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故里在哪里?

2024-05-18 04:43

1. 观音故里在哪里?

古代的西域劫国,现在的新疆昌吉。
  据《编年通论》、《香山宝卷》、《观世音菩萨传》及四川遂宁《广德寺志》与《灵泉寺志》记载,西域有一劫国(今新疆昌吉以北),国王妙庄王,暴戾非常,生三女,名为妙庄、妙音、妙善。一日患恶疾,身患毒疮无数,疼痛异常,御医皆不能治,于是悬榜求医,一僧人揭榜,告知其若有一亲戚眷属,心甘情愿为其奉献一手一眼做药引,配以自制良药即可治愈,妙庄王以倾国之力求索,虽有供奉,却非心甘情愿,心急如焚,三女儿妙善公主闻之,断臂剜睛,令父痊愈,随后蒙面出家,以避尘世。妙庄王因此有所感悟,长跪寺前,恳请妙善公主还俗,三求不得,于是痛改前非,重振朝风,爱护百姓,大开国库以赈天下,遂成一代贤王。随后强敌入侵,妙庄王举国南迁四川,重建家园,名为兴宁国,都城取名为“遂宁”,即现在遂宁县,并携大女儿、二女儿随三女儿学佛修行,最后皆修成正果,其中,妙善公主因修成眼耳圆通,现千手千眼,但凡众生遇难,呼唤其名号,皆能“观其音声而救之”,后人称之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至今遂宁县大街小巷仍有“观音菩萨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广德寺,二姐修在灵泉寺。唯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的民谣流传。
  现昌吉申请观音故里已获批,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和中科院院士杨莲教授均为昌吉市就是古代劫国的考证提供了不少佐证。近年来,当地一居士,捐巨资修建灵香寺(院),庭院广阔,占地1080亩,山顶修66米观音,虽未面世推广,但四面八方信众前来上香祈福,络绎不绝。

观音故里在哪里?

2. 观音寨的历史典故

传说有一小白龙经常兴风作乱,扰民不安。小西天碧霞宫宫主碧霞元君三月初一从明山回来,正在楼上梳妆更衣,童子来报,前殿来一善人叫屈。碧霞元君一算,知是小白龙作怪。便命灵官速去解救被小白龙掠走的善人的新娘。灵官与小白龙大战30回合败下阵来。恰在此时,南海观音到北海路过此处,出手相助。南海观音用手一指,一座山从正中裂开一条大缝,灵官且战且退,把小白龙引入峡内,观音随手把佛印一丢,将小白龙镇于峡中。从此小白龙再也不能胡作非为了。于是,就有了观音寨。如遇刮风下雨天气,观音寨壁上还经常银光闪闪呢。

3. 观音菩萨的故乡在哪里?

  观音大士,于无量劫,久成佛道。为度众生,不离寂光,现菩萨身。
  又复普应群机,垂形六道。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脱群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万卉。虽则了无计虑,而复毫不差殊。良由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即众生之念以为心,尽法界之境以为量。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
  ---印光大师

  稍通佛教常识的人似乎都知道,观音菩萨在佛教里是西方安乐世界的第一大菩萨,与阿弥陀佛及大势至菩萨一起,被称为“西方三圣”.他的故乡,从这个角度讲当是西方极乐世界.观音菩萨是久已成就的古佛,原名正法明如来,为助佛弘化,倒驾慈航而示现菩萨身的。从这个角度讲,菩萨法身不离寂光净土。又佛说:诸佛菩萨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则观世音菩萨的家也在亿万众生心中。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菩萨有三十二应,佛,天人,罗汉,男、女,童子,官员,居士种种等身,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所法,随缘救度。古印度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像既有现男相也有现女相的。到中国南宋以后,女性的观音菩萨相已深植中国百姓心中。菩萨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深入国人心灵深处。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在国际上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菩萨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在智、悲、行、愿之中,观音菩萨在娑婆人间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观世音菩萨就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希冀。

  佛子云何名为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的意思,佛经中有两解释:1.是《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佛问诸菩萨各自修行圆通的方法,此即佛法中著名的25圆通。其中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排在最后第二,为暗选。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排在最后推出,为明选。“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观音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楞严经》中有对耳根圆通法门修持的详细介绍,有兴趣者可自行请经阅读。

  2.是《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危怖之时,只要曾闻观世音菩萨名字,并虔诚一心称念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寻声救苦,冥冥中感应垂救,所以菩萨叫做观世音。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
  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
  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无所障碍,因名观世音。亦名观自在。


  观世音菩萨的相好如何:(此指报身,即俗话菩萨的真身)

  《佛说观无量寿经》载: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妙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界。臂如红莲花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花。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和男、女观音形像

  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现之而为说法,即是"三十二应"。观音菩萨是久已成就的古佛,原名正法明如来,菩萨法身不离寂光净土,而分身百千万,应化三千大千世界广做梦中佛事,示现菩萨等相,寻声救苦,助佛弘化,广度众生。菩萨无极之体,早已超三界之外,当然更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菩萨三十二应,佛,天人,罗汉,男、女,童子,官员,居士等,众生应已何身得度,菩萨则以何身为现而为所法,随缘救度。在印度,观世音菩萨像有男相,也有女相.但示现男相更多.我国隋唐时代亦如是.南宋以后,观音菩萨像多以女相为主,广受百姓欢迎。到现代,女相的观音菩萨形相已深植大众百姓心中。

  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多少感人故事在神州大地万千百姓中传诵

  在我国,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深入国人心灵深处。菩萨示现种种形相,慈航普度,循声救苦,古往今来,在神州大地,多少感人感应故事在人民群众中代代流传着。由此也出现更多的菩萨化身之形相:送子观音,杨柳观音,龙头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药观音,鱼蓝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缛观音,阿摩提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蛎观音,六时观音,普悲观音,一如观音,马郎妇观音,不二观音,洒水观音等。这些菩萨化身之形相,每一个化身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和传说。


  佛经中观音菩萨的道场如何的?

  华严经载:「海上有山多圣贤,聚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香遍满,众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善财童子受教向南而行,渐至此山:「见其山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翡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伽跌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

  看传世名著西游记。虽是神话小说,但作为中华四大文化名著,其艺术的光辉永留人间!它是怎么描写菩萨道场的?“但见那,汪洋海远,水势连天。祥光笼宇宙,瑞气照山川。千层雪浪吼青霄,万迭烟波滔自昼。”“水飞四野振轰雷,浪滚周遭鸣霹雳。休言水势,且看中间,五色朦胧宝迭山,红黄紫皂绿和蓝……山峰高耸,顶透虚空。中间有千样奇花,百般瑞草。风摇宝树,日映金莲……”。

  史书记载,在五代后的公元九一六年,日本僧人慧谔,游五台山,见一观音像,庄严殊胜,心慕不已,实行不问自取,请回日本供养。岂料船经普陀山时,海中忽涌无数铁莲花,舟不能行,如是三日三夜,慧谔惊而祷告曰:「如圣像与日本众生无缘,当从所向,弟子随从所适,建寺供养。」祷毕舟行,至潮音洞边即停,慧谔捧大士像离舟登岸,时岸边渔民,听慧谔说明来意,大受感动。张氏渔翁献出住宅,让慧谔和尚供像安居。改名为「不肯去观音院。」而慧谔和尚,亦成为普陀山的开山始祖。这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土的示现.浙江普陀故得名成观世音菩萨道场,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中国的四大菩萨道场之一.


  不知什么时候观音菩萨到四川去长住了?什么时候添置的第二处“中国故里”,反正中国老百姓都明白,若观音真想弄“第二套房”,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愿意拿房产新政来难为他。上面说过,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百姓流传的传说和故事无数,每一个都是感人的故事.如要搞"文化",都可以开发呢!妙善成道的民间传说,作为观音菩萨在中国的一处示现故事,是可说通的,但若自称观音故里,则只能是贻笑大方了.

  菩萨无极之体,早已超三界之外,当然更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菩萨三十二应,佛,天人,罗汉,男、女,童子,官员,居士等,菩萨随缘救度。因此,现今三百美女里选观音故里代言人,不知她们当中有几位对于菩萨的外行四摄法、内以无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运用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智慧能够有深刻的体现?

  当然,四川遂宁市没法让符合“男、女,童子,官员,居士”等各种身份的市民均有机会参加代言人的竞争,因为毕竟各色人等中,美女对于注意力经济的贡献最大。所以,观音菩萨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精神,在这里是落实不了了。

  说来说去,从户籍到出生地,从外形到内里,能和观音搭得上什么密切关系的地方还真是不多。其实,如果真想搞美女经济,还特别想拉扯上菩萨,那么不妨试试搞个“观音的新居”形象代言人大赛。如果美女够美,宣传够雷人,不仅能达到吸引眼球和搞活地方经济的目的,还基本不会有亵渎之意,也不会显得太过无知和急功近利。

  作为太多国人的信仰,作为佛教的一大菩萨,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之一,动脑筋动到观音菩萨上来,"拉动经济",这些人的商业头脑,的确已经超越国际水平了。敬请这些地区的开发人士和官员,除算“经济”帐外,也能尊重国人信仰,倡导善法,了解佛教尤其大乘佛法观世音菩萨的伟大精神和理念,弘样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于社会和人群。善思念之,善思念之!

观音菩萨的故乡在哪里?

4. 铁观音有没有什么历史典故?

原产于安溪县西坪尧阳。无性系品种。其由来有两种传说: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老茶农魏荫(1703~1775),

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献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

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

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翌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

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他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

破铁鼎里,悉心培育,经数年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视为家

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佳宾临门,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

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便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似罗汉,

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

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是“王说”。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乡南岩村)仕人王士让,清雍正十年(1732)中副贡,乾隆十年

(1745)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清乾隆元年(1736)春,王

与诸友经常会文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移植南轩之

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

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献内廷。乾

隆帝饮后,甚喜,召见士让询问尧阳茶史,以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为

“铁观音”。

参考资料 hao123&bs=%CC%FA%B9%DB%D2%F4%B5%C4%B4%AB%CB%B5+%CB%B3%C9%FA&f=8&wd=%CC%FA%B9%DB%D2%F4%B5%C4%B4%AB%CB%B5+%CB%B3%C9%FA"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http://www.baidu.com/s?tn=sitehao123&bs=%CC%FA%B9%DB%D2%F4%B5%C4%B4%AB%CB%B5+%CB%B3%C9%FA&f=8&wd=%CC%FA%B9%DB%D2%F4%B5%C4%B4%AB%CB%B5+%CB%B3%C9%FA

5. 观音山有什么历史

                                                                                                                                   在荷兰人统治时代,观音山叫淡水山,但汉人习称八里分(坌)山,系因山边的原住民部落八里坌社而得名。                                                                                                                                                      
                                                                                                                                                                                                                                                                                                                                             康熙年间,乃延用八里坌山的地名(康熙二十四年蒋毓英“台湾府志”)。                                                                                                                                                      
                                                                                                                                                                                                                                                                                                                                             清朝雍正年间(西元1710年代)也曾改为“兴直山”,但在各地方史籍中仍以“八里坌山”称之。                                                                                                                                                      
                                                                                                                                                                                                                                                                                                                                             后来改为观音山的说法有二:一说是乾隆17年(西元1752年)客家籍贡生胡焯猷(福建汀州永定人)在山路西云岩筹建大士观(今五股区西云岩寺)而得名,一说是由于山棱起伏变化,从关渡一带眺望时,山型起伏貌似观音菩萨的面容仰天的侧面而得名。                                                                                                                                                      
                                                                                                                                                                                                                                                                                                                                             据台湾著名的地名学者-陈国章教授所著的台湾地名辞典,认为该地的地名是因“形似观音菩萨的山”而得名。 由于季风吹来台湾海峡的水汽,遇到观音山岭的阻挡,便降下化为云雾,有如飘绵滚絮、变幻无常,蔚为奇观.被文人雅士命名为“坌岭吐雾”,名列清代淡北八景之一。同治年间大龙峒举人陈维英曾题诗赞曰:“坌岭微茫八里间,连朝吐雾罩鸦鬟,此中定有深藏貌,未许分明见一斑”。                                                                                                                                                      
                                                                                                                                                                                                                                                                                                                                                                                                                                                                                                   
                                                                                                                                                                            

观音山有什么历史

6. 铁观音有没有什么历史典故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人,乡人称茶为圣树。元丰6年(1083),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在品茗红芽,不久又来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魏荫爱茶,所做之茶都争相品茗,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到南岩山麓游览得品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7. 观音故里在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

在民间传说中,最著名的是南海观音。她的来历很简单:相传唐大中12年(858),日本僧人慧萼从五台山请观音圣像返日,途经普陀山触礁,后几次欲行,均为风所阻,只好在潮音洞留下圣像,建“不肯去观音院”供奉观音,后成为中国佛教四大道场中香火最盛的观音道场,成了国际朝拜、国际旅游的热点。   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国最古老的观音传说和观音道场却始于四川遂宁市,这应该算作西部开发中,中国西部的抽象文化遗产的重大发现。   从佛教南传的角度出发,多本观音传写的西域妙庄王三公主妙善修行成观音的传说就落脚到遂宁现有的白雀寺、三凤寺、庄王城等古迹或古名遗址上。我们经过考证和分析,认为这是由月氏族在汉朝被匈奴所破,大月氏南迁到印度,小月氏西迁到甘(肃)青(海)川一带,在大月氏统治印度后将佛教通过小月氏经甘肃青海沿岷江和岷江支流涪江南传入四川形成的传说。小月氏的后代,生活在涪江上游,遂宁在涪江中游,妙庄王当时属于西域的一个国王,实际是部落首领,沿涪江南迁而入遂宁同汉族融合留下了妙善公主成观音的美丽故事。



    提篮观音   相传在唐朝宪宗元年(公元八零六年),陕西省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子卖鱼少女。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为妻子。于是少女就向所有的求婚者提出要求:『如果有人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我就嫁给他。』到了第二天清晨,能背诵普门品经的人竟有二十人之多。少女说我一个女子怎么能许配二十个人哪。于是少女给这二十个少年每人一部『金刚经』,说谁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就嫁给谁。到了第二天清晨,又有十位少年能通顺地背诵『金刚经』。于是少女又给这十位少年每人一部七卷本的『法华经』,说如果有人能在三日内熟诵出七卷法华经,我就嫁给他。到了三日期限,只有一位姓马的少年能熟背法华经,于是提篮卖鱼的这位少女就答应嫁给这位马郎。马郎与提篮卖鱼少女按照当地的风俗,兴高采烈地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当众人把这对新婚夫妇送进洞房时,提篮卖鱼少女说自己身体感到有些不舒服,请马郎暂时出洞房,让她休息片刻。可是,未等参加婚礼的客人散去,这位新娘竟然死去了,而且眼看着少女的尸体就要腐烂了。于是只好立即将这少女埋葬了。

少女埋葬几天后,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老和尚,要求见马郎新娶的媳妇。马郎告诉老和尚说媳妇病故已经埋葬了。老和尚要求去看马郎媳妇的坟墓。于是马郎带老和尚到新媳妇的坟前,老和尚只用手中的锡杖,很快地就把坟拨开了,等到把棺材打开一看,里面根本没有少女的尸体,棺材内只有一块用黄金制成的锁子骨。老和尚用锡杖把黄金锁子骨挑起来,给围观的人群看,同时向众人宣扬佛法说:『你们陕西的习俗喜欢骑马射箭,骁勇好斗,只知崇尚武功,说明你们尚不知道世上还有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佛、佛法和僧侣三宝,是导人向善真理的化身,如果不明向善的真理,就会犯下孽障,产生种种的恶报。这位嫁给马郎的卖鱼少女,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菩萨是用这种方法来教化、启迪明白向善的真理,普济众生,体现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威德。』老和尚说完这番话之后,就腾空飞去了。从此以后,陕西省信仰佛教的人就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

观音故里在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

8. 观音故里的介绍

观音故里,又名中国观音文化之乡。观音示现无方,所以观音故里不止一处。目前,有两个地方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河南平顶山和四川遂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