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真实历史地图

2024-05-14 03:17

1. 日本战国时期真实历史地图

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近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八十八国。  
战国八十八国:   关东八分国房总三国——下总、上总、安房   上野、下野、常陆、武藏、相模   奥州六分国陆前、陆中、羽前、羽后、岩代、磐城   东海七分国伊豆、骏河、远江、三河、尾张、美浓、伊势(志摩)   甲信越三分国甲斐、信浓、越后   北陆六分国越前、越中、加贸、能登、若狭、飞驒    近畿十分国近江、山城、大和、伊贺、河内、和泉、摄津、纪伊、丹波、丹后   中国山阴五分国石见、出云、伯耆、因幡、但马   山阳八分国周防、长门、安艺、备后、备中、备前、播磨、美作   九州肥前、肥后、丰前、丰后、筑前、筑后、萨摩、日向、大隅   四国伊予、土佐、赞岐、阿波   三岛种子岛、隐岐岛、对马岛   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

日本战国时期真实历史地图

2. 日本战国时期真实历史地图

 
  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近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八十八国。
    
  战国八十八国:   关东八分国房总三国——下总、上总、安房   上野、下野、常陆、武藏、相模   奥州六分国陆前、陆中、羽前、羽后、岩代、磐城   东海七分国伊豆、骏河、远江、三河、尾张、美浓、伊势(志摩)   甲信越三分国甲斐、信浓、越后   北陆六分国越前、越中、加贸、能登、若狭、飞驒    近畿十分国近江、山城、大和、伊贺、河内、和泉、摄津、纪伊、丹波、丹后   中国山阴五分国石见、出云、伯耆、因幡、但马   山阳八分国周防、长门、安艺、备后、备中、备前、播磨、美作   九州肥前、肥后、丰前、丰后、筑前、筑后、萨摩、日向、大隅   四国伊予、土佐、赞岐、阿波   三岛种子岛、隐岐岛、对马岛   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
  
   
   

3. 日本战国分六十六国分别是什么?地图是什么样?

战国六十六国如下:
近畿五国——山城、大和、河内、摄津、和泉
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北陆道——越后、越中、越前、能登、加贺、若狭、佐渡
山阴道——丹波、丹后、因幡、但马、出云、石见、伯耆、隐岐
山阳道——长门、周防、安艺、备后、备中、备前、美作、播磨
南海道——阿波、赞岐、伊予、土佐、淡路、纪伊
西海道——萨摩、大隅、日向、肥后、肥前、筑后、筑前、丰后、丰前、对马、壹岐
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

扩展资料: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
但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
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日本战国

日本战国分六十六国分别是什么?地图是什么样?

4. 日本战国分六十六国分别是什么?地图是什么样?

近畿
近畿地区9国,田产总计300万石。分别是丹波国、丹后国、山城国、南近江国、北近江国、伊贺国、纪伊国、和泉国、摄津国(丰臣秀吉根据地)。
九州
九州有9国,田产总计290万石。分别是:大隅国、萨摩国、日向国、丰后国、丰前国、筑前国、筑后国、肥前国、肥后国。
四国
四国地区有4个国,田产总计120万石。分别是:伊予国、土佐国、阿波_淡路国、赞歧国。
东海
东海6国,地区田产共280万石。为美浓国(斋藤道三根据地)、尾张国(织田信长根据地)、伊势国、三河国(德川家康根据地)、远江国、骏河国(今川义元根据地)。
北陆180万石
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越中国、越后国(上杉谦信根据地)。
山阳道+山阴道(即“中国”地区)
田产共有280万石,为播磨、备前、备中、备后、安芸、周防、长门、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
甲信120万石
北信浓国、飞騨国、南信浓国、甲斐国(武田信玄根据地)。
关东300万石
上野国、武藏国、伊豆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下野国。
东北地区250万石
岩代国、陆前国、羽前国、陆奥国、羽后国。

所谓战国六十六国,指的是日本在历史上有名的战国时期,全日本六十六个地区的全称。由于日本的分国制起于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近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

5. 日本战国分六十六国分别是什么?地图是什么样?

令国制起自奈良时代,至明治维新实行废藩置县後再行分划,其间不断进行改划。令国制之「国」乃根据日本天武天皇(てんむてんおう)(Tenn-mu-Tenn-ou)所创之「五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除在明治时新加之「北海道」外,共有六十多国。令国制同时根据中国当时的地方行政「州」来命名地方行政区,所以各国都有「州」的俗称,各国之国府则是主要街道及官道之要站。  

当时六十多国分别分布於五畿七道(ごきしちどう)(Go-ki-Shichi-Dou)内  
五畿(ごき)(Goki),即天皇京畿一带之五国,又称「畿内」(きない)(Kinai):  
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  

七道(しちどう)(Shichi-Dou)分为东山道、东海道、北陆道、南海道、西海道、山阳道及山阴道;依照日本地理及地势命名。  

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Hok-kai-dou)共一国(十区):  
虾夷(北海道)  

东山道(とうさんどう)(Tou-san-dou)共六国:  
美浓、上野、下野、飞驒、近江、信浓  

东海道(とうかいどう)(Tou-kai-dou)共十五国:  
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甲斐、伊豆、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北陆道(ほくりくどう)(Hoku-riku-dou)共七国:  
越後、越中、越前、佐渡、能登、加贺、若狭  

山阳道(さんょうどう)(Sann-you-dou)共七国:  
播磨、备前、备中、备後、安芸、周防、长门  

山阴道(さんいんどう)(Sann-in-dou)共八国:  
丹波、丹後、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  

南海道(なんかいどう)(Nann-kai-dou)共六国:  
纪伊、淡路、阿波、赞岐、伊予、土佐  

西海道(さいかいどう)(Sai-kai-dou)共十一国:  
丰前、丰後、筑前、筑後、肥前、肥後、日向、大隅、萨摩、对马、壹岐  

虾夷(えぞ) (Ezo):属北海道。现在之北海道地区。大和政权统治以外之地,以中国「化外之地」之概念起名,土著爱奴人之居地。鎌仓时代向北缩少,後来退至渡岛半岛及津轻半岛一带。明治二年(1869)及明治十五年(1882)前後分为渡岛(おしま)(Oshima)、後志(しりへし)(Shiriheshi)、胆振(いふり)(Ifuri)、石狩(いしかり)(Ishikari)、天盬(てしほ)(Teshiho)、北见(きたみ)(Kitami)、日高(ひたか)(Hitaka)、十胜(とかち)(Tokachi)、钏路(くしろ)(Kushiro)、根室(ねもろ)(Nemoro)及千岛(ちしま)(Chishima)十一国/区。  

陆奥国(むつ)(Mutsu):属东山道。俗称奥州。现在之福岛、宫城、岩手、青森、秋田诸县,总石高大约167万石(根据庆长年间之检地)。九世纪时与虾夷半分,大化革新後以後白河以北之地称「道奥」(道之奥),意即「道路远奥之地」。律令制时代改称陆奥;元明天皇和铜五年(712)分为陆奥、出羽两国。明治四年的废藩置县後,分为陆奥、陆中、岩代、磐城。  

出羽国(でわ)(Dewa):属东山道。俗称羽州。石高约32万石(庆长时),现在之山形、秋田县。远征虾夷族阿倍比罗夫後开拓而成,分属道奥、越国,和铜元年(708)脱离越後国,和铜五年(712)自成一国,外加最上、置赐两郡。室町时代属关东管领管辖。明治元年改分羽前、羽後二国。最後演化为山形、秋田县。  

越中国(えっちゅう)(Etsu-chuu):属北陆道。石高约20万石(庆长时)。现在之富山县。古代越国(こし, Koshi))之一,天武天皇时代将其三分国(越前、中、後),大宝二年(702),拥越後国颈城、古志、鱼沼、蒲原四郡为国。明治四年的废藩置县後,与新川县合并为石川县,明治16年再独立为富山县。  

越前国(えちぜん)(Echi-zen):属北陆道。石高约50万石(庆长时)。现在福井县东北部。古代越国之一,天武天皇时代将其三分国(越前、中、後);七世纪後期,除福井郡半部外,加入敦贺郡、丹生郡、足羽郡、大野郡、坂井郡、江沼郡、加贺郡、 羽咋郡、能登郡、凤至郡、珠洲郡十一郡构成越前国。明治四年的废藩置县後,敦贺、足羽、福井县分置。

日本战国分六十六国分别是什么?地图是什么样?

6. 日本战国分六十六国分别是什么?地图是什么样?

近畿
近畿地区9国,田产总计300万石。分别是丹波国、丹后国、山城国、南近江国、北近江国、伊贺国、纪伊国、和泉国、摄津国(丰臣秀吉根据地)。
九州
九州有9国,田产总计290万石。分别是:大隅国、萨摩国、日向国、丰后国、丰前国、筑前国、筑后国、肥前国、肥后国。
四国
四国地区有4个国,田产总计120万石。分别是:伊予国、土佐国、阿波_淡路国、赞歧国。
东海
东海6国,地区田产共280万石。为美浓国(斋藤道三根据地)、尾张国(织田信长根据地)、伊势国、三河国(德川家康根据地)、远江国、骏河国(今川义元根据地)。
北陆180万石
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越中国、越后国(上杉谦信根据地)。
山阳道+山阴道(即“中国”地区)
田产共有280万石,为播磨、备前、备中、备后、安芸、周防、长门、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
甲信120万石
北信浓国、飞騨国、南信浓国、甲斐国(武田信玄根据地)。
关东300万石
上野国、武藏国、伊豆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下野国。
东北地区250万石
岩代国、陆前国、羽前国、陆奥国、羽后国。

所谓战国六十六国,指的是日本在历史上有名的战国时期,全日本六十六个地区的全称。由于日本的分国制起于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近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