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2024-05-10 05:11

1.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直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注定了我国不可能也不允许走西方社会“圈地运动”式的,“羊吃人”式的城镇化建设,那样的城镇化实质是以资为本的城镇化,在这其中人只是资本的附庸,人是工具,而非目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我们的城镇化建设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把总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产业升级换代,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化国家,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是我国的基本现实。要想实现我国由农业主导型国家向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业主导国家转型,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因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推动广大的农村地区向城镇转变,大量的农业人口脱离土地成为自由择业的劳动者,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城镇化地区拥有更多的产业(工业和服务业)能够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岗位。这样形成的倒逼机制会大力推动产业的自我革命和更新换代,以释放出更多的发展潜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这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更新换代,实现全民族的、全社会的同步小康梦。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2. 民政部曝光上千家非法社会组织了吗?

2月7日,民政部官方网站公布的一份名单,迅速成为了媒体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份名单涉及179个社会组织,其中不少还是“中字头”“国字号”,但是它们却都没有按照程序依法登记注册,也就是说,这些都涉嫌“非法社会组织”。
中国美丽乡村研究中心、国务院精准扶贫基金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组织委员会……这些名头响亮,听上去也够权威,却都被民政部列为涉嫌非法的社会组织。民政部在其官网,公布了179家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组织。

“国字头”“中字号”,有的,甚至打着一些国际组织的旗号。招牌唬人,叫人真假难辨。而这份名单中的社会组织,有些是被群众举报的,也有一些,是有个人和组织向民政部门查询时,民政部门发现没有登记的。
去年,民政部曾先后发布了五批、138家没有登记的社会组织名单,这次公布的179家,就包含了之前公布的138家。随着这些名单的公布,相关部门也掌握了来自群众的更多线索。
北京市民政综合执法监察大队汪洋:中国少儿艺术教育家协会,涉嫌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
1月30号,在接到群众举报并掌握一定线索之后,北京市民政局的执法人员,前往河北省石家庄市,这家名为阳光之美的艺术学校,为培训学生发放的考级证书中,都是以中国少儿艺术教育家协会,艺术考级中心的名义颁发的,底部还印有专用章。
据调查,这个非法组织,正是打着中国少儿艺术教育家协会的名号,以可以办专业考级证书为由,在其网站发布招生简章。确凿证据下,执法人员当场决定,对这个非法组织进行现场取缔。

近年来,不少非法组织,不断地变换着身份,寻找利用社会热点进行敛财。此次公布的名单中,有的就打出了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精准扶贫等这样的旗号。
除了在北京,上海、山东、内蒙古、陕西、四川,近期各地都开展了查处非法社会组织的工作。而在民政部门公布名单之后,公安部门也在加紧行动。
今天民政部公布了179家非法社会组织名单,提醒公众谨防上当受骗。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与民政部门密切配合,主动加强线索收集和信息研判,对其中有违法犯罪嫌疑的非法社会组织开展侦查调查工作,围绕组织、个人查明违法犯罪事实,收集固定证据,依法严厉打击。
对于非法的社会组织,民政部从2016年3月开始,就设立了曝光台,并陆续公布多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被曝光的机构,已经达到1000多家。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振国:这些社团开展活动的时候,往往是选择比较大的场所,有的甚至在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钓鱼台这样的地方来开展这样的活动。他们还往往邀请一些国内的名人来参与这样的活动,来提高他的可信度。
这些机构,并未在我国民政部门合法登记,但多数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主要目的,就是在境内敛财。手段包括:发展会员、成立分会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搞行业培训收费,有的,甚至向企业敲诈勒索。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振国:这个离岸社团危害还是非常大,近年来我们接到了地方,很多地方的工商部门、公安部门,要求调查核实这些组织合法性的函件,有些组织在国内的活动已经涉嫌了诈骗活动。有些诈骗的金额还是触目惊心的。
同样是2016年,北京市民政局取缔了一家名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会”的非法组织。该基金会此前号称隶属于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自称是原国家公职人员,在多个重要岗位工作过。
这个基金会,设在北京西二环内一栋写字楼里,租有1400多平米的办公区,并设有宣传部、投融资洽谈部、财务室、理事办公室、贵宾室等多个部门。
北京市民政综合执法监察大队副队长祝金岳:截至现在查的这些基金会,像这种规模这么大的少,基金会包括一些非法的社会团体,像租赁这么大面积房子,开展活动的这个比较少见。
作为非法社会组织的聚集地之一,北京市民政局表示,2018年除了常态监管,他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重拳打击打着服务“一带一路”“军民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旗号的非法社会组织。
此外,非法的社会组织不断被查出,而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又需要加大力度培育。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学界已经呼吁多年。2016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终于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是这个条例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修改。这次修订草案中的最大亮点是,降低了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明确了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团体可以直接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然而,直至今日,这部重要的条例如何修改,仍未正式确定。
小政府大社会,这是一个潮流,未来会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管和放也是需要同时重视的问题。这里也提醒大家睁大眼睛,分别清楚谁真谁假,防止被非法社会组织所骗。

3. 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哪些问题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与国际社会比较,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1998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国家为30%,中等收入国家为65%,高收入国家为77%,中国为31%,而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则为34%。 到2000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尽管上升为36.09%,但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比低收入国家略高一点。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十六大报告”语),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同于传统发展老路的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呼应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来。

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哪些问题

4. 中国新型城镇化提出的背景以及推进路径是什么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同时也面临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
路径:第一,协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依托城镇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聚集产业和人口,缓解部分大城市由于人口膨胀和产业粗放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压力,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第二,协调工业化和城镇化。引导工业化从粗放、速度型转向集聚、效益型,改革完善制约农民进城和流动的体制机制,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促进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城镇化支撑工业化。第三,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为原则,合理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张,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有序发展格局。此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性还包括协调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协调流出地和流入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等。

5.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是,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 在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6. 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啊?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风一直吹0

7.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什么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公布。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2015年9月18日在北京透露,将扩大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的地方名单不久就会公布。
北京市顺义区等111个城市(镇)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将在2016年年底前启动试点。

扩展资料: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形势,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新部署,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精神实质,自觉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以更积极的态度和作为适应新常态和新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是中央对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的高度概括,是中央深刻认识世界和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律、客观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创新成果。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也是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同步推进,不断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城乡居民平等参与城镇化进程,共同分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化同步,就是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什么

8.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与国际社会比较,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1998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国家为30%,中等收入国家为65%,高收入国家为77%,中国为31%,而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则为34%。 到2000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尽管上升为36.09%,但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比低收入国家略高一点。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十六大报告”语),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同于传统发展老路的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呼应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