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2024-05-05 07:00

1.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这是“转念” 一种调节自己心理得方法 
  当有厌恶、不顺己意的事情发生时,学习让自己转念.憎恨对方,对方也不会因你的怨恨有所改变,反而导致自己的怨恨更深.继续带著忿忿不平的心生活下去,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因为心中充满了恨,人生也变得黯淡无光.
  圣严师父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意思是说:心态的变化有时候真的可以把逆境转成顺境,所谓坏事变好事.能做到这样的人当然是圣贤.心随境转,则是心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喜怒哀乐受着环境的控制,这样的人就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了.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2.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心随境转,是讲心随着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遇到有益于自己的事就高兴,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就烦恼,随外缘而喜怒哀乐,心不能自主,自然是一般的人(凡夫),因为一般的人都是这样的。
境随心转,是讲如果自己内心能从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从因缘的角度、从因果的角度分析。
遇到对自己有益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善因和当前的缘聚合而成熟的善的果报,并不需高兴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恶业,在当前的缘的条件下成熟,是恶果现前,也不需烦恼,并且可运用因果律,主动地忏悔、主动行善修行,自然会转恶为善,转不顺为顺利。此为境随心转。要做到这点,就是圣贤。

扩展资料
有句话叫“境随心转是圣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堪比“境由心生”,对此,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心情好坏影响人们看待景物的美丑”。而“心随境转”大意是,“心情的好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境随心转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
理论上讲,如果一个人总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那么不论什么样的环境,在当事人的眼里都将是好环境,都是怡人所在。正所谓心是美的,世上处处是美景;心是乐的,整个世界也如同玫瑰般绽放。
事实果真如此吗?客观事物的美丑,其实并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本身的美丑,就在那明摆着,美的丑不了,丑的也美不了。将两者混淆,那只是一厢情愿;硬将丑的说成是美的,那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人的微末心态,实质上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相反,心随境转,则是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好环境带来好心情,孬环境带来的是自然坏心情。在这里,环境决定了一切,左右着人的心情的幸福度。
对于圣贤,我想,不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的;而凡夫,多数时候来得比较真实。圣贤也好,凡夫也罢,实则我就是我,我并不想刻意地做成某某,有时随心地嬉笑怒骂,伴随着生命的律动,自然地去进退伸缩,应是通达、快意的人生。

3.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的意思是:普通人会被环境转变,而圣贤用心转变环境。
境随心转,意思是说:心态的变化有时候真的可以把逆境转成顺境,所谓坏事变好事。能做到这样的人当然是圣贤。
心随境转,则是心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喜怒哀乐受着环境的控制,这样的人就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了。
补充:
生命唯识——“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释恒峰法师
自幼时起我们就通过父母、电视、学校、周围的人等等,获得我们的社会经历。 从这些经历中, 我们发展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念,或者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我们很多观念是在同一个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大家都生活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所以产生了相同的观念。 大家看相同的电视剧、新闻、电影,读相同的课本,接受统一的教育。结果就是:我们会有很多相同的看法和观点。由于这些相同的观念从小就深深植入我们的思想,并且我们接触到的周围的人和环境都进一步增强了这些观念,所以我们更加相信这些观念是事实。
然!生命不能与天地同寿,难以窥其宇宙全部。人生百年置身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的宇宙中。弹指一挥间,毕生所学放眼在大千世界,只可谓冰山一角。坐井观天当为人生真实写照。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造就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和种种别样人生。
观念上的不同引领我们走向不同的人生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可崇尚自然无为而不为。也可追寻自由平等。亦有桃花源记乌托邦。即便没有过高人生理想的人,也会在“财、色、名、利、睡”中苦苦追寻。不同的观念带来了不同的追求,同时也引发了种种的欲望和执著。种种欲望和执著犹如牢笼时时刻刻控制着你我。有所求便有挂碍进而产生恐怖,所有烦恼痛苦皆由此而发。
“世界是物质的”大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然!宇宙中没有支点,一切物体都不是绝对静止的,小到细胞大到星球无时无刻都在变化。
“世界是精神的”大哲学家帕卡图说: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然!人的追求永远都在不断标新立异,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也随之变迁。从衣着打扮、忠君孝亲等历来变化,可见一斑。物质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科技发展到今天仍然是不断的在对物质进行研究利用的过程中。精神世界是在物质世界刺激下而产生的反应。从古至今作为人,我们的本体没有变,我们的大脑依旧在思维、在存储。但我们的思维有先天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乃建立在过去生活学习经验及概念上得以延续,面对事物如果脱离过去的经验和概念那么就会像婴儿一样,故思维无独立可言。
思维使我们对事物产生了认识,“识”即为我们生命的核心,“识”由我们内心而升起,进而认知外界事物。外界事物亦可通过“识”来影响我们的内心。在外在事物不断的变化当中,我们的认知对事物的看法“识”也在改变。久而久之由“识”形成了自我的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产生欲望和追求。
我们从早到晚,每一个计划,每一个行动,乃至于每一个念头,都在为我们个人价值观念而服务。自我价值观认为完成了就称之为成功幸福;完成的得不那么好,就称之为不成功不幸福。整个人生便是围绕着个人的价值观念而活,整个社会,也是围绕着大家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个人的价值观念。进行生产、分配、调控和监督。
唯物和唯心一直是哲学界多年争论的话题,在心与物之间“识”为纽带。科技即为人类利用对物质的认知“识”对某些物质加以改变为我所用。衣食住行、宇宙飞船莫不如此。一切的人和事和一切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川流不息的变化当中。但我们的这颗心却是绝对静止的,我们颗心从出生直至伴随死亡。我还是那个我,所拥有的都是外在。所执著的亦是外在。变化的只有“识” 。
生命品质的提升皆在于“识”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难以找到应事接物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识”不停的随着外界在转。没有将自我真正放下来,没有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认真对付。
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
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这样做事情更有效率。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尺度。提高生命品质。
外物能引起个人心里各种反应,情绪变化,这些产生的各种情绪、“识”。人们通常将其误认为是自己,其实不是,那只是被外物影响起的情绪而已.而自己的本心是如如不动的。金刚经里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外在的一切事物,存在都是无常的,如梦幻泡影,过眼云烟,何必执着,在意,因为它们而烦恼,影响自己的情绪呢?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世间任何现象都是相互作用的,做自己的主人,让周围环境随你而动.境随心转,是觉悟;心随境转,是凡夫!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4.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心随境转,是讲心随着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遇到有益于自己的事就高兴,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就烦恼,随外缘而喜怒哀乐,心不能自主,自然是一般的人(凡夫),因为一般的人都是这样的。
境随心转,是讲如果自己内心能从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从因缘的角度、从因果的角度分析。
遇到对自己有益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善因和当前的缘聚合而成熟的善的果报,并不需高兴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恶业,在当前的缘的条件下成熟,是恶果现前,也不需烦恼,并且可运用因果律,主动地忏悔、主动行善修行,自然会转恶为善,转不顺为顺利。此为境随心转。要做到这点,就是圣贤。

扩展资料
 古之所谓圣贤有两个非常基本的维度,一个就是“言足法于天下”,从而具有奠基和引领思想文化的基本路径、基础原则和方向之意义的人;一个就是“德配天”“若天之司”而健顺天地万物的秩序(礼),给天下和黎民百姓带来爱和福址(仁)的人。圣人的思想和所作所为不仅本身是法于也达于天地之大道,而且因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而被人们以天之于天下的广博之益来比喻其德(当然,圣人不等于天,这是个比喻的说法)。

5.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修一颗强大、淡定的心

 境随心转,意思是说:心态的变化有时候真的可以把逆境转成顺境,所谓坏事变好事。能做到这样的人当然是圣贤。
   心随境转,则是心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喜怒哀乐受着环境的控制,这样的人就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了。
   我们在何时何地,都不要被环境控制了心情,临危不乱,遇险不惊,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修一颗强大的心态。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心态强大了,万事,万物,一切变化都不可能影响到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顺境,逆境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而往往人的主观原因,是转化的最为关键因素,正所谓“万事由心,”
    诸葛亮无中生有,草船借箭 
   诸葛亮出使东吴,助周瑜破曹,而周瑜对诸葛亮的才华甚是嫉妒,恨其才不为东吴所用,一直想除掉诸葛亮。
   一天二人在军中商量军事,周瑜问诸葛亮,两军交战用何兵器最好,诸葛亮说水上作战用弓箭最好。
   周瑜以缺少弓箭为由,委托诸葛亮帮忙建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当场许诺就三天,并立下军令状,周瑜大喜,因为三天造箭十万支,非人力所能为!诸葛亮到时交不了差,借口杀之,以绝后患!
   诸葛亮找鲁肃借了二十艘大船,每船布二十名士兵,船上扎满草人,每船放二十坛酒,鲁肃一一准备就绪。
   第二天天没亮,诸葛亮就派人请鲁肃过来,鲁肃来到之后问:“何事?”诸葛亮笑着说道:“陪我到曹营水寨一游。”
      船上已经摆好酒菜,诸葛亮一边抚琴,一边与鲁肃饮酒,不知不觉已经靠近曹营水寨,这时只见曹营锣声四起,无数支箭射过来,诸葛亮依然在气定神闲地弹琴,鲁肃大惊失色,央求诸葛亮掉头回去。诸葛亮只是笑笑,让鲁肃不要慌乱,放心饮酒。安排士兵将船身反过来继续饮酒。
   感觉船吃水差不多了,诸葛亮牵鲁肃之手走出船舱,天已经见亮,原来是大雾
   迷漫,船上草人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令士兵饮酒作乐,并大喊:“谢曹丞相赠箭,谢曹丞相赠箭”……
    鲁肃不由惊叹:“先生真乃神人也!” 
   如此险境,诸葛亮竟能谈笑风生,饮酒抚琴,心境不被环境所左右真乃登峰造极,炉火纯青!
    面对险境,冷静的心态,把险境变成顺境,将危机化为转机!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毛泽东临危不乱,智擒溃军 
   1917年11月,在护法战争中被击溃的北洋军阀傅良佐部三千兵马败往长沙,长沙城内空无一兵可资防守,全城局势千钧一发。一师全校集合,决定举校转移避祸。
   ,毛泽东却找到孔校长,分析形势,说主动出击则完全有可能将溃军一举而歼之,孔校长决定冒险一试,他把行动的指挥权交给毛泽东,毛泽东立即与同学们行动起来。
   学生军找到警察所借枪,胆小的警长却不敢冒险,他收缴了警察们的枪锁了起来,命令警察们不得擅自行动,青年警察郭亮对警长的胆怯十分不满,却帮不上学生们的忙。
   无法弄到真枪之下,毛泽东安排大家买来大堆鞭炮,二百学生军几路出击,对溃兵形成了包围之势。
      溃兵都以为中了埋伏,一时乱作一团。最终溃兵们终于答应派人去谈判,面对这个危险的任务,毛泽东和蔡和森首先站了出来,萧子升也要求替毛前去,毛却怎么也不肯,一时间,三人各不相让。 三只生死相许的手紧握在了一起,三个青年一齐迎着枪口走了上去。
   剑拔弩张的谈判现场,正当溃兵们被毛、蔡、萧镇住,打算投降时,马疤子却逃了回来,说出了对面“大军”的真相,看到团长依然半信半疑,马疤子诅咒发誓对面都是帮学生,连一支真枪都没有,他跳出来冲着学生军的方向叫嚣着有枪不妨打死他试试,眼看真相就要暴露,团长的手枪也对准了毛泽东。
   形势千钧一发,关键时刻,一声枪响,马疤子被打死。原来是郭亮带着十个警察恰好赶来,于关键时刻开了枪。 兵祸成功解决。
    毛泽东被枪抵头颜不变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神色自如,体现出一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的强大心态! 
       辩证来看好事又是坏事,坏事又是好事,一切都随你的心变而变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险恶之变,万事之变,而其心不变,不忘初心,坦然处之,则事随心变,万事向好。
   波涛滚滚,巨浪滔天,坐在船上的人不知道害怕,而在船外的人却感到十分恐惧;席间有人猖狂谩骂,席中的人不知道警惕,而席外的人却感到震惊。所以有德行,心态强大的人,即使身陷事中,也会将心灵超然于事外,方能保持清醒,持一颗强大的心态,境随心转。
     心态强大了,全世界都在为你服务!  
   2021.10.14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修一颗强大、淡定的心

6.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心随境转,是讲心随着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遇到有益于自己的事就高兴,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就烦恼,随外缘而喜怒哀乐,心不能自主,自然是一般的人(凡夫),因为一般的人都是这样的。

境随心转,是讲如果自己内心能从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从因缘的角度、从因果的角度分析。

遇到对自己有益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善因和当前的缘聚合而成熟的善的果报,并不需高兴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恶业,在当前的缘的条件下成熟,是恶果现前,也不需烦恼,并且可运用因果律,主动地忏悔、主动行善修行,自然会转恶为善,转不顺为顺利。此为境随心转。要做到这点,就是圣贤。【摘要】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提问】
心随境转,是讲心随着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遇到有益于自己的事就高兴,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就烦恼,随外缘而喜怒哀乐,心不能自主,自然是一般的人(凡夫),因为一般的人都是这样的。

境随心转,是讲如果自己内心能从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从因缘的角度、从因果的角度分析。

遇到对自己有益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善因和当前的缘聚合而成熟的善的果报,并不需高兴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恶业,在当前的缘的条件下成熟,是恶果现前,也不需烦恼,并且可运用因果律,主动地忏悔、主动行善修行,自然会转恶为善,转不顺为顺利。此为境随心转。要做到这点,就是圣贤。【回答】

7.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心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意思是说:随境转,是讲心随着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遇到有益于自己的事就高兴,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就烦恼,随外缘而喜怒哀乐,心不能自主,自然是一般的人(凡夫),因为一般的人都是这样的。
境随心转,是讲如果自己内心能从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从因缘的角度、从因果的角度分析。
遇到对自己有益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善因和当前的缘聚合而成熟的善的果报,并不需高兴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恶业,在当前的缘的条件下成熟,是恶果现前,也不需烦恼,并且可运用因果律,主动地忏悔、主动行善修行,自然会转恶为善,转不顺为顺利。此为境随心转。要做到这点,就是圣贤。【摘要】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提问】
您好,亲,我是天鹏老师,很荣幸为您服务!【回答】
心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意思是说:随境转,是讲心随着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遇到有益于自己的事就高兴,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就烦恼,随外缘而喜怒哀乐,心不能自主,自然是一般的人(凡夫),因为一般的人都是这样的。
境随心转,是讲如果自己内心能从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从因缘的角度、从因果的角度分析。
遇到对自己有益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善因和当前的缘聚合而成熟的善的果报,并不需高兴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恶业,在当前的缘的条件下成熟,是恶果现前,也不需烦恼,并且可运用因果律,主动地忏悔、主动行善修行,自然会转恶为善,转不顺为顺利。此为境随心转。要做到这点,就是圣贤。【回答】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回答】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8.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