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中,为什么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权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

2024-05-04 12:54

1. 长期股权投资中,为什么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权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

首先这两个没有因果关系,不是因为不具有控制权所以公允价值才不能可靠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对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按照成本法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是由于没有市场价值,货市场价值不能可靠获得,如被投资公司不是上市公司。
例如投资一家非上市公司2%的股权。这种情况就属于上述说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中,为什么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权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

2. 举个例子长期股权投资没有明确报价不能可靠计量,不具有控制

首先明确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或子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50%
2、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3、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4、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参股)<20%

你提到的就是第四种情况,举例:持有少量(一般认为低于20%)非上市公司股票!
谢谢采纳,有不明白的可以再问我,我在学习注册会计师。

3. 为什么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涉及取得投资问题,取得投资不是初始计量吗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计量就是用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
教材上说的后续计量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
因为权益法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所以你会感觉用了两种方法。给你举个例子,这样讲给你你就会很清楚了: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是以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成本,后续计量用权益法的,需要对被投资企业的初始入账价值进行调整。
比如a企业以200万购入b企业30%的股权,购买日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
那么这里的初始计量就是公允价值200万。
而这里的后续计量使用权益法,所以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进行调整:
1.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不作调整。
2.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那么,很显然,这里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应作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这样经过权益法调整以后,他的入账价值就是300了(200的初始入账成本+100权益法调整)。
前者是初始入账成本确认方法,后面的是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的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为什么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涉及取得投资问题,取得投资不是初始计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