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厌恶原理

2024-05-02 20:32

1. 损失厌恶原理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被邀请参与到游戏当中:向上抛一枚硬币,抛出的结果如果是正面,你将获得150元;而如果是反面,你将输掉100元。看到这个游戏规则,你是不是产生一种不愿意参与的想法呢?
  
 如果你学习过概率就会知道,随着抛掷次数的不断增加,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频率都越来越接近1/2,也就是说输赢的概率是相同的,但赢得游戏获得的奖励会大于输了游戏蒙受的损失,所以必然是挣钱的。但你往往会有一种本能反应,你拒绝参与这个游戏。
  
 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会谨小慎微,正常人都会产生对风险的规避情绪。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参与游戏,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损失100元的痛苦将远远大于获得150元的快乐。
  
 还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实验。假设现在有一种非常罕见的传染病在某个地方爆发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你面临着两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如果执行方案A,必然有4000人可以获救;而如果你选择了B方案,要么全员10000人都获救,要么所有人都会死。全员获救的概率是40%,死亡的概率是60%。你会如何做出这项艰难的选择呢?
  
 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参与者都选择了A方案,而不是B方案。尽管A、B两个方案能拯救的人数几乎是相同的,但在这场实验中,竟然有72%的人选择了方案A。
  
 这就是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损失厌恶原理,它是指人们在面对相同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时,损失会更加让人难以接受。损失厌恶原理反映了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大多数人对于风险偏好的感觉是一致的。

损失厌恶原理

2. 损失厌恶原理

损失厌恶是指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人们认为损失会更让人难以接受,而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损失厌恶原理其实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偏差,也是一类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一类心理学效应。人类天生就喜欢规避风险,有这么一个思想实验,向上抛一枚质地均匀、正常的硬币,如果抛出的结果是正面,你将获得120元,但如果是反面,你将输掉100元。当看到这个游戏规则,你是否想参加这个游戏?大多数的人是会选择拒绝参与这个游戏的,因为一般人会有这类规避风险的情绪。但从统计概率学角度去看,如果这个游戏一直玩下去,输赢概率是一样的,但赢得游戏所获得的奖励是比输掉游戏的损失大的,也就是说此时之于玩家来说,期望是正的,必然是挣钱的。
  
   对于多数人而言,损失100元的痛苦远大于获得120元的快乐,因此他们是不愿意参加的。研究表明,当把奖励提升至200及以上,大家才有意愿来参加这个游戏。
  
  损失厌恶理论是经常被用在市场营销领域,常见的有四种:第一种,限时秒杀。一般限时秒杀商品对应会有倒计时,这也在按时消费者,你所浏览的商品有非常的优惠,而如果你不抓住这个机会,就没有办法享受到这个优惠。这个时候,消费者脑子里的低价的“损失厌恶”机制就会被启动。第二种,有限席位。一些线下活动或者见面会会设置人数限制,旨在告诉大家活动名额有限,你不抓住这次见面学习的机会,就会被别人抓住。第三种,满减包邮。电商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钟爱线上购物,而物流是有成本的,部分商家为了提高客户成交的单价,会设置满额包邮的门槛,大多消费者为了避免自己在运费上吃亏,会去选择凑单,从而获得包邮服务。第四种,限时涨价。知识付费时代,网上出现一系列的付费课程,这些课程通常以视频或者音频形式,而对方会告诉你,由于课程的更新,将于几月几号做涨价处理,这就刺激到还没买而对课程感兴趣的那批用户,就会想趁着没涨价买下它。
  
 
  
                                          
 而在股市里,损失厌恶原理经常会让人陷入被套的境况。为什么在股价上涨,经济走好的情况下,股市里还一直流行着“一赢二平七输”的结论呢?即便是那些优质的白马股,短期依旧可能会有大幅震荡,而部分白马股的持有股民因为厌恶损失中途下了车。
  
   当然,换个角度,我们也能让损失厌恶理论对我们起到正面推动的作用,我们会因为厌恶损失而选择去学习,去往前面走。举个例子,你想减肥,但又控制不住你自己。于是你叫来你老爸,告诉他监督你减肥,如果你一个月减不到10斤,你就给他1000元,当然这里的金额需要自己去设定,如果只是设定一个你毫不在意的金额,那么你这个行动大概率还是不成功的。

3. 损失厌恶的概述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例如,试验显示,许多人宁愿选择无风险(即100%的机会)地获得$3000,而不会选择有80%的机会赢得$4000的赌博;然而,在同样的这些人当中会有一些人偏爱20%的机会赢得$4000,而不会选择25%的机会赢得$3000。实际上,后一组方案的形成只是将前一组方案的原有概率分别降低75% 而已。还有一种情况是短视损失厌恶(myopic loss aversion)。在证券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视损失所打断,短视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这些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过短期内股票的涨跌。由于短视的损失厌恶,人们在其长期的资产配置中,可能过于保守。

损失厌恶的概述

4. 厌恶损失的来源

“行为经济学预期理论”的核心理念揭示了人们是“厌恶损失”的。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籍教授卡尼曼(Daniel.Kahneman)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解释了人在不确定条件下要如何做出一种对“自利”有利的决策。卡尼曼把心理学运用到现代经济学最成功的方面是“预期理论”。卡尼曼认为,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要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的两倍。人们的视角不同,其决策与判断是存在“偏差”的。卡尼曼与其合作者特韦尔斯基的研究表明,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好像不是取决于结果本身而是“结果与设想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人们在决策时,总是会以自己的视角或参考标准来衡量,以此来决定决策的取舍。

5. 损失厌恶

 我给你一个苹果,你很高兴。
     
   当看到我给别人两个苹果时,你就不高兴了。
     
   因为同样的条件,别人得到两个,而你只得到一个,心理有了落差,产生损失的感觉。你对损失一个苹果的厌恶,已经严重削弱了得到一个苹果的喜悦。
     
    隔壁家的故事。有个姐姐,上大学那会家里比较穷,母亲就借了爷爷家5000元钱。结果第二天爷爷过来拿回2000元,因为另一个儿子家的孙子昨天跟他透露想上技校学点本领。尽管老爷爷答应收麦以后再给姐姐借上2000元,但被拒绝了。
     
    这个姐姐后来依靠贷款读完了大学,毕业以后很快还完了爷爷的钱,从此往来就不那么亲近了。假如当初爷爷一开始只答应借3000元,姐姐心理也就不会产生损失厌恶的心理了。
     
    人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
     
    曾经,多伦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经济学家跑到中国的一个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做了一个实验。在一周开始的时候,某些工人被告知,如果能够完成本周的生产任务,将获得80元的奖励。而另一些工人被告知,本周你们有80元的奖金,但是如果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就会失去这笔奖金。
     
    
     
   实验结果果然不出所料,第二组工人完成任务的情况更好。 因为和上面的姐姐一样,在第二组的工人看来,80元已经是自己的了,关键词是“失去”。 这种心理即为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也叫损失过敏症,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感觉不对称,白捡来的100元带来的喜悦,比不过丢失100元带来的痛苦。同量的损失带来的  负效用  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人们为什么害怕损失?
     
   这本书中,作者乔纳.雷尔描写了一个类似的实验:实验人员递给受试者50美元,受试者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赌一把,赌局的概率是40%的机会可以把钱拿走,6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第二个选择是不赌,直接拿走其中20元。
     
    实验结果大多数人选择直接拿走20元,只有42%的人选择冒险。如果把第二个选择换个等价的说法:改成“直接损失30元”尽管世纪条件完全不便,却有高达62%的人选择冒险。这是典型的损失厌恶。
     
   但这个实验的关键之处在于,受试者选择的时候,实验人员正在用核共振观察他们的大脑!她们发现,在跟第二组实验者说“损失”的时候,他们大脑中一个特定区域“杏仁核”区域,兴奋了。这个区域一旦兴奋,就会产生一种负面的感情。
     
    人们害怕的不是损失,是这种负面的感情。据2010年的一个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脑中的行人核受到损害,她就不会再有损失厌恶。
     
     我  们如何做 ?
     
   在工作中,假如需要别人配合做一件事,既要跟她说明做了这件事她得到什么,更要说明要是不做这件事他会失去什么。
     
   刚建立班级群时,有的家长三催四请就是不通过验证,后来我们改变了话术:通过微信的家长,学生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学习情况反馈,及相应科目错题一对一指导。果然收效甚好。
     
   经常听到小商贩叫喊“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也是也是这个道理。商场的商品打折, “八折销售,机不可失”通常效果比“新品上市,八折销售”更能让人掏腰包,因为狡猾的商家在暗示,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8折,错过了这次机会可是你自己的损失哦。
     
   完全相同的条件,换了个说法就让人更加拼命的干活这些工人难道像找三木是成语典故中的猴子一样笨吗?事实是每个人都有损失厌恶,连猴子都有损失厌恶。
     
   即是,人们关注负面情感超过正面情感。心理学称之为负面偏见。比如,相比于记住别人的优点,我们更容易记住别人的缺点; 假如别人帮过你很多次,但只要有一次没有帮助到你,你就会非常生气,甚至多年以后还会记恨。在一个班级里,最需特别管理的是两三个捣蛋鬼; 一个团队里,最考验管理水平的配合性较差,个性追求比较鲜明的人。
     
    一个产品从设计到试产最后大规模量产,也是不断改善,改错的过程。好的产品直接量产出货,不好的反复全检,需要人力物力到供应商处找原因,做各种实验,对策。三星电子每天都要在工厂破坏3%的电池,只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爆炸。 工厂的每个人始终为克服不好在努力。
     
    根据木桶原理,木桶原理,最薄弱处才是关键的解决问题之道。
     
   恐惧来自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冒险来自于人的求偶本能。人一出生就有自我保护本能,而求偶本能在长大后才有。进化论使大脑中的恐惧的优先等级高于浪漫。
     
    战胜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最令你恐惧的事。所以有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本能,他们看到好的机会赶上,遭遇损失也不放在心上。他们看到好人好事主动夸,听说坏消息却能够保持淡定。
     
    这种人能够跳出损失厌恶的魔咒,不被自己的杏仁核绑架。
     
    

损失厌恶

6.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对大多数人来讲,损失所带来不爽的程度远远要高于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程度。 
  
 
  
  
 为什么会有损失厌恶?
  
 对大多数人来讲,100块钱的损失所带来不爽的程度远远要高于100块钱的盈利带来的快乐程度,这就是损失厌恶,它是不对称的。由于有损失厌恶,导致大家会不想实现损失,尤其在你处于损失状态的时候,你可能会去冒你平时不愿意去冒的险让你回本。
  
 比如说在打高尔夫的过程中,如果你第一杆打得比较差,这个时候在第二杆、第三杆时就愿意去冒险,哪怕专业的高尔夫球员都会有这种倾向,但是冒险反而使得他后面打得更不好。损失厌恶可不是人独有的一个偏好,甚至连猴子都有。
  
 一个猴子的实验:你要想训练猴子去用硬币其实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你要不停地用香蕉去交换,猴子学了很久之后,知道硬币可以换香蕉。训练好猴子用硬币之后,你就可以跟猴子做交易,现在把做实验的人分成两组。
  
 第一组人跟猴子做交易,猴子在笼子里面,猴子给人一个硬币,人给猴子一根香蕉。这个时候拿到硬币之后人扔一下硬币,如果是正面就再给猴子一根香蕉。经过多次交易之后,猴子大概知道如果跟这一组人做交易,平均一个硬币可以换1.5根香蕉。
  
 下面第二组做实验的人跟猴子去做交易,这个时候如果猴子给人一个硬币,人给猴子两根香蕉,但是人再扔一下硬币,如果是正面,人会拿回一根香蕉,经过很多次交易之后,猴子知道一个硬币也能换到1.5根香蕉。
  
 但有意思的是后面,我们再让所有做实验的人,A组和B组都站在一排,然后让猴子自由过来交易,看看猴子会愿意跟哪组人做交易,最后发现基本上所有的猴子只会愿意跟第一组的人去做交易。
  
 其实这两组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在第一种情况下,这个猴子感觉它在处于盈利的框架下,扔一下硬币还有可能多拿50%。第二种情况是在一个损失的框架下,虽然平均获得的香蕉是一模一样的。看见没有?损失厌恶是在猴子里都会有的一个行为。
  
 你想,如果连猴子都有损失厌恶,基本上说明损失厌恶是由于进化过来的,那就说明损失厌恶在过去曾经帮助过我们生存和繁衍后代。
  
 那我们就回到几百万年前,你想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都是处于饥饿线和生存线的边缘。假设那个时候每一个人平均一个星期要吃一只鹿,也就是每个星期打猎要打到一只鹿,这样他才能生存。这一只鹿就是参考点,多一只鹿就是处于盈利的状态,少一只鹿就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如果这个星期你很幸运打到两只鹿,你当然很开心了,但是那个时候可能没有什么储存机制,打了两只鹿你也得把它们吃了,吃多一点撑着了,最后你多长一点点肉,可以让你存活的概率增加一点。但是,如果这个星期都到了星期五你还一只鹿都没打到,那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非常地不爽,因为你可能就面临生和死的区别了。
  
 由于损失厌恶,给你极大的动力去外面打猎、捕鱼,这样能让你生存下来的概率更高,或者你好不容易到星期五打到一只鹿,然后另外一个人把你这只鹿给抢了,这个时候你也会极其地不爽,你会有很大的动力去把这只鹿抢回来。这样的话由于别人知道你有极大的动力去做这件事情,他一开始可能也不敢去抢你的,因为他知道这样会把你激怒,带来的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你看,损失厌恶其实在那种环境下,应该是达到帮助我们生存和繁衍后代的一个机制。
  
 刚刚讲的是损失厌恶给我们更大的动力出去捕猎,或者更大的动力去把别人抢我们的东西给抢回来,但是不光是动力,其实到星期五如果你没打到猎的话,你知道如果再有两天打不到猎你可能就死了。这个时候你可能更加愿意去冒平时不愿冒的险,这也会导致我们像打高尔夫一样,输了球之后你会更加愿意去冒平时不愿意冒的险。所以你看,损失厌恶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努力工作,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动力去冒各种险。
  
 
  
  
 我们下面讲几个应用,一些是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一些是在宏观经济中的应用。
  
 先讲一个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最简单的一个东西就是工资的“下行粘性”。假设你是公司老板,你现在有100个员工,每个员工的工资是100万每年,现在经济形势比较差了,你的盈利没那么多了。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裁员两个人,一个是每个人的工资降低两万,你会选择哪一个?有经验的老板应该都会选择裁员,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是可能这是对公司来讲最好的一个行为。
  
 你想如果你不裁员,每个人的工资降两万,这个时候由于员工都有损失厌恶,过去工资是100万,现在变成98万,他们的心情会非常地不爽,工作的积极性会很不高,这样的话其实是很不好的,导致大家的效率很低。
  
 但是,如果你这个时候裁员两个人,效果就不一样了,剩下的人的工资还是100万,并没有降低,他们就没有损失厌恶。而且没有被裁的人还会挺感激你的,自己不是那两个中的一个,他们就更加有动力去努力工作。所以说这对公司来讲是很好的行为。
  
 如果你裁了这两个人的话,会导致这两个人很惨,因为本来经济形势就不好,他们丢了工作,再找工作其实是更难的。如果每个人都降低两万工资,其实对这100个人的生活都没有太多影响,但是由于有损失厌恶,为了公司的利益,提高公司的效率,很多老板还是会选择去裁员。
  
 我们就把前面这个现象叫做工资的下行粘性。工资的下行粘性还有什么其他的应用呢?其实它在宏观经济里面也有应用,这跟通货膨胀有关。比如说津巴布韦的钱还不如厕所的纸贵,因为极高的通胀导致整个经济形势都不稳定。但是其实适当的通胀是有好处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有损失厌恶,导致工资的下行粘性。
  
 大家考虑下面两种情况:
  
 国家A的通胀是6%,这一年工资上涨3%,实际工资其实下降了3%。
  
 国家B的通胀是0,今年的工资下降2%。
  
 你想哪个国家的公民会觉得更加开心呢?其实应该是国家A的人更加开心,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资特别敏感,工资上涨了他们开心,而对通胀一般是没有那么敏感的,可能感觉不到,尤其是适当的通胀。但是国家B的公民感觉到自己的工资下降了,那会极度痛苦。所以说虽然第一种情况按购买力来讲下降得更多,但是它的公民会感觉生活条件更好了,自己会更加开心。
  
 这个例子背后的逻辑其实有更广泛的应用,它叫做框架效应。
  
 什么是框架效应呢?就是同一个东西在一种框架下,可以显示出它是处于盈利的状态,但是你放在另外一个框架下,显示出它是个损失的状态。
  
 比如说刚刚的例子中由于有通货膨胀的存在,导致本来工资是下降的,但是它其实显示工资是在上升。
  
 
  
  
 什么是处置效应
  
 损失厌恶的一个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在股票市场中的应用,叫做处置效应。
  
 你买了两个股票,股票A是100块钱买的,现在涨到150块,股票B是100块钱买的,现在跌到80块,问你会卖哪个股票?大多数人都会卖第一个股票,也就是涨了的那个股票。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前面已经有研究发现,当大家处于账面盈利的状态,就想锁定自己的盈利,这是人的一个本性;当账面亏损的时候,会有更加冒险的一个倾向。所以说当你盈利的话当然就会卖掉那个赢钱的股票,这是一个正常行为。
  
 但是损失厌恶也告诉我们,人不喜欢损失,喜欢回本,所以说你会厌恶去实现你的损失,那输了钱的股票,当然就不会卖了。
  
 人会卖掉赢钱的股票,而继续持有输钱的股票,这种倾向叫做处置效应。
  
 
  
  
 1. 损失厌恶:对大多数人来讲,损失所带来不爽的程度远远要高于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程度。
  
 2. 损失厌恶导致的行为:大家不想实现损失,在处于损失状态的时候,可能会去冒险。
  
 3. 框架效应:就是同一个东西在一种框架下,是处于盈利的状态,但是放在另外一个框架下,显示出它是个损失的状态。
  
 4. 处置效应:人们倾向于卖掉挣钱的股票,留下亏钱的股票。

7. 厌恶损失的介绍

厌恶损失(Loss Aversion)定义 在行为金融学中,用于描述投资者按照自己心理账户的“平衡”来作投资决策,在调整资产结构时,往往卖出组合中某些“盈利”的品种,而留下仍然“亏损”的品种的投资行为。

厌恶损失的介绍

8. 损失厌恶的介绍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