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是弥天大谎,为何说诸葛亮竟然是毛遂自荐?

2024-05-18 05:36

1. 三顾茅庐是弥天大谎,为何说诸葛亮竟然是毛遂自荐?

三顾茅庐并不是“弥天大谎”,毛遂自荐只不过是《魏略》的说法,而魏略是一部野史,并不具备可信度。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有着这样一场脍炙人口的千古美谈,也就是刘备为了求贤请诸葛亮出山的“三顾茅庐”。据说刘备亲自前往了三次,才见到了诸葛亮,一席长谈成功请他出山。不过现在却有人说,三顾茅庐其实是一场“弥天大谎”,在历史中并不存在,说诸葛亮毛遂自荐才是历史真相。是这样吗?

“三顾茅庐”确实就是历史事实,并不是什么“弥天大谎”。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只需要翻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就能查阅到真相如何了。三国志是这样记载诸葛亮出山的:“先主凡三往,乃见”。也就是说刘备去隆中,请了三次,终于见到了。可见“三顾茅庐”,的确是有所凭据的。我们还可以根据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前撰写的《出师表》来分析,诸葛亮在上书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自己也叙述过三顾茅庐的过程。要知道,当时不过是刘禅继位初年,很多如赵云,吴懿等当事人都还健在,诸葛亮没有什么撒谎的必要。

毛遂自荐是《魏略》的说法,没有可信度。其实毛遂自荐,也不是网络上编造出来的谣传,确实在史书中也有这种说法。“毛遂自荐”的论断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的魏略,说诸葛亮是亲自到刘备账下仕官。不过魏略这本书,是一本货真价实的野史,里面还记载了很多哗众取宠的内容:比如说刘禅在长坂坡的流浪记等等,是不具备可信度的,

综上所述,毛遂自荐并不成立,三顾茅庐才是历史真相。

三顾茅庐是弥天大谎,为何说诸葛亮竟然是毛遂自荐?

2. “三顾茅庐”是弥天大谎,为何有人说诸葛亮是毛遂自荐的?

我们知道的都是刘备三请诸葛亮,但是在《魏略》中却写了诸葛亮是自己去找的刘备。哪种说法是真,始终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们了解历史,也只是从史书上看,但是说刘备请的诸葛亮还是占大多数的。


要论三国里面的英雄,那诸葛亮绝对是最耀眼的,他是我们眼中无所不能的,也是三国里面一个神一般存在的人。首先他能让刘备三次去请,对于这个故事,《三国演义》中,写得很详细,为了烘托诸葛亮的厉害之处。而在《三国志》里边儿,也就用了五个字,不过小说和《三国志》说的都是刘备三请的诸葛亮。

可是在《魏略》中却写了诸葛亮是自己找上刘备的,但是刘备对他非常的冷淡,所以诸葛亮的粉丝是很难接受这样一段历史的。具体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们都研究了。除《三国志》外我们学过的诸葛亮的出师表,里边儿也写了,刘备是去请了三次才请到的到目前为止没有,谁说过出师表是假的如果诸葛亮都这样写了,那肯定就是真的,所以很多人都坚信刘备是去三请的诸葛亮。

我们来想象一下,不管是《魏略》还是《三国志》或者是《出师表》假如它们都是正确的,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有着先后的顺序。首先向《魏略》中讲的,诸葛亮去找刘备,被冷落又回到了茅庐里。等徐庶给了刘备建议以后,刘备才又去请的他。而诸葛亮又觉得刘备前后反差很大,因此前两次没有露面,等刘备第三次来的时候,就确定了刘备是一个值得辅佐的明君。

3. 是刘备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毛遂自荐

清代人洪颐煊则认为: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都有可能。他在《诸 史 考 异》一书写道: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刘备虽然礼遇他了,但是没有特别器重他,等到了徐庶推荐时,刘备再次相见。

二人初见是在建安十二年,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很是感激,后来把它记在了《出 师 表》里。由此可见,这个事情有待进一步考证。对于这件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是刘备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毛遂自荐

4. 三国时期究竟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还是刘备三顾茅庐?

两个史料的记载不一,《三国志》是说刘备找的诸葛亮;《魏略》里说是诸葛亮找的刘备。易中天先生好像两种都取信了:诸葛亮先找刘备,然后刘备再找的诸葛亮。  应该是《三国志》的说法更可信一些,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 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段话已说明了确实有刘备三顾茅庐的事,诸葛亮没有必要当着刘备儿子的面往自己脸上贴金吧?  以刘备堂堂左将军的身份怎么会三顾茅庐呢?  1、刘备当时闲得很,为刘表守新野,没多少仗打,不必到处流亡;  2、刘备的事业发展似乎已遇到了瓶颈,他对刘表哭着说,这些年太安逸了,没仗打,身上的肉比罗纳尔多还多了:)他手下武将有关张赵,但对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有人给他指点,所以急于找到一个出色的谋士;  3、最重要的原因:诸葛亮的同学徐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向他说,我有个同学,能力可以当总裁,但他毕业后一直待业到现在。刘备说那你把他带来,徐庶说这个人得您亲自去请,于是有了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
记得采纳啊

5. 毛遂自荐什么意思?诸葛亮为什么用毛遂自荐?怎么理解?

解释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去做某项工作。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典故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毛遂自荐什么意思?诸葛亮为什么用毛遂自荐?怎么理解?

6. 真实历史上孔明出山是毛遂自荐还是刘备三顾茅庐?

只要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毕竟这是刘备与诸葛亮的“鱼水”之情的开端,更是名闻天下的“隆中对”起源。

刘备是在袁绍与曹操进行官渡之战时,南下投奔刘表进军新野,也就是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也就是说刘备在荆州刘表那里呆了大约7年的时间。
刘备这七年真是悄无声息度过过的吗?我看不见得。
《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一到新野,就开始收拢人心,使得“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至于陈寿所说的荆州豪杰留下姓名的有吗?没有,这估计也是为了显示刘备才能与野心的托词罢了。
主动投靠刘备的徐庶
在刘备初到新野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对刘备影响深远的人物,这个人便是徐庶。在《诸葛亮传》中,徐庶是在刘备进入新野后,便主动投靠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刘备听说了卧龙诸葛的名号,便对徐庶说:你把他带来,让我看看。徐庶则称诸葛亮是大才,这样的人主公你得亲自去请。
这时候的刘备武将有关羽、张飞、赵云,勉强算是够用,毕竟他没什么地盘。文臣则有孙乾、简雍、糜竺兄弟这些人,但人才谁会嫌多?
刘备之所以去拜请诸葛,关键还是徐庶这个人。若徐庶是个庸人,那么无论徐庶怎么吹捧诸葛亮,刘备也是不信的。
徐庶是庸人吗?刘备所在的新野,可谓是荆州防曹的最前线,仗没有少打。徐庶的治军本领如何,很容易就能瞧出来。至于政治方面的才能,偌大的新野,还不够徐庶证明自己的才能吗?

正是徐庶本事不低,才让刘备升起了好奇心:这个让徐庶都佩服的人,究竟如何?
有人说,徐庶让刘备去请诸葛亮出山,是徐庶与诸葛商量好的一出戏。我对此持反对意见。徐庶举荐诸葛亮或许有抬高高自己身份的因素,但诸葛亮绝对没有参与其中。
诸葛亮若是演戏肯定会把握个度,哪有真的让对方三次上门的?不怕演砸了,刘备真的不来了?曹晋时期,君主玩禅让,那是有剧本的,结局早就写好了:旧皇禅让,新皇登基。结局绝不会以君主“拒绝”而收场的。若诸葛亮在演戏,他真的就笃定刘备第三次会来?
诸葛亮与刘备的初次见面
在《诸葛亮传》中,陈寿写到诸葛亮常常“自比於管仲、乐毅”,这恐怕是诸葛亮的好友传出来的,而不是诸葛亮自己说的。

朋友间开开玩笑,发发牢骚,抱怨一下自己才华却不被人欣赏,这都是人之常情。但若你在街上逮住一个人就说:我的智商比爱因斯坦还高。那么只有一个结果,被人当疯子。
诸葛亮也不是个狂妄之人,自然不会自己见人就说。
事实上也是如此,诸葛亮的才能,不被荆州人认可,陈寿的原话是“时人莫之许也”。只有徐庶、石韬等好友认可诸葛亮的才能,这也有了徐庶对诸葛亮的举荐。
《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与刘备的见面,有了举世闻名的隆中对。但在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中,提到了《魏略》记载的一件事,那就是诸葛亮对刘备是“毛遂自荐”。这两出记载,貌似有了矛盾。
《三国志·诸葛亮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魏略》裴松之注: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

其实这并不矛盾。刘备拜访诸葛亮是在新野期间,而诸葛亮的“自荐”是刘备在樊城期间(这时候刘表已经快死了),中间至少隔了几年的时间。
隆中在樊城以西(或者在南阳,隆中的具体地方不是本文探讨的范围),诸葛亮来见刘备肯定不会是“北行”。诸葛亮只能是从江陵来,这是刘备利用诸葛亮的身份,让他前去打探刘表的情况,为将来做准备。至于诸葛亮的身份,我们下面会有解释。
时间上有了解释,三顾茅庐在前,《魏略》上的事情在后。但是经过《魏略》中诸葛亮见刘备之事后,刘备才开始重用诸葛亮。那么刘备为何不是一开始便重用诸葛亮呢?
《魏略》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从其计,故众遂强。

诸葛亮不被重用的原因:不顾身份,交浅而言深
我认为“隆中对”后,诸葛亮不被重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吓到了刘备。
无论“隆中对”诸葛亮提了几条建议,最关键的一条便是夺取荆州。刘备拿下荆州才能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西取益州。这战略很好啊,我为何说把刘备吓到了呢?这就得说一说诸葛亮的身份。
荆州士族蔡家的蔡讽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刘表的老婆,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蔡夫人。大女儿则嫁给了荆州的另一家大族黄氏的黄承彦。黄承彦的女儿便是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
刘表是诸葛亮的姨丈,这是实打实的亲戚。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蒯家蒯祺(蒯良的侄子),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庞德公的儿子)。

诸葛亮在荆州可谓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句话说:诸葛亮既可以是刘表一系,又可以是荆州一系。
刘表对刘备可是十分防备的。刘备初次投靠,基本上就没有进入荆州城,一直停留在新野一带抵御曹操。刘表始终是“疑其心,阴御之”。
荆州士族对刘备是如何反应,史书中没有写明。但从刘表死后,蔡家、蒯家直接投降曹操的做法看来,荆州士族是没有考虑过刘备这个选项的。荆州士族对刘备的排挤、猜疑恐怕不会比刘表少。
注:刘备曾为了拉拢荆州士族,收刘封为义子。刘封是长沙刘氏的外甥,这个长沙刘氏盘踞荆州数百年。

刘备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既惊艳又恐惧:你诸葛亮这个刘表的外甥,来劝我谋取荆州,这是试探我刘备?
刘备先后投靠了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四方势力,却始终能存活,为什么?就是因为刘备始终谨慎小心,不曾暴露过自己的野心与志向。
若当初在曹操麾下,刘备对曹操说:天下英雄,唯备与孟德尔!你猜曹操会不会杀掉刘备?
一个人有才能不怕,但一旦这个人有了野心,便会被各式各样的君主堤防了。司马懿若早早便有了野心,他能经历四朝不倒?有能力的人,首先得能活下来才行。
刘备会对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吐露心声?真当刘备是新出社会的雏儿,第一次见面就推心置腹?

古语有云:交浅言深,君子所戒。你对一个不了解的人,不能深刻交谈。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对方是究竟怎么想?
我们以2000年的上帝视角,知道诸葛亮为了刘备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刘备知道吗?哪怕诸葛亮只是一个普通人,刘备客居荆州,敢暴露吞并荆州的想法吗?
若刘备顺着诸葛亮的隆中对,吐出了自己匡扶天下的打算,结果诸葛亮转身就告诉了刘表,刘备怎么办?
面对如此精彩的“隆中对”,刘备也只能用一个“善”字表示,既不同意,也不拒绝。
刘备对隆中对没有想法吗?那是不可能的。颠沛流离一生的刘备,最渴望的莫过于一个稳定的根据地了。诸葛亮的谋划太符合刘备的想法了。但刘备不敢轻信诸葛亮,最起码第一次见面不会信任诸葛亮。历史上因信任而付出代价的人少吗?
刘备又不想放弃诸葛亮这样的大才,只好将其带在身边,给其一些能做的工作,看一看这个人究竟怎么想的。

诸葛亮也同意跟着刘备出山,他是被刘备的真诚打动了,还是被刘备的人品折服了,我们不是诸葛亮,不可能知道原因了。
君臣真正的第一次交心
诸葛亮若选择出仕,他的选择项太多了,孙权、曹操、哪怕刘表都可以选择。
诸葛诞(征东大将军)、诸葛瑾(大将军)在魏、吴最后都做到了顶级高官,诸葛亮若去这两方,再次也不会太差。但他选择了这个亡命天涯的刘备,并用自己的一生报答了曾经的“三请”之恩。
《魏略》中记载的诸葛亮“北行自荐”于刘备,才是君臣第一次真正的交心。
《魏略》中记载刘备当着诸葛亮的面“结毦”,这已经说明了对刘备而已诸葛亮不是外人。否则哪有客人还在,主人却去忙别的事情了。刘备这样拥有雄心壮志的人会慢待人才?

这一次的交谈,也是这对君臣的首次谈心。经过了几年的相处,诸葛亮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示了“忠心”,刘备也逐渐真正地接纳了诸葛亮。他们君臣之间的感情由此才慢慢上升,这才是陈寿所说的“於是与亮情好日密”。
刘备向诸葛亮诉说了自己匡扶天下的志向,诸葛亮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刘备志向出谋划策。
这时候估计有人会说了,刘备以宾客的身份对待诸葛亮,这是重用?
裴松之注《魏略》: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可不要小看这个宾客的身份,这是三国时期君主收留臣子的一种方式,鲁肃、诸葛瑾投靠孙权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宾客。
《三国志·吴主传》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刘备与诸葛亮,过程是曲折的,结果是美好的
“隆中对”后,刘备只是认可了诸葛亮的才能,而没有收到他的忠心。
对于诸葛亮这样“身份不明”的人才,既不能委以高位,万一有二心则会对刘备势力予以严重打击,又不能轻易放过,若错失如此人才,刘备恐怕也不会原谅自己。刘备只能小心地“考验”与“试探”。
刘备第一次见面便对诸葛亮委以重任,那是对这对完美君臣的美化,但这情况是不符合现实的,就好比现实或许会有童话,但更多时候考验的是人心。
还好这对君臣没有辜负我们对美好的向往,最终没有出现君臣相互猜忌、反目为仇的局面。

7. 三国时期究竟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还是刘备三顾茅庐?

两个史料的记载不一,《三国志》是说刘备找的诸葛亮;《魏略》里说是诸葛亮找的刘备。易中天先生好像两种都取信了:诸葛亮先找刘备,然后刘备再找的诸葛亮。  应该是《三国志》的说法更可信一些,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 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段话已说明了确实有刘备三顾茅庐的事,诸葛亮没有必要当着刘备儿子的面往自己脸上贴金吧?  以刘备堂堂左将军的身份怎么会三顾茅庐呢?  1、刘备当时闲得很,为刘表守新野,没多少仗打,不必到处流亡;  2、刘备的事业发展似乎已遇到了瓶颈,他对刘表哭着说,这些年太安逸了,没仗打,身上的肉比罗纳尔多还多了:)他手下武将有关张赵,但对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有人给他指点,所以急于找到一个出色的谋士;  3、最重要的原因:诸葛亮的同学徐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向他说,我有个同学,能力可以当总裁,但他毕业后一直待业到现在。刘备说那你把他带来,徐庶说这个人得您亲自去请,于是有了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国时期究竟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还是刘备三顾茅庐?

8. 在毛遂自荐这个典故中,毛遂之所以自荐是去

毛遂是为显示自己的能力。

典故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