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故事

2024-05-18 09:21

1. 求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故事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在狮子林,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贝氏祠堂,而民俗博物馆里,还完好保存着贝氏家族历代祠牌。
贝聿铭的童年记忆中,狮子林分量不轻。当年,贝氏家族是苏沪名门,诞生了“颜料大王”贝润生、“金融巨子”贝祖诒等名人。贝聿铭出生后,在香港度过童年,10岁时全家迁往上海,从那时起,几乎每年寒暑假,贝聿铭都是回苏州过的。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直到去世时,一直住在苏州的西花桥巷,那儿离狮子林很近。狮子林当时是贝氏的家族产业,贝聿铭经常在里面嬉戏,玩耍。直到1935年他离开上海去美国求学,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
狮子林管理处园管科科长钱培兴还记得贝老首度回乡时的景象。1996年,80岁的贝聿铭应家乡政府的邀请回到苏州。对乡情的思念,使得贝聿铭冒雨赶到西花巷去拜访老宅和故人。此时,老宅已不再,只留给贝老无尽的回忆。贝老80岁大寿当天,生日晚会安排在狮子林,晚会上,他接受苏州市政府的聘书,从此担任苏州城市建设高级顾问。是夜,贝聿铭徜徉在族叔公贝仁元修造的、现为世人公有的狮子林里,感慨世事沧桑巨变之余,挥笔写下七个字:“云林画本旧无双”。这位世界建筑界的巨子,那夜想必难寐。
接受挑战
2001年夏天,在中银大厦竣工酒会上,苏州市政府首次向贝聿铭提出设计苏博新馆的邀请,当时贝老并未表态。次年春节,陈嵘与市相关领导一起,奔赴美国贝氏公司游说,这一回,面对家乡父老的殷切期待,老人表示“要去看看”。
陈嵘印象深刻地告诉记者,在美国她切身感受了贝老的名望:在法国餐馆共进晚餐时,一位来自荷兰的年轻学生当场向贝老赠送自带的名贵红酒,并索取签名;参观贝老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时,一行人发现大理石墙上“贝聿铭”的名字,已因千万人的摩挲而变得闪闪发亮……
因此次拜访,贝聿铭对设计苏博新馆陡生兴趣。虽然他的小儿子、著名建筑师贝礼中,对新馆设计也表示出很大的兴趣,但贝老严肃表示:“这个设计要是我做不了,我的儿子更不能做。因为他们的中文已经生疏了,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寥寥数语,自信心与使命感溢于言表。
随后,贝聿铭要求有关部门向他提供各种资料,从苏州水文情况、历史掌故到拙政园、忠王府沿革,甚至包括了东北街上每一棵树木的位置。直到亲临现场考察后,于2002年4月30日与有关部门正式签订协议,决心把此生最后一座作品留给故乡。
灵感闪现
决心设计苏博新馆后,2002年5月,贝聿铭开始了新馆的概念性设计。4个月后,当苏州专家再次来到美国时,贝老自豪地拿出新馆图纸说:“你们看,哪儿是新馆,哪儿是旧馆?”当年冬天,贝聿铭带着夫人再次来到苏州博物馆实地考察。苏州市文广局领导特地安排一出昆剧演出《游园惊梦》——贝家与昆曲渊源颇深,贝聿铭的堂叔贝晋眉,还教过“传”字辈,是一代昆曲大师。当晚的主要演员王芳回忆说,那天演出,地点就在忠王府古戏台,演出从下午开始,持续一个多小时。当天天气很冷,贝老身穿深灰色西服,一直兴致勃勃。演出结束后,考虑到贝老夫妇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演员们要主动下台与贝老合影,但贝老坚决不同意,主动上台与演员们握手。
或许是这场演出触动了贝聿铭的灵感

求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故事

2.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的内容简介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以图文相间的形式,详尽记录了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晚年接受挑战,亲自为故乡苏州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全部过程。在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出版此书,无论是对于新开馆的苏州博物馆,还是对于前来参观的广大市民或读者,都是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由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亲自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苏州在新世纪之初率先向世人,向无限延伸的历史时空交出的一份答卷。一位名冠全球的智慧老人,用自己最丰富的情感和经验,把凝聚自已一生勇气和智慧的封笔之作留给了故乡。苏州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他赋予历史街区以新的生命,并以建筑艺术的方式,完美拉近了他与故乡苏州之间业己逝远了的时间距离。他的赤子情怀、他的创新理念、他的卓越智慧,将伴随这座精美的传世之作,永远留在故乡,留在故乡人民心中。

3.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

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中,贝聿铭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公众熟知的建筑大师,是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师行列的唯一华人,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艺术家之一。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祖辈是苏州望族,童年时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度过一段时光。 20世纪30年代中期,贝聿铭负笈美国学习建筑学。几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在美国以及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卢森堡、卡塔尔、新加坡、伊朗和中国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等大型公共建筑,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达70余项,获各类奖项50余次。1983年,贝聿铭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使众多贝氏建筑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
  
 1999年夏天,为适应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市民休闲益智的文化需求,苏州市立项决定建造新的苏州博物馆。经过项目选址、方案设计、拆迁筹备、建筑施工、陈列布展等数个阶段,历时7年,由贝聿铭大师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金秋露出了崭新的容颜。新馆承袭了历史苏州的建筑风格,演绎出“传统、多元、创新”的设计理念,与周边园林名胜珠联璧合,妙相辉映。
  
 新馆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元素,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新馆园艺造景设计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创意山水园与传统园林有机结合,创造性地集博物馆、古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
  
 苏州博物馆新馆以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想、“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成为一件传统与现代和谐圆融的“双面绣”艺术作品。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更为苏州博物馆的传承与创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创新理念诠释经典建筑
  
 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创新设计思想和对建筑所在地域文化的深刻体察。新馆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2500多年来形成的特有历史风貌,吸收传统民居的神韵,借鉴古典园林的风格,神似而非形似,从而使得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相适应,与苏州的城市肌理相融合。贝聿铭说:建筑要走新路,要有变化,否则建筑就没有发展。怎么做到既有创新又能与传统融合?那就是用现代材料达成与传统的协调,形体的整体性非常重要。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推陈出新,使人于传统中充分感受到苏州的现代,又于现代中细细品味到苏州的底蕴。
  
 建筑景观的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苏州古城的一大特点,粉墙黛瓦也是极具江南建筑特色的标志性符号。新馆色调以传统的建筑元素为基点,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来实践。贝聿铭认为:黑灰色花岗岩石材的运用便于养护,又与苏州的建筑风格极为和谐。因此,在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耐人寻味。
  
 “中国黑”坡顶与自然光线的导入
  
 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可令人联想起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但其复杂的整体连接却更具新意。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充满了情趣与匠心。贝聿铭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优美的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其二,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就屋面而言,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贝聿铭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让光线来做设计
  
 玻璃屋顶与石屋面相互映衬,不仅在视觉造型上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在使用功能上也匠心独运,使得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成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域和展区。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大而敞亮的六角形状,或大型落地式方窗,比起苏州古典的装饰性花窗简洁许多,更有利于获得视觉感受,自然光线的完美导入克服了博物馆人工采光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贝聿铭酷爱三角型与光线,“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名言。光线与空间的结合,透过简单的几何线条来营造光影变化,使空间变化多端,让景色随脚步变化,随视角变化,随心情变化,让人在移步换景之间,借助光线的忽明忽暗,产生不同的视野与感觉。这位“光线魔术师”对形式和光线的敏感与运用,使其建筑作品自成一格,凸现审美价值。
  
 山水意趣
  
 贝聿铭设计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是内庭院,内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新馆建筑与创新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譬如不用传统的太湖石,也不用我在香山用的石灰石,我希望从中国古代山水书画中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并与苏州当地的能工巧匠合作,争取造出一个有新意的苏州园林”。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多条通往山水园的门径,使观众可以通过各个角度一睹现代版的江南园林水景风光。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北墙之下为独具创意的片石假山,贝先生一直对扬州八怪中石涛的“片石山房”情有独钟,并有意在苏州博物馆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从石头着力。这种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一体。山水园的假山用片石来摆放,就是将浑厚的大石头切片,再高低错落排砌,营造出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石片假山从构图到每块石头的选择,贝聿铭都倾注了许多心血。石片颜色由深入浅,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层峦迭嶂。而在月夜中,循着花园南面一株桂树散发的芳香进入山水园,可见园中水池朗月倾泻,鱼翔浅底。在若明若暗的景观灯映照下,远山朦胧,竹林疏影横斜婆娑,水畔凉厅亭亭玉立,湖面曲桥横贯,如同一幅清寂空灵、意境迷人的立体水墨山水,静观自得个中三味。
  
 紫藤绵延
  
 通过中央大厅东侧的天窗廊道进入东部辅展区,廊道尽头设休憩茶室和紫藤园。紫藤园里西南方与东北方各种植一棵紫藤,两藤虬龙盘旋,枝蔓在空中对接,紫藤花随风摇曳。西南方的那棵紫藤树,是贝聿铭亲自在光福苗圃园里选中的,还嫁接着从文征徵明当年手植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以示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贝聿铭十分得意于这一创意:“当人们坐在紫藤架下喝茶时,我们可以说‘这棵紫藤有文徵明手植紫藤的基因,你是坐在文徵明手植紫藤的子孙藤下喝茶呢!’这不又是一景了吗?”。
                                          
 松之高洁、桂之馥郁、竹之灵性、枫之艳丽
  
 对于庭园中的树木,贝聿铭要求姿态优美,线条柔和,因为建筑本身是刚性的,刚柔相济,才能相得益彰。除竹园之外,主花园东部种植平顶松、迎客松和杏树,为了保护自然形态,移植过程中尽量不作修剪。主花园南面的一株桂花树枝繁叶茂,根据贝聿铭的提议,桂树是最早移植进园的,他希望10月份开馆时,到场嘉宾能够闻到桂花的芳香。
                                                                                                                                                                                                          
 太平天国忠王府
  
 忠王府是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的王府,占地面积106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00平方米,整座建筑雄伟壮丽、曲折宏敞,是全国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集公署、住宅、园林于一体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群。
  
 忠王府原址从三国时起,一直是名人宅第。元代改建为大弘寺。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弃官归隐,遂以大弘寺废基营建别墅,名为“拙政园”。此后数易园主。乾隆三年(1738年),拙政园一分为二:东归太守蒋诵先,加以重修,改名复园;西为叶士宽所有,另建书园。清咸丰十年四月(1860年6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领太平军攻克苏州,建立了苏福省。八月,李秀成将原拙政园花园部分及东西部宅第等合并为“忠王府”,并按照王府的规格重新修缮。李秀成在兴建忠王府时,在大门外建有两座吹鼓亭和东西辕门,辕门之上各矗立一座角楼,府内还建有多座望楼。
  
 清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率部攻陷苏州,忠王府成为李鸿章的江苏巡抚行辕,按清朝衙门的规制对忠王府大门进行改建,东西两辕门和吹鼓亭全部拆除,还将大门梁枋上灿烂夺目的彩绘涂尽,正殿次间脊桁上的二方“凤穿牡丹”得以幸存。清同治五年(1866年),巡抚衙门迁出。清同治十年(1871年),河北南皮张之万(光绪时为大学士)任江苏巡抚时,居住在东部住宅。后与右布政使恩锡以及管理苏州织造的堂德寿、粮储、道英朴三人商议倡立会馆,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将中部花园及东部、西部住宅改为八旗奉直会馆,所属园林恢复拙政园旧称。园西部于光绪五年(1879年)划归张履谦,另建补园。1911年辛亥革命后,八旗奉直会馆改称奉直会馆。
  
 忠王府旧址不仅存有浑厚朴实的龙凤纹饰窗棂和神态生动的石狮等太平天国时期珍贵遗物,还保存有太平天国400余方秀丽典雅的苏式梁枋彩绘和9幅清新隽秀的彩绘壁画,其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全国罕见。忠王府现有的彩绘与壁画可以说是在明代“苏式彩绘”工艺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清代“苏式彩绘”的代表。此外,还有明代文徵明手植紫藤等名木植物和江南最大的室内古戏台。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修葺一新的忠王府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组成部分,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宾客,成为苏州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
  
 忠王府格局分为中、东、西三路。维修后东路以恢复晚清八旗奉直会馆原貌为主,利用四面厅以专题形式举办《香港张宗宪先生捐赠文物陈列》,以纪念和表彰张宗宪先生对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支持。西路则以恢复清光绪年间张履谦豪宅及补园部分建筑原貌为主,北部的小姐楼作为博物馆的藏书楼。中路展出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陈列,大殿恢复忠王李秀成主持军事会议的场景。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

4.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有哪些渊源?

贝聿铭:美籍华人,出生苏州名门,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老将苏州当作故乡,因为这里是贝氏家族根基所在。在苏州,贝老留下了自己的杰作——苏州博物馆,他还亲切地将其称为“我的小女儿”。
2002年,贝聿铭接到设计苏州博物馆的邀请。当时,苏州博物馆的选址正面临争议,苏州是历史名城,古街、古桥星罗棋布,而平江路作为苏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800年来始终保持河路并行的格局。要在此处建立博物馆,难度系数很高。
不仅如此,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规划中,博物馆北侧还紧邻拙政园,南侧是一河之隔的狮子林,东侧是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这几乎让所有设计师都无处下手。
当时,许多园林专家出面,对选址提出质疑。有媒体报道时用“拆了世界文化遗产造苏州博物馆”等标题吸引眼球,还一度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面调查。
贝聿铭的心情是复杂的,在苏州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建博物馆与厚重的历史沉淀比肩而邻,对于早已成名的他来说,挑战也是空前的。2002年春天,贝聿铭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苏州,实地考察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经过三天的慎重考虑,最终接受设计邀请。
贝聿铭曾就苏州博物馆的新馆的设计致信给吴良镛院士,在信中他指出:“苏州古城人文历史悠久,而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处古城之中,将是展现苏州人文历史的重要公共建筑。如何使建筑与周边之古城风貌协调?如何将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与两千五百年的文明结合?这些都是我考虑最多的问题,这不仅事关苏州,且对中国建筑发展有现实意义。”贝聿铭还阐述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理念:“我希望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能走一条真正的中、苏、新之路,三者缺一不可。”
2002年5月,贝聿铭开始了新馆的概念设计。当年冬天,贝聿铭带着夫人再次来到苏州博物馆实地考察。苏州市相关部门特地安排昆剧《游园惊梦》在忠王府古戏台演出,贝老观看演出时兴致勃勃。也许正是这场演出激发了贝聿铭的灵感,经过大半年的设计,贝老完成了新馆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了一座结合园林、本地传统建筑的现代化馆舍,把古建筑、新建筑和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展现出来。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忠王府、拙政园水乳相融,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展。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板块:中央大厅、主庭院和中央部分入口;西部是博物馆主展区;东部是博物馆次展区和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得益彰,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既符合历史建筑的环境要求,又有其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庭院空间、园林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城市机理还是空间布局都恰如其分。
贝聿铭热爱几何之美。三角形、方形、菱形作为新馆的结构特征和造型元素,表现在建筑的细节之中。新馆建筑群现代几何形坡顶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风格;入口处大厅的厅门由两个半圆造型组成,简洁得体又不失大方气度。
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工艺、茶楼、书画、小吃与一体的公共服务配套区。
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相互依托,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与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独特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的补园,新旧园景合为一体。
最让贝老费心的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计。主庭院东、西、南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到新馆面积的20%。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设计出的创意山水园,由八角凉亭、直曲小桥、片石假山、竹林、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的园林,又不脱离中国文人气息。
苏州博物馆中有许多虚实结合的地方,这是外国设计师难以望其项背的。比如“留白”的手法,在水墨画中很常见,贝聿铭用到博物馆的设计上。他有意缩小新馆的建筑面积,而腾出一片庭院和水塘,在其上方的空间就是大片“留白”,与建筑物形成虚实对照。庭院造成的空间是“虚”,周围的建筑为“实”,整个空间在纵轴上形成了开阔的视野空间表现为“虚”,周围室内空间形态相对室外空间有表现为“实”。
贝老有一句经典名言“让光线来做设计”。贝老借鉴了传统建筑的“老虎天窗”做法,将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活动区。光线经过调节产生的层次变化,与不同空间光线形成“虚与实相结合”的明暗对比。
一座苏州博物馆,半部江南园林史。贝老不幸驾鹤西去,苏州博物馆成为其留给家乡的最后遗产。
贝聿铭先生千古!
参考文献:《如是东方》《贝聿铭全集》

5. 苏州博物馆 | 贝聿铭封山之作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博物馆
  
 博物馆承载了历史记忆、人类文明、文物凭证,是我们精神进步的反映
  
 苏州博物馆亦是如此
  
 同时也是世界级建设大师贝聿铭老先生的封山之作。
  
 贝聿铭祖籍苏州,苏州一直被视为贝聿铭的故乡
  
 在设计时倾注了他所有的爱和情感
  
 因为他的设计,
  
 苏州博物馆不再是传统的博物馆
  
 而是一座集现代化建筑,古建筑与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借鉴了青墙白瓦的苏式情怀和江南园林的造景手法
  
 用现代化的建筑语言来阐释设计
  
 让你仿佛置身于画中
                                          
 苏州博物馆
  
 最让你惊叹的不是他的展品,而是他自身的建筑设计
  
 各种几何叠加,各种光线的投射
                                          
 苏博是 免费参观 
  
 参观前需要提前2~3天在苏州博会馆APP或者官网进行预约
  
 一个账号每天做多预约6人
  
  开放时间: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星期一闭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虽然9点开始入馆,但是去的人很多,建议提前一会去排队。
  
  地址 :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
  
  交通🚗 :乘坐游1、游2、55、178路等
  
 喜欢拍照的小姐姐们,穿颜色素雅、简单的服装,和馆区更搭哦

苏州博物馆 | 贝聿铭封山之作

6. 贝聿铭关于苏州博物馆的故事快快快快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
  在狮子林,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贝氏祠堂,而民俗博物馆里,还完好保存着贝氏家族历代祠牌。
  贝聿铭的童年记忆中,狮子林分量不轻。
  当年,贝氏家族是苏沪名门,诞生了“颜料大王”贝润生、“金融巨子”贝祖诒等名人。
  贝聿铭出生后,在香港度过童年,10岁时全家迁往上海,从那时起,几乎每年寒暑假,贝聿铭都是回苏州过的。
   
  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直到去世时,一直住在苏州的西花桥巷,那儿离狮子林很近。
  狮子林当时是贝氏的家族产业,贝聿铭经常在里面嬉戏,玩耍。
  直到1935年他离开上海去美国求学,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
  狮子林管理处园管科科长钱培兴还记得贝老首度回乡时的景象。
  1996年,80岁的贝聿铭应家乡 *** 的邀请回到苏州。
  对乡情的思念,使得贝聿铭冒雨赶到西花巷去拜访老宅和故人。
  此时,老宅已不再,只留给贝老无尽的回忆。
  贝老80岁大寿当天,生日晚会安排在狮子林,晚会上,他接受苏州市 *** 的聘书,从此担任苏州城市建设高级顾问。
  是夜,贝聿铭徜徉在族叔公贝仁元修造的、现为世人公有的狮子林里,感慨世事沧桑巨变之余,挥笔写下七个字:“云林画本旧无双”。
  这位世界建筑界的巨子,那夜想必难寐。
  接受挑战
  2001年夏天,在中银大厦竣工酒会上,苏州市 *** 首次向贝聿铭提出设计苏博新馆的邀请,当时贝老并未表态。
  次年春节,陈嵘与市相关领导一起,奔赴美国贝氏公司游说,这一回,面对家乡父老的殷切期待,老人表示“要去看看”。
  陈嵘印象深刻地告诉记者,在美国她切身感受了贝老的名望:在法国餐馆共进晚餐时,一位来自荷兰的年轻学生当场向贝老赠送自带的名贵红酒,并索取签名;参观贝老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时,一行人发现大理石墙上“贝聿铭”的名字,已因千万人的摩挲而变得闪闪发亮……
  因此次拜访,贝聿铭对设计苏博新馆陡生兴趣。
  虽然他的小儿子、著名建筑师贝礼中,对新馆设计也表示出很大的兴趣,但贝老严肃表示:“这个设计要是我做不了,我的儿子更不能做。
  因为他们的中文已经生疏了,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寥寥数语,自信心与使命感溢于言表。
  随后,贝聿铭要求有关部门向他提供各种资料,从苏州水文情况、历史掌故到拙政园、忠王府沿革,甚至包括了东北街上每一棵树木的位置。
  直到亲临现场考察后,于2002年4月30日与有关部门正式签订协议,决心把此生最后一座作品留给故乡。
  灵感闪现
  决心设计苏博新馆后,2002年5月,贝聿铭开始了新馆的概念性设计。
  4个月后,当苏州专家再次来到美国时,贝老自豪地拿出新馆图纸说:“你们看,哪儿是新馆,哪儿是旧馆?”当年冬天,贝聿铭带着夫人再次来到苏州博物馆实地考察。
  苏州市文广局领导特地安排一出昆剧演出《游园惊梦》——贝家与昆曲渊源颇深,贝聿铭的堂叔贝晋眉,还教过“传”字辈,是一代昆曲大师。
  当晚的主要演员王芳回忆说,那天演出,地点就在忠王府古戏台,演出从下午开始,持续一个多小时。
  当天天气很冷,贝老身穿深灰色西服,一直兴致勃勃。
  演出结束后,考虑到贝老夫妇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演员们要主动下台与贝老合影,但贝老坚决不同意,主动上台与演员们握手。
  或许是这场演出触动了贝聿铭的灵感,又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设计,贝老拿出了新馆设计方案。
   

7. 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有什么独特之处?值得看吗

传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封山之作。古色古香,江南美苑。馆藏古物虽无南京北京等博物院多,但有好多藏品均是江南特色。博物馆因在市中心,建筑面积不高,和太平天国忠王府一起的,你可以游览完博物馆去忠王府走走。都是免费的。总之,值得来。说这么多直接上图。

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有什么独特之处?值得看吗

8. 苏州博物馆-致敬现代建筑最后大师贝聿铭先生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人置身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这里终了,艺术在这里开始。
  
 
                                          
 
  
  
         有幸参观了贝聿铭老先生的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被誉为贝聿铭的“小女儿”,可见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经验,还有情感。
  
  
         在参观之前大概浏览了网上对于博物馆的介绍图片和视频,但真正见到的那一刻,还是被震撼到了。
  
  
         这是一座不扎眼的建筑物,像一个行事低调的高人,不惹眼,但处处尽显智慧的建筑。传统苏州建筑物的白墙黑瓦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完美结合。
  
        建筑的外观远远望去非常简单,也引人注目,黑白相间,走近之后参观博物馆内部,其独特的房屋顶部隔栅设计,绝妙之处在于有效利用了太阳光影的动态之美,随着阳光在不同角度照射进屋顶其投入地面的阴影也在不断的变化过程当中,让这座建筑物更富有灵性,动感和美感,体会了那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1917 年,祖籍苏州的贝聿铭出生于广州。
  
  
 2019年5月16日,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在美国逝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先生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优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在法国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义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贝聿铭说“巴黎人骂了我一年半”,现在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赞说“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