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病之王》癌症传

2024-05-07 11:53

1. 《众病之王》癌症传

文/YL重新出发
  
 
                                          
 
  
  
 这部书是印度裔美国医生、科学家和作家悉达多•穆克吉所著。 
  
  
 本书写的是癌症的历史,讲诉了延续4000年的一种古老疾病的变迁。
  
 
  
 一、为什么说癌症是众病之王?
  
 
  
 首先是因为癌症的发病率非常高。据统计,有40%的人会在一生当中的某个时候得上癌症。
  
 
  
 这个数字意味着不管你是谁,你住在哪里,你有多高的名声地位,你这辈子一定会和癌症产生交集——也许是你的亲人、你的朋友,或者也许就是你自己。
  
 
  
 全球每年约800万人死于癌症。
  
 
  
 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概率为22%,因癌症死亡率为13%。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12万例,死亡病例270万例。
  
 
  
 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每7人中会有1人因癌症死亡。
  
 
  
 二、人类抗癌道路上从粗糙到精准
  
 
  
 1、手术
  
 
  
 从古埃及时代开始,医生们就已经开始在癌症病人身上动刀子,试图直接把肿瘤给割掉了。
  
 
  
 外科手术至今仍然是人类对抗癌症的重要武器,有接近一半的癌症病人会接受外科手术的治疗。特别是早期癌症,手术是最常规、最主流,可能也是最有效、最便宜的手段。
  
 
  
 特别在19世纪,麻醉技术和消毒技术发明之后,医生们就有了更好的条件来仔细地切除癌症病人体内那个危险的肿块。
  
 
  
 很多人至今还认为,手术就是要越彻底、越全面、切得越多,才越好。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
  
 
  
 直到上个世纪中期,外科医生们仍然会用一种叫做“根治性乳房切除手术”的办法来治疗乳腺癌患者。
  
 
  
 这种手术彻底到什么程度呢?
  
 
  
 为了治疗乳腺癌,医生们除了要切掉乳房的肿瘤,还会把患者患病的乳房、胸部的大块肌肉、腋窝的淋巴组织,甚至有时候连身体半边儿的肋骨、锁骨、胳膊都通通切除!
  
 
  
 在这种手术之后,患者一般需要好几个月才起的了床,而且会留下永久性的残疾。
  
 
  
 那效果如何呢?
  
 
  
 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似乎总会有一些癌细胞能够逃脱手术刀,生存下来,短时间内卷土重来。
  
 
  
 经过对癌症细胞的分析解读,一种名叫“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癌症手术当中。
  
 
  
 在外科医生切除肿瘤的手术过程中,会有病理学家和他相配合,把切下来的肿块迅速冷冻,然后切成非常薄的片,放在显微镜下仔细检查。
  
 
  
 借助显微镜观察,病理学家就可以很快地告诉外科医生,癌细胞是比较老实地待在肿瘤内部,还是已经开始向外扩散和转移;外科医生是已经切到肿瘤的边缘,还是需要再多切一点等等。
  
 
  
 这样一来,外科医生就能够更精确地完成他的手术。也就是说,对癌细胞形态特征的认知升级,直接帮助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升级。
  
 
  
 这是治疗癌症过程中 ,从粗糙到精准的一大进步。
  
 
  
 2~1、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就算再精确,也不是能应对所有的癌症患者。
  
 
  
 特别是那些已经出现了扩散和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不管手术刀,还是放射线,都很难深入到全身组织内去仔细寻找并杀死所有游离在外的癌细胞。
  
 
  
 那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药物就派上用场了。
  
 
  
 药物当中的化学物质是有可能随着人体的循环系统到达身体各处,在一路上不断地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手术治疗、放射性治疗,还有药物治疗总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用手术和放射线对抗大块肿瘤,用药物对抗侥幸逃脱的癌细胞。
  
 
  
 也就是我们临床所说的“化疗” 。根据不同的癌症使用与其相对应的化疗药,使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化疗药物还没有达到人们所预期的完美效果,就是,指杀死癌细胞,对正常组织没有伤害。
  
 
  
 2~2、精准靶向药物的诞生
  
 
  
 精准的靶向药物,是当今医学研究的课题,也是癌症患者共同期待的。
  
 
  
 想要开发出更完美的药物,我们还需要更深地理解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除了持续分裂繁殖之外,癌细胞和正常身体细胞还有没有什么更本质的区别?
  
 
  
 答案是有的。
  
 
  
 在这个方向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是一种名叫格列卫的药物。它也是大热的影片《我不是药神》当中真正的主角。
  
 
  
 在1960年代,在美国费城工作的美国科学家诺威尔发现,在白血病人体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类叫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体内,他们的癌细胞,出现了一个和其他正常身体细胞完全不同的特征。
  
 
  
 这个特征太精准了,如果能利用这个特质开发药物,我们就能得到梦寐以求的完美抗癌药。
  
 
  
 在差不多40年后,这个思路被真正实现了。
  
 
  
 在20世纪90年代末,瑞士诺华公司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化学物质,能够专门和这个杂种蛋白结合,关闭它的功能,从而压制癌细胞的生长。
  
 
  
 与此同时,几乎只针对BCR-Abl杂种蛋白开火的格列卫,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非常之小,这就让这种药物的副作用要比传统化疗药物小得多。
  
 这就是癌症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药物格列卫(gleevec)。
  
 
  
 这个药物凭一己之力,就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30%提高到了90%,在很大程度上让这些患者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2003年,赫赛丁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这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了33%。这也是合理精准的靶向治疗。
  
 
  
 赫赛丁和格列卫的出现也宣告了癌症药物的开发真正从粗糙迈向精准。
  
 
  
 只要我们能在生物学层面,找到癌细胞和正常身体细胞之间存在的本质性的差别,我们就可以开发出精确地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来。
  
 
  
 我们期待这令人惊艳的进化,期待能有更多的靶向药剂随之而来。
  
 
  
 三、癌是否能治愈
  
 
  
 面对癌症,没有人能轻言治愈。
  
 
  
 为了能追上这种疾病的步伐,人类一而再再而三地创造,学习新知识,扬弃旧策略。
  
 
  
 我们执着地与癌症进行抗争,时而精明、时而绝望、时而夸张、时而猛烈、时而疯狂、时而凛然。
  
 
  
 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千年。
  
 
  
 癌症之所以难治,其本质是自体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四、癌症是否能预防
  
 
  
 在2013年和2015年,朱莉两次刷爆了全球媒体的头条,只是这回不是因为她的作品,而是因为她做的手术。
  
 
  
 
  
 因此,她把自己的乳腺和卵巢彻底做了预防性的切除手术。
  
 
  
 朱莉这个相当激进的举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也让很多人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是可以做点什么,把癌症提前关进笼子里的。
  
 
  
 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癌症的诊断也许只需要一秒钟,但它的产生和发展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对癌症的预测、预警、预防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内因和外因会影响癌症发生的概率,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降低癌症出现的概率呢?
  
 
  
 答案就是,预测和预防。
  
 
  
 预测是针对内因的。
  
 
  
 我们能通过基因检测,告诉我们谁更容易得癌症、得什么癌症,然后提前采取措施。
  
 
  
 比如说,既然我们知道BRCA1基因的突变是癌细胞出现的重要内因,那也许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那些家族成员出现过乳腺癌、卵巢癌的人,就可以做一个基因检测,看看自己体内是不是带有BRCA1基因突变。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突变,也许我们就可以学习安吉丽娜·朱莉,做好充分的准备了。实际上朱莉的手术到底是不是完全必要的,至今人们仍然有一些争论。
  
 
  
 
  
 预防是针对外因的。
  
 
  
 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东西能让我们更容易得癌症,我们就可以尽量避免这些东西。
  
 
  
 预警就是早期发现癌症。
  
 
  
 在它还弱小时,提前把它关进笼子里。
  
 
  
 五、如何与癌共生
  
 
  
 中医里说上医治未病,就是在身体未出现疾病前,提前预防。
  
 
  
 但是,如果已经确诊为癌症,又该如何是好呢?
  
 
  
 以我二次抗癌的经历,告诉你,真的不用恐惧、担心。
  
 
  
 当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针对癌症的治疗已经系统化,趋于具体和个案。
  
 
  
 只要你自己坚定信心,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同时,我也非常庆幸自己生在这个时代,病在这个时代。
  
 
  
 一但确诊为癌症,在接受正规的治疗后,也要学会管理自己,管理癌症。与疾病共存,不是不可能的。
  
 
  
 虽然现在,癌症仍然整体上无法征服,仍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甚至在演化意义上,癌症可能要和人类长期共存下去。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癌症已经不再是让我们谈虎色变的众病之王了,已经实实在在地被人类的智慧关进了笼子。
  
 
  
 沿着人类认知和对抗癌症的道路,我们会在未来持续收获对癌症的一场又一场胜利。
  
 
  
 很乐观地猜想,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回忆起今天这个对癌症小心翼翼、心惊胆战的时代,会觉得像听神话故事一样不可思议!
  
 
  
 让我们一同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吧!

《众病之王》癌症传

2. 癌?唉……《众病之王癌症传》读后随笔

重病之王,癌症实至名归。很多人惊奇于近代的高发率。认为是时代发展导致。确实有关,但它并非时代的产物。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文本中就记载了人类最早的乳腺癌病例。记载出自一位叫印和阗的跨界大师。他的生平咱不费笔墨,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个不会做手术的宰相,造不出第一座金字塔。
  
  
 人类文明滚滚向前,癌症就像个放毒箭的刺客,一直悄悄跟着。时不时来一下子,箭箭要你命。由于古代医学认识不完善,也没什么像样的学术交流会。各村的病理学都大相径庭。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咋死的,还以为遭了天谴。近代诊查手段使确诊率有所提高,导致患病数量在数据上全面爆发,这是一方面。
  
  
 说与时代有关,先说个好现象,现代人平均寿命大概是比战乱年代要长。再来个坏消息,癌症的发作与年龄密切相关。比如近代乳腺癌的发病率,在30岁人群中为1/400。到70岁左右是1/9。原因后面会唠。近代医学帮助人们打败了很多曾经的不治之症,类似肺结核、霍乱、天花、鼠疫、肺炎等。人活到患癌症的年纪更容易了。这是第二方面。
  
 另外,现代生存环境确实比古代更易患癌,致癌因素显然多些。不过你又是否发现,不止癌症,现代人好像什么病都比古人易感,也更重。这半辈子下来,谁还没得过几百次不去医院就好不了的毛病。得感谢医学,这么些年那几吨药片都没白吃。人总能不断找到新的疗法,可又总有些一夜成名的毛病来要你命。比如艾滋、非典、新冠之类。魔和道似乎在你追我赶中相互搀扶着向前。是对手也像朋友。
  
 是疾病在进化吗?是人自作孽创造了那么多新病吗?是过度医疗越治越病吗?你到中老年信息交流群里,能找到很多学说。锦书不是医生,只是受了些系统理论教育。想把这事说细,那都够写几本书了。各种原因层层叠叠,相互交叉。但凡哪个人说,“XX病只要这一招!”这帖子很可能都是食材批发商雇人写的。
  
 公元前400年左右,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用“carcinos”和“carcinoma”来描述非溃疡性和溃疡性肿瘤。意思都是螃蟹,以形容它的专横。从有记录以来直到1850年,医生在癌症病例上所写下的诊断,无一例外都是“无治疗方法”。但并非没做过尝试。最早的案例同样古老。史书记载,公元前400年左右,波斯皇后阿托莎发现自己乳房中有一个球状硬块。在经历了各种抑郁症折磨后,她命令一位奴隶切下了自己的乳房。术后效果书上没写,显然好不到哪去。这个思路为后来的医生提供了指引。时隔2300年,切除疗法在19世纪流行,到1875年左右,已成为了常规手段。只要知道得了癌,不管长哪、多大,都敢切。
  
 术后复发困扰着当时所有站在医学前沿的外科圣手们。解决之道是比谁切得狠。一侧长瘤切双侧,切掉胸膜,切掉肋骨,切掉锁骨,甚至切掉半个身子。不能再激进,不然就从脖子以下全切了。可怎么也切不干净,癌细胞转眼就遍布全身。
  
 20世纪,各村的病理学早就步入统一。癌症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复杂性也越难以言表。医学界从未见过如此狡猾的细胞。行踪不定,会七十二变。政治能力突出,杀了它一个,起来千千万万个。像极了恐怖分子。医生们意识到,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开始有人动员政府促成大型的跨国联合行动。
  
 在白血病研究中,一种叶酸类药物“氨基喋呤”被发现能有效抑制骨髓中快速增殖的细胞。开启了化学疗法。随着各种药物面世,化疗成为了当时继切除疗法后的一种高效辅助手段。化疗的唯一原理是,用细胞毒剂给自己下毒。在毒不死人的前提下,毒死癌细胞。一种毒药效果不行,就喝毒药“鸡尾酒”。确实有人多活了几年,但也被毒成了废人。
  
 伦琴发现X光之后,人们发现放射线能优先杀灭体内快速增殖的细胞,放射肿瘤学诞生。与化疗类似,辐射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令人绝望的,辐射本身还能致癌。这几种手段蹂躏了几代人。仅能让病患在无尽的痛苦中多活几年。这就是我们如今常听人唠起的,很多人宁可放弃治疗的原因。
  
 随着DNA分子被发现,很多疾病原理有如夜里开灯般令人恍然大悟。癌症亦是如此。它的病理已基本摸清,尽管仍没有根除疗法。但医生们还在努力。咱来唠唠它是怎么回事吧。
  
 1、癌细胞不是外来的,而是正常体细胞病变。前一秒有说有笑的亲密战友,转眼间变成杀人狂魔。这个强大的敌人,其实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2、癌细胞内的原癌基因被激活。起初人们发现有些病菌能致癌。比如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它们携带了一段能让细胞变疯的基因,通过感染侵入人体致癌。后来证实,世上绝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都有这些原癌基因,被某种原因激活后形成致癌基因。典型的致癌基因比如src。它转录后生成的蛋白质能不停的给其他蛋白质团增加磷酸基标签,形成激酶。一种激酶又能改变另一种蛋白质形成新的激酶。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仿佛打开了无数个小工厂的开关。原本它们是收到命令才干活,如今开始007不休息。细胞就这样开始疯狂自我增生。无限增殖,是癌的特征之一。好比一辆油门被卡住的货车,横冲直撞。基于生存需要,癌细胞对周边组织具有强烈的侵入性。它要与正常细胞争夺血液和营养。具有刺激血管生长和全身性转移的能力;
  
 3、癌细胞内的抑癌基因被关闭。人体内各种酶的开启和关闭都由信使RNA负责。按时按需开启和关闭才能正常运作。抑癌基因就是一段传达中止信号的基因,典型的例如Rb基因。当它失活时,细胞器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下班,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就像前面那辆卡车不仅油门踩到底,刹车也坏了。由于增殖无法被关闭,癌细胞具有了抗拒死亡的特性。实验室中用于研究而纯培养的癌细胞大多取自几十年前的肿瘤组织。患者早已离世,他们的癌细胞至今仍青春不老。从细胞组织层面来说,他们已经永生;
  
 4、癌症的爆发需要多个基因位点突变,导致一系列通路失调来获得这种永生技能。仿佛一把密码锁,只剩一个密码没蒙对,都不会发病。一个癌细胞的诞生,通常需要11-15个通路基因失调,平均为13,是个有魔性的数字。不怪歪果仁迷信哈。突变的累积需要一点点“运气”,而时间可以摊平运气。随着年龄增长,体细胞基因位点突变数量会逐渐累积,直到锁被打开。有些诱因可以做到提速。比如化学污染、吸烟、辐射……现代社会所能接触到的致癌物清单越来越长,上面绝大多数常见物质,确实是古代所不常见的;
  
 5、癌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些原癌基因是特有的。比如“药神”里提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细胞中第22号染色体前端都缺失了一段。嵌合到了9号顶端,9号上的一段倒置过来嵌合到了22号上。是一种叫“易位”的现象。这种染色体大多是遗传得来。当被激活成为致癌基因后,就会发作。类似的染色体还有很多。某些癌症会呈现有规律的家族现象;
  
 细说无趣,我们暂且归纳为上述5条。人们已知的其他疾病,病因和症状从未有过如此复杂的。传染类疾病,无论是单一病原还是多种。找到病原体,阻断、激活免疫、靶向破坏增殖环节等等,治疗手段简单有效。器质性病变疾病,采取外科治疗,或药物干预也都能比较精准。代谢、内分泌类疾病可以长期服药实现平衡。
  
 而癌症,源于基因累积了足够的病变。看起来与内分泌疾病相似,是自己的身体有些失控。但它并非表现为脏器功能上的失调。而是在体内造出了一个“扭曲的自我”,它不生不死,没有意识,抗拒一切命令。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无限复制。像极了恐怖片里的丧尸。造成这一切的,却是你自己。无论天生倒霉携带了易激活的原癌基因,还是工作原因暴露在致癌风险中,抑或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基因突变概率增加。你的身体已经成为了滋生癌细胞的沃土。它们会从最先凑齐了13个密码的地方钻出来。
  
 过往的治疗手段都寄希望于彻底清除癌细胞。当明白了癌症原理后,近代医生思路大为转变。首先还是要切除良性肿瘤。其次,我们不再妄想彻底清除。因为只有把患者杀死才能实现。替代的疗法是与癌细胞共存。温柔的杀灭、减缓它们的增殖速度,以达到对患者伤害最小,又能控制病情。不恶化,就是理想的结果。
  
 任何疾病,防胜于治。各国政府开始在防癌工作上加大投入,以期降低高昂的治疗支出。主要手段有:
  
 1、定期筛查。尽早建立有规律的体检筛查,提前获知未来发病的几率,有利于早做防控,延后发病年龄;
  
 2、规避致癌清单。癌症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少量接触几次确实不会立竿见影。倘若长期、多种、频繁接触。一定会成为易感体质。最好的做法是统统远离,不存侥幸。请务必戒烟;
  
 3、重视身体的不适信号。人有很多理由忽视预警信号。盲目自大、没时间、自以为还能抗。导致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我们的身体确实很顽强,但当她开始出现不适时,就表明你已经不大能抗得住了,否则应该一觉醒来神清气爽才对。很多人还认为去医院检查,会查出一堆问题,不查反而没事。这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逻辑。我们不跟这些人辩论,他们说什么都对。任何病,在它还小的时候都是容易治的。养大了再治不会增加成就感,只会增加痛苦和成本。另外,请务必到正规医院。
  
 展望未来,在基因医学充分发展之后。可能出现一些彻底治愈的疗法。比如通过基因测序,找到患者特有的通路缺陷,设计靶向药物重启通路。同时通过逆转录酶疗法修复受损的基因。此举不仅价格昂贵,势必也会饱受争议。对DNA蓝图做修剪,是拿起了上帝的手术刀。所带来的隐患难以预料。
  
 有些题外话锦书觉得很有意思。人自古追求永生,癌细胞作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已经做到了。但它好像要先弄死我们。也许,对癌症的研究,可以另辟蹊径找到永生之路,让肿瘤受控然后把人吞噬,让人整个变成一个大肿瘤,貌似是一种有趣的思路。
  
 医学是经验学科,只能根据已知病症开展研究。且需要大量病例搜集数据,反复试验,才能找到一系列可行性、适应证不同的治疗方案。回顾古代医学,众多疗法清奇,我们可以称之为巫医。即便在医学已高度发达的20世纪,很多治疗方案在今天来看也极不可取。几十年后,人们再回顾今天最先进的医疗手段,是否也会有同感?答案是必然的。我们的子孙也会将我们这一代人的医学观视为“巫术”。这是时代局限性,人别无选择。科学在迭代,当下的正确,绝大部分在未来会成为谬误。但我们只能选择相信当下最先进的科学。因为人只活在今天。
  
 达尔文先生早年提出的进化论,至今仍有很多粉丝。事实上在DNA被发现后,很多支持者变得理性转而闭口不言了。因为人们知道,生物的蓝图密码有多复杂,积累有益变异的概率如此之低以至于宇宙诞生以来的时间完全不够用。癌症就是典型的突变后果,几乎所有的突变结果都会带来死亡。为数不多没有立即致死的,几乎都会造成畸形。极个别平和些的突变,不过是暂时累积着等待上述两种结果的爆发。突变并没有带来物种上的改进,反而是极大的退化。
  
 如果你坚信进化论。那就不要抗拒癌症。说不定谁会成为那个万中无一。但接受过统计学教育的人都能理解。100个氨基酸自发完全按照相同顺序排列形成蛋白质分子,概率是1/10^65。一个简单的阿米巴虫包含多达2000多个蛋白质,自发形成的概率是1/10^40000。人类含有31.6亿个碱基对。想通过自然选择进化实现,宇宙诞生以来的时间不过是个零头。医学是经验学科,医生也许会“骗”你,数学永远不会。
  
 人类的身体好比一架精巧的机器。她的蓝图正不断模糊、错乱、被蛀。依图拼装出来的新生儿天然带着越来越多的隐患,或早晚将要出现自己特有的病症。医学研究出不断完善的工艺替换零件、上油、抛光。却至今没有涉及蓝图的修复。将来开启这一动作时又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怪物来尚未可知。不过有一样是确定的,人类早已不是最初的美好,她正变得千奇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