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富贵观

2024-04-28 13:31

1. 孔子的富贵观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第四》)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第六》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上述三条见《述而·第七》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第十五》
第一层:“求富贵,去贫贱”要依“道”而行。显然,这个“道”是指的法律和道德。也就是说,你求富贵,去贫贱的途径和行为方法要合法、合理、合德,不得非法、非理、非德。
第二层:在艰苦生活环境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当人们通过主观努力,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采取正当手段不能脱贫时,不要低沉忧愁,怨天尤人,要精神振奋,以乐观的态度坚守生活的信念。
第三层:“斥奢倡俭”。孔子认为,奢华虽然象征着富贵,但隐藏着祸害,不会长久;俭朴虽然是寒酸、穷困的象征,但却能长久稳固。
第四层:“谋道”比“谋食”更重要。“道”是孔子追求的真理,属于精神层面,“食”为人生存所必须,属于物质层面。精神与物质相比,孔子更看重精神。用现在流行的浅俗唯物主义哲学看,孔子的思想不对。实际上,孔子把握了“人本”这一真理。从自然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质第一不错,但从社会学、从人求生存、谋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精神起着决定性作用。物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一个人学好了知识,把握了“道”,难道还不能求衣食吗?

孔子的富贵观

2. 孔子的富贵观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孔子曾说人都有七情六欲,他并不反对弟子们去追求荣华富贵。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把道义弃置一旁,而一味去求财求富贵是不可取的。他的这种富贵观放在当下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3. 孔子是怎么看待富贵和贫贱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这里有问号)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第五章)(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人所追求的,不合道义而得到它,我决不据有;贫和贱,是人人所厌弃的,不合道义而去掉它,我甘于贫贱。君子离开了仁德,怎么能有好名声呢?(这里有问号)君子不会在片刻之间违背仁德,情况紧急时一定这样,变乱动乱时也一定这样。)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述而》第十二章)(孔子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来,即使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去做;如果求不来,还是做我喜欢做的事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十六章)(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做不义的事而得来富和贵,在我看就如同浮云。)孔子不反对富贵,但反对用不合道义的手段去取得富贵。据杨伯峻统计,“道”这个字,《论语》中用了60次,除了用作道路、路途(4次)、技艺(1次)、说道(2次)、实行(2次)、引导(2次)、治理(3次)等等之外,大多是孔子言论中所用的术语(44次),指道德、学术、事物的规律以及合理的行为和方法可作“道义”解。如果用不合道义的方法而得到富贵,孔子是坚决反对的,宁可安于贫贱。孔子的这个观点,后世简化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安贫乐道”,成为长期广泛流传的格言和成语。

孔子是怎么看待富贵和贫贱的?

4. 孔子有怎样的财富观?

  财富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分。对精神财富,孔子的论述丰富且发人深思。本文只谈孔子的物质财富观。

  过去研究孔子的思想论著,对孔子思想做过多方面的分析论述,但对孔子的财富观似未有足够的重视。其实,研究作为孔子经济思想重要组成部分财富观,不但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孔子,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对现实反腐倡廉,规范市场经济,发展企业文化,促进一批有教养善于经营管理的儒商形成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物质财富,不同时代其具体内容和含义有不同。孔子生活的时代关于物质财富观念当然与现代不会完全相同,但有一点基本的不会变,即可满足人们生活欲望和值得点有珍贵之物,用现代经济学话说,即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化劳动才能成为财富。

  财富占有与私有观念是同时产生的,而私有观念的产生又要以劳动生产力的进步提高能生产足够的生活资料并有剩余为前提,只有有剩余的物化劳动才有有可能占有的财富。孔子生活的时代,达到生产剩余产品的水平早以为历史事实。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当然不会没有关于财富的看法。

  不过,从《论语》记孔子言论来看,孔子得到”富”不下十七次之多,且从多角度加以论及,除指言富为财产多而贵重外,还有指事物之丰美和作为动词
  用使之富裕之意者。但读富时未及财。按古之”富”与”财”在含义上有所不同。富指货物丰厚充盈,财则言币帛,其量之多寡不如富那样明显,币帛少也是财。孔子虽然未把财与富并提,但所言之”富”实包含着财与富二者。

  孔子虽未把富与财并举,却常常把富与贵,富与礼,富与教,富与骄连讲。如《论语学而》(以下略《论语》书名)中记他与弟子子贡对话: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后,认为这还不足够,更上一档次应该是”富而好礼”。又在《里仁》篇中对弟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quot;按”贵”与”贱”相对,指社会地位尊上者。在孔子心目中,富与之居于同等等级。而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常与其理论核心仁连讲,是孔子的政治和伦理思想最高范畴。在《论语》中提及计七十四处之多,包括礼意,礼仪,礼制,礼法。孔子把”礼”与”仁”结合起来,在《颜回》篇中讲”克已复礼为仁”视仁与礼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数传致孟子(一般认为孔子之孙子思之门人),把”礼”解释为”恭敬之心”和辞让之心”(见《孟子》中《告子上》和《公孙丑上》),这就把《学而》篇中的”温、良、恭、俭、让”和《阳货》篇中的”恭、宽、信、敏、惠”思想精髓概括进来了?quot;礼”成为儒家伦理规范而后与仁义智信同列为”五常”之一。”富而好礼”,就是虽然富起来了,社会地位与贵者一样了,却能做到不财大气盛气凌人,傲慢无理,颐指气使,甚至穷奢极欲,作威作福等丑恶言行,一概没有,相反,却能做到谦逊敬让。孔子在提到富与礼时,特别是值得重视的是讲”好”,而不是如讲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无”,相对的”有”,讲富而好礼,不但要做到无骄、有礼,还应做到”好”的程度。一个”好”,境界差别大矣,品味高多了。在《宪向》篇中说”富而无骄易”,要做到这一步,也须有一定的言行修养,而要做到富而好礼则更难,须要有更高层次的品德修养。这?quot;好”值得深入体味。

  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乐贫,财富观念淡薄,甚至鄙视,财富,这一观点大概是想表明孔子人生情趣清高。这实是对孔子的一种误解。这一观点可能来源于片面理解《学而》篇中有”贫而乐”,《宪问》篇中有”贫而无怨”和《述面》篇中有”宝贵于我如浮云”等文。其实孔子说这些话都是在有一定前提条件下讲的。说”贫而乐”不是说处在一贫如洗中还作乐,贫到吃不饱,衣不遮体,在冻馁相逼下,乐从何来?东汉郑玄注”贫而乐”说”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南朝梁经学家皇侃在《论语义疏》中认为”乐”字下佚或略”道”字。郑、皇观上是一致的。孔子的意思是,即使处在贫苦中还能乐道。?quot;贫而无怨”是指其弟子颜回家境贫寒,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颜回却不改其乐。赞扬颜回做到乐道安贫,即《卫灵公》篇中的”群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说”富贵于我如浮云”,也是从伦理道德原则出发,极度鄙夷用不正当手段,鼠窃狗偷取得的高位和财富。

5. 孔子怎样看待富贵和贫贱的

《论语》有三处明确谈到富与贵,分别是: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学而第一,第十五章》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第四 ,第五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第十六章》
由此可见,孔子并不是单纯地主张人们只要仁、义,甘于平淡,不要利、欲,不求富贵。在孔子看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是作为一个正常的人的合理的欲望,但是要追求富贵必须用正当的手段,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不义而富且贵”是孔子所鄙视的,孔子把他看作是“浮云”。这是从获取富贵的手段上来说的。
一个人富贵了又该怎么样呢?孔子认为“富而无骄”只是一个较浅的层次,“富而好礼者”才是更值得敬重的。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孔子是主张精神上的“富贵”的,一个人追求财富是...

孔子怎样看待富贵和贫贱的

6. 孔子的富贵观怎么样

孔子不排斥富贵,只要不触犯他的底线:义与仁。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就是出名的富商,也是儒商的祖师爷。
钱财、名利在孔子看来是第二位的,仁才是第一位的,只要满足第一点,其他的任何事都可以谈的。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他并不是在推崇贫穷,而是赞赏颜回对于道的执着。

7. 孔子关于富贵和仁义的看法

  孔子认为:君子怀德。
  德不孤,必有邻。
  苟无至德,至道不凝焉。
  所以他对学生的德行教育格外注重。他的德行教育以“仁”为核心,包含义、礼、忠、恕、直、勇、孝等各个方面,可谓很完善。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之所以能在后世独树一帜,发扬光大,影响中华文化直到今日,与他注重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佛教着许多的戒律清规,这都属于道德的规范。那么在重视道德教育这一方面,二者可谓不谋而合。
  (1)、仁义
  近代学者王恩洋先生解释此二字说:“仁者,慈悯而无贪求之心志行为也。”“义者,吾人立身制行,应事接物恰当其宜之谓也。”因此“仁义”是极为重要的人生规范。儒学经典之中保存的有关孔子“仁义”之言论甚多。如关于“仁”的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身)以成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关于“义”的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忠恕孝慈
  忠恕是孔子的——贯之道,是为人之要旨。《论语》云:
  于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还特别注重孝慈,他认为“孝慈则忠”。孝是立人处事之根本,小孝则敬养父母师长,大孝是忠于国家,报效民众。故儒典中言:
  孝弟(悌)也者,其仁之本与。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奉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由此可见,“孝慈”与“忠恕”之道于今日之个人、社会,仍然是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孔子关于富贵和仁义的看法

8. 孔子关于富贵和仁义的看法

孔子讲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广泛,从《论语》看几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那么“仁”的最根本的涵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当然不是从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而是适应封建主阶级的要求,但它却具有广泛的涵义:一方面是如何处理剥削阶级和劳动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处理剥削阶级自身之间关系的问题.照孔子看,有了“爱人”的主观意愿,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自觉地按照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的要求“忠”于君主,孝顺父母;作为统治者来说,对劳动者才能给以恩惠,从而“得众”.但是“爱人”并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的,他认为只有“君子”才可能有爱人的品德;至于劳动者根本说不上有这种品德,他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这反映了“仁”的思想的阶级性. 
  孔子强调的“仁者爱人”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原则.春秋末期,正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时期,这时旧的奴隶主贵族和新兴的封建主阶级的矛盾自然是十分尖锐的,孔子在这种形势下采取什么态度呢?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行“仁”的方法,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这就是他的弟子曾参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意思是主张在统治阶级之间,要推己及人,如果说奴隶主贵族想要站得住,同时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站得住;如果奴隶主贵族希望自己通达,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通达,用这样的方法才可以实现“仁者爱人”的原则.因为照孔子看来,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有“因”有“革”,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所以面对变革着的现实,从中调和,他认为这是“吾从众”的态度,可以适应现实社会的变化.从另一方面说,新兴封建主阶级也应该这样,“忠”则不应“犯上作乱”,“恕”则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变革虽然可以,制度虽也可有所损益,但上下尊卑的原则必须保持,你如果不希望自己被别人从尊贵的地位拉下来,你也就不要去把别人从尊贵的地位拉下来.孔子的这套“为仁之方”看来颇有些矛盾之处,而这种矛盾正是当时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在谈到自己对追求富贵利益的看法时,孔子坦诚言道:“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这里的“可求”和“不可求”表达了孔子对富贵利益的态度,只要能够求得富贵,即使当执鞭的待卫小官,孔子亦乐为之. 
  孔子云,富贵于我如浮云.子罕言利.利为浮云,义如中日. 
  君子为所欲为,止所欲止,死得其所.快矣!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清风徐来,心灵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