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

2024-05-09 09:34

1.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

大学里面一般都有食堂,光吃饭的话,就拿我来说一天大概30块钱,一个月也就900,但是肯定要时不时加点餐,买点水果零食之类的,大概就是1000左右了。
接着就是牙膏,洗衣服,洗面奶之类的日用品,算个100吧,
还有水费电费,虽然这些学校一般有送,但肯定不够用再加上电话费就又是100出去了。
然后就是学习用品了,一个月50吧。
肯定还要买一些衣服,鞋子还有其他的什么东西再加个100。
这样就已经1350。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

2. 大学生怎样能拥有自己的经济来源?

1.大学生主要是还是自己的学习为主,但是如果课余时间充足的话,那自己可以尝试一下家教,这个是比较时间灵活而且工资较高的,这就要求你要主动学会去周边寻找,并且相应的有教书的经验或者能够合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校园兼职:校园里会有老师办公室小助理,餐厅的兼职服务员,这些是较近但是工资不是很高。校外兼职:奶茶店制作奶茶,蛋糕店做服务员,快递站打包快递,这个方式呢需要出校门,而且吃饭也需要在校外解决。

3. 你大学的时候都有哪些经济来源和你的收获?

我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件事情上:



一是做家教,二是组装台式电脑。



最早做家教的时候是15元/小时,一节课下来就是30块。直到很久之后,我的价格才从15元/小时,难以置信的飙升至了30元/每小时。



冬天的时候,有时候做完家教已经差不多10点了,零下20多度的严寒里,骑着那台从道外旧货市场淘来的7手坤车,哆哆嗦嗦的回学校,脚趾和脸蛋子冻得毫无知觉,眼睛里的热泪不是因为心酸,而是因为风太他妈硬了。



后来有家长联系我去一个周末补习班做辅导老师,一天下来有200块,那是在单薄的学生时代,我最奢侈的一笔收入。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哈尔滨船舶学院,所以学校的西门有一家船舶电子大世界,一楼是电子元器件,二楼是电子配件,三楼是笔记本、台式机、手机照相机这些3C产品。



那个时候我就在其中一家卖台式机的店里做小工,为前来攒电脑的顾客们组装电脑,装一台电脑,5元钱。



周末的时候最忙,一天下来能赚七八十块,有时候累的不行,腰都直不起来,就跑到旁边尼康的店里,在透亮的射灯里,看一看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一台dream camera。



同时心底盘算着自己已经存了多少钱,还差多少钱,还要做几个月,如果加加量的话,能不能再加一支广角头。



然后跑到门口抽一支烟,便一天云彩散尽,拍拍屁股回去接着攒主板、电源、光驱、显示器。





如今看起来,那个时候我的行为甚至已经有些疯狂,我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迅速攒够10000块钱。2008年年末的一天,我带着钱和一颗忐忑的心,去了那家尼康的店,走到透亮的射灯下,将已经驻足留意过一万次的那台尼康D90带回了家。



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在那之前有这样一个少年,拖着疲惫的身体和一颗炽烈的心,曾凝望过它多少次。



其实当时不觉得,反倒是十年后写下这一段的时候自己竟然很难过。

你大学的时候都有哪些经济来源和你的收获?

4. 大学生的经济情况怎样?

说真切的,我读大学那会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我国刚刚从大变革中走来、高考也是刚刚恢复,百废待兴......

那会儿,对去读大学的农村家庭而言,那肯定是相当艰难,经济状况是极不好,家庭的年收入只不过几百元,上千的少而又少。因为那时能上大学就有铁饭碗,所以家里都咬着牙让你读。

我在大学再难过的一个时刻,就是大学放寒假的那个时刻。

因为家里穷,亲戚朋友也一样,每当过年快到的时候,家里显得更艰难。因为每到过年时,平时向别人借的钱要归了。读大二的那年快寒假的时候,家里的父亲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家人与亲戚一起为了救父亲,就几个人从农村一直把父亲抬到县城,在县城忙碌一周左右时间,才把父亲救了回来。但是我母亲忘了我放寒假的事。

那时候没有现在方便通信的手机,靠的是写信,如果急事也可发电报和打长途电话,但是费用很多。何况我那个村没有通电,更别说通电话。所以我在大学里瞎等着。可能有有网友会问,你自己不会回家吗?我不是不会回家,而是我回不了家,连火车票半票的钱都没有了。更何况我衣着单薄,在北方的冬天,我都出不了门。

放寒假时,等家里寄钱来,然后买一件能保暖那怕是破的旧的都行,然后能买到一个半票的火车票,这样可以回家了。路上基本上不吃不喝的......

这是我大学最难过的一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