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会泄露隐私?官方发声:可控匿名,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2024-05-04 16:19

1. 数字人民币会泄露隐私?官方发声:可控匿名,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对于许多未能“尝鲜”的人来说,数字人民币是一种   既高级,又遥远   的存在。  
     毕竟,如今距离去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的推出已经过去了   大半年时间   。  
     在这半年左右的时间里,   深圳、苏州、成都   等地的用户有幸尝试这一新兴支付。  
     不过,虽然数字人民币还没全面推广,但是依然   爆料不断、消息不绝   。  
        近日,针对有不少网友质疑的“数字人民币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的问题,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昨天表示,   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控匿名”   。  
     这也就是说:   用户尽管放心“买买买”,剩下的安全问题交给“央妈”来解决   。  
        所以,数字人民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   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  
      第二:   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是以风险可控为前提的有限匿名,完全匿名的央行数字货币是不可行的。  
      第三:   央行数字货币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匿名是国际共识,对于无法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及反逃税等要求的设计将被一票否决。  
        实际上,数字人民币本质上就是央行发行的数字法定货币,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以理解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现金,   也就是纸质人民币的数字化   ,比较特别的一点是,   数字人民币放在数字钱包里和现金是一样不计息的。   
     此外,数字人民币与当下   微信、支付宝、云闪付   等线上支付也有较大差异,就以发工资这一场景为例:  
     之前单位发工资是发现金,然后老百姓把近期不需要用的现金存到银行里。后来是通过代发工资系统,直接从对公账户里转到个人账户,形成的是银行之间的清算,老百姓端的数字体现,需要用钱再取出来。  
        
     数字人民币出来后,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发工资,就是单位直接从数字人民币钱包把钱发到老百姓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老百姓拿钱去使用支付,不急用的再存到银行里获取利息。而且数字人民币也有特殊技术,确保每一元数字人民币都有特定的“防伪码”,类似如今纸币的冠字号,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虽然数字人民币与微信和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手段相比,更加安全智能,但是据官方透露,未来五年甚至十年都会出现数字人民币和线上支付并存的局面,并不会出现取代的现象。  
     此外,随着老年人群体的逐渐增多,数字人民币不可能被每一位老年人所接受,所以,数字人民币也无法完全取代现金,这一点是非常现实的。  
     总而言之,在安全性、流动性和交易性都几近完美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期待数字人民币的“全面登场”呢?  

数字人民币会泄露隐私?官方发声:可控匿名,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2. 数字人民币如何“匿名”?怎样保护隐私?

  “碰一碰”“扫一扫”,这些被我们逐渐熟悉的移动支付方式,一方面带来了便捷的支付体验,另一方面也令不少人产生“隐私保护”的烦恼,担心被一些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过分获取“数字足迹”。 
    近期,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大众好奇数字人民币到底如何“匿名”?怎么做到“可控”?又能否守护你我隐私安全? 
          数字人民币如何做到“匿名”?  
    随着试点地区开展一轮又一轮的测试活动,数字人民币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掀开。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相似的支付体验,使得用户很快对数字人民币支付“无师自通”,却也容易令人忽视他们之间的差别:使用数字人民币不用绑定任何一张银行卡。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 
    “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就是要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日前表示,数字人民币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钱包。当然,这类钱包每日交易限额较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 
    这可以从此前多地开展的试点活动得以印证。目前,深圳、苏州、成都、北京4个城市已进行7轮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派发数字人民币1.5亿元,单个红包金额基本在200元左右,成都随机派发的最高一档红包金额为238元。即便部分用户对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了充值,支付金额也均属于小额支付范畴。 
    另外,工、农、中、建、交、邮储6家银行虽深度参与测试活动,但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无需绑定任何一家银行的银行卡,仅需要提供用户的手机号。参与用户只用选择其中一家银行提供服务,比如通过银行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 
    不过,也有人心存疑惑: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制,这不还是无法匿名吗? 
    对此,穆长春解释称,尽管电信运营商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用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对于央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 
          数字人民币怎样保护隐私?  
    数字人民币仅凭借匿名开立个人钱包就能保护隐私吗?当然不只是这样。 
    近期几个试点测试中,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场景已从线下门店拓展至线上。在部分试点城市,数字人民币钱包支持京东、滴滴出行、美团骑车等多个子钱包应用。别小看这个“子钱包”的设计,这便是数字人民币保障用户隐私的重要一环。 
    雁过留声,基于银行账户的每一笔线上交易都会留下“数字足迹”,而其中最具“含金量”的就是各类金融信息。一些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追踪并获取大量用户的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通过挖掘用户金融行为,推送金融产品。这不仅令人不堪其扰,还会把“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观念偷偷植入学生等资信脆弱人群。 
    为破解这一问题,在数字人民币的线上消费场景,用户支付信息将会被打包加密处理后,用子钱包的形式推送至电商平台。平台无法直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这有力地保证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 
    其实,不只是电商平台,就连提供服务的银行、线下收款的商户、收取转账的个人等都不会获取支付用户的个人信息,因为数字人民币钱包之间的交易已通过技术和制度实现了匿名化处理。 
    穆长春坦言,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 
        数字人民币为啥不能完全匿名?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隐私安全如此重要,数字人民币为啥不索性完全匿名? 
    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替代部分现金,因此需要具有现金一般的流动性和匿名性。但如果匿名程度过高,加之便于携带,也可能被犯罪分子盯上,变成非法交易的工具。 
    “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要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防控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匿名已成为国际共识。各国中央银行、国际组织在 探索 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特性时,均将防范风险作为重要前提,对于无法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及反逃税等要求的设计将被一票否决。 
          万一被盗刷了,损失还能挽回吗?  
    交易都“匿名”了,万一出现了数字人民币盗刷,还能否挽回损失? 
    不用担心,尽管数字人民币交易是“匿名”的,但是“可控”的。 
    尽管数字人民币钱包用手机号即可开立,但并非不能打击犯罪行为。金融部门、电信运营商分别掌握一部分数据,一旦遇到犯罪行为,可以把相关证据线索交给司法机关,由执法部门按图索骥。 
    另外,数字人民币钱包自身采用了分级分类的设计,根据客户身份识别程度可开立不同级别的数字钱包。小额支付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但如要进行大额支付,则需要升级“钱包”,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要素,以此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 
    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如果发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诈骗,能够帮助老百姓把钱追回来,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3. 什么是“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又是什么?会不会得到大家关注

   早在去年2020年的时候  央行开始对数字货币发行框架、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研究  ,近期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再次进入人们视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数字人民币”吧!  
       “可控匿名”?“数字人民币”又是什么?    
     字面理解的话“可控”  顾名思义就  是指事物的发展在我们能够预期和  把握  的范围内。  
      “匿名”就是  不露身份、个人特征或不说明是什么人物  
       那什么是“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是一种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与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相比,数字人民币具有以下优势: 
      1、具有法偿性,有国家信用背书。 
      2、满足消费者匿名支付的需求。 
      3、实现离线转账。 
      4、无需绑定银行卡。 
      5、使用双离线技术,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 
       问题来了,那这两者又跟”数字人民币“发布有什么关系呢?    
    据人民网消息报道,目前 深圳、苏州、成都、北京四个城市已进行七轮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随着各试点地区开展一轮又一轮的测试活动,数字人民币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掀开。与前面提到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相似的支付体验,使得用户很快对数字人民币支付“无师自通”,却也容易令人忽视它们之间的差别:使用数字人民币不用绑定任何一张银行卡。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就是要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求。” 
          有人就会问了,不用绑定任何一张银行卡,那数字人民币怎么发到我们账户上呢?    
     最新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仅需提供用户的手机号。参与用户只用选择其中一家银行提供服务,比如通过银行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   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钱包。当然,这类钱包每日交易限额较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   另外,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银行也深度参与测试活动。  
        但是也有人心存疑惑: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制,这不还是无法匿名吗?对此,民行穆长春解释称,尽管电信运营商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用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对于央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  
          那怎么去使用数字人民币?    
   从使用场景上看,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 ,与使用纸币差别不大。它不依托于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只要用户装有数字货币钱包即可使用。不仅如此,央行的数字货币使用最新的双离线技术,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日前表示,数字人民币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数字人民币钱包自身采用了分级分类的设计,根据客户身份识别程度可开立不同级别的数字钱包。小额支付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但如要进行大额支付,则需要升级“钱包”,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要素,以此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 
   穆长春曾这样描绘使用的情景: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数字人民币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 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同时数字人民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如果发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诈骗,能够帮助老百姓把钱追回来,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最后目前我国的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
   从2014年,央行开始对数字货币发行框架、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研究。
   2017年末,经批准,人民银行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DC/EP在坚持双层运营、现金(M0)替代、 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
   2019年8月,央行明确“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为2019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到“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数字货币正式进入民众视野。
   2020年4月,央行官网发文指出网传DC/EP信息为测试内容。
   2020年5月26日,易纲回应“数字 人民币正式推出时间”时表示,目前尚无时间表。
   以上就是我们对数字人民币的理解和总结,概述不够详细,但是看完这篇文章会更加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存在和使用!按照这个时间推移的话预计今年可以推出数字人民币!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什么是“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又是什么?会不会得到大家关注

4. 数字人民币是否可以实现匿名使用?

数字人民币可以匿名使用。使用时无需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仅通过输入手机号、设置用户名及支付密码,就可快速开通匿名钱包,还可以自行选择运营机构。开通后可根据需要升级为实名钱包,绑定银行卡进行充值。拓展资料: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是中国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面向个人用户开展试点的官方服务平台,提供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开通与管理、数字人民币的兑换与流通服务。随着全球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竞争加剧,数字货币正成为未来国际金融竞争的终极场所。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开放下载,也意味着从试点到应用迈出重要一步。为满足用户小额高频的匿名支付需求,数字人民币允许仅用手机号开通匿名钱包。根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电信运营商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将手机号对应的客户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四类钱包完全处在匿名状态,人民银行、运营机构均不掌握钱包用户实名信息。同时,数字人民币采取了推送子钱包设计,能够保护个人隐私。当使用数字人民币在电商平台支付时,用户的支付信息将被打包做加密处理,以子钱包的形式推送到电商平台,平台不知道用户的个人信息,实现了对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数字人民币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充分考虑现有电子支付体系下业务风险特征及信息处理逻辑,满足公众对小额匿名支付服务需求。同时,防范数字人民币被用于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相关交易遵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要求。数字人民币体系收集的交易信息少于传统电子支付模式,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不提供给第三方或其他政府部门。开立数字钱包无需持有银行卡,提供手机号即可开立任一运营机构的钱包。同时,为使数字人民币业务惠及更多用户,营造良好的流通环境,数字人民币App支持其他商业银行持卡用户向开立在运营机构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目前,中信、光大、浦发、民生、华夏、平安、兴业、广发、浙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均已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正在陆续接入中。

5. 数字货币会不会让你隐私全无?

我觉得数字货币会让人隐私全无,可是并不是谁都可以查阅追溯使用记录。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惯的支付方式,而数字货币也早就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可是使用数字货币确实会让人没有隐私,只是数据由国家专门部门管理,不会轻易泄露。

在数字货币时代,每一个人都是在实名使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所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并不多,支付宝、微信以及云闪付基本上涵盖所有的使用用户。这些东西想要使用,第一个步骤就是必须实名。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使用这些移动支付工具,都会留下属于我们本人的痕迹,无法掩盖,也无法抹去。
这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当然是不利的,我们的个人信息在某些企业眼中基本上是透明的。

数字货币能够暴露人的很多信息,可正常状态下没有人会去查阅。现在已经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使用数字货币的地方,不论是现实还是网络上,都能够暴露出我们生活中的需求及行为习惯。
再加上大部分手机都有定位功能,而且很多人都喜欢开启定位,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被允许,你的行动轨迹和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找到的。
其实数字货币不仅涵盖我们所使用的支付方式,各种与网络有关的财富保存形式都应该算是数字货币的一种。
只是这种信息由国家专门部门管理,除非涉及经济犯罪或是国家经济需求,否则没有人会特意去寻找查阅。

其实生活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当中,我们的个人信息早就已经被泄露。各种推销电话以及网络平台的推荐,都能够很明显得出这个结论。
放心使用大平台数字货币,没有人会在乎你的隐私。

数字货币会不会让你隐私全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