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股票市场中股价都高于生产利润,这是什么意思?

2024-05-17 13:34

1.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股票市场中股价都高于生产利润,这是什么意思?

股票市场中股价都高于生产利润,说明泡沫现象出现,会导致股价回归价值。

生产利润和如今的净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利润高才有发展前途,假设一个企业各方面都比较好,就是不赚钱,那还说什么呢?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有了资金企业才有发展的动力,生产利润越高,那么一定时期内净资产增加就越多。

股价高于商品的本身价值就出现所谓的泡沫么? 并不是股价高于商品本身,价值就出现泡沫,比如:獐子岛,目前28元一股,一斤水产品才多少钱(海参鲍鱼鱼翅除外,这里讲的是普通水产品)?难道因为一斤虾5、6元该股就泡沫严重么?你可能想问的是股价高于股票本身的价值。关于这个问题,在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是大盘平均市盈率,在大盘平均市盈率在20的时候就认为股市是值得投资的,一旦市盈率太高,比如达到50、60倍,那么泡沫就出现了(高于了股市自身的价值),所以股市的大盘就会自身调整一下,因为太高了,心理上讲就是:很多投资者也暂时离场了,规避风险,免得泡沫破裂。股市资金少了,市场也就跌了。所以股价不能过高,当然也不能过低。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股票市场中股价都高于生产利润,这是什么意思?

2. 为什么1929~1933年大萧条前的美国股票投机会那么盛行?

人性是根本原因 1929年之前美股疯涨 只要是个人都会觉得"股市太好赚钱了" 所以就奋不顾身地蜂拥入市 当时还没有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法律不健全 而且融资融券门槛极低 所以吸引了不少中下层人民入市炒股 

世界人民都一样 这次A股疯牛又拉进来了不少业余选手 都一个心态

3. 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问题。在1929年之前,美国经济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并且人们疯狂买股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欢迎来到布衣历史观,我是。。。今天我们讲讲美国著名的经济大萧条。1929年至1933年,这场经济危机如同海啸一样,卷起滔天巨浪,波及了整个世界。

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问题。在1929年之前,美国经济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并且人们疯狂买股票

4. 请问1929的经济大萧条对中华民国有什么样的影响?

  1929-1931年,大萧条中,西方国家物价和工业产出急剧下降,但是中国的物价和产出都保持了持续增长

  看图和资料
  http://www.topcj.com/html/4/SCCL/20081015/232079.shtml
  1.全球媒体和市场都在担心未来会出现大萧条,而根据我们的全球博弈阶段论框架,全球只会出现短暂的大萧条,未来的全球经济更类似70年代的滞胀。因为1929年当时导致大萧条的金本位、央行和政府迟滞反应,以及国际孤立主义都不复存在。顶 点 财 经

  2.特别是我们认为有效的货币政策能够避免经济大萧条。1929年的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3.1929-1931年,大萧条中,西方国家物价和工业产出急剧下降(图1、2),但是中国的物价和产出都保持了持续增长(图3、4)。

  4.当时的旧中国财政政策基本无所作为,回顾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银本位(中国是当时世界唯一的银本位大国)和竞争性银行体系而实现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表1)使得中国在大萧条期间货币供给始终没有减少,银行危机也没有普遍发生,最终使得中国经济在整个大萧条时期表现良好。

  5.1931年之后,西方国家逐渐退出金本位制,并且其推出的先后顺序也决定该国摆脱货币紧缩的顺序,从而决定了该国经济复苏的顺序。摇钱树下看摇钱术

  6.目前,中国政府保持了谨慎的心态对待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有充足的财政保障,而且货币政策也非常灵活,同时开始大力通过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来刺激内需,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来促成产业升级,我们认为经过本次经济调整,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未来潜力仍然非常大。摇钱树下教你摇钱术

  一、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顶点 财经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萧条通过金本位的传导,逐渐蔓延到其他主要西方国家,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从1929年开始,以美、英、法、德为代表的金本位国家物价和产出都急剧并且持续下跌。


  自1929年至1931年,中国上海、天津和广州三个代表性城市的批发物价却都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中国的平均物价上升了25 %左右,显示出这几年出现了轻微的通货膨胀。工业产出在大萧条期间也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并且在1929年至1931年危机最严重的3年,工业产值增长率甚至出现了增加,表现出了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经济走势。


  二、白银本位乃大萧条时期

  中国繁荣之主因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开始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到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的经济开放度已经非常高。在如此高的经济开放度下,中国经济怎样度过上世纪30年代那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中国经济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走势呢?

  考察大萧条期间中国的经济体制我们会发现,在该时期,当主要西方国家纷纷恢复到金本位时(英国于1925年、法国于1928年恢复金本位,到1929年,除了一些拉美和亚洲国家,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加入了金本位集团),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银本位的大国,使得自己一定程度上隔离于世界经济的萧条之外,并且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由于银在金本位国家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因此总体物价的下跌也包括银在内,表5的数据显示,银价在1929年开始连续四年下跌,其价值几乎跌去了一半(从85.14跌到45.12)。


  银价的跌落从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第一是贸易条件的改善,第二是信用的扩张。由于中国是银本位国家,银价相对于金价的下降,其作用相当于中国货币的汇率相对于金本位国家的一次贬值,按照金价衡量的中国产品价格比从前更加便宜,从而有利于中国的净出口。如图6显示,中国的外汇指数从1929年至1931年大幅贬值,与此相对应,虽然西方国家大萧条导致需求锐减,但中国的出口额下降的很少,下降幅度比世界出口要小的多。顶点财经


  图3至图6的数据显示,中国从1929至1931年的世界银价下跌中受益,但1929至1931年银本位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短暂繁荣在1931年秋天逆转,这一年的9月英镑脱离金本位,1932年日元脱离金本位,接着是日本和一些国家的货币相继贬值,特别是日元贬值了40 %,其结果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半数以上国家的汇率急剧上涨,图6显示的外汇指数在1931年以后有一个大的攀升,银价在1932年以后也从下降的趋势转为上升,汇率升值的结果是中国出口贸易1931年后急剧下降,从9亿多元猛降到5.6亿元。同时,西方国家退出金本位制的先后顺序也决定该国摆脱货币紧缩的顺序,从而决定了该国经济复苏的顺序。美国1933年退出,其出口在1933开始就出现好转,法国最晚,直到1936年才退出,因此,其出口到1935年末仍然没有反转


  1933年,美国脱离金本位,使中国的汇率上升更加严峻,美联储放弃金本位后,将货币准备金改为“金三银一”的比例,为了达到这一比例,美国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收购白银,使得白银价格大幅度上升,中国白银开始流失,这一措施对于大萧条期间的中国经济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如图5,从1932年开始,白银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说明了中国对外贸易变为逆差。美国收购白银的政策使得白银价格暴涨,银价从1932-1933年的低水平涨到1935年中期的最高峰,上升了2.5倍左右。汇率上升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出口在1931之后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白银流失造成通货紧缩,进而使得中国的农业产出大幅下降,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许多家庭的破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的白银购买计划促成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成功。


  为了抑制白银出口造成的通货紧缩,中国国民政府在1935年进行了货币改革,废除了银本位,实行法币本位。货币改革扩大了货币的流通量,使得中国经济最终摆脱了通货紧缩,1936年主要谷物收成的价值达法币56亿元,比1933年至1935年的平均产值高出17亿元,几乎增加了45%。

  三、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萧条治理摇钱术:曝光主力最新操作动向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世界上很多国家主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走出经济萧条,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财政政策基本上无所作为。虽然也实行了赤字财政,但中国政府能够调动的财源不多。关税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大约占到总数的一半,盐税占1/4左右。财政开支主要用于军事和债务,如图10,在1927至1936年间,军费、债务开支占总支出的比重基本上在70%以上。军事上的巨大开支阻碍了政府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之中。这种状况使得中国经济走出萧条,开始反转的任务就落在了货币政策上。


  表1给出了中国1930至1936年期间货币供给的情况。由表1可见,在1930至1932年间,银币持续增长,如前文所述,这是白银相对于黄金贬值后白银从国外流入的结果。1932年以后的银币则完全相反,其不断减少的存量说明了西方国家脱离金本位和汇率贬值以及美国的白银收购造成中国的白银外流。铜币的趋势也是不断减少的,但在整个大萧条期间总的幅度并不大。在总货币的构成中,与前面两项不同的是,在整个大萧条期间,纸币和银行存款则处于不断上升之中,由于1935年之前,中国是银本位,因此纸币数量比较稳定,但银行存款仍在上升,这使得中国的货币供给不断增长,这也正是图4显示的工业生产始终没有下降的原因。中国货币供给中的重要部分银行存款的增长,则根源于中国竞争性的银行体系。这个包括政府银行、私营银行和钱庄以及外国银行的银行体系在大萧条期间的存款和发放纸币使得中的货币增长不断增长,造成了中国事实上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1932年白银流出后的大萧条造成的紧缩主要局限在中国农村,农村经济凋敝以后,内地的资金往城市集中,反而促进了银行存款的增加。

  货币扩张既促进了交通运输和建筑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形成,这些都使1929—1936年期间中国的工业生产处于不断增长之中。


  表2比较了大萧条期间中美英法四国货币发行情况,中国在整个期间M1货币一直是处于增长的,其他国家则都有下降的年份。具体说来,下降的时间与其脱离金本位的时间是一致的,英国于1931年脱离金本位,美国于1933年脱离金本位,它们的货币供给都在这一年转为正的增长,法国一直到1936年才离开金本位,因此在整个萧条期间,其货币始终是紧缩的,这是法国经济在萧条中衰退最严重的主要原因。


  回顾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我们发现基于银本位和竞争性银行体系而实现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中国在大萧条期间货币供给始终没有减少,银行危机也没有普遍发生,最终使得中国经济在整个大萧条时期表现良好。

5. 美国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1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今天美元的价值比过去低,也就是说美元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价格看起来似乎大涨而每一美元可购买更少。
    今天美元价值有多低?好吧,1913年的1美元相当于2012年的23.19美元,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1920年1美元差不多是今天价值的11.84美元,美元价值只有一半了。在1929年大萧条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时期1美元价值提高到13.43美元,到1940年,1美元价值甚至更多,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16.40美元。
    到1950年,美元价值开始下降甚至低于大萧条之前,1美元仅值9.53美元。
    1960年1美元=今天7.76美元
    1970年1美元=今天5.92美元
    1980年1美元=今天2.79美元
    1990年1美元=今天1.76美元
    2000年1美元=今天1.33美元
    2010年1美元=今天1.05美元
    为什么今天美元价值贬值了?
    某种程度上,经济扩张的通货膨胀需要成本,美联储保持低利率以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与最终需求,而事实上,美联储核心通胀率目标是2%。换句话说,只要价格(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波动)一件仅上涨2%,经济就将以健康速度增长。
    当然,如果你的收入也增加了2%那么这很好,如果不是,通胀会降低你的生活标准,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这就是所发生的,因为收入差距拉大。2000-2006年的平均工资是持平的,尽管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这六年里,企业利润每年增长了13%,这是经济衰退之前。
    如何测量今天美元价值
    在探究美元价值之前,你必须熟悉四种测量方法,也就是比较过去生活成本,大多数专家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者每个月一篮子商品服务价格比较。
    第二种方法是用汇率来看美元海外市场购买力。一个简单方法是用美元指数世界上其他货币兑换美元的价值。
    尽管你不愿意看到经常使用的国债,但可以告诉你今天美元价值如何,这是因为许多投资者、商人甚至国家购买国债而不是购买美元现金。
    测量美元价值的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外汇储备,也就是外国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量,他们为什么那样做?有三个原因:
    1、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也就是意味着说,大多数国际交易都是用美元,外国政府手中持有美元,他们的企业需要全球贸易。
    2、有些国家,比如中国和日本,大量出口给美国货物以得到很多美元,如果这样的公司太多了,政府会帮他们兑换。
    3、中国和日本也想购买美元以保持本国货币较高价值,这使得他们的出口相比较更便宜,也会给他们的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如果没有外汇储备,今天的美元价值会大大降低。例如,许多国会议员指责操纵汇率,他们想让人民币升值并增强出口竞争力。
    然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损失惨重,有些专家认为,人民币比应该的价值低了30%。如果人民币升值30%,那么出口价格也会升高,下次你想买中国商品那么成本会增加了三分之一。
    对你意味着什么
    美元价值贬值意味着从中国或日本等进口花费更多,这是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之一。也意味着说,海外旅游随时间花费更多更昂贵。然而,美元贬值有助于美国制造商出口因为在别国他们的产品成本更少。

备注:以上信息摘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04/17/11377839_282938587.shtml

美国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1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6. 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财富都流向哪里了?为何大家都穷。

1.楼主问的很对,金融市场上,你赚钱就我亏钱,一个零和游戏,不存在创造财富的功能,金融市场只是是分配资本,提高资本效率而使生产资本更好的创造财富的地方。
2.大衰退时,无论美洲还是澳大利亚,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其中抽回资金者都是赚到钱的,只是没有媒体报道名字,所以并不代表没人获利,一些大资本家,提前预知经济形势和政策者,获利了解收入荷包。
3.因为之前泡沫过大,而提前回抽资金者所获的资金的巨额,必定要其他投资者和人民为其买单。简单来说,获利者套现离场,其他人高位套牢,一个人损失一个人赚钱。而引起恐慌,债务链等等的断裂和减少借贷和投资,进一步引起衰退,而投资者的大量损失又导致消费减少,更加引起衰退诸如此类的。
希望你满意。

7.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金价有没有上涨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黄金价格由政府制定,从1盎司折合20.67美元上升为1盎司折合35美元,但不允许私人收藏和买卖黄金。
  1929年的危机给控制美联储的国际银行家带来的一个直接的最想要的收获—1933年3月9日,以拯救金融危机和防止美国黄金向欧洲流失的堂皇名义,刚刚上任5天的美国新任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急不可耐地推出了《1933年紧急银行法案》(The Emergency Banking Act Of 1933),它获得国会参众两院的通过。该法案授予罗斯福管制、禁止金银出口或窖藏的权利,授予财政部要求民众上缴所持有的一切金币、金条以及黄金券(该证券完全由黄金担保)的权利。在国际银行家的鼎力相助下,罗斯福铁了心要剥夺美国人民自由拥有黄金的权利。4月5日,他发布一道行政命令,要求所有人向银行交出金币、黄金券和金条,以每盎司黄金20.67美元的价格兑换纸币或银行存款;银行向美联储上缴黄金。任何私藏黄金者,将被重判10年监禁和25万美元。罗斯福对此的狡辩是紧急临时措施,但该法案直到1974年才被废止。
  1933年4月,国会通过的法案进一步授权总统调低美元的含金量,使之达到将近100年前的1837年确定的1盎司兑20.67美元这一比例的50%~60%。1933年6月5日,国会进一步采取行动,规定任何合同契约,包括美国政府所承担的义务中约定的以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的条款即刻废止。1934年的1月,美国又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金价重新定为35美元1盎司,但美国人民无权兑换黄金。美国人刚刚上缴黄金换了美元,就被“罗斯福新政”洗劫了近一半。
  取缔美国政府所负义务(美国人民此后在与政府和美联储的交易中,政府和美联储不再有支付黄金的义务)中有关的黄金条款引发了大规模的法律诉讼,诉讼案直到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认为国会无权取缔政府所负债务中承诺的以黄金支付债权人的义务;但是,高等法院接着宣称,因为私人持有黄金不再合法,原告要求赔偿美元含金量变动(从1盎司折合20.67美元变为1盎司折合35美元)所引发的损失就无从谈起。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金价有没有上涨

8.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是处于通货紧缩中吗?

不是通货紧缩 而是很严重的通货膨胀

1.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发展的本身又潜伏着严重危机。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另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2.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

这场经济危机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教材对此归纳了三点:第一,它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它持续的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第三,它破坏性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3.这场危机的影响

对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教材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从局部看。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的背景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只是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致使危机更加严重。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企业破产,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以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是指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第一,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罗斯福上台伊始,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通过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以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存回银行的货币已达10亿美元。银行信誉的恢复,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第二,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拟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工业复兴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第三,凋整农业政策。奖励农民压缩产量,目的是限制农业生产,克服生产过剩,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第四,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罗斯福政府在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救济失业的同时,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进而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同时还能造福于社会。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材对此归纳了三点: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其次,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的信任,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第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H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