经济上推行亚元,与美元、欧元三足鼎立,使东亚地区的经济长期安定,安全上共同防卫以应对突发事件,成员国内人过入境免签证等等。这是今后几十年内东亚发展的一个走向,也可以说是一个契机。但是目前由于东亚各国受到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历史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落实这一构想是不大可能的。

东亚共同体和东盟10+3是什么意思?

2. 终于知道东盟的什么是“10+1“,“10+3”,“10+6”

东南亚家联盟(东盟)前身由马西亚、菲律宾泰3于19617月31曼谷立东南亚联盟19678月印度尼西亚、泰、新加坡、菲律宾4外马西亚副总理曼谷举行议发表《东南亚家联盟立宣言》即《曼谷宣言》式宣告东南亚家联盟立 20世纪80代90代文莱(1984)、越南(1995)、挝(1997)、缅甸(1997)柬埔寨(1999)5先加入该组织使东盟由初立5员扩目前10员 20世纪90代初东盟率先发起东亚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东盟系列区域合作机制其东盟与韩(10+3)、东盟别与韩(10+1)合作机制已经发展东亚合作主要渠道外东盟与美、本、澳利亚、新西兰、加拿、欧盟、韩、、俄罗斯印度10家区形伙伴关系
求采纳

3. 在东亚区域合作中,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东盟"10+3"的成员国

朝鲜呗,
东盟10+3是指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机制2001-04-13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人员、信息、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济区域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在区域范围内的一种表现形式,从长远看也是对全球化的促进。

在东亚区域合作中,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东盟"10+3"的成员国

4. 10+1模式和10+3模式是谁提出来的 两个模式详细内容

不是谁提出来的,是在原来的东盟贸易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才总结为
  
10+1模式和10+3模式
  
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分别与中日韩(10+1)合作机制
  
 东盟10国,即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再加一个中国
  
 东亚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或模式被分为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即东盟十国内部的合作与安排;“10+3”合作机制,即东盟与中日韩之间的合作框架;“10+1”合作机制,即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合作机制。它们共同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向前发展并使之不断得到深化。由于东亚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各成员经济制度、发展水平、政治主张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很大,各自的利益要求也不尽相同,使之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重要特点及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灵活性、开放性、复杂性、非制度性、非大国主导性这五个方面。同时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困难和矛盾,突出表现为合作机制的制度性和约束性不强、政治经济的差异性及历史问题形成了障碍、东盟的顾虑影响了合作的深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的困难和矛盾、中日韩合作的困境等方面。为逐步推进东亚各国各地区间逐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必须进一步深化双边自由贸易,不断增强各国间的信任与协调,努力加强合作机制的制度化建设,积极拓展经贸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优先和加快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最终才得意实现其经济一体化。

5. 论冷战结束对东亚经济,特别是对中国和日本有何影响

1989年冷战结束,在欧洲以柏林墙的倒塌为标志,在亚洲以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和马来西亚共产党与泰国政府签署条约为标志。尽管冷战在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遗产依然存在,但共产主义已不再被认为是本地区的威胁,就像冷战是东亚经济奇迹的一大动力一样,冷战的结束也同样对东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冷战的结束,东亚地区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对本地区内部的经济产生动态效应。冷战期间建立的政治、经济制度与冷战后出现的新制度以及过去的旧制度和新的环境之间产生的矛盾都会对东亚经济产生影响。 
  一、冷战后东亚的自由化与危机 
  冷战时期美国出于反共的地缘安全考虑,向东亚提供大量的援助、支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开放本国市场,长期与本地区保持着贸易赤字。但随着冷战结束特别是美国将重心转向经济,美国在东亚政策中意识形态的因素逐步淡出。长期以来美国与新兴工业体和东盟之间巨大的贸易赤字就更使得美国国内的新保护主义者坚决要求东亚的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自由、开放本地区的市场。美国则采取措施如威胁提高国内进口关税等手段强压韩国、台湾和其他经济体更快更广泛地向美国产品开放本地区市场。在美国的压力下,对美国产品在本地区的贸易限制部分地或者全部地被取消。美国则又采取措施限制对其本国市场的渗透,美国终止了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入美国市场的零关税优惠政策,采取自动出口限制(VERS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迫使台湾美元和韩国韩元货币升值。除美国的压力外,全球化也鼓励着亚太地区的政府抓住机会以获得最大利润。[1] 在国内,东亚地区持续二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工业扩张,并造就了一批新的商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社会内部变得更复杂和多样化,他们也自然要求政府实施经济改革甚至政治自由化。冷战后在国际国内的压力下,东亚地区相继实行经济改革特别是金融自由化。如泰国政府为将曼谷打造成地区金融中心,采取了一些金融自由化的方案,取消了各种银行储蓄的优惠政策,减少了对资本投资的限制,改变了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规定,取消了对外国贸易的限制,并允许外国银行向本地区购买、发行美元贷款。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金融改革措施。东南亚地区的中央银行利率普遍较高,这就使得投资者难以偿还贷款,生产者难以维持市场的竞争力,消费者也难以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国内利率过高同时也导致本地区金融机构向国外贷款大量利率相对较低的资金。然后再以高利率贷款给国内企业以获取高利息回报。这样,一旦资产泡沫爆发,银行和其他租借机构的不良贷款就会急剧膨胀,也就会导致它们的轰然倒塌。在韩国,到1991年6月底仅有6.1亿美元的贷款被官方列为不良贷款,但实际上来自独立机构的调查估计已超过这一数字的15%。[2] 到1995年泰国的短期债务上升至410亿美元,到1997年韩国公司的不良贷款估计500亿美元,大财阀也卷入债务之中,前十个债务利率最高的在359%和1214.7%之间。[3] 另外,本地区的国家外债也急剧增加,据统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外国的贷款就达到了泰国外汇储备的120%、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外汇储备的几乎200%。[4] 在政府缺少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背景下,国内经济的发展就会因外部资本的流动和不良贷款的日渐增多而变得脆弱。这样,在冷战后旧机制(如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机制)被取消,而新制度(如有效的监督干预制度)未建立,或冷战时期的旧制度被保留而又不适应经济自由化的新环境,不足以解决新自由化的经济问题,这就使得冷战后经济的发展面临危机。冷战后政府失控的金融自由化导致泡沫经济破产,最终引发1997年7月自曼谷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 
  冷战时期,美国为对抗东亚的共产主义,向该地区提供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开放本国市场,甚至不惜牺牲部分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来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并积极推动日本和东南亚的经济体系的形成。冷战结束后美国不再有地缘冷战的顾虑,于是要求本地区经济自由化,更大程度地向美国产品开放,美国再也不会将所有的好处都让与东亚了,而主要考虑自身在本地区的经济利益。可以说在缺少对经济活动监督的情况下,经济活动自由化无疑是导致危机的一个最重要因素。[2] 在危机即将来临前向泰国和其他经济体未发出足够的警告,当危机袭击本地区时美国也没有像两年前帮助墨西哥那样向东亚地区提供及时的援助,而只是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助泰国和其他受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摆脱经济困境,而IMF坚持预算平衡、高利率和减少政府开支就使得东亚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并加深了社会的动荡。短短几个月内IMF的“疗方”就导致了泰国、印尼的失业率翻了一倍。韩国的失业率也从1997年的2.3%上升至1998年3月的6.7%。[5] 
  从冷战前、冷战后以及危机前、危机后美国对东亚经济的态度变化可见,美国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冷战使美国为了维护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利益,不惜牺牲部分美国利益来支持东亚经济的发展,一旦冷战结束,美国在追求国家利益方面就再无安全考虑,而放手要求经济自由化以使美国产品尽可能地打入本地区。东亚金融危机如同冷战突然结束一样猛然爆发给东亚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当然,这并不是说冷战结束东亚繁荣也就结束了,对东亚经济的发展要从长远、动态而非短期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毕竟亚太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特别是又有了崛起后的日本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现。     二、冷战后东亚地缘经济的一体化 
  冷战时期东亚地区有着相同的经历,东亚资本主义阵营都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的恐惧,美国以冷战为借口支配着亚太经济的发展,之后日本的投资又横扫整个东亚。本地区也大都形成了中央集权式的政府,实行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共同的经历意味着它们在应对未来经济问题上有着很多相同的挑战。[2] 这就加强了本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就推动了地区主义的发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冷战掩盖了东亚地区主义的出现,尤其是美国通过与东亚盟友签订的一系列双边条约,倾向于禁止东亚内部之间的直接联系,但是一旦冷战结束,多边主义开始成为东亚的主流后,东亚经济发展的地区主义思想就会出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就是在1989年冷战结束的年代成立的,尽管该组织是将太平洋两岸的国家和地区联系在一起,但反映了冷战年代曾潜伏着地区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 
  20世纪90年代早期,东亚地区对于政府主导的地区一体化缺少兴趣,多数国家和地区不主张通过地区合作的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此时,东亚地区主义主要是基于市场引导下的经济合作,其中主要是中国和日本公司在本地区的投资和贸易来推动。本地区缺少对政府主导地区主义的热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最明显地表现出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经济组织集团(EAEG)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冷淡反应,当然,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美国担心被排除于本地区所致,最后在美国的同意下,EAEC成了在APEC框架下的一个分支机构。 
  与欧洲和北美洲相比,东亚地区在经济合作、地区一体化方面相形见绌,自然就更不用说政治方面的合作了。历史的因素、亚太地区内部的巨大差异以及本地区与外部程度不同的纽带都阻碍了它们在国际协谈中采取一个共同的声音,也阻碍了本地区内部就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在东亚走向地区一体化方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它更像是一个辩论的俱乐部而非代表一方利益的谈判主体,其决议难以对所有成员具有约束力。其成员包括美国、加拿大甚至南美洲一些国家,它们自然强调自身利益而非为亚洲考虑。因此,APEC也就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亚太经济共同体。[6] 再如东盟在1967年成立后就演变为一个反共组织,主要在安全问题上发挥作用。尽管也努力促进东盟内部的贸易和投资,但东盟国家一直主要是与其他地区从事经贸往来,内部彼此之间的经济互动很少,如果将新加坡排除在外,那么东盟国家内部的贸易仅占东盟总贸易额的5%。冷战后东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发展较快,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本地区多数国家的最重要出口市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仍是如此。东亚与欧洲的经济规模仍然超过本地区内部的贸易和投资。日本在本地区的经济活动对亚太多数国家和地区至关重要,但日本在对外出口和投资上仍主要以美国为目的地,依赖本地区相对较少。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三角贸易和投资的增长都会导致东亚内部经济互动的增长,但实际上这只是毗连地区性一体化而非代表整个东亚。同样,香港与大陆之间的贸易发展也会导致外贸数字的上升,但实际上这也只是意味着香港更加与中国内地经济融为一体。 
  冷战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程度相对较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虽有发展但基本上仍是一个松散的合作机构,但所有这些都随着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发生变化。多数东亚地区的政府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处理危机的不当表示愤恨,对于美国政府反对成立“亚洲货币基金”以应对未来危机的做法也表示痛恨。东亚地区的政府只有选择其他的方式方能更好地应付未来出现的危机,而推动本地区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应是解决本地区经济问题的最佳方案。冷战后至危机前,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得到较大发展,但它毕竟不是代表东亚地区的经济组织,东亚地区对于推动本地区一体化所扮演的角色有限,但危机后东亚政府则积极地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合作。另外,在全球区域经济竞争中来自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巨大压力也催生了东亚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东盟10+3(APT)是本地区较为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战后东盟各国几乎都是从欧、美、日引进资本和技术,发展了本国的煤炭、石油化工、家用电器等传统产业,各国出口的产品种类也极为相似,致使东盟区域内部贸易长期没有大的扩展。经济日益兴起的中国、经济强大的日本和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必然为东盟带来无限的商机。1996年为参加当年3月份在曼谷召开的亚欧会议,东盟邀请中日韩三国加入作为亚洲的代表,1997年在吉隆坡东盟峰会上10+3政府首脑第一次非正式会议举行,之后每年都定期举办一次10+3政府首脑会议以及各种部长和官员参与的会议。东盟10+3(中日韩)为解决东亚经济问题、促进经济合作和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例如,东盟成立了亚洲证劵市场,这样,亚太地区的货币以公共或私人证劵的方式就可以进入其他本地区的经济体而无需再通过美国。同时,APT也为发展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东盟—日本以及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平台。目前,APT应是最好的亚太经济一体化形式,至少APT的领导人已表示此组织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东亚贸易自由区。[7] 由于受东亚地缘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东亚地区的一体化不可能很快达到欧盟一体化的程度,但从短期来看,人们期望东亚首先能对内取消关税,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对外则保留关税以应对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竞争;从长期来看,随着东亚内部生产网络的形成,内部贸易投资流动的增加以及面对来自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压力,APT完全有可能会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组织,当然也有可能在未来会出现比APT更加统一的一体化组织,如东亚共同体。 
  三、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的边缘化与地区经济的崛起 
  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长期保持对亚太的绝对经济霸权,左右着亚太各国经济体的走势。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越南战争的拖累,加之日本、韩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国力相对下降的背景下,其在东亚地区的绝对经济霸权仍然不可撼动,在援助、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美国依然保持着较大的优势。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日本在东南亚经济的渗透,美日成为东盟最重要的进出口市场,但相比较而言,美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比日本从东盟进口相对更多的工业制成品。[8] 而日本则更多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而更多地从东盟进口原料和能源等初级产品。     冷战后的东亚地区除了原有资本主义阵营经济的发展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作为后期国家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东亚作为“太平洋世纪”核心区域的地位。东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贸易和投资机会的扩大令美国也就愈加依赖亚太市场。如1986年东亚大约36%的出口都进入美国市场而美国出口中只有23%进入东亚,但到1991年对美国的出口仅占东亚总出口的24%而美国对东亚市场的依赖则上升到了其世界总出口的27%。[9] 另外,由于美国国内储蓄难以满足基本的投资要求,美国亦愈发依赖此时期崛起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如美国向东亚的日本、台湾和本地区其他富裕投资者出售了大量美国国债,同时美国私人企业的投资也更多地来源于东亚地区。 
  可以说,冷战后东亚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降低了,而美国则相对提升了对东亚地区经济的依赖性,美国在东亚地区经济中的角色在降低,美国的影响力在降低,美国作为太平洋东岸的旁观者的角色在上升。也正是由于这一点,随着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初从十年伊战的脱身,美国开始重返亚洲,将战略重心东移,在谈及亚洲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称“美国回来了”,明确表示美国将比过去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投入。很明显,美国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但美国向亚太的战略重心转移也主要局限于地缘政治和军事方面。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加大了对亚太其他地区的重视。日本在东亚制造业的总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年均增长了10.8%,而从1985至1988年日本在亚洲的投资年均增长达到17%。[10] 
  另外,据最近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亚洲的日资企业的产品返销日本的比例由1980年的9.6%上升到了1987年的16.7%,这一比例要远远高于日本海外投资9.1%的返销率。[11] 20世纪90年代东亚内部国家、地区间的经济互动在增强,“大中华经济圈(华南和整个东南亚的华人)”内部的直接投资也发展迅速,本地区内部新投资模式的发展自然会助推地区内部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东亚内部的投资和贸易互动的增强进一步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更容易创造一个经济自立、强大的次区域经济体。据相关研究机构公布的资料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增长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会相应使东亚经济产生1.6%的增长率,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每1%的增长率只能使东亚增长0.3%。东亚内部经济的互动性增强,也就减少了对美国经济体的依赖性。[9] 
  冷战后,尽管美国在东亚地区仍然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军事政治事务上依然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其被经济边缘化却是不容忽视的现实,而东亚地区内部经济互动能力的增强减少了本地区对外部经济体特别是对美国经济的依赖,进一步提升了本地区经济的一体化。长期以来,受国家民族主义的影响,东亚地区一直因历史、语言、领土等问题而内部存在诸多的矛盾与不和谐,甚至本地区国家间的矛盾亦会冲击经济的合作和本地区经济的凝聚力。可以说,东亚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一个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组成,被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国家间的长期对立所分割的地区。然而,这种看法现在越来越不正确,尽管东亚不可能在短期内如同欧盟一样的统一,但现在东亚内部政府间增强了外交接触,而且也都意识到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的共同利益。[9] 东亚地区经济的崛起,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增强,内部凝聚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提升本地区在区域和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中的话语权,而且本地区势必在经济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的领域而转向政治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从长远来看,东亚共同体也势必成为本地区的一种长久趋势。 
本文摘自中国论文网,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4/view-4905944.htm

论冷战结束对东亚经济,特别是对中国和日本有何影响

6. 什么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谁主导之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11年11月10日,日本正式决定加入TPP谈判,而中国没有被邀请参与TPP谈判。
发展历程
2005年5月28日,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四国协议发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签订并生效的经贸协议,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税减免,即成员国90%的货物关税立刻免除,所有产品关税将在12年内免除。 协议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参与,非APEC成员也可以参与。该协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自由贸易区。
2006年5月1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新西兰和新加坡生效,对智利和文莱生效的时间分别为2006年11月8日和2009年7月1日。  
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并于当年3月、6月和9月就金融服务和投资议题举行了3轮谈判。  
2008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参与TPP谈判,并邀请澳大利亚、秘鲁等一同加入谈判。  
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澳大利亚和秘鲁同意加入。美国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自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2009年的新加坡APEC会议期间曾表示,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明要加入TPP,日本对这个架构也有着浓厚兴趣,对此日本内部有比较大的争论。
2010年,马来西亚和越南也成为TPP谈判成员,使TPP成员数量扩大到9个。  
2010年3月1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首轮谈判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参与谈判的共8个成员:美国、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和澳大利亚。此次谈判将涉及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电子商务、服务和知识产权等议题。美国较为强调的内容包括推动清洁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促进其制造业、农业以及服务业的商品与服务出口,并强化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2010年11月14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高峰会的闭幕当天,与会九国同意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提案,将于2011年11月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高峰会完成并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纲要。
2011年11月11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布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2012年10月8日,墨西哥经济部宣布,墨西哥已完成相关手续,正式成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第十个成员国。墨西哥经济部指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有国际影响力的贸易组织,加入该协定为墨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事务提供了平台,为墨西哥出口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也有利于发挥墨西哥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
2012年10月9日,加拿大遗产部长莫尔(James Moore)代表国际贸易部长法斯特在温哥华宣布,加正式加入《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3年3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式宣布日本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安倍表示,参加TPP谈判符合日本的利益,但可能会对农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希望能够得到理解。
美国主导
通过TPP全面介入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
第一,阻止亚洲形成统一的贸易集团,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
亚洲是美国战略利益的核心区域之一,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占据主导地位。美国还要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以便巩固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就区域经济合作而言,阻止亚洲形成统一的贸易集团是美国贸易政策的重要目标。美国学者认为亚洲形成一个将美国排除在外的贸易集团对美国不利。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可能使美国公司的年出口至少损失250亿美元,或者约20万个高薪岗位。美国通过TPP谈判,可以避免自身被排除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之外,从而可以获得现实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战略利益。
第二,全面介入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确保其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
2010年1月1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GDP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名义上是东盟主导整个东亚一体化进程,但是,中国的影响力始终是美国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地位的提升,美国在亚洲的经贸影响力相应衰落,如果任由亚洲形成将美国排除在外诸多优惠贸易协议,那么美国出口企业和整体经济将会因此受到损害(Myron Brilliant,2009)。美国通过TPP谈判可以对中国东盟FTA起到制衡作用,削弱中国经济在该区域的影响力,确保其东亚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
第三,重塑并主导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稀释中、日等国的区域影响力
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10+1”、“10+3”、“10+6”(东亚峰会,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贸合作机制。美国在该区域的贸易份额持续减少,有可能被排除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之外。
在此背景下,美国认识到亚太区域对其国内经济的增长、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大国地位的巩固具有基础性作用。美国不想再当旁观者,要采取切实的行动成为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领导者,与太平洋对岸的政府、企业和公众进行沟通、交流与融合。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打开新的市场空间,确保美国企业能够自由和公平地进入这些最具活力的出口市场。因此,美国调动一切行政、经济和外交资源全面主导TPP谈判,打破亚太原有的区域经济整合节奏。通过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介入,进一步稀释中、日等大国的区域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开创并主导21世纪贸易协议的新标准
第一,TPP将打破传统FTA模式,达成无例外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
一般FTA谈判都涉及很多例外,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例外,而TPP协议在这方面比较激进,试图打破传统FTA模式,创立新的FTA模式,制定高标准的贸易协议,使其成为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典范。
其实,FTA模式的创新问题,在近年来的美国贸易政策中已经有所反映。例如,2008年12月,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院的贸易政策研究小组,给当选总统和第111届国会递交了一份贸易政策建议《A New Trade Policy for theUnited States》,在谈到美国的FTA战略时,指出可以与中国、巴西甚至印度开展对话,但是不能按照传统的FTA模式去谈判,应该专注于基础服务业、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谈判。
而此次美国高调参与TPP谈判,目的就是与TPP成员达成新型的自由贸易协议。该协议将无一例外地涵盖所有产品和服务。规则透明度是TPP谈判的优先关注点。亚太经济体之间规则和标准的差异为贸易和投资带来了很大障碍。增加规则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能够确保贸易商、投资者和消费者获得TPP协议带来的潜在好处。
第二,贸易协议新标准将更加关注工人和环境问题。
原有的贸易协议标准已经在国内引起强烈的政治冲突。由于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严重,很多民主党议员将责任归咎于过去的自由贸易协议。面对国内的反对声音,奥巴马表示,与先前的协议相比,TPP协议将对美国的工人和环境提供更强大的保护。跨太平洋伙伴协议谈判目的之一就是开创21世纪贸易协议的新标准:更加关注工人、中小企业、农民和环境。
第三,高举自由和公平贸易旗帜,意在维护美国出口利益。
奥巴马政府将履行贸易协议承诺。柯克作为贸易代表,负责清除不利于美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敦促贸易伙伴遵守劳工和环境标准,制裁伤害美国企业权益的行为。执行贸易协议,确保美国企业拥有自由和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美国签署的贸易协议有利于美国的就业和企业,能够更好地保护工人权益和环境。
第四,在贸易协议中推行美国的全球价值观。
通过TPP谈判,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在与政府、企业和公众沟通、交流与融合的同时,推行美国的全球价值观。
为“五年出口倍增计划”提供战略保障
美国提出出口五年内翻番,意味着出口年增幅要在15%以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是奥巴马“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四大战略支柱之一。通过TPP谈判将美国未来出口战略的重心锁定在亚太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有19.3亿人口和5.7万亿美元的GDP,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GDP年增速高达8% (见表1)。广阔的市场前景为美国出口倍增计划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四、对美国FTA战略进行调整和重新布局
布什政府出于战略或策略的考虑,搁置了区域贸易协议谈判进程。奥巳马政府改变了这种做法,认为履行与哥伦比亚、韩国的贸易协议,能够为美国带来30万的就业岗位。国会应该尽快批准这三个自由贸易协议。
而且,开始全力推进TPP谈判进程,试图通过设立新型的区域贸易协议,使美国企业快捷、便利、无障碍地进入亚太地区,扩大出口、增加国内就业,拉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进而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举措
中国的对策
将TPP当作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契机
TPP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借此可以提升与亚太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创造出一个适合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的高标准区域经济合作平台。该平台涉及的经济体将占据全球一半的GDP和40%的贸易份额。这是一次巨大的机遇,中国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在亚太区域整合中发挥与自身实力相对称的作用。TPP是高标准的贸易协议,包括所有货物、服务和农产品贸易,可以作为推动APEC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有可能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趋势,中国应该提前有所觉察和准备。
对美国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保持谨慎
美国作为世界的“领袖”担心被排除在东亚区域一体化之外,因此积极与新加坡和韩国签署FTA,与泰国和马拉西亚积极进行FTA谈判。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进程中需要主导力量的出现,美国以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试图主导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主导权的问题上,中国无法直接与之抗衡。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打开亚太市场,为中国出口企业开创更加便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参与TPP谈判
亚太区域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和区域贸易协议,各个协议具有不同的优惠待遇和原产地规则, “意大利面条碗”现象日益显现出来(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根根地绞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本来是促进自由贸易的FTA协议,反而成了进一步贸易自由化的障碍。通过谈判将亚太区域贸易协议整合成统一的TPP,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区域内FTA的复杂和重叠。
中国前期可以密切跟踪研究TPP谈判议题和进程,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格局,权衡自身综合利益以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参与到TPP谈判中来。可以采取列席或者观察员的方式参与协商,待到时机成熟可以全面参与。如果WTO多哈回合谈判继续停止、TPP谈判进展十分顺利、中国台湾要求与其他经济体进行FTA谈判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可以果断加入TPP谈判,推动TPP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区。不过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美国并没有明确提出要中国参与,可见其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
加快与东亚经济体实质性区域经贸合作进程
当前中国正在逐步履行WTO的承诺,多哈回合的谈判进程短期内不是中国的最优先关注点。中国仍然需要将更多精力用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领域。虽然东亚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并不大,但是其政治和安全影响力却很大,涉及美国与中国和日本争夺该地区的领导权。
中国需要加快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巩固中国与东盟、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贸合作关系,在主要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中国希望与日本和韩国签署FTA,韩国态度比较积极,日本的反应比较冷漠。为此,中国可以先重点巩固与东盟和韩国的经贸关系,引导日本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并以此为突破口,加快与东亚经济体实质性区域经贸合作进程。
制定应对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贸易壁垒的预案
美国希望通过TPP谈判,将其打造成一个21世纪贸易协议的标准模式。其实质是想继续主导新时期全球贸易规则,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成本增大的情况下,转而依靠区域贸易协议,将其主张的多边贸易议题先行纳入到区域贸易协议谈判中来。可以预见,无论是在多边还是区域层面,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议题的谈判将会加快。中国应该制定自己的谈判预案,制定切实的应对措施。未来中国企业将会面临来自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的冲击。中国应该在国际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制定中发挥作用,体现自身利益,否则将会陷入被动局面。
在产业层面上做好准备:发展绿色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
美国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多哈回合无法满足美国对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问题的关注,那么美国将会借助TPP来推行这些标准。加之美国国内已经开始实行绿色制造业计划,有可能出台针对中国的绿色环境贸易措施。中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发展绿色制造业。
TPP协议达成将促使服务业的自由化进程将加快。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贸易政策委员会举行的TPP谈判征求意见会议上,美国服务业联合会(Coalition of Service In-dustries,CSI)提出服务业应该是TPP谈判的重点。因为美国服务业占据GDP的80%,吸纳了80%的就业人口。在TPP谈判中美国应该重点关注快递服务、金融服务、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电讯服务、视听服务、知识产权和能源服务等服务部门的市场准人、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问题。中国应该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大国博弈提供坚实的国内产业支撑。
与美国进行新兴战略性产业合作
美国曾经并且仍然拥有生产效率最高的制造业,曾经制定过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措施。正在制定激励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业的措施。这是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新兴行业。中国可以借助美国发展绿色制造业的契机,在技术层面进行合作,减少贸易摩擦。为清洁能源工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可以在以下领域进行产业合作:风力发电、太阳能等能够产生能源的技术;电池、职能电网等能够储存和输送新能源的技术;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碳捕获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等。
对中国台湾加入TPP的问题早作应对预案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两个层面。市场一体化包括货物、服务、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以及人员流动等。制度一体化包括政府之间的制度合作与政策协调。签署FTA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和贸易的目的,而且还包括地区安全和区域平衡的战略考虑。
东亚区域一体化为中国提供了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机会,客观上也起到了缩小台湾在国际上进行政治经济操作的空间(Lampton,2008)0 Kawai and WiWaraja (2008)通过GTAP模型计算发现,中国台湾被排除在东亚区域一体化之外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从政治和战略层面来看,中国台湾将FTA作为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重要途径,特别积极主动的要求参与TPP谈判。考虑到中国台湾是APEC成员,从法理和舆论上无法阻止其加入TPP。而且,中国台湾已经将主要的精力和资源放在了参与FTA谈判的理论研究、政策博弈和国际舆论宣传方面,试图采取系统性的方案,解决自身参与包括TPP在内的区域贸易协议谈判问题。
大陆可以主张FTA是主权国之间的协议,台湾无权单独与其他经济体进行双边FTA谈判。台湾可以借鉴香港和澳门的模式,参与CEPA谈判(台湾不接受)。短期内比较现实的选择是要求两岸先签署并履行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在此框架内共同协商参与TPP谈判以及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问题。
长远来看,可以将ECFA发展成为两岸共同市场,以两岸共同市场的名义与其他经济体签署FTA,也就是说其他经济体要想与台湾谈FTA,必须与两岸共同市场谈,不能单独与台湾进行FTA谈判。这样一来既发挥了FTA的经济功能,又可以避免台湾以FTA之名进行国际政治操作的可能,从而实现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
TPP构建危机后全球信用体系以及中国的危机
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世界信用体系造成了颠覆性的破坏,货币问题是国家金融信用问题,债务问题也是国家信用问题,社会保障泛滥还是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问题,在危机后原有的世界信用体系难以维持,美国急需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的危机后信用体系。
对此,笔者认为TPP更关键的战略意图就是建立危机后新的全球信用体系。美国希望TPP成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借此可以提升与亚太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创造出一个美国主导的适合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的高标准区域经济合作平台。该平台涉及的经济体将占据全球一半的GDP和40%的贸易份额,即便是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TPP国家的GDP也占到全球GDP的1/3。
从表面上看,美国主导TPP的目的之一,是将亚洲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纳入到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来,从而制衡中、日、韩等区域大国的经济影响力。但是,考虑到日韩与美国之间的紧密政治关系,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此次主要是针对中国,意在削弱中国的区域经济影响力。
笔者认为,针对中国只是美国的战术目标之一,美国积极推进TPP的根本战略目标,就是在摆脱危机的过程中,保持和扩大自己的资源版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新构建危机后的信用体系,达到在危机后重新瓜分世界资源和财富的目的,继续持保持美国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
从TPP的金融开放等协议,可以看到TPP建立的是一个以美元为主导的核心金融系统,以此来保障未来美元信用不发生坍塌,未来这些国家的金融资本将在TPP的框架下深度整合,从而互相绑定力量大增,这也是TPP协议对于金融等领域开放的规定比一般的国际贸易协议走得更远的原因。
以前世界各国对于自己的金融均视为核心利益,对外的开放都是有限的。因此TPP整合各国的金融就成了关键问题。有人认为,TPP出台就是为了遏制中国,但问题来了:如果美国成功遏制了中国,中国经济垮了,中国哪里有那么多钱进口美国产品?失去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又在哪里?
美国能够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前提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有足够的购买力来进口美国的商品。所以,美国当前的战略是绝不是放手中国崛起,也不是搞垮中国,而是抑制中国的崛起,保持“世界工厂”的低端制造业地位,继续为西方打工。因此TPP的作用更关键的在于要把中国出口的产品价格压制在低位,压低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美国就要降低对于中国世界工厂的依赖,即便是现在中国的出口产品利润很低,但是如果形成对于中国制造的依赖,中国产品的利润提升是迟早的事情。更进一步的是,中国企业的利润可能很低,但是在中国的工资处于上涨周期,如此一来,进出口博弈的不只是企业的利润和收入,更大的部分是本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本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也是重要的部分,在创造的价值分配里面,中国的工资增长才是关键,涨出来的工资在国际贸易当中是要西方买单的。
因此美国建立TPP,是在高端制造业上与日韩结盟压制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附加值的提高;在低端上扶持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以他们的低人力成本压低中国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而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等国拥有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最需要的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紧缺是世界各国都类似的,有色金属和铁矿石等的紧缺却是中国特色,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必然的结果。
综上,美国主导的TPP在资源上对于中国的控制也是有特色的,这些因素通过TPP整合,是要在整体上控制中国的根本信用,也就是中国产业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和金融能力,把中国控制到“血汗工厂”的水平,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美国主导TPP,在亚太区域上看是针对中国,放到全球上来看也是对付德国和俄罗斯的手段。俄罗斯有丰富的资源,德国有过人的制造业。在欧洲衰落以后,欧洲留下的经济空间是要被人填补的,从当前趋势来看,这个空间的得利者很可能是德国;而金融危机以来大宗商品的暴涨使俄罗斯成为得利者。因此,美国强势主导TPP的野心,不仅仅在亚太遏制中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遏制所有最强的对手,建立危机后全球的信用新秩序。
在TPP中关于环境的约定也是重要的方面。环境保护已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环境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信用体系,甚至有人提出以碳交易为背景建立碳本位,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在这个议题里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欧洲人,其集大成者就是美国拒绝加入的《京都议定书》。而TPP的建立和未来对于环境问题的讨论,很可能将架空《京都议定书》,等于是借助TPP建立一套新的环境信用体系的。其中关于环保的协定,其愿景是要抗衡欧洲主导的以碳排放为主的环保信用体系。TPP把日本拉进来,日本在环保等问题上的立场也必须符合TPP的要求,也就是要与美国的立场保持一致了,这样与欧洲抗衡的太平洋环保体系就可以建立起来。未来人们可以看到世界围绕环保信用的大博弈。
TPP这个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后,不但是要架空原有的APEC这样松散的区域性组织,还要在环保问题上架空欧洲主导的绿色力量和《京都议定书》,还要与欧盟、俄罗斯、中国等整个欧亚大陆国家竞争,因此认识TPP,要站在全球高度来认识,这是美国的一个全球战略而不是简单的区域性战略,是美国在危机后继续主导全球新信用体系的雏形,在这个信用体系下进行全球财富和资源的再分配。对此中国应当有更深入的认识,应当早日着手建立应对的长期战略。

7. 10+3机制的东盟简介

东盟简介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成立。成立30多年来,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东盟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AB国(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个成员国发展到如今的10个成员国。东盟10国的总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 3亿(1998年统计数字)。观察员国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东盟10个对话伙伴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东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的合作。东盟主要机构有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常务委员会、经济部长会议、其他部长会议、秘书处、专门委员会以及民间和半官方机构。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自1995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已成为东盟国家商讨区域合作大计的最主要机制,主席由成员国轮流担任。外长会议是制定东盟基本政策的机构,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常务委员会主要讨论东盟外交政策,并落实具体合作项目。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出版有《东盟常务委员会报告》、《东盟通讯》等刊物。近年来,东盟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1994年7月成立东盟地区论坛,1999年9月成立东亚-拉美合作论坛,10+3和10+1合作机制也应运而生,2002年1月又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1997年12月15日,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在马来西亚举行。东盟各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与合作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广泛共识。在10+3合作进程中,外交、财政、经济、农林、旅游和劳动等6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已经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合作。与10+3并行的是东盟分别与中日韩领导人(10+1)会议,即三个10+1合作机制。

10+3机制的东盟简介

8. “东盟10国”是哪十个国家﹖

10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
候选国:东帝汶。
观察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
10个对话伙伴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美国。

扩展资料:
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AFTA)于1992年提出,包括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和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共10个国家,陆地总面积为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3亿。
经过10年的构建,原东盟6国于2002年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其他新成员国也将加快关税的削减速度。
2011年11月19日,第六届东亚峰会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尽管在地理上并非东亚国家,美国和俄罗斯今年将首次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国,东亚峰会机制也由此从目前的10+6扩大到10+8。
此次在巴厘岛举行的峰会还包括东盟峰会、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三国峰会(10+1)、以及东盟与中日韩峰会(10+3)。观察人士称,美国和俄罗斯首次加入东亚峰会机制,将是这届东亚峰会的最大看点。
美俄两大国加入后,东亚峰会的规模将扩大到18个成员国,即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美、俄、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参考资料:东盟十国-百度百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