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简介

2024-05-06 19:51

1. 湖北省简介


湖北省简介

2. 湖北有哪些市


3. 湖北有多少个市

湖北省有12个省辖市,依次是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

扩展资料:
湖北省有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
1,荆州,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
春秋战国时曾为楚都城,秦置南郡,汉置江陵,唐为江陵府,明、清为荆州府治所,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城重镇。江陵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方便,三国时诸葛亮称它“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江陵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商业城市。
荆州城内的古物古迹很多,著名的有楚纪南故城遗址、八岭山古墓群、明代城垣,以及元妙观、太晖观等古建筑。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武汉,历史悠久,自商周、春秋、战国以来即为重要的古城镇,盘龙城为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宋、元、明、清以来就是全国重要名镇。武汉还是革命的城市。
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二七”大罢工、“八七”会议等都发生在这里。现存的革命遗址、名胜古迹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二七罢工旧址、八七会议会址、向警予和施洋烈士墓及胜象宝塔、洪山宝塔、归元寺、黄鹤楼、东湖风景名胜区等。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3,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襄阳筑城于汉初。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襄阳交通发达,自古即为交通要辏,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来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襄阳文物资源丰富,园林较多,城西的隆中山为“三顾茅庐”“隆中对”的发生地,现有邓城、鹿门寺、夫人城、隆中诸葛亮故居、多宝佛塔、绿影壁、米公祠、杜甫墓、习家池等胜迹。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4,随州,传为神农小牛耕耨之乡,以烈山氏后代著称。西周封为姬姓随国,春秋时其地域为随、厉、唐等国,战国末楚灭随,并厉、唐设置随县,秦汉因袭,隶属南阳郡。西魏时升随为州,唐、宋、元,明、清均置州,中华民国降州为县。
现存名胜古迹有文峰塔、岁公桥(李公桥)、烈山神农洞遗址、烈山神农碑、陕西会馆铁旗杆。古城保存有一段土筑城垣、汉东楼和护城河遗迹。城郊保存了大批古墓葬和古文化遗迹,其中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等珍贵文物出土于城西郊的擂鼓墩。
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曾游居于此。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在随南九口堰建军。李先念等于此通电就职,保存有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5,钟祥,是楚文化发祥地之—,有文字记载历史长达2700余年,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明朝时是全国三大直辖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有“大地博物馆”美称。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明嘉靖皇帝曾发迹于此,构筑了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显陵和气势恢弘的明代建筑群。显陵,原名献陵,是明嘉靖皇帝的父亲朱佑杬、母亲蒋氏的合葬墓,是中南六省惟一的一座明代帝陵。
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国家级大口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特别是黄仙洞2万余平方米的喀斯特地貌为世界罕见。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资料:湖北省荆楚名胜-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湖北有多少个市

4. 湖北的地理环境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因在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居东经108°21ˊ~116°07ˊ,北纬29°05ˊ~33°20ˊ之间。  
   湖北东连安徽,南界湖南、江西,西部与重庆市接壤,北接河南,西北和陕西毗邻,东西长约740.6公里,南北宽约470.2公里,版图面积约18.5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95%。湖北地处中国地貌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为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外高、内低,向南敞开,形成一个不完整的盆地。大巴山脉在本省境内的最高峰—神农顶的海拔3105.4米,为华中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    湖北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根据海拔高度、形态特征,全省地貌可划分为平原、岗地、丘陵、山地4种类型,分别占19.87%、13.16%、22.59%和44.38%(《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1998)。湖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北段,北部接近我国北亚热带的北界,南跨越中亚热带的北界。处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等特点。由于境内地形结构复杂,导致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一些各具特点的小气候区域(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1995)。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属于湿润带,局部地区甚至属于多雨地带。因而河流水源补给充足,境内以长江、汉江为骨干,接纳了省内干余条中小河流。长江从重庆巫山县入境,浩荡东流,横贯全省,至黄梅县出境长达1061公里。汉江自陕西蜀河口入境,由西北向东南斜贯省内,于汉口汇入长江,省境长878公里,是湖北省第2大河流。省内河长在5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共有1193条,总长度达35130公里,通航里程10000余公里。全省水资源数量较为富裕,但因受水气来源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区分布不均,各地丰歉程度不一。  
   湖北成土的自然地理和生物气候条件复杂、成土母质多种多样,因而土壤类型繁多,表现出南北过渡地区特征。全省土壤分可分为11个土类,土属137个,土种455个。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2 。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5. 湖北的经纬度是多少

湖北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
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扩展资料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
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
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日照
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
气温
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降水
湖北省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
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梅雨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南

湖北的经纬度是多少

6. 湖北的省份在哪里?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有长江流经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洞庭湖以北。行政中心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沿岸。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
湖北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有70万革命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扩展资料: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1234个乡级行政区,包括308个街道、761个镇、165个乡。
位置境域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地形地貌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
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
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气候特征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人口
截至2017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为5902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17万人。全省出生人口74.26万人,出生率为12.6‰,上升0.56‰;死亡人口41.31万人,死亡率为7.01‰,上升0.04‰;人口自然增长32.9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9‰,上升0.52‰。
从人口性别看,2017年湖北男性人口为2996.76万人,占总人口的50.78%;女性为2905.24万人,占总人口的49.22%。性别比以女性为100,总人口性别比为103.15,下降0.6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省

7. 湖北有几大湖泊

以下为湖北面积最大的八个湖泊:
1、洪湖

洪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的洼地中,行政上属于荆州洪湖市。湖水面积约308k㎡,是湖北第一大自然湖泊。然而由于过度围垦和养殖,湖泊水域面积和生态环境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2014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梁子湖

梁子湖,原名樊湖,水域面积约271平方公里。湖泊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属于武汉市江夏区和鄂州市梁子湖区共管的跨市湖泊。梁子湖出产各种淡水鱼类70余种,其中享誉盛名的武昌鱼故乡就位于此。
3、长湖

长湖,位于湖北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交界处,是宋末由古云梦泽变迁而成,湖泊面积约131平方千米。长湖沿岸淡水鱼资源丰富,岸边人民尤擅制作鱼肴,其以草鱼制作的鱼糕闻名于世。另外长湖还出产长湖银鱼和刁子鱼。
4、斧头湖

斧头湖,位于武汉市江夏区与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交界处,湖泊面积约126平方公里。斧头湖的北、东、南三面多丘陵,西面为平原,土壤肥沃,孕育了以嘉鱼县潘家湾镇为中心的42万亩蔬菜基地。
5、西凉湖

西凉湖,位于湖北省南部,斧头湖西侧,属于咸宁市管辖。西凉湖与斧头湖原本是相连为一湖,后长江改道,泥沙淤塞,致使湖泊一分为二。现西凉湖水域面积约85.2平方千米,湖中盛产青、鲤、草、鲫等鱼类以及黄鳝、龟、鳖、蟹、虾等。
6、龙感湖

龙感湖,位于湖北省东部,属于湖北黄冈市和安徽安庆市共同所有,是一个跨省湖泊。春秋战国时期,龙感湖与鄱阳湖为一体,称彭蠡(lǐ)泽;东汉时期,龙感湖与鄱阳湖分离,现龙感湖面积约60.9平方千米。2009年9月18日,成立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牛山湖

牛山湖,位于湖北武汉市,与梁子湖仅一堤之隔,湖泊面积约57.2平方公里。牛山湖原是梁子湖的一个湖汊,在上世纪60年代人为修筑了一道牛山湖大堤,将梁子湖一分为二。16年由于水灾进行了牛山湖破垸分洪,使得牛山湖与梁子湖重新相连。
8、大冶湖

大冶湖,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其代管的大冶市区就位于湖岸西侧,湖泊也由此得名。大冶湖水域面积约54.7平方千米,湖底和四周蕴藏有大量的金矿,是个聚宝盆,古代由于湖中有淘金井,别称金湖。武汉至九江客运专线的大冶湖特大桥横跨湖面。
扩展资料: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
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平方公里。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湖北

湖北有几大湖泊

8. 湖北省属于什么地区

湖北省属于华中地区。

从地理学来讲,湖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从行政区划来讲,湖北是华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省份,被称为九省通衢;从人才培养状况来讲,湖北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第三大教育基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