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介绍

2024-05-04 21:25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于1986年由管理工程系和系统工程研究所联合成立。管理学院第一任院长由王众托院士担任。管理工程系于1980年和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同时成立;系统工程研究所由教育部批准成立于1978年。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管理学科的6个学校之一,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管理学院的单位之一。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介绍

2.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师资力量

全院有教职工75人,其中兼职院士1人,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23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3人。目前,在校本科生754人,硕士研究生220人,博士研究生46人,博士后9人。学院目前承担国“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部委、辽宁省科研项目数十项,横向项目上百项,年均科研经费千万元以上。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400百余篇。“九五”和“十五”期间,学院得到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一期及二期工程的支持,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较大幅度的更新,能源与动力馆(8000㎡)及内燃机实验室与办公大楼的全面改装,使教学科研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目前学校正在规划建设新的能源与动力大楼(2.5万㎡),届时教学科研环境将得到更大的改善。

3.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学校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中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学校设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学、工程硕士四个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科研工作具有较强实力,有1个国家培训基地(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等。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235人。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大学简介

4.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学校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和中美两国政府合作举办的“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是一个实体。专业设置管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横跨管理学、工学和理学3个学科门类,涉及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拥有以王众托院士为首的高水平、高层次学术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9人,其中教授26名,副教授44名,博士生导师28名。截止2008年9月份,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017人。其中全日制大学本科生430人(含留学生 1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2人,MBA学生1202人, EMBA学生291人,工程硕士学生170人,博士研究生452人。管理学院已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研究与合作办学等广泛的合作关系。管理学院不仅注重学生的培养,更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注重当前的建设,更注重长远的发展。因此,学科建设与学术生长点培育是管理学院一切工作的核心。

5. 大连理工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


七秩芳华路
大连理工大学
从一二九街起步
艰苦奋斗铸就”一校 两地 三区”
办学之格局


七秩育人心
大连理工大学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
数十万毕业生奋战在各行各业 创造无数佳绩


七秩强国志
大工人写下科技史册多项第一
以创新之动力
襄助复兴之伟业
七十载风雨洗礼
七十载砥砺前行
初心 使命 梦想 责任
让大工与共和国一同成长
与新时代一同前行


70年初心相照 使命递续
70年薪火相传 同心同行
由党创办 与国同行
70年前
大工在共和国诞生的礼炮声中
踏上征程
红色基因自诞生之日起
就镌刻在大工人的血脉中
从建校之初招贤纳士
艰苦创业
到1960年跻身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奠定了一流学府基业


改革开放后
“211工程””985工程”建设 硕果累累
大工人始终戮力前行
实现了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跨越


进入新时代
大工勇担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
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开启了新的奋斗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大工将”四个服务”的历史使命牢牢扛在肩上
初心不忘 脚步弥坚
七十年不懈拼搏 追求卓越
形成了”海纳百川 自强不息 厚德笃学 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
成为一代代大工人共同的思想财富与价值追求
更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不竭动力


群贤毕至立德树人
坚定方向涵育英才
与祖国和衷共济
同向同行
一流大学汇聚一流教师
强校兴学 教师为本


近年来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
强化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
营造一流人才成长环境
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生态圈
在一大批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
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的带领下
大工以一流人才托起一流事业
一流大学哺育一流英才
含英哺华 育人为先


70年来
大工始终牢记党的嘱托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全国率先开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率先开设大学生德育课
率先倡导创新教育
率先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
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利用优越的工程训练设施和创新实践基地
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学生在”挑战杯”竞赛“互联网+”大赛中屡获佳绩
“学在大工 创新在大工”的名片愈发闪亮
大工坚持构建全员 全过程 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
成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
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积极推进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面对全球化浪潮
大工首倡一流大学”同窗友情育成”计划
与中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世界一流人才
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理工科学生留学中国的一个首选学校
开展了150余项海外交流项目
让学生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一流大学 家国情怀 世界胸襟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大工积极构建全球朋友圈
同英 美 德 日等国家的
国际知名大学和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及科研合作
一批蜚声国际的学术大师受聘担任名誉教授
外籍教师比例 留学生比例 毕业生出国留学比例持续攀升


完善的第二课堂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大工学子
以知促行 以行求知提供源源动力


今天 
他们在这里叩问人生价值
探索学术新知 涵养高尚人格
明天
他们将从这里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
七十载桃李芬芳
大连理工大学已经为党和国家培养输送了数十万优秀人才
涌现出一大批治国栋梁
学术大师和兴业英才
他们肩负着一代代大工人
兴校强国的责任与使命
在时代的更迭与进步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勇担科教兴国大任
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工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同频共振 同梦同行
一流大学一流科研创新 一流学科建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大工始终与祖国
同呼吸 共命运
学校优化学科战略布局
打造学科高峰高原
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发展


学校现已形成以理工为主
理 工 经 管 文 法 哲 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
目前
学校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
机械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力学 土木工程 工商管理
七个学科进入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A类”
10个学科跻身”QS学科排名”世界前500


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大工积极构建面向基础研究的知识创新体系
支持应用研究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社会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学校拥有一批包括”2011”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
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基地及一批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和科研团队
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及国家重大需求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十年来 学校两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通过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
让知识创造价值
让智慧更加高远
学校开创性地创建了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使其成为重要办学特色
实施知识产权强校工程
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过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分布各地的校外研究院
一批核心的知识产权成果得到转化应用
实现科技与经济
成果与产业相融合
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扎根东北 服务辽宁
“东北产学研工作的旗帜”
这一美誉称颂着生于此长于此的情怀与担当
以科技创新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
是大工矢志不渝的追求


建校之初
老一辈大工人扛起科学强国的重任
进入新时代
大工人在长征五号火箭
C919大飞机 首搜国产航母 蛟龙号深潜器
港珠澳大桥等一项又一项”大国工程”中
刻上了大工人开拓创新的印记
一个又一个国之重器
诠释了大工人的初心所在
见证了大工人践行”四个服务”的使命担当
面朝大海
以海的胸怀拥抱新时代
春暖花开
以花的绽放开启新征程


70年光阴流转
70年坚守开拓
70年逐梦前行
与信仰同行
赤子之心血脉相承永葆红色品格
与祖国同行 同心同德
勇做兴校强国中流砥柱
与时代同行
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
担当复兴使命
与梦想同行
用一往无前的奋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贡献大工智慧与大工力量

大连理工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

6.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

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毕业生中有的考取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有的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成为政府后备干部;有的选择了自主创业之路;大部分毕业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城市从事管理、贸易、金融等工作。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极高的业务素质,我院毕业生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与好评。厚积薄发,蓄势未来。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乘着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东风,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而不懈追求,努力奋斗!

7. 大连理工大学的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魏小鹏校长:郭东明副书记:姜德学(主持常务工作)、李成恩(兼纪委书记)副校长:卢中昌(盘锦校区管委会主任)、李志义、宁桂玲、李俊杰、曲景平信息来源:学校官网2014年7月信息  大连大学工学院时期   李一氓  大连大学第一任校长  吕振羽  大连大学第二任校长兼党委书记  段玉明  原大连大学党委书记  屈伯川  大连大学工学院第一任院长兼科学研究所所长  大连工学院时期   屈伯川  大连工学院第一任院长  吴健  大连工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  白长和  大连工学院第二任党委书记  周明  大连工学院第四任党委书记  崔健  大连工学院第三任党委书记  钱令希  大连工学院第二任院长,中科院院士  大连理工大学时期   雷天岳  大连理工大学第五任党委书记  钱冬生  大连理工大学第六任党委书记  金同稷  大连理工大学第三任校长,第七任党委书记  林安西  大连理工大学第四任校长,第八任党委书记  程耿东  大连理工大学第五任校长,工程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进萍  大连理工大学第六任校长,土木工程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德祥  大连理工大学第九任党委书记  申长雨  大连理工大学第七任校长,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东明大连理工大学第八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连理工大学的学校领导

8.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学院简介

一、管理综合二(两个机房,模拟软件—ERP、国贸模拟、会计电算化、战略模拟)沙盘模拟、物流管理等四个实验室。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在重视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和科研成果。学院近五年来承担的国家、省市以及企业的纵横向项目近百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3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我院与加拿大两所大学合作(由加拿大政府资助的57万加元)的为期5年的CCPP项目合作过程中,先后有7名教师到加方进修,加方有30多人次到我院进行讲学和指导,不但提高了我们教师的外语水平,同时该项目成果的社会推广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院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与日本桃山学院大学、大阪学院大学以及龙谷大学等多所院校达成互换生协议,近五年共派送46名同学赴日交流,经过为期一年的学习,学生开阔了视野、熟悉了语言、深入了解和体会了日本文化,为日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已经建立比较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近20家,除了在集中性实践环节深入基地外,每年假期还通过选拔、面试选送学生到基地实习、锻炼,以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国家和省市的多项大赛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有一名同学在07年BBC网上英语竞赛总决赛中获得冠军;一名同学当选为奥运护跑手;07年在“挑战杯”辽宁省第四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3项、优秀奖2项;08年1月,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71所高校参加的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主办的创业大赛中我院代表队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获得了金奖,09年又获得了该项赛事的银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