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的体制改革

2024-05-22 09:03

1. 教育体制的体制改革

“十二五”开局之初,中国教改以十大改革试点作为突破口再度发力。试点改革内容,涵盖各级各类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眼解决群众关心的“入园难”、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重点难点,更遵循了统筹谋划、循序渐进的思路,彰显出我国以坚定的态度、稳妥的步子,勇“啃”“深水区”硬骨头的决心。中央确定深化教改突破口十大改革试点将全面启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试点单位,各地各校申报的国家级试点项目即将全面启动实施。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为重点,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并提出了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十大改革试点,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试点内容分三大类涵盖各级各类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为三大类,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教改已进入深水区必须统筹谋划、循序渐进,少走弯路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为了尽可能地少走弯路,避免折腾,使改革的收益最大化,改革的风险最小化,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做到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循序渐进。一是重视顶层设计,对各项改革都有一个前瞻性的通盘考虑和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和操作步骤。二是突出重点,抓住那些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充满期待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争取突破,不能全面铺开、平均用力。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教改领导小组由20部门组成注重跟踪调研 确保试点取得成功为加强对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20个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审议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改革试点启动后,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按照试点实施的计划进度,开展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对于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要深入分析和系统评估,做好预案,积极化解。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出现大的偏差。着眼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教改试点要在四方面取得突破着眼于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力争在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二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建立健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是在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教育体制的体制改革

2.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有哪些新布局?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改革的力度、广度、深度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这意味着“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我国教育体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已基本建立,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提到教育改革还面临三个“硬骨头”:一是学前教育,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0%,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二是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把义务教育巩固率从93.4%提高到95%;三是到2020年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

当前,教育战线就是要充分研究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形式,抓主要矛盾,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

3. 如何促进教育体制改革?

我认为教育局应针对孩子的心理早熟现象,将大学的教育模式提前到初中,小学六年,足以学会所有作为一个人应懂的基本知识,到了初中,就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科或理科,一心一意地学习锻炼,到了高中,就选择自己的专业,此时的孩子已经像大学生一样了,因为少走了许多弯路,少学了许多本不该学的知识。到18岁已经可以参加工作,研究。这个想法比较大胆,但我觉得没错。

另外,我也觉得义务教育不一定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合适的教育方式,不能千遍一律。

当然,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不能操之过急,凡事都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然就会出现更多的弊端。我们应该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的同时,也注意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过多的补习班和过早过多的压力会抹杀一个孩子所有的天赋。任何一个改革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还需要广大民众的配合
满意请采纳。

如何促进教育体制改革?

4. 新时期,如何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摘  要:本文论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对策。

关键词: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对策

进入21世纪,我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中央要求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对我国其他领域的改革具有非常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领域改革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了政治和经济领域改革的成败。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体制的改革,而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又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在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背景下,通过梳理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在新时期的发展历程,探讨和分析以往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反思,对建立更科学、民主的教育行政体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长远、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

教育行政体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之确立与划分、教育行政机构之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之隶属关系等方面的基本制度。①这些制度所反映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领导教育。现代国家教育行政体制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教育行政体制,即“混合型”。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从总体上来说属于中央集权制,但与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又有所不同,“尽管总的是中央集中管理,但是有多层责任制。在国家掌管下,着重强调地方的参与。”②我国新时期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从1978年开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改革的内容始终围绕着权力的收与放,即集权还是分权的问题进行。

(一)第一阶段。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随后,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对教育事业的意义和作用作出了如下表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部重新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面恢复“文革”前的教育体制,确定了中小学的基本学制和课程设置,使基础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重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198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教育和科学作为实现今后20年经济发展目标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这一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不断肃清“左”的错误思想,拨乱反正,尽快恢复与重建被“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的教育事业。

(二)第二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建立起来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出台,中央的这一决定,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分水岭。特点是,明确提出“简政放权”。一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在此之前的我国的教育体制都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带有集权性和计划性。随着经济领域中引入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因素,并且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和受到重视,我国的教育领域迫切需要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上述决定和法律的出台与实施,促使教育领域开始探索和建立从中央向地方分权,政府办学向社会办学渗透的新型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涉及了办学管理体制、民办教育的发展、多元筹资体制建立等多个方面。但这一阶段的改革也造成了地区间的差异,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只是在勉强维持而已。③

(三)第三阶段。1992年,中央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明确重申,基础教育以地方办学为主,高等教育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为上述教育管理制度提供了法律的保障。这一阶段改革的目的是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在办学形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教育筹资的方面,鼓励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更大程度地解放思想,改革教育。

(四)第四阶段。2002年前后,国家的教育政策的重心从之前的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转移到教育公平问题上。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努力,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显现,在教育领域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为了均衡全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中央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收回权力,政府办教育在新时期、新问题、新高度上再次成为改革的核心。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变化以及改革的成就是显著的:第一,确立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即“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第二,中央逐步下放权力到地方,地方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第四,校长负责制成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制度;第五,教育投入多样化;第六,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在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和多形式的教育格局,并正在向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如表1所示:

二、新时期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我国新时期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可以发现,教育领域的改革始终表现为对政治、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适应方面。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同教育财政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权力的下放,会无形中加重地方财政的负担,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分权管理受到普遍的欢迎。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或边远山区,则难以有效落实。因此,在现阶段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单一政体的国家,要求国家具有统一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如果没有适当的、必要的集中,就难以坚持一致的方向,国家对教育事业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中央在办教育上遵循“大一统”的思想,致使中央教育行政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中央直接干预和领导各级教育事业,地方教育机构的权力很小,仅在一定的授权范围内处理教育事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方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受到压制和打击,也使地方政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对教育事业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不愿意对教育多投入,对于中央的教育政策僵化执行,缺乏思考和创新。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家教育经费有限,单纯依靠中央的力量,也无法一一满足各地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上中央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幅度和跨度过大,也使得中央在管理的过程中显得有心无力,造成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频频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改革是倡导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体制,过去统一、集中、僵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型经济制度的发展需要。从这一要求出发,教育领域的改革应始终围绕“简政放权、理顺关系”的主题进行。这一改革重心,在增强教育活力,提高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等方面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中东部与西部地区、沿海与内陆地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别,使得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悬殊,对教育的投入差别巨大,直接造成了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目前教育公平问题已然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新时期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

因此,我们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的过程中,不能够一味强调权力下放的必要性,而应当在权力下放的同时,充分考虑落后地区的财政能力,重视和提倡中央在教育上的宏观调控作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应着重强调教育上的大政方针由中央统一制定,同时辅之以适度的分散、分权管理,如此两者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才符合我国的实际需要,也有利于现存问题的解决。为此,我们应在如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坚持块块领导为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块块领导是指各级教育机构主要接受当地政府的领导和管辖,形成一种横向领导关系,即采取分级和分散的管理模式。④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我们应当坚持块块为主的领导方式,重视地方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做到“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⑤“在中央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指导下,对地方举办的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和权力都交给省(自治区、直辖市)。”⑥

(二)重视中央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我们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之中,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发展,但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内陆地区的经济实力仍然偏低,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筹措教育经费的力量非常有限,无法承担所有的教育开支,教育资源长期投入不足,必将制约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我国义务教育为例,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显著,这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在城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早已实现的教育目标。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县一级政府财政力量的不足,依然有许多农村孩子是在简陋、条件恶劣的课室里学习,或者是中途辍学,甚至是根本上不起学。这要求中央肩负起国家办教育的责任,将农村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实现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学上,都上得起学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教育公平问题的逐步解决。

(三)加大教育立法的力度,走法治化、民主化管理道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通过教育立法,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中央与地方教育事权进行明确的认定和划分,强调事权一致原则。以法律手段保证教育行政管理的各项措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权威性,从而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当前,我国的教育立法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加强教育立法,以法律来完善和改进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时,为改善我国现行的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咨询、审议机构,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一方面应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工作予以保证。

(四)巩固市场经济体制,为教育改革提供经济后盾。教育权力下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缺少财政基础。新体制的建立有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们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发展地方经济,提高整体经济实力,从资金、财政上保证教育领域改革的顺利推行,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新体制建立的坚强后盾。

(五)提高教育行政人员素质,实现专业化发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是由教学人员升任或由一般行政管理人员转任,普遍没有受过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专业教育。为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彻底改变这种外行管理教育的现象,严格按照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任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实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国家可以尝试在大学开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教育机构也应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在职进修体制,为他们提供进修的机会。这对改进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  释:

①吴志宏:《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②胡森等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卷》,第208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展望》,1997年11月,中文版第29期,第78页。

④吴志宏:《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⑤《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⑥ 国家教委办公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文献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5.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目的是什么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必须树立“五个观念”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目的是什么

6.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

 即改变过去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首先是学校的举办主体由过去体制内的一元化向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举办主体多元的改革。近年来,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私立学校的涌现,以及与国际上有关组织机构的合作办学等等,反映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举办主体多元的走向,并呈现出逐渐深化和扩大的趋势。其次,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同一也逐渐走向分离。过去,在政府包揽办学的体制中,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由政府任命的学校领导基本上都是同一的。如今,一方面由于出现了体制外不同的举办主体,而学校也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便带来了三者之间的分离和差异。这有利于更好地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发展教育,有利于调动办学者的积极性,但它同时也向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增加了难度。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转变: 这里所讲的“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分别指的是整个社会所提供的各种不同的教育及总的数量,和社会各个层面在上述种类和质量方面对教育的需求。这一走向表现为:社会的教育需求逐渐从完全由政府提供的教育供给的约束和控制中分离出来,并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与此同时,教育供给本身也呈现出多元的状况。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利益主体,有了相应的利益驱动和约束,成为教育需求的现实主体;而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招生及毕业分配制度等改革,也使得教育,尤其是非义务阶段的各种教育,与人们的自身利益有了内在的联系,并促使个人在教育需求上有了更为实际和主动的选择。总之,上述三个走向基本上是围绕着改变过去教育管理权限高度统一和过度集中的现象而展开的。而招生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职称职务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经费结构及管理的改革等,则是从不同侧面进一步具体地反映了上述三个走向。

7.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订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的具体措施。开展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试点。开展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启动教师资格注册制度试点。探索中小学、中职校长职级制。制订并实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计划。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建立完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制订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全面规划有关民族地区和内地民族班“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双语”教师保障制度。
2.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开展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长效机制试点。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建立健全教育投入绩效评估和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的政策措施。制订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
3.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启动国家“金教”工程顶层设计。筹建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中心。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
4.加强学风和廉政建设。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完善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健全高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5.推进教育出版和高校附属医院改革。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实现转企改制,组建中国教育出版集团。研究拟定高等学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加强医学人才临床能力培养。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8. 如何看待教育制度改革

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应给学生留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强化课程教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紧密联系,更加突出时代性,增强适宜性,提升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水平,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周期修订制度。二是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提高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设置比例。三是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四是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五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改进培训模式,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大教师教育院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六是进一步加强教材使用管理,探索建立教材选用评估制度,制订教材更换的管理办法,保证教材使用的相对稳定性,加强对校本课程教学材料开发与使用的指导。七是把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保障,保证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网上培训、教研、专业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