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是谁?为什么喜欢他?

2024-05-06 03:24

1. 毛姆是谁?为什么喜欢他?

1、《刀锋》
这部作品让我爱上毛姆。读完这本书,会不自觉的思索“我要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一生?面对一生为追寻的又是什么?”。在本书中毛姆塑造了典型的极端理想主义、极端现实主义,平常人性选择、歧途少女,各种精彩各自悲惨,命途多舛又积极向荣,自我的坚持从不因他人的看法给动摇和改变。
他们无疑是最成功的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完一生,让人不由得羡慕又嫉妒,而他们一举一动又那么的真诚坦然,像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朋友,敬佩又欢喜。
在我看来,唯一的缺点就在于太过完美,一切都那么的恰如其分,连结局都给得刚刚好。

2、《月亮与六便士》
这是最早读过的毛姆作品,故事本身不喜欢,一个典型艺术家的创作故事。但在这本书中毛姆的文笔锋利,语言犀利辛辣,尤其是对女性的心理描写方面特别细腻,很多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小心思都被他二三笔的描绘出来,真是令我大吃一惊,甚至想要去怀疑他的性别。

3、《人性的枷锁》
这是我刚刚读完的作品,是一部半自传体传统式成长小说。相较于其他作品对话不够出彩,而且废话多,如果能适当的删节部分片段,无疑是最棒的了。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到“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然而如何区分哪些是不可跨越的而哪些是不必要的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本书便谈及了关于宗教、人生、爱情、道德等各方面的人性枷锁。看完之后不自觉反问“你的枷锁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你感到束缚和窒息?”。
除了这三本之外,《面纱》短篇小说合集等都没有太多的出彩表现。

毛姆是谁?为什么喜欢他?

2. 请问:毛姆是谁?

毛姆,全名: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他的文章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人性枷锁》是其毕业生心血巨著,也为他奠定了伟大小说家的不朽的地位。   毛姆作品:    《兰姆贝思的丽莎》(1897年)长篇小说   《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1898年)长篇小说   《东向礼拜》(1899年)短篇小说集   《英雄》(1901年)长篇小说   《克雷杜克夫人》(1902年)长篇小说   《一个体面的男人》四幕话剧(1903年)   《旋转木马》(1904年)长篇小说   《圣洁的天国:安大路西亚见闻和印象》(1905年)游记   《主教的围巾:一个大家庭的来龙去脉》(1906年)长篇小说   《调情》(1906年)短篇小说   《探索者》(1908年)长篇小说   《魔术师》(1908年)长篇小说   《弗雷德里克夫人》三幕喜剧(1912年)   《杰克·斯特洛》(1912年)戏剧   《朵特夫人》(1912年)戏剧    《珀涅罗珀》(1912年)戏剧   《探索者》(1912年)戏剧   《第十个人》(1913年)戏剧   《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1913年)戏剧   《史密斯》(1913年)戏剧   《可指望的土地》四幕喜剧(1913年)   《人生的枷锁》(1915年)长篇小说   《月亮和六便士》(1919年)长篇小说   《陌生人》(1920年)戏剧   《一片树叶的颤动》(1921年)   《周而复始》三幕喜剧(1921年)   《凯撒之妻》(1922年)戏剧   《中国剪影》(1922年)游记   《苏伊士之东》(1922年)戏剧   《比我们高贵的人们》(1923年)三幕喜剧   《家庭和美人》三幕滑稽剧(1923年)   《不可企求的人》三幕滑稽剧(1923年)   《私利》四幕喜剧(1924年)   《彩巾》(1925年)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六篇》(1926年)   《信》三幕剧(1927年)戏剧   《忠实的妻子》三幕喜剧(1927年)   《圣火》三幕剧(1928年)   《阿申登故事集》或《一个英国间谍》(1928年)短篇小说集   《客厅里的绅士:从仰光到海防旅途纪实》(1930年)游记   《寻欢作乐》(1930年)长篇小说   《养家活口的人》一幕喜剧(1930年)   《第一人称短篇小说六篇》(1931年)   《因为效了劳》三幕剧(1932年)戏剧   《书包》(1932年)短篇小说   《偏僻的角落》(1932年)长篇小说   《谢佩》三幕剧(1933年)戏剧   《啊,国王》短篇小说六篇 (1933年)   《法庭》(1934年)短篇小说   《堂·弗尔南多:西班牙主旋律变奏曲》(1935年)游记   《四海为家的人们》微型短篇小说(1936年)   《我的南太平洋诸岛》芝加哥出版(1936年)随笔   《戏院》(1937年)长篇小说   《总结》(1938年)自传    《圣诞节》(1939年)长篇小说   《喜剧六种》纽约出版(1939年)   《九月公主和夜莺》多伦多出版(1939年)短篇小说   《书与你》(1940年)随笔   《战争中的法国》(1940年)随笔   《象从前那样的杂拌》(1940年)短篇小说集   《一打短篇》(1940年)短篇小说集   《别墅里红运高照之人》(1941年)长篇小说   《纯属私事》(1941年)伦敦版(1942年)自传   《黎明前的时分》(1942年)长篇小说   《不可征服的人》(1944年) 4.短篇小说(目录)   《刀锋》(1944年)长篇小说   《时常》(1946年)长篇小说   《环境的产物》(1947年)短篇小说集   《卡塔琳娜—— 一段罗曼史》(1948年)长篇小说   《这里和那里》(1948年)短篇小说集   《四部曲》(1948年)R.C.雪弗雷根据毛姆的原著改编的电影剧本   《一个作家的札记》(1949年)文艺理伦   《三部曲》——《教堂司事》,《娄威尔先生》,《疗养院》(1950)

3. 如何评价毛姆

毛姆是个非常聪明的作家。非常,聪明。
写东西好的人其实不一定聪明。他是真聪明。

他是个非常认真的读者。比起其他毒舌,他读的书多到逆天。而且他还很八卦,看看他写的司汤达评传和福楼拜评传好了。他对作者心理的把握极高明。
也只有他敢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们的文笔不好,但“伟大作家需要的不只是文笔,而是激情和叙述欲”。
他距离不朽,其实缺一点激情。他太聪明了,简直聪明到缺一点鲁莽。所以历史很难把他归类到托尔斯泰们中间去,但他估计也不在乎这个。


到了20世纪,他还在写19世纪式的小说。但他写得确实好。那些"我有个朋友"式小说,莫泊桑就写得很好,但毛姆写得不下于前者。
做个对比,董桥先生也喜欢“我有个朋友”。看看他和毛姆写的,就明白毛姆写得多好了。


毛姆不太会为了戏剧性刻意造巧合,也不会为了个情节硬拽着人物性格扭着走,瑰丽斑斓的手法也不多,又带点英国范儿不肯跳到前台讲大道理,点到为止。所以就像没有管弦搭配的钢琴单奏。有点儿薄,不厚润,但是滴溜溜溜溜明净流畅。
毛姆哪怕在企图说教之余,也不会丢了自己讲故事的文体,所以他讲故事时喜欢润物无声,带着英国式的浅笑抹过去。硬想插说教,反而很别扭,不像巴尔扎克和雨果说故事时间隙插话自然而然爱什么时候插什么时候插。毛姆对司汤达和狄更斯的巨大推崇,都是针对他们讲故事方面的。

在对政治正确的无视、对传统的刻意嘲讽方面,毛姆其实有点纳博科夫范儿——虽然他二人气质还不大同,而且真遇到一定会彼此掐起来。

但毛姆又不是个冷淡到会嘲弄一切情怀的人。《月亮与六便士》里,他的情怀表露得够明显了。
搬另一个问题里的回答。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的结尾是什么意思?

这以后我把我听到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在塔希提的情形给他们讲了一遍。我认为没有必要提到爱塔和她生的孩子,但是其余的事我都如实说了。在我谈完他惨死的情况以后我就没有再往下说了。有一两分钟大家都没有说话。后来罗伯特·思特里克兰德划了根火柴,点着了一支纸烟。

“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罗伯特说,颇有些道貌岸然的样子。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和朵纳尔德逊太太满腹虔诚地低下头来。我一点儿也不怀疑,这母女两人所以表现得这么虔诚是因为她们都认为罗伯特刚才是从《圣经》上引证了一句话。说实在的,就连罗伯特本人是否绝对无此错觉,我也不敢肯定。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到爱塔给思特里克兰德生的那个孩子。听别人说,这是个活泼、开朗、快快活活的小伙子。在想象中,我仿佛看见一艘双桅大帆船,这个年轻人正在船上干活儿,他浑身赤裸,只在腰间围着一块粗蓝布;天黑了,船儿被清风吹动着,轻快地在海面上滑行,水手们都聚集在上层甲板上,船长和一个管货的人员坐在帆布椅上自由自在地抽着烟斗。思特里克兰德的孩子同另一个小伙子跳起舞来,在暗哑的手风琴声中,他们疯狂地跳着。头顶上是一片碧空,群星熠熠,太平洋烟波淼茫,浩瀚无垠。

《圣经》上的另一句话也到了我的唇边,但是我却控制着自己,没有说出来,因为我知道牧师不喜欢俗人侵犯他们的领域,他们认为这是有渎神明的。我的亨利叔叔在威特斯台柏尔教区做了二十七年牧师,遇到这种机会就会说:魔鬼要干坏事总可以引证《圣经》。他一直忘不了一个先令就可以买十三只大牡蛎的日子。
这里的褒贬取向,终于明显了。
在毛姆看来,斯特里克兰德,一如《刀锋》里的拉里一样,求仁得仁,得其所哉,为了自己的梦想,在边陲之地,以一种文明人无法理解、他自己很快乐的方式,结束了人生。而直到书的结尾,文明社会的那些人,还在道貌岸然的评断他们。在这里,毛姆对激情燃烧的艺术家流露赞美之情(虽然还是很克制),而道貌岸然,拿着成型语录批判他们的人,都被他当成庸俗的魔鬼,不值一哂。

当然,毛姆表达得很含蓄。他对不喜欢的人会刻薄嘲讽,但对喜爱的形象,赞美起来很节制。
因为他是个聪明到有些扭的人。他不喜欢既定的虚伪情怀,喜欢嘲讽一切(对他在意的,他会嘲讽得温柔些),他太聪明了,对尺度和分寸把握得很好,让大家很难抓住他的把柄,明白他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但如果读细一点,你会发现他许多玩世不恭的毒舌聪明其实又是摆的姿态。骨子里,他是个情怀深沉的小说家。
只是他太傲娇,得用毒舌来遮盖自己,而已。

如何评价毛姆

4. 为什么很多人讨厌毛姆?

因为毛姆的作品好像被冠上了“歧视女性”这种说法,究其原因,不过是毛姆作品中对女性“大胆”的描述。
比如,《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对女人的态度: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才没有耐心成为她所要求的的帮手、伴侣、陪同呢。
再比如,小说《面纱》中的女主角凯蒂明明已经改过自新了,为什么毛姆还要写她屈从于渣男查理的诱惑呢?
除此之外,毛姆的作品当中还有许多用刻薄的口吻挖苦女性的句子。这种种原因,都让大多数女性朋友开始讨厌起毛姆,甚至还呼吁自己的朋友不要买毛姆的书,这慢慢的,毛姆的书也就成了女人眼中的“禁书”。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毛姆真的有那么仇视女性吗?也不见得。其实,毛姆的书中也有赞扬女性的,比如《人性的枷锁》里那位聪明、善解人意的诺拉,独立、勇敢的萨利,还有温柔的索菲等等。这些,都可以证明所谓的“仇女”确实是夸张了。

其他国家的人可以不读毛姆的书,但中国的读者必须读:
毛姆是亲中派,尤其是他的作品《面纱》里面,是亲身游历了中国之后开始写的,整本书都是以中国为背景,大量中国元素在里面。
他对人性的洞察、人生的思索以及创作的情怀,值得每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去了解他。

5. 如何评价毛姆?

毛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作家。非常,非常聪明。写得好,未必聪明。他真的很聪明他是一个非常认真的读者。他读的书比其他任何语言都多。他有很多关于他的司汤达评论和福楼拜评论的闲言碎语。他对作者的思想有很大的把握。
原因
只有他敢于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糟糕的,但是“伟大的作家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写作,还有激情和叙事。”他是不朽的,但他缺乏激情。他太聪明了,不会有点鲁莽。所以很难把他放在托尔斯泰的中间,但他可能不在乎。

经历
在20世纪,他还在写19世纪的小说。但他做得很好。那些“我有朋友”的小说,莫泊桑写得很好,但毛姆写得很好。为了做个比较,董桥先生也喜欢“我有一个朋友”。看看他和毛姆,了解毛姆写得多好。毛姆不太可能刻意的巧合,也不会硬拖人物的情节转折,丰富多彩的技巧也很少,并带着英国的岩石不跳到前台说真话,轻触。所以这就像没有管弦乐队的钢琴独奏。它有点薄,不厚,但很光滑。

本人
毛姆不会失去他讲故事的风格,即使他试图说教,所以他喜欢保持他的故事安静,并带有一个英国人的微笑。很难讲道德说教,但这很尴尬,不像巴尔扎克和雨果,当他们讲故事的时候,什么时候插进去,什么时候插进去。毛姆对司汤达和狄更斯的崇拜是他们的故事。

在他对政治正确性的漠视和对传统的蓄意嘲讽中,毛姆实际上是一个纳博科夫模型——尽管他不是完全一样的,而且他肯定会掐住对方。但毛姆并不是一个对所有感情都冷嘲热讽的人。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他的感情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评价毛姆?

6. 如何评价毛姆

毛姆是个非常聪明的作家。非常,聪明。写东西好的人其实不一定聪明。他是真聪明。

他是个非常认真的读者。比起其他毒舌,他读的书多到逆天。而且他还很八卦,看看他写的司汤达评传和福楼拜评传好了。他对作者心理的把握极高明。
也只有他敢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们的文笔不好,但“伟大作家需要的不只是文笔,而是激情和叙述欲”。
他距离不朽,其实缺一点激情。他太聪明了,简直聪明到缺一点鲁莽。所以历史很难把他归类到托尔斯泰们中间去,但他估计也不在乎这个。

到了20世纪,他还在写19世纪式的小说。但他写得确实好。那些"我有个朋友"式小说,莫泊桑就写得很好,但毛姆写得不下于前者。
做个对比,董桥先生也喜欢“我有个朋友”。看看他和毛姆写的,就明白毛姆写得多好了。

7. 如何评价毛姆

毛姆是个非常聪明的作家。非常,聪明。写东西好的人其实不一定聪明。他是真聪明。

他是个非常认真的读者。比起其他毒舌,他读的书多到逆天。而且他还很八卦,看看他写的司汤达评传和福楼拜评传好了。他对作者心理的把握极高明。
也只有他敢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们的文笔不好,但“伟大作家需要的不只是文笔,而是激情和叙述欲”。
他距离不朽,其实缺一点激情。他太聪明了,简直聪明到缺一点鲁莽。所以历史很难把他归类到托尔斯泰们中间去,但他估计也不在乎这个。

到了20世纪,他还在写19世纪式的小说。但他写得确实好。那些"我有个朋友"式小说,莫泊桑就写得很好,但毛姆写得不下于前者。
做个对比,董桥先生也喜欢“我有个朋友”。看看他和毛姆写的,就明白毛姆写得多好了。

如何评价毛姆

8. 如何评价毛姆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等。[1] 
中文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外文名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国    籍
英国
出生地
法国巴黎
出生日期
1874年1月25日
逝世日期
1965年12月15日
职    业
作家
毕业院校
德国海德堡大学(肄业)
代表作品
《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