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西景德镇窑的彩绘瓷分为哪几种?

2024-05-18 09:19

1. 明清江西景德镇窑的彩绘瓷分为哪几种?

有釉下彩、釉上彩多种类型。青花早期用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苏泥勃青”为原料。特点是呈色浓艳,烧制中,色与釉渗和产生自然斑点,格调深沉雅静。如永乐青花压手杯(故宫藏品),坦口圈足,上展下收,造形端庄,釉色甜润。在腹部画缠枝莲,纹样饱满秀丽,口沿和足上画两道花边,工致严谨。另有宣德青花折沿盘。绘后用“吹釉法”施釉,釉色匀净透明。里外都有纹样,盘心弦纹“开光”画“折枝枇杷绶带”,形象洗练生动,双弦外以朵花环绕,沿边绘缠枝牡丹。”造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堪称“瓷、色、画三绝”。宣德青花海水双龙瓷扁瓶以“苏泥勃青”为颜料,色泽深艳,腹部饰满海水纹,颈部饰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是明代青花中的代表作品。
中期改用江西“平等青”,显色清淡光润雅致。后期用云南“回青”,发色蓝中泛紫,浓艳幽菁。晚期用浙江“土青”,蓝中泛灰,不及以前。
釉里红明初发展成熟。如宣德“釉里红高足碗”(上海博物馆藏),坦口收腹细腰展足,造型秀丽。釉色白中泛绿。外壁用釉里红抹出三条鱼形,浓重沉静如游水中,洁净雅致。
釉上红彩明初成功。有洪武“红彩龙纹盘”(南京故宫出土),用线描手法满绘云龙纹。“盘壁表里各画五爪红龙两条及云彩两朵•灯光透映两边花纹叠合为一。”两面彩绘又称“夹彩”。
填彩在胎上用钴料双勾轮廓,廓内填入色料而成,如宣德“青花红彩海兽高足杯”(上海博物馆藏),青花画波涛,釉上红彩画海兽。
斗彩釉下青花画纹样一部分,再釉上加以彩绘凑其全体,上下逗合构成,又称“逗彩”。成化年间创始。釉上多为平涂,有点彩、覆彩、染彩、加彩等手法。只加在所画人物外衣上,称为“一件衣”。如“成化斗彩人物杯”(故宫藏品),敛口收足造型饱满小巧。画柳岸文人童子,釉上覆涂红绿彩,是“成窑一件衣”的典型。彩色增加称“五彩”,一个纹样从里转外谓“过枝花”。
五彩纯粹釉上彩绘、颜料有红、绿、黄、赭、蓝。以红、绿、黄为主,多彩绘制,色调浓艳强烈喜庆,嘉靖万历年间突出。如万历“五彩镂空云风纹瓶”,立沿细颈兽耳大圈足。口沿与腹部镂雕。通体加五彩勾绘。还有“五彩人物洗”,内外皆施彩绘,也是代表作。
素三彩以黄、绿、紫为主,格调清雅,适用于祭礼和宗教。弘治、正德年间已经盛行。
“流霞盏”万历年间、壶隐道人吴为特制薄胎,“卵幕杯”和绚丽的“流霞盏”别具精巧。

明清江西景德镇窑的彩绘瓷分为哪几种?

2. 清代陶瓷景德镇窑的颜色釉达到多少种色彩?

突破明代一道釉中红、黄、绿、绛、紫、黑等含量饱含原色为主的范围,创造出中性间色釉,计9类,达近百种。
白釉纯白之外,有“牙白”、“鱼肚白”等。红釉康熙时复兴发展,有金红、铜红、铁红等成色多种。“郎窑红”,由郎廷极督造。“郎窑本以中丞名”,“中丞睹古得遗意”,“比视成皇欲乱真”,“雨过天晴红琢玉”(许谨斋诗)。色泽深艳,如初凝牛血,称“牛血红”。透亮垂流逐渐下浓,里外开片,“灯草口”、“米汤底”、“果绿底”,“脱口垂足郎不流”为特点。康熙郎窑红大瓶,高45厘米,红如宝石,比宣德红稍亮,光彩照人。而“霁红”,则失透深沉,呈色均匀,釉如桔皮。康熙年间烧成。雍正年间产量大,成色不一。“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精烧百不同。”(龚轼诗)。远未及宣德水平。另有康熙“豇豆红”,釉呈粉红,沉静雅致。成色不同有“桃花片”、“娃娃脸”、“美人醉”等名品。有的用“吹釉法”,又叫“吹红”。呈色淡红,幽雅清淡柔和悦目。因烧成难度大,多用于小型文具。如“豇豆红笔洗”、淡红柔润雅致,足底白釉青花书三行楷字,“大清康熙年制”款识。又有雍正“火焰红”,先涂铜底釉,上涂含铁面釉高温中流淌挥发成火焰形红色。仿钧釉,底刷麻酱色,刻篆字“雍正年制”款。另有雍正“胭脂水”。承康熙而出精品。呈色水红半透明,淡雅娇嫩、明朗温润,为粉红色泽。是低温金釉,又称“金红”。后有乾隆“珊瑚红”,康熙开始到乾隆兴盛,是低温铁釉。还有“枣红”、“海棠红”、“朱红”、“矾红”,另有“欧红”、仿西洋红。
青釉有康熙“天青”,“苹果青”。有雍正“豆青”又称“东青”、“冬青”。有乾隆“霁青”、“蟹壳青”等。
绿釉有康熙“郎窑绿”、“苹果绿”、“孔雀绿”,翠绿透亮密布鱼子纹开片。“瓜皮绿”、“蛇皮绿”。有雍正“秋葵绿”、“松石绿”、“碧玉釉”,有乾隆“豆绿”、“祖母绿”、“浇绿”、“油绿”、“西湖水”、“翡翠”等。
蓝釉有康熙“洒蓝”,仿宣德发展,浅蓝巾含深蓝水迹斑点,又称“雪花蓝”,是高湿钴釉。“吹蓝”又称“罩釉”。“天蓝”釉色淡雅悦目,康熙时多文玩小品,雍正时有大型瓶炉。“霁蓝”呈色匀润失透,釉如桔皮。有乾隆“宝石蓝”,“青金”,“珐蓝”,“欧蓝”等品种。
黄釉有康熙“粉黄”,二次烧成。成分不同有“娇黄”、“老黄”、“腊黄”、“鳝鱼黄”。有雍正“茶叶末”;黄绿失透泛金星,古朴清秀,是铁镁化合结晶釉。“铁绣花釉”,赭黄中含结晶体。有乾隆“淡黄”、“米黄”、“月白”、“老僧衣”等。
紫釉有康熙“吹紫”。乾隆“茄皮紫”,由赣州钴土“叫珠”引入锰釉呈色。还有“葡萄紫”,“玫瑰紫”。
黑釉有康熙“乌金”、“墨玉”。

3. 清代陶瓷景德镇窑的釉下彩达到什么高度?

“青花”普及。瓷质白中泛青与花色更为和谐,用色熟练深浅达9层之多,惟青料鲜蓝味过分。康熙“青花人物纹瓶”(故宫藏品),笔法洗练、有“做斑”人为色点。另有晕染法,雍正乾隆时盛行,受水墨画启发创制,有青花泼绘山水之类。“釉里红”也由康熙时复兴,雍正有精品。“斗彩”、色彩丰富艳丽、绘技工细超过前代。典型有康熙“斗彩加金花鸟鱼缸”、雍正“斗彩八吉祥大盘”、乾隆“斗彩江山万代瓶”、乾隆“斗彩开光农耕扁壶”等。

清代陶瓷景德镇窑的釉下彩达到什么高度?

4. 如何区分瓷器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

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都是指对瓷器表面进行装饰的一种手段。区分的方法主要是凭眼看和手感 :
一、彩的位置不同
釉上彩瓷器,彩在釉上,摸上去有凸起之感。
釉中彩,彩夹在两层釉中,是名副其实的釉中彩瓷器。
釉下彩瓷器,彩在釉下,永不褪脱,光滑平整。
二、工艺不同
釉上彩瓷器,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进行装饰的品种。
釉中彩瓷器,有两种生产方法:一是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二是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
釉下彩,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色料绘画,上釉后以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品种。

扩展资料
釉下彩瓷和釉中彩瓷器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釉下彩瓷器的施彩纹饰部分不凸出釉面,有的甚至下凹。这是因为彩料绘于胎面被吸附,并且罩釉时釉水消耗气压下自然匀平所致。而釉中彩绘器是在平匀的釉面加绘一层彩料,增加了纹饰部分的总厚度。
这样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烧成效果:
1、若在高温粘度较低、流动性较大的釉面施彩,则在高温熔融作用和大气压力作用下,彩料沉入釉中后彩器釉面均匀平整,无凸起现象。
2、若在浓度相对较高、瓷釉釉汁高温粘试较大,从而熔融后流动性小的乳浊釉面施彩,则烧成时窑温虽能达到胎体瓷化和釉层玻化要求,但釉面不易流动匀平,因而彩料及其周围的釉面多多少少都有凸起现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釉中彩

5. 明代瓷器中的五彩是釉下彩还是有釉上彩?

明五彩起源于金代的红绿彩,又名宋加彩,就是彩加于釉上的意思。一直到晚清,五彩都是这种画法:在烧好的高温白釉胎上作画,然后低温烤制,属于釉上彩。

明代五彩分为青花五彩,五彩,斗彩(五彩斗青花),其中五彩是先在白釉上绘制五彩然后入窑低温烧制,使五彩固定于釉上,固为釉上彩。另外青花五彩和斗彩是先画青花之后上一层釉入窑高温烧制,再取出画五彩二次入窑低温烧制使五彩附于釉上,固青花为釉下彩而五彩为釉上彩。
另外,斗彩在明代也称之为五彩,只是到了清代为了强调它的独特工艺命名为斗彩,或曰逗彩及豆彩。

总结如下:
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是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温度烘烤而成的一种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
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发明和发展,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明代瓷器中的五彩是釉下彩还是有釉上彩?

6. 如何区分瓷器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

首先您可以用手摸摸餐具表面有无凹凸感。如果感觉到凹凸感,并且用肉眼能看出花色表面高低不平,那么它就是釉上彩了。由于这种制品是用陶瓷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涂在产品表面,因烤烧温度没有达到釉层的熔融温度,花面不能沉入釉中,所以有铅超标的可能,最好不要购买。
如果产品表面视觉平滑,有玻璃光泽,摸不着凹凸不平的花纹,那么它就应该是釉中彩或釉下彩了。
釉中彩是陶瓷的彩烧温度达到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所覆盖。由于颜料不直接接触食物,使用时比较安全。而釉下彩的全部彩饰都在瓷坯上进行,再经上釉一次烧成,所以也是很安全的

7. 釉上彩的主要品种

釉上五彩,粉彩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上直接绘画图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 ,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涂绘釉上彩,入炉低温二次烧成。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混合彩。最终形成青花类;色釉瓷类;彩瓷类三大系列。彩料品种多,色调丰富,纹样稍凸出,操作较釉下彩简便。但画面光亮度较差,长久使用后易磨损变色;受酸性食物侵蚀会溶出铅、镉等毒性元素。主要品种有五彩、粉彩、新彩、珐琅彩、墨彩、描金等。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成的彩瓷叫釉下彩;只是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元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明代精致白釉的烧制成功,以铜为呈色剂的单色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使明代的瓷器丰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明成化年间创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釉上彩的主要品种

8. 如何区分瓷器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

首先您可以用手摸摸餐具表面有无凹凸感。如果感觉到凹凸感,并且用肉眼能看出花色表面高低不平,那么它就是釉上彩了。由于这种制品是用陶瓷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涂在产品表面,因烤烧温度没有达到釉层的熔融温度,花面不能沉入釉中,所以有铅超标的可能,最好不要购买。
如果产品表面视觉平滑,有玻璃光泽,摸不着凹凸不平的花纹,那么它就应该是釉中彩或釉下彩了。
釉中彩是陶瓷的彩烧温度达到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所覆盖。由于颜料不直接接触食物,使用时比较安全。而釉下彩的全部彩饰都在瓷坯上进行,再经上釉一次烧成,所以也是很安全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