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干支纪年法,今年是什么年

2024-05-08 12:48

1. 根据干支纪年法,今年是什么年

2020年是庚子年,同样1960,1900也是庚子年。著名的庚子赔款就发生在1900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该纪年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根据干支纪年法,今年是什么年

2. 按照干支纪年法,今年是什么年

2020年是庚子年。
该纪年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3. 根据干支纪年法,今年是什么年

2020年是庚子年,同样1960,1900也是庚子年。著名的庚子赔款就发生在1900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该纪年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根据干支纪年法,今年是什么年

4. 干支记年法

甲子纪年法:又名干支纪年法

5. 按照干支纪年法,今年是什么年

2020年是庚子年。
该纪年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按照干支纪年法,今年是什么年

6. 2018年用干支纪年法计算应该是什么年

2018年用干支纪年法计算,2018年1月1日-2018年2月3日是农历丁酉年,鸡年;2018年2月4日-2018年12月31日是农历戊戌年,狗年。
扩展资料
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岁星纪年,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所以用岁星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刘歆提出)。
此时,干支纪年也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日的表现方式起源于夏代,商周沿袭,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牛骨残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干支纪年

7. 什么是干支纪年法?怎么算?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
计算方法:
根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辛8酉10,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2。
天干按甲到癸的顺序为1~10,地支的顺序按子到亥的顺序为1~12。
年干=N-3(N>3)或N-3+10(N≤3),N=年号除以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N-3(N>3)或N-3+12(N≤3),N=年号除以12的余数。
例:
求公元1164年和2011年的干支。
1164年的年干=4-3=1=甲,2011年的年干=1-3+10=8=辛;
1164年的年支=0-3+12=9=申,2011年的年支=7-3=4=卯;
所以公元1164年的干支为甲申,2011年的干支为辛卯。


扩展资料
纪年起点
汉初沿袭秦朝正朔,其自家正朔确立于武帝时期。太初元年,汉朝改用《太初历》,使用建寅为正,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
同年,武帝创立年号制度,为突出皇帝之尊,以年号纪年替代帝王在位纪年,改变了中国古代的纪年方式。年号制度行用后,前代“改正朔”之制自此变革,后世统治者极少改岁首或月首,新帝登基,但改年号,遂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惯例。
至此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历——汉历(农历)所采用的干支纪年方法,与皇帝年号纪年一样以新年正月朔(元旦)为开始。

什么是干支纪年法?怎么算?

8. 用天干地支记年法算,今年是什么年?

2019年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是农历己亥年(猪年)。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它并没有过时,仍然生存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扩展资料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阴阳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
干支注记时间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中国传统历中的数序纪时系统以中气雨水所在之月为正月,历书中规定遇无中气的朔望月考虑置闰月,对应月建时使用上月干支作为标记。以干支相配为月建的名,见于后唐同光四年(九二六年)具注历,其年“正月小建庚寅”。月建既是太阳历的月分,不计闰月((数序纪时系统的)闰月分属前后两月的月建)。
干支纪月的推排方法,星相家总结出一个口诀 :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岁首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言戊癸何方求,甲寅之上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