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何太后不听话怎么办

2024-05-11 15:02

1. 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何太后不听话怎么办

何太后在当时的地位其实并不是很重要,作为外戚和士族代表,何进与袁绍只要控制住少帝就可以了。太后可以暂时被幽禁起来,等诛杀完十常侍,换上一批可以信赖的太监掌控后宫的实际日常活动,何太后只能乖乖的当她的盖章器。你要清楚何太后要想实现权力必须得靠外戚也就是何进,她之所以不同意诛杀外戚,心里存的是外戚与宦官联手制衡士族的念头。如果到关键非要舍弃一边,那一定是宦官。

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何太后不听话怎么办

2. 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的意思是什么

张飞大怒鞭打督邮,何国舅舅谋划诛杀宦官。
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第二回内容介绍
督邮阴险贪婪刘备仁德清廉,张飞不忍看哥哥判刑受辱就把督邮打了然后刘备三人弃官而去何进字就高,与母亲和女儿被选入宫廷,被灵帝宠爱,进接受官职郎中。
何进从袁绍的话,博征智谋之士为自己所用。从此独自揽大权。但是何进不采纳陈琳劝阻,多结外镇军阀,到了京城,与袁绍等人谋划诛杀宦官。最后在事情泄露,被张让等人先下手为强,遭到杀身之祸。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3.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主要内容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督邮阴险贪婪刘备仁德清廉张飞不忍看哥哥判刑受辱就把督邮打了然后刘备三人弃官而去何进字就高,与母亲和女儿被选入宫廷,被灵帝宠爱,进接受官职郎中。
不久升虎贲中郎将。光和年问,何贵人被封为皇后,何进升为任侍中,担任河南尹。后来黄巾起义,何进为大将军,总领镇守京城,通过及时发现并镇压了马元义的革命活动,随后被封为慎侯。
为了声张威望,何进请求灵帝在京城讲武扎营,设置西园禁止军校尉。灵帝逝世后,蹇硕谋划诛杀何进,立皇子刘协为帝,最后没有结果,反被何进杀害。
何进从袁绍的话,博征智谋之士为自己所用。从此独自揽大权。但是何进不采纳陈琳劝阻,多结外镇军阀,到了京城,与袁绍等人谋划诛杀宦官。最后在事情泄露,被张让等人先下手为强,遭到杀身之祸。

扩展资料该回主要角色简介:
1、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2、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
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197年在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
公元200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谥曰桓侯。
3、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主要内容

4. 从何国舅谋诛宦竖分析袁绍,曹操处事风格

东汉的皇帝中短命鬼特多,前一个皇帝早死,后一个皇帝年幼就由太后摄政,太后有能力还好,没能力就由外戚(太后的父兄)专权了。小皇帝长大了,外戚还不肯把权力交还,小皇帝就只能找一些忠心的太监把权力夺回来,这些忠心的太监自然受宠、掌权了。小皇帝长大了就是宦官杀外戚掌权,皇帝死了就是外戚杀宦官掌权,皇帝命短使得东汉王朝一直在经历这样的怪圈。 汉灵帝死了,何进这个外戚也一样要杀宦官(十常侍)。可是这次出现了意外,何进被何太后阻止了,因为十常侍曾经救过何太后的命。这时袁绍就给何进出了个馊主意,找凶神恶煞的董卓来杀十常侍、吓唬何太后。曹操等不同意,认为这是杀鸡用牛刀,而且刀柄还不是握在自己手里。可是何进置之不理,一意孤行。

采纳哦

5. 谁是东汉末年真正的"坏人和恶人

三国是在汉末乱世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乱世是豪杰蜂起,也是混账横行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人物往往很多,正负面的都不少,但是真正上档次,够重量等级的其实并不多,大多也只是浑水摸鱼,侥幸获利而已。三国时期,政治人物、军事人物、智谋人物、人文人物,隐逸、医巫、怪妖等等,什么人物都有,忠奸杂陈,能否相间,正邪各有其场,人鬼俱现江湖。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得世界斑驳陆离。
坏人和恶人
从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到汉灵帝中平六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年号:汉灵帝的中平六年、汉少帝刘辩的光熹元年、昭宁元年,汉献帝的永汉元年,这一年就是公元189年),21年之间,汉代官员,两次与外戚合作,试图彻底清除宦官势力,都以惨败而告终。
第一次是太尉陈蕃跟外戚大将军窦武合作,背后有天下知识精英的共同参与,结果陈蕃先死,窦武继之,全体知识精英被彻底一网打尽。第二次是司隶校尉袁绍与外戚大将军何进合谋,参与者虽然已不是天下知识精英,但还是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州郡和朝廷官员。结果何进死了,袁绍没死,带领自己的部队把宦官全都杀死了。宦官是杀了,可是董卓来了,刘汉王朝由此彻底覆灭了。


您可能会问:袁绍既然自己就可以解决宦官,为什么还要招引较之财狼更加凶残的董卓之师,进京来剿灭宦官呢?是不是说,袁绍劝何进招董卓进京,希望他毁掉汉家江山,然后,再伺机把天下窃夺到自己的手上呢?
这是个大胆的猜想,大胆的程度,不亚于数学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尽管这种猜想,需要不平凡的勇气和思想的能力,但却过高估计了袁绍,同时也有诬枉袁绍的嫌疑。船山先生在《读通鉴论》中,分析汉末讨宦官而导致汉朝最后毁灭,说了七点重要原因,其中第六点是:“袁绍兄弟,包藏祸心,乘时构乱,而无戮力王室之诚;曹操识之明,持之定,而志怀叵测,听王室之乱,居静以待也。”船山先生此处的说法,就属于这种大胆的假设,缺乏有力的事实根据。
当何进诛杀宦官的时候,曹操和袁绍,用心虽然未必“纯一”,但也没有升起借此扰乱天下,希望把事情搞大,闹得天下大乱,从而侥幸得利的心思。他们于汉朝廷虽然已不再像陈蕃、李鹰们一样赤城,但确实还没有“包藏祸心”,尤其没有“乘时构乱”的想法。因为天下已经大乱,不待袁绍和曹操去乘时而“构”,“静以待变”,或许才确实是他们当时的真实心态。但是他们还都很看重自己是朝廷重要官员的身份,希望能在那样的位置上有所作为,以便继续升迁。因此,所谓“静以待变”,也不应该是想要乘机窃夺政权的意思。
从历史的实际情况看,袁绍这次跟何进谋划诛杀宦官,与窦武和陈蕃那次不同。尽管那次窦武同样是为了夺取宦官手中的权力,但他并没有何进与宦官的那种过于直接的私人怨愤。袁绍参与这次诛杀宦官,主要是为了帮助何进,最多也只是依托何进,以求升迁,并不怀有另外的“深远”企图。
汉灵帝末年,宦官蹇硕因惧怕何进将来对自己不利,联合其他宦官一起,向汉灵帝耳边不断吹风,说是西凉韩遂,一向目无朝廷,其人狡黠难治,从前派张温征讨,一时散去,而又复来。说韩遂是朝廷的边患,必须除掉。建议由大将军何进亲自率兵前往征讨,想用这种办法,把何进调离朝廷。灵帝下诏以后,何进却以人马尚未鸠合齐备为由,不断拖延,直到灵帝死掉,仍然没有动身。灵帝生前,想要废掉何皇后所生的十四岁的太子刘辩,另立王美人所生的九岁的王子刘协。还没来得及办理,就病入膏肓,死前把这件事情委托给了宦官蹇硕。蹇硕秉承皇命,在灵帝死后准备废掉太子刘辩,让刘协继位。蹇硕害怕刘辩的舅舅大将军何进阻挠,于是就想先杀掉何进,然后再立刘协,结果被人泄密了。
刘辩登基之后,尊何皇后为太后,何进得以全面掌控朝政。何进立即实施报复行动,首先除掉了蹇硕。
袁绍乘机希望何进把宦官全部赶出朝廷,用心并不在于自己夺权。何进说服不了太后,袁绍才出主意调用外兵来胁迫太后(就是吓唬女流),目的只在清除宦官,不在招引董卓进京。而且当时所招,也并不仅只董卓一人。包括何进的亲信属吏——大将军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东郡太守桥瑁等,都在被招带兵进京之列。何进甚至指使手下将领——武猛都尉兼并州刺史丁原,率兵“入据”自己的国都城郊的河内郡,还攻入洛阳附近的孟津县,大肆放火,作大声响,制造出不赶走宦官,就攻破都城,实施“兵剿”的架势。冲天的烈焰,吓坏了何皇后,只得同意何进暂时“解聘”宦官,不再让他们进宫服侍。
这时董卓已逼近京师,何进宣诏令其退回本部,董卓不得已,只得暂时向回退了几十里,等看时机。
但是大宦官张让等前往何皇后的母亲舞阳君处诉苦,何母,就是那位受封舞阳君的何皇后的老娘,赶紧进宫给宦官说情,何后又把宦官都招回来了。袁绍一看形势要被逆转,继续鼓动何进,说谋事已泄,千万要坚持住,不能犹豫,否则就会重蹈窦武的覆辙。何进虽然表面坚定,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门负责收拾宦官的狱断之事。但内心深处,还是犹豫未决,犹疑不定。为了坚定何进的信心,把驱除宦官的“事业”进行到底,袁绍首先下令各地方官员,搜捕宦官在地方上的亲族势力。在袁绍的一再催动下,何进再次入宫向何太后奏请诛杀宦官,被潜伏在窗外的宦官们听到了。宦官们眼见死定,决定先行下手。何进一出宫,宦官们就把他的头割下来了。董卓闻听宫中有变,立刻率众急进,闯入京城,控制了朝廷。当时只有董卓,才真正是“乘机构乱”,“静以待变”,而不是袁绍和曹操。
宦官们既先动手杀死何进,袁绍,还包括袁术,还有何进的弟弟何苗等,一时情急,狗急跳墙,率众攻打皇宫,冲进皇宫里,把宦官差不多都杀光了。
当年汉灵帝刚死,何太后听政,袁绍招引外兵前来的意图,只是想给太后施加压力,好让她同意诛杀宦官。杀宦官自然不难,但得太后同意。太后不同意,不能妄杀宦官。可是要让太后同意杀宦官,比杀宦官这件事情本身难度更大。
或许您可能这样设问:袁绍后来还是没有听太后的旨意,还是在没有朝廷圣旨的情况下杀掉了这些宦官,而且就连不是宦官的没长胡须的人,都要脱掉裤子让大家验证自己不是宦官,才能捡回自己的性命,这又当如何解释呢?
这个不难解释。
宦官既然已经把何进杀了,那就等于宦官率先无视朝廷的存在,太后既不同意何进诛杀宦官,也同样不会同意宦官去杀她的娘家哥哥,那是她的靠山。宦官既然无视朝廷的存在,袁绍等自然可以跟着效法。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袁绍不能再等,再等就死到临头了。蝼蚁尚且惜命,困兽岂能不斗?假使狗也有智慧,知道主人要杀它,一旦跑不掉,它也会反过来不顾“主奴”或者“君臣”之义,先来进攻主人。这种做法,一点儿都不奇怪。君臣方所,还有主奴位置,都是在平常的状态下,才被安稳地摆放在那里。到了生死关头,自然会生出新的样式。如果君王一定要无缘由地置大臣于死地,主子非要莫名其妙地杀死奴才不可,到了这样的时候,大臣就不必再像大臣,奴才也就不是从前的奴才了。
所以,袁绍带兵入宫斩杀宦官,不必跟他提议招引外兵进京来胁迫太后同意诛杀宦官当成一回事来看待。更不必引申出很多枝节,以扰乱我们对于历史进程的视线。“包藏祸心”,“乘时构乱”,这种情况在董卓身上确实有,但在袁绍身上,其实真没有。他没那么奸猾,更没那么老辣,尤其没那么狠愎和不自量力。我们既不必轻易抬高他,也不当随意毁谤他。
袁绍断然不是个好人,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个坏人,后来的表现,尤其能表明这一点。当年袁绍诱骗韩馥,诈得冀州之后,鲍信就曾明确的对曹操说:“袁绍为盟主,因权专利,将自生乱,是复有一卓也。若抑之,则力不能制,只以构难。且可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说是袁绍一旦得手,就会成为第二个董卓。鲍信建议曹操先在黄河之南发展势力,静观时局变化。
船山先生说曹操“静以待变”,其实也只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当年何进谋诛宦官时,以曹操的身份,其实可以说是“无变可待”,无论曹操自己静不静,天下之变,都没有曹操什么事儿。
袁绍开始心怀异志,显然也是在董卓控制朝政,自己逃出洛阳以后。不止袁绍和曹操,孙坚、公孙瓒、刘表、公孙度等,很多军阀都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明确有了自己的打算。后来最先称帝的袁术,其实也未必比他们稍早些。董卓率兵入京,控制朝政,是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和朝野官员心态变化的真正转折点。他们看到朝廷已不再是朝廷,国家也已不再是国家的时候,才开始心凉。凉透以后,心才彻底变了。
袁绍不是个大恶人。要说这个时期真正的大恶人,那得说是董卓。只有董卓,才是这个历史时期中真正的大恶人。这个大恶人干了很多坏事,干了很多伤天害理、天地不容的坏事。诸如逼迫众臣,强行无礼改换君王;无故残杀社集民众,将男性头颅全部砍下,挂在马鞍上,把人家的妻女强行分配给自己的兵将充任妻妾,却硬说是讨贼归来;还有强行迁都,并公开掘毁东汉所有皇帝的陵墓——就连重要大臣们的坟墓都没有放过,劫走其中的珍宝。当然,这件事是他指使吕布干的,他没有亲自动手。有关他所干的不忍听闻的恶事,大家可以去看《三国志》里的《董卓传》,我不在这里耽误工夫。董卓虽然把坏事都做绝了,但他也干了一件好事,就是把汉朝这个已经腐烂不堪的“粪土之墙”,彻底推倒了。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如果一堵墙已经腐坏到不可救药的程度,那就不要再去维护它、整修它。而是要干脆直接把它推倒。否则,就会不断有更多的人紧张、害怕,甚至被压,总之是受到伤害。
汉朝从桓帝以后,已经成为善人的牢笼,人间的地狱。
未必就是邪恶的力量,只能由邪恶的力量来摧毁。但是好人眷恋过去,胆子小,不忍心,下不去手,甚至还会努力维护它,修补它;坏人虽然心怀鬼胎,但却不愿首先发难,也不愿暴露自己的不良意图;就连“妖人”张角兄弟等,虽然已经号召天下举起了“义旗”,但还是没有推翻它。在这样的时刻,就只有依靠恶人。恶人最恶,无所顾忌,“徒见金不见人”,见到有好处可捞,不怕铤而走险,不计后果成败。只要能恶一次,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董卓伤天害理,害人害得耳不忍闻、目不忍睹;但他彻底拆毁了一堵腐烂透顶的旧墙,彻底砸碎了那个害民无度而且已经毫无救药余地与必要的东汉政权。要是没有董卓,汉代的那些臣子们,还会扶持出新的桓帝和灵帝来,维持那个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邪恶的政权,让它继续无休止、无节制地祸乱天下,残害天下的臣民。包括袁绍和曹操这些人都在内,没有人敢于挺身而出,说我要拯救天下,我要建立一个崭新的王朝。而且,这样的时机,在当时也还远未成熟。
历史到了这种紧要的关头,那些顾及利害得失的奸臣,尤其是那些想要名垂青史,当周公或者做忠臣的那些号称正人君子的所谓“忠臣”,都已自觉不自觉地堕落成了腐朽汉王朝的“怯懦同谋”。他们或者帮助汉朝整治、修补这堵烂墙,比如汉末知识精英;或者只是站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天下被败坏,而没有勇气冲出来,以推翻旧王朝的方式,来实际地实施对于天下和生民的拯救,比如一般知识分子和朝野大臣。未必就是他们缺乏真正的责任意识,缺乏舍生忘死的勇气。只是中国近于盲目的尊君历史文化传统,没有赋予他们公开、明朗的推翻自己君主的正当理由。
船山先生说:“夫内怀夺柄之心,而外无正人之助,若何进者,不足论也。以往之覆辙,为将来鉴。”这是正论,像何进这样的人,哪里有资格进入船山评价的话语体系,船山先生把他放在自己的话语中,也只不过是为了叙述历史的方便,顺手捡来提供一点借鉴。
而于所分析的七条重要原因之后,船山先生又说:“凡皇天之所弗予,志士仁人之所弗予,天下之民受制于威,受饵于利,人心所不戴以为君亲,而苛暴淫虐,日削月靡,孤人子,寡人妻,积以岁月而淫逞不收。若此者,其灭其亡,皆旦夕之间,河竭鱼烂而不劳余力。智者静以俟天,勇者决以自任,勿为张皇迫遽而惊为回天转日之难也。”这才是透辟的精当之论。不过这一精妙的说法,似乎所指已超过了何进诛杀宦官的时间界限,显然说的是董卓了。看来船山先生前此评价袁绍和曹操的话语,是把何进诛杀宦官与董卓祸乱天下两件事情“合”在一起说了,这样就使得其对袁绍和曹操于当时表现的评价,呈现出“猜想”的不实状况。
当天下糜烂已极,政权腐朽不堪的混沌历史时刻,只有真正的乱臣贼子们,才敢于出来侥幸。董卓怀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果敢精神,断然割断了汉朝的喉管,使它彻底失去了苟延残喘的可能性。当然,董卓的“果敢”,并不是出于担待和拯救天下的意识,而只是出于个人夺权和获利的心理。中国历史上像董卓一样的恶人们的命运,几乎都是一样的。当他们推翻了旧王朝的时候,自己也多半会跟着完蛋掉。可是天下大局既乱,重新整合的要求和契机,也就顺此到来。历史的篇章,就可以从这里开始重新书写。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高度赞扬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关于“恶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说法,并接续黑格尔,进一步阐发了恶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邪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正是董卓抑制不住,也不想抑制自己邪恶的贪欲,才敢于疯狂地站出来,冒天下之大不韪,抢权夺位,奸淫掳掠,滥杀无辜,最终推翻了汉朝的腐朽统治。
董卓把汉朝送进了火化场,自己也跟着被外溢出来的烈焰,烧得尸骨无存。天下大乱,群雄骤起,由此牵引出中国历史上一个号称三国的时代。

谁是东汉末年真正的"坏人和恶人

6. 袁绍简介及评价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为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之一,最盛时控有冀州、幽州、并州、青州等河朔四州,官至东汉大将军,成为东汉末年最强盛的势力诸侯,但在官渡之战中惨败给曹操后实力大损且元气大伤,不久便因仓亭之战大败受到重挫与打击,悲愤而亡。
袁绍优柔寡断、外宽内忌且无远见,个性及判断上诸多缺点禁不起真正的挑战,终致大业败亡。
评价:
1、“绍繁多礼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译文:袁绍喜欢摆排场,做什么事都很烦躁,但是主公你做什么事不会拖,非常自然。这一点在乱世中是尤为可贵的,所以主公你比袁绍强。
2、“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
译文:袁绍是违抗大道,但是主公你是受朝廷指派的,名正言顺,所以你胜在道义上。那时候汉朝在很多人心中仍然是正统,天下民心也都归附。
3、“汉朝自桓灵以来,政失以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
译文:汉朝从桓帝、灵帝以来施政太宽,袁绍做事太过仁慈,而主公你施政严猛,这在治理上就胜了。
4、“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
译文:袁绍表面非常宽宏大谅,但是实际内心非常猜忌,但是主公内心还是外表都非常的直爽,用人只看才华,这就在气量上赢了。
5、“绍多谋少决,公得策即行,此谋胜也。”
译文:袁绍此人有很多计谋但是不去实行,优柔寡断,但是主公你得到计谋就去执行,非常干练,这在谋略上就赢了。

扩展资料
袁绍生平轶事典故

1、宝刀思召
袁绍在黎阳时,曾梦见有一神授一宝刀,等醒了之后,宝刀果然在卧所,铭曰思召。袁绍解铭说:“思召,正是一个绍字。 ”

2、任侠放荡
袁绍和曹操少年时都喜欢仿效侠客的作为。他们为了看人家新婚,潜入人家的园中,晚上大叫“小偷来了!”屋里人都出来了,曹操便抽剑劫持新妇,和袁绍往回走,找不着路了,跌到荆棘中,袁绍爬不出来,曹操又大叫:“小偷在这!”袁绍急忙跑了出来,二人才没被抓住。 [92] 
袁绍曾经让人晚间用剑刺曹操,第一剑刺往下了,没中,曹操想他再来一剑必定要高,他便紧贴床上,剑果然高了。

3、身世探究
据裴松之注引用《英雄记》曰:“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頉庐六年。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
裴松之案:“魏书云‘绍,逢之庶子,出后伯父成’。如此记所言,则似实成所生。夫人追服所生,礼无其文,况于所后而可以行之!二书未详孰是。”
其中“则似实成所生”更为重要,说明并非是袁绍过继给袁成,而就是袁成所生。但是疑问也出来了。既然是袁成所生,为什么还会叫“逢之庶子”?袁绍的弟弟袁术传中说:“(袁术)袁绍从弟也,同父而异母……”
由此可见,袁绍的父亲应为袁逢,而根据“出后伯父成”一句话便可以得出,他的母亲可能“在”袁成家里。因此袁绍的亲生父亲很有可能便是袁逢,但是袁逢或许是和他袁成家中的某位女性成员“野合(不符合伦理的婚姻)”,因为生下了袁绍。或者说袁绍正是袁逢的私生子。
然而袁成并无子孙,所以才默许了袁绍是自己的儿子。而等到袁成死了,袁逢又不好意思真的让自己的兄长绝了后,所以只得与袁绍叔侄相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绍

7. 三国演义袁绍

  袁绍(153? — 202) ,字本初,东汉大将军、邺侯、太尉。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官至大将军,其弟袁术则称仲家皇帝,袁氏一族可谓“五世三公一帝王”。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文武双全,英气勃发。灵帝死,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主持朝政。董卓专权,袁绍政见不同,逃奔冀州,董卓拜其为勃海太守。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以讨董卓,袁绍被推为关东军盟主,自号车骑将军。董卓不久被杀。关东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建安四年(199)消灭幽州公孙瓒。至此袁绍已据黄河下游四州,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东汉势力最强的一方诸侯。不久袁绍被册封为大将军、太尉,领河北四州牧。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起进攻,直捣许都,劫夺汉帝。监军沮授、谋士田丰劝其进屯黎阳,据守黄河,以逸待劳,遣精骑以骚扰曹军,俾不出3年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迅速决战。袁绍采纳后者的意见,五年,发布讨曹檄文,率10万大军进军黎阳。当年与曹操决战于官渡,大败,主力7万多被消灭,只与其长子袁谭带800多亲随败回河北。两年后惭愤病死,诸子亦败灭,所据之地尽并于曹操。
  父亲 袁逢(生父),袁成(袁逢将袁绍过继给袁成当儿子)
  配偶 刘氏
  子女 袁谭、袁熙、袁尚 ,袁买
  兄弟姐妹 袁术、袁胤、袁遗,
  叔父 袁隗
  外甥 高干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
  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
  这时是东汉统治日趋黑暗的年代,宦官专政愈演愈烈,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袁绍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八厨”之一。何颙也是党人,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两人都为是三俊之一)过从甚密,在党锢之祸中,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而许攸同样是反对宦官斗争的积极参与者。袁绍的密友中,还有曹操,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忠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袁隗听到风声,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败我们袁家!”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这才应大将军何进的辟召。何进是汉灵帝刘宏皇后的异母兄,以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从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当时,宦官的势力仍然很大,中常侍赵忠、张让等并封侯爵。郎中张钧上书痛斥宦官专政之害,竟被捕杀狱中。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但大权掌握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手中,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指挥。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病重,太子未立。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宦官与外戚何进的矛盾激化了。汉灵帝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所生,名刘辩;另一个是王美人所生,名刘协。群臣请立太子,汉灵帝因刘辩轻佻浅薄,很不中意,但废嫡立庶,又担心群臣反对,所以举棋不定。蹇硕等宦官当然心领神会,最主要的是不愿意大权落入何进手中,因此借口韩遂作乱,提议请大将军领兵西上平叛。在这个关键时刻,何进洞悉宦官的诡计,以青徐黄巾复起为辞,奏请遣袁绍东进徐兖,待袁绍兵还,自己再西击韩遂。不几天,汉灵帝病死,蹇硕决定先诛何进,后立刘协,于是派人迎何进入宫计事,何进却集结军队于宫外,严阵以待,而称病不入。蹇硕迫于压力,不得不立刘辩为帝。 刘辩即帝位,何皇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太傅袁隗与大将军何进辅政,同录尚书事。这是外戚与官僚士大夫对宦官的一个胜利。这时,袁绍通过何进的宾客张津对何进说:“黄门、常侍这些宦官执掌大权已经天长日久,专干坏事,将军应该另择贤良,整顿国家,为天下除害。”何进甚以为是,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何颙为北军中候、许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同时受到提拔的有二十多人,他们都成了何进的心腹。 对此,蹇硕非常不安,再度谋划诛杀何进,但被人告发,何进下令捕杀蹇硕。鉴于宦官蠢蠢欲动,何进恐怕发生意外,称病不参预灵帝丧事。袁绍认为只有杀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后患。他对何进说:“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武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名垂后世!”何进报告何太后,但何太后却不同意,何进也就不敢违背太后意旨。事后他想:“或者只杀几个罪恶昭彰的?”袁绍见何进动摇,又进而对他说:“宦官亲近至尊,传达诏令,如果不一网打尽,必将贻患无穷。况且现在计划已经外露,将军为何不早下决断?事久生变,下手晚了会遭祸殃的。”但是,由于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何进的弟弟何苗多次受到宦官贿赂,因此从中作梗,多方阻挠;也由于何进素无决断,犹犹豫豫,所以仍然没有结果。 袁绍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十分焦灼,再一次献策说:“可以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太后进行兵谏。”何进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下令召并州牧董卓带领军队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 四方兵起,京师震动,何太后才感到事态严重。她匆匆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放回家。宦官们着慌了,惶惶然若丧家之犬,一起去叩求何进恕罪。袁绍在旁再三劝何进乘此机会杀掉他们,但何进还是把他们放走了。袁绍很不甘心,写信通知州郡,诈称是何进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亲属入狱。
  宦官们走投无路,铤而走险。他们借口离京前愿最后侍奉一次太后,又进了宫。在张让的指挥下,中常侍段珪等率领党徒数十人,等候何进入宫后,将何进斩杀于嘉德殿前。何进部将听说何进被杀,领兵入宫,虎贲中郎将袁术攻打宫城,焚烧青琐门。张让等人遂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复道仓皇外逃。袁绍与叔父袁隗佯称奉诏,杀死宦官亲党许相、樊陵,然后列兵朱雀阙下,捕杀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宦官赵忠等人,又命令关闭宫门,严禁出入,指挥士兵搜索宫中的宦官,不论老幼皆斩尽杀绝,死者有二千多人,有些不长胡须的人也被当成宦官杀掉了。

三国演义袁绍

8. 何进诛宦官的简介

何进,字遂高,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的异母妹有宠于灵帝并被立为皇后,他也随之升迁。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因及时发现并镇压了马元义的革命活动,被封为慎侯。为张大威望,何进请灵帝在京师讲武结营,置西园禁军校尉。灵帝驾崩后,蹇硕谋诛进而立皇子刘协,未果,反被进诛。何进从袁绍之言,博征智谋之士为己所用。自此独揽大权。然而何进不纳陈琳之谏,多结外镇军阀,翘首京师,与袁绍等谋诛宦竖。终于事泄,被张让等先下手为强,遭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