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层次

2024-05-14 00:29

1. 认知层次

认知的四个阶段: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只看到表面现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目之所及就是真相,这种人往往自以为是。
  
 二、看山非山,看水非水。 
  
 已经能看破表象,知道自己不知道,开始心存敬畏。想要提高自我,从而变得谦虚和好学。
  
 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此时会变得沉稳和安定。
  
 四、忘山忘水,物我两忘。 
  
 忘掉自我,融入天地。也不知道自己知道,此时虚怀若谷,不勉而中,自然合道。
  
 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越过第一阶段。当你觉得自己愚蠢无知,开始反思自省的时候,不用惭愧失落,而应该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这才是自己开始进步的标志。

认知层次

2. 人的认知层次

神经语言程序领域的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把人的认知,分为6个层次,形成一个叫做“逻辑层次”分析工具。人的认知层次从下到上分别为:
  
 环境层、行为层、能力层、信念/价值观层、身份层与愿景层。
                                          
 环境层:
  
 认知模式在环境层的人,聚焦于外在环境、支持条件,类似于心理学上的“外部归因”,认为问题的出现,都是别人的错或者环境不好。
  
 行为层:
  
  
 思维模式在行为层的人,关注于自身行为,他们认为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自己的行动力不够。
  
  
 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行动、行动、再行动”,比如工资低就多加班,赚更多的加班费。
  
 能力层:
  
 思维模式在能力层的人,关注于能力提升,他们认为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
  
  
 主要的应对模式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比如,工作没有做好是因为能力不够,侧重于提升自己的能力。
  
 对照下三层的自我反省:
  
 35岁之前,我很容易陷入“环境层”,工作得不到提升,认为领导嫉贤妒能,容不得别人比他强。现在我更多的会考虑自己有哪些不足。
  
  
 “行有不得,反躬自省。”心态变得好多了,少了纠结与局促,多了接纳与包容。
  
 希望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的精力去实践,希望有能力安身立命,不为钱忧,不为事愁。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匆匆忙忙已到中年,有些焦虑,有些吃力。
  
 信念/价值观层:
  
  
 思维模式在这个层次的人,关注的是什么对自己重要,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要做对的事情”。
  
  
 身份层:
  
  
 思维模式在这个层次的人,关注的是“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会做出某种选择和行动”。
  
  
 愿景层:
  
  
 思维模式在愿景层的人,关注的是“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如何能改变世界?” 
  
  
 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让它更好?”
  
  
 这个世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愿景层,因为他们思考的是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代表人物有:乔布斯“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马斯克“我非常希望人类有光明的未来”、特蕾莎修女“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可能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还是要将最好的东西付出”。
  
 对于上三层的认知:
  
 愿景似乎离我很遥远,心愿很小,只能在乎自己周围的人,对于改变世界,也许在梦里想过。
  
 更多的想确定,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就是“身份层”的问题,“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几年,反复的思考这个问题,目前的想法是:有套房,窗明几净,绿茵红花;有点存款,生病了,不怕药费贵。退休了,不为钱的事愁。家庭和睦,对自己好点,佛系一点,豁达一点。
  
 心愿不高,以目前的情况看,好好上班,学着理财,想法存钱,锻炼身体,应该退休之前能完成有房有存款的目标。

3. 认知层次

文/小包总。            2022年7月15号星期五
  
                                          
 《认知觉醒》中有段话这样说:杰出的人与普通的人最大的区别在认知领域,前者总能在大大小小的关口,观察和思考自身的处境,行为,与他人的关系,得出有理有据的见解,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后者总是能找借口,这是门槛那个困难,总是喜欢从外界找原因。
  
 其实高认知的人,看事情客观且通透,能理性地分析出问题的核心本质,再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他们按规律办事,不盲从、不偏执,终成人群里的领头羊、佼佼者。
  
 很认可这样一句话:未来社会不是人赚钱,而是钱找人,财富永远只会流向最匹配它的人。
  
 比起努力、阅历、人脉,认知才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认知层次

4. 低层次认知

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一台高级计算机,毫不夸张地说:认知和思维,就是一个人的核心处理器,要想保持其运行功能的强大,就要不断重装升级。因为,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一套低版本的老系统,不可能做到一直应对和适用!
  
  
 因此,认知和思维层次的不同,造成了个体选择、行为和结果,乃至命运和人生的不同。
  
 虽然同为人,且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各自的认知和思维却在不同的层次和时空,不管是否接受,却是真实的现实和场景。
  
 逻辑层次理论把个体与组织思考决策的维度,从高到低分为六个层级:愿景、身份、价值观、能力、行为、环境,前三者为高层级,后三者为低层级,且上一层决定下一层,每升一个维度,认知、选择、行为和结果皆不同。
  
 悲哀和遗憾的是,多少人在低层次的框架里,终老一生…
  
 我们的分歧不是沟通不良的产物,相反,是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我们不良的沟通。
  
  
 一旦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生理上的,我就明白了很多事情。过去我常常对一些人所做的选择感到生气和愤怒,现在我意识到他们并不是故意以一种看起来适得其反的方式行事; 他们只是基于他们大脑的运作方式,按照他们所看见的那样去做而已。我同时意识到,他们看我也和我看他们一样,也觉得我大错特错。彼此之间唯一合理的行为方式就是互相理解,这样我们才能对事物有客观的认识。这不仅使我们的分歧不那么令人沮丧,也使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效率。
  
  
 因为我们的认知也是从低到高发展起来的,我们对还没领略过的更高认知层级一无所知,但是对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低认知层级,却天然的具有理解优势。
  
 这是固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一个人只能在自己的认知层级里打转,那么当他接触到更高层次的结论、理念时,就本能性地有抵触。
  
 因此,由于认知层次低导致的固执,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毕竟没有人能在所有领域,都达到最高的认知水平。
  
 但是,到底是听从高认知层次的建议,还是固守低认知层次的内心,会带来大不不同的人生走向。当一直在低层次的认知水平上,且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处于低层次水平中的时候,就会一直困在自己建立的认知边界内,固执而坚定地活着,永远也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与魔咒。而这种束缚与魔咒无法觉察到,并不能跳出自己认知水平,从更高的认知水平上去分析和观察,从而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

5. 有哪四种不同的认知层级?


有哪四种不同的认知层级?

6. 人的六种认知层

认知层次低的人,困于浅层问题;
  
 认知层次高的人,解决深层问题;
  
 
  
  
 神经语言程序学者罗伯特 迪尔茨把人的认知分为六个层次:
  
 你正处在哪一层呢?
                                          
 
  
  
 分别是环境层、行为层、能力层、价值观层、身份与愿景层;
  
 1.认知处于环境层:
  
 人会把一切问题外部归因化,一切都是别人的原因,都是因为环境不好,才导致如此恶劣的命运。
  
 这样的人,通常都表现为爱抱怨,或者“祥林嫂”,只知怨怼别人,不思进取改变自己
  
 2.认知处于行为层:
  
 相对于外部归因,认知处于行为层的人通常把问题,归咎于自己的行动力不足;
  
 他们比较相信,我现在不够幸运,是因为行动力不足,我现在还没幸福,是因为做的还不够;但他们没有思考过,怎样努力更有价值
  
 3.认知处于能力层:
  
 这一层次的人,会觉得自己的问题是能力还不够,能力不够的表现是不停地学习新知识,用思维和知识武装自己。
  
 4.认知处于信念层/价值观:
  
 就会思考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他们专门做对的事情。
  
 5.认知处于身份层:
  
 他们会更多得关注内心最本质的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思考清楚这个问题,他们会为自己配备相应的思考模式和行动模式
  
 6.认知处于愿景层:
  
 他们更多地会去思考“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如何能改变世界?”
  
 处于这一认知水平的人,关注得是人类愿景这样宏大的命题,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人类大部分人服务,帮助大部分人改变命运。
  
 处于这一层次的人,往往都是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比如袁隆平,比如张桂梅。

7. 概念:认知的层级

认知是分层级的,既有高层次的认知,也有低层次的认知。 
  
  一、知识的  层级划分: 
  
 1. 低层次的认知:知识点
  
 举例:逢低买入,逢高卖出
  
 2. 中层次的认知:知识块/加工知识
  
 举例:关注长期价值,关注交易成本
  
 3. 高层次的认知:体系化的知识与知识运用
  
 举例:价值投资及其应用场景。
  
 
  
                                          
  二、  认知的4个层次 
  
 在认知突围一书中,作者将知识分为4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和智慧。
  
 举例:
  
 知识分类举例1(农民)举例2(经济学家)
  
 智慧遗传与变异定价定天下,渠道为王,人心红利
  
 体系知识水稻种植技术营销的4P
  
 加工知识节气需求第一定律(需求与供给)
  
 信息知识春种秋收价格
  
 备注:认知的层级
                                          
  三、  如何获得认知提升: 
  
 1. 提升认知能力:关于认知的思考。譬如说:要认识到认知是分层次的,知识也可以进行层次的划分。
  
 2. 提升认知效率:获取一手的信息,提升底层的认知,譬如说关于通识的学习。
  
 3. 知识萃取:通过知识萃取,形成知识晶体,将我们获得的支持放置到相应的体系中,形成相应的知识的模块与分类。
  
 4. 知识分类:分类管理是为了便于知识的调取;是将我们大脑中无序的知识进行有序化的排列,便于调取,进行相应的组合,形成相应的智慧。譬如,当我们将习得的知识按照行为学、经济学、投资理论、思维模型、商业模式、创业模型等模块进行分类以后,我们在做相应的创业投资、人生决策的时候,我们就会形成相应的动作与原则进行指导,也知道到哪里调取相应的知识。
  
 四、 坚持认知变现的原则: 
  
 1. 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
  
 2. 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认知层级。头脑里存在的知识是信息,将知识进行组合就是数据化,将知识进行分类管理、灵活调用就是智能化。
  
 3. 用输出倒逼输入。这是知识IPO里边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即:带着问题去学习、解决问题、用输出倒逼输入。(IPO是指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输出产品(output),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建立在大量阅读思考的基础之上,需要好奇心和强烈兴趣的驱使,需要深度的智慧的勤奋、刻苦和钻研。解决问题,是建立在技术方法手段基础之上,技术进步几乎可以使人类能够只要能想到就可能做得到。输出产品,将所学付诸行动,产生结果,坚定执着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最终服务于社会。)
  
 4. 知识IPO是一个有效的知识变现的原则。

概念:认知的层级

8. 概念:认知的层级

认知是分层级的,既有低层次的认知,也有高层级的认知。
  
  一、知识  的层级划分: 
  
 1. 低层次的认知:知识点
  
 举例:逢低买入,逢高卖出
  
 2. 中层次的认知:知识块/加工知识
  
 举例:关注长期价值,关注交易成本
  
 3. 高层次的认知:体系化的知识与知识运用
  
 举例:价值投资及其应用场景。
                                          
  二、  认知的4个层次 
  
 在认知突围一书中,作者将知识分为4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和智慧。
  
 举例:
  
 知识分类举例1(农民)举例2(经济学家)
  
 智慧遗传与变异定价定天下,渠道为王,人心红利
  
 体系知识水稻种植技术营销的4P
  
 加工知识节气需求第一定律(需求与供给)
  
 信息知识春种秋收价格
  
 备注:认知的层级
  
  三、  如何获得认知提升: 
  
 1. 提升认知能力:关于认知的思考。譬如说:要认识到认知是分层次的,知识也可以进行层次的划分。
  
 2. 提升认知效率:获取一手的信息,提升底层的认知,譬如说关于通识的学习。
  
 3. 知识萃取:通过知识萃取,形成知识晶体,将我们获得的支持放置到相应的体系中,形成相应的知识的模块与分类。
  
 4. 知识分类:分类管理是为了便于知识的调取;是将我们大脑中无序的知识进行有序化的排列,便于调取,进行相应的组合,形成相应的智慧。譬如,当我们将习得的知识按照行为学、经济学、投资理论、思维模型、商业模式、创业模型等模块进行分类以后,我们在做相应的创业投资、人生决策的时候,我们就会形成相应的动作与原则进行指导,也知道到哪里调取相应的知识。
  
 四、 坚持认知变现的原则: 
  
 1. 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
  
 2. 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认知层级。头脑里存在的知识是信息,将知识进行组合就是数据化,将知识进行分类管理、灵活调用就是智能化。
  
 3. 用输出倒逼输入。这是知识IPO里边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即:带着问题去学习、解决问题、用输出倒逼输入。(IPO是指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输出产品(output),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建立在大量阅读思考的基础之上,需要好奇心和强烈兴趣的驱使,需要深度的智慧的勤奋、刻苦和钻研。解决问题,是建立在技术方法手段基础之上,技术进步几乎可以使人类能够只要能想到就可能做得到。输出产品,将所学付诸行动,产生结果,坚定执着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最终服务于社会。)
  
 4. 知识IPO是一个有效的知识变现的原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