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调整

2024-05-06 02:22

1. 行政区划调整

那么,未来五年中国将会如何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在民政部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常住人口规模为主要依据,以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功能布局为导向,支持中心城市市辖区优化重组。完善中心城市重要经济功能区行政区划设置。第二,审慎调整设区市市辖区规模结构,严格稳慎把握设区市下辖县(市)改区。第三,在城市群范围内、重要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增设县级市,打造生态宜居、功能复合的“微中心”,承接中心城市功能疏解,缓解中心城市发展压力。第四,稳步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县和镇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特大镇设市。以上四点,意味着中国的大城市未来将会面临重大的“行政区划大调整”。【1】大城市“行政区大变局”“拆大区”“合并小区”“功能区升级行政区”对于中国的超大特大城市来说,未来五年将会面临“市辖区的优化重组”,民政部的“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这一点。什么是“市辖区的优化重组”?2021年4月,杭州市就进行了一次“市辖区的重组优化”的示范调整,重点就是四招:合并上城区和江干区,设立新的上城区;合并下城区和拱墅区,设立新的拱墅区;拆分余杭区,分成新余杭区+临平区;钱塘经济开发区升级成为钱塘区;经过这次调整,杭州市的总面积并没有实现“扩容”,而只是进行了内部的优化重组:“小区合并”+“大区拆分”+“经济功能区”升级成为“行政区”。“小区合并,城区扩容”:把面积小的内城区合并,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人口密度,相当于给城区扩容。“大区拆分”:把面积大,人口少的近郊区拆分,提高人口聚集性。“经济功能区升级行政区”:把经济开发区的“钱塘新区”升级成了行政区的“钱塘区”。杭州市的这次“市辖区的优化重组”非常成功,拉开中国大城市的行政区划大调整的序幕。为什么要这么调整?原因很简单:第一,中国大城市传统的老城区面积太小,人口密度又太高,合并老城区可以有效降低人口密度,提高行政效率。第二,近郊区的面积设定又太大,人口过于分散,人口密度太低,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产业的集中。这种老城区和近郊区的“面积”反差太大,导致大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不平衡,好的行政区太强,弱的行政区太差。反过来又导致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于老城区,“城市病”爆发。2010年北京已经把宣武并入西城,崇文并入东城,成立了“新西城”和“新东城”,但是目前看东西城的占地面积还是太小。比如大兴区的占地面积是西城的25倍,东城的20倍,而人口密度却只有东西城的20分之一。如果按照杭州市的“市辖区优化重组”的思路,那么未来北京还是有希望进行下一步的行政区划调整的:第一,比如东城和西城是否可以再度合并,并适当扩容,成立新的行政区,这样一来东西城的人口密度就会明显下降。该猜想在2017年曾经一度风传,后来被官方“辟谣”而不了了之。在北京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东西城只是进行了“功能合并”,成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而且也局限在东西城现有的行政范围内。但在总体规划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四环内范围的“中心地区”,占地面积334平方公里,其实就体现了东西城“扩区”的理念。合并+扩容,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行政效率提高。第二,亦庄经济开发区是否可以升级成为“经开区”。杭州的钱塘新区已经变成了钱塘区,这说明功能区升级成为行政区,是未来大城市行政区划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2020年,北京市赋予了亦庄经开区管委会在亦庄新城区域内行使2509项行政权利,意味着北京“经开区”亮相只是“一步之遥”。同年,亦庄从60平方公里“扩容”成为255平方公里。2021年亦庄核心区开始“独立学籍”,常住人口规模超过25万的“市辖区”人口标准。因此如果经开区从大兴和通州里分离出来,独立成区并不会有太大的意外,一旦调整将利好旧宫、马驹桥、台湖等版块。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以上两种比较明显的趋势外,另外就是石景山区其实也非常小,86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并不太适合单独成区,行政效率略显不足。石景山未来如果可以“联动”门头沟,人口容量及产业腹地会更加广阔。而房山区显然又太大了,燕山地区是否可以考虑“独立”,可能对双方的发展都会利好。综合来看,随着北京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行政区划优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心城区“扩容”降低人口密度,近郊区“拆分”实现人口产业聚焦,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此外未来五年,中国大城市“向外扩容”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不做增量,只做存量优化,控制大城市的“无序扩张”已经成为基本政策。也就是说:深圳、上海、厦门等占地面积较小的中心城市,未来五年“扩容”无望了。【2】都市圈增设“县级市”常住人口20万的特大镇“设市”北三县“区划”有望破局新北三县有望到来在控制大城市“无序扩张”的同时,要扶持都市圈内的“中小城市发展”,原因是承接中心城市功能疏解,缓解中心城市发展压力。所以民政部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周边,增设“县级市”,推动常住人口超过20万的县和特大镇也变成“县级市”。这些都市圈的“县级市”,将会成为人口聚集,产业集中的发展重心,和中心城市一体化,打造中国现代化的都市圈。从这个角度上看,燕郊和香河都应该设立“县级市”:燕郊镇的常住人口规模早就突破20万了;香河县也已经接近50万;这两个地区早就已经满足“县级市”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按照民政部的规划动作,北三县的格局早就应该调整:燕郊独立,大厂分拆,香河“撤县设市”,从而形成新的“北三县格局”。比如是否可以考虑把大厂潮白地区并入燕郊镇,合并成为新的县级市“燕郊市”。调整后,打破了三河和大厂之间的“行政障碍”,燕郊过于密集的常住人口可以向潮白地区疏解,同时燕郊南部和大厂潮白之间大量的断头路也可以打通,区域发展“一马平川”。目前北三县的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打破行政区划障碍:燕郊、大厂、香河之间存在大量断头路,区域发展严重“碎片化”,完全没有连成一体,相互之间断裂。这种格局不改变,北三县发展速度将会非常缓慢,因此北三县的行政区划调整其实也是“迫不及待”。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五年,也就是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大调整”应该是势在必行。因为都市圈时代,城市群时代已经到来,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新潮流,而老的行政区划确实已经“带不动”了。在这种背景下,行政区划调整是势在必行的。而随着新的行政区划格局的出现,也会带来区域房地产格局的巨大变化,新的投资版块和机会将会出现,这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所在。

行政区划调整

2. 行政区划调整

法律分析:行政区划是一种独特的空间资源、行政资源、组织资源和政策资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框架性、基础性作用。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意义重大。
法律依据:《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第二条 条例所称行政区划的变更,包括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的变更,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和行政区划名称的变更。
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区划整建制由其原上级行政区划划归另一个上级行政区划管辖。在不改变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将行政区划整建制委托另一行政区划代管或者变更代管关系,参照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的变更办理。
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是指将一个行政区划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归另一行政区划管辖。人民政府(派出机关)驻地的迁移,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驻地跨下一级行政区划(派出机关管辖范围)的变更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驻地跨村(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的变更。
行政区划名称的变更,是指改变行政区划专名。

3. 哪个省区的行政区划最应该调整

都有必要调整。改为“省区-郡区-镇区-社区-片区”五级最好。
1.社区:把村委和居委统一改为社区,社区实行人民自治。
2.镇区(100~999平方公里):由2~7个原乡级区划合并为镇区。
常住工商人口超5万的镇区改称为街区;总人口5千以下的镇区改称为乡区;区域范围较大的矿山、油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等改称为特区(如神农架、大兴安岭)。
镇区、街区、乡区和特区同属于地方第三级行区划。
3.郡区(4900~29970平方公里):由30~49个镇(市、乡、特)区合并为一个郡区。
常住工商人口大于80%的郡区改称为市区。
常住工商人口小于40%的改称为县区。
郡区、市区和县区同属于地方第二级行政区划。
4.省区(240100~899100平方公里):由30~49个郡(州、县)区合并为省区。
金融服务业和工商业发达、城建设施完备、常住人囗三千万左右、经济中心的辐射效应明显、地理位置合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的省区改称为“州区”。
省区和州区同属于地方第一级行政区划。
各级行政区划要达到“版图紧凑完整、面积相对均衡、群众生活方便、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我想这样就非常理想了,将来日本、伊朗、巴基、印度、印尼、土库曼、西伯利亚等等与我们合并一起也按照这个标准统一进行调整。
中央~①省(州)区~②郡(市、县)区~③镇(乡、街、特)区~④社区~⑤片区(小组)。

哪个省区的行政区划最应该调整

4. 全国行政区划调整58省


5. 省级行政区是怎么划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华
北】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东
北】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华
东】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中
南】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西
南】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西
北】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省级行政区是怎么划分的

6. 哪些地区进行过行政区划调整?

这样的例子就多了,行政区域变化不仅仅在省份之间,地级市之间可以进行调整变化,包括城市里面的区县也会经常的变化,比方说上海原本市区有好多个,但是随着历史的变化,像闸北区与卢湾区都分别并入了静安区和黄浦区,要说省内行政区域变化,江苏省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方说扬州和泰州原本是一家,但是后来就拆分为了两个城市,还有宿迁和淮安,本来都是淮阴地区,但是后来也变成了两座城市。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有34个省份,如果说有多少个城市,那就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了,因为我国的面积太大,城市自然也是相当的多,不过有名的城市也就那么几个,要说到哪些地方行政区域有过调整变化,这个还是非常普遍的,哪怕是省份的区域也经常变化过,更别说城市的行政区域变化了,比方说江苏省原本城市没有现在那么多,像扬州和泰州在当时都是属于扬州地区,所以面积也是很大的。但是到了近代以后,扬州和泰州却分家了,成为了两个不同的地级市,行政级别也是一样的,包括以前的淮安和宿迁也是属于淮阴地区,但是现在也分为了两个地级市,当然在城市内部,也有很多区县已经调整过了,比方说不少城市,它们原来的郊区被称为某某县,比方说杭州的余杭区本来叫做杭县,但是因为近代开发起来了,所以慢慢的先变为了县级市,最后则变成了区,各方面配套都与市区接了轨。还有安徽和江西之间也有过边界的调整,原本婺源也是属于徽州地区的,但是到了近代婺源却划给了江西,包括嵊泗列岛本来也是江苏的,而近代因为各种原因,嵊泗列岛就被浙江舟山管理了,类似的还有徐州原本有一段时间是属于山东省的,但是近代又回归到了江苏,当然市区的行政区域调整还是最常见的,因为每一座城市一旦到了提升到了一定的级别,或者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都会把周边的县级市变为区。 

7. 全国行政区划调整58省

东北三省不变(黑龙江,吉林,辽宁)
内蒙古拆分为(察哈尔、热河、绥远、宁夏)塞北四省,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并入甘肃省
西北地区,新疆以天山为界拆分为(南疆省和北疆省)甘肃省以黄河为界分为(陇南省含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陇西省)青海省不变 陕西省分为(陕南含商洛,安康,汉中三市 关中省含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五市 陕北省含榆林,延安两市)
西南地区 西藏自治区不变 四川拆分为(四川省,除去三个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攀枝花划入云南,三个自治州组建西康省含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三州,雅安市,康定市,西昌市,三市,省会康定市云南省加入攀枝花市,其余不变 贵州省不变,其九市州全部按方位取名黔东南州凯里,黔西南州兴义,黔南州都匀,黔北市遵义,黔西北市毕节,黔东北市铜仁,黔西市六盘水,黔中市贵阳,黔偏中市安顺 重庆市不变
华南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拆分为三省(桂东北简称桂北省或者桂柳省,依据湘楚分文化来分省会驻柳州或者桂林,桂西南壮族自治区,依据壮文化划分,简称桂西壮族自治区,首府驻南宁,桂东南省简称桂南省或者钦廉省,依据客家文化划分,省会驻钦州市) 广东省分为广府文化即广东省,省会广州,客家文化区粤北省,省会惠州,潮汕文化区,即潮汕省,省会潮州,香港,澳门,海南不变
东南地区,福建分为闽北省,省会福州,闽南省,省会厦门,台湾不变
华东地区,江苏分为苏北省省会徐州,苏南省,省会苏州,浙江不变,安徽分为皖北省,省会淮北,皖南省,省会安庆,上海不变
华北地区,北京不变,天津并入河北,河北分为燕山省,省会保定,冀州省,省会邯郸,山西不变,山东不变
华中地区,河南不变,湖北不变,湖南不变,江西分为江西省,省会南昌和赣南省,省会赣州

全国行政区划调整58省

8. 行政区的新版区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在1988年和1997年先后设立了海南省和重庆直辖市。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如下:『华北』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华东』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华南』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华中』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西南』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西北』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港澳台』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