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名校友

2024-05-09 03:39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名校友

学术界  姓名职位刘尚希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何盛明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财政学家。刘放桐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著名哲学家。王朝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会长。黄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名法学家。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刑法学家。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丽明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贾新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王锡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经建美国消费者利益学会(ACCI)会长,罗德岛大学教授。吴联生北京大学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戴德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董晓朝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张 军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余劲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郝书辰国家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局长。曹龙骐现任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著名金融学家。刘炳炎曾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杨时展历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周佑勇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校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希慧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刑法研究所所长。耿建新中国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王竹泉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玉英天津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张 蕊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郭泽光山西财经大学校长。王俊豪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马明华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善平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曹诗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郑小英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党政界(中央系统)  姓名职位钱运录原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贺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王军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丁学东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正部长级)。王保安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余蔚平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戴柏华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 李金早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孟建明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孙志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冯惠敏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组长、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甘藏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夏 勇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米建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副部级)。于革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党组成员,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徐晓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中一原农业部部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黄嘉华原常驻联合国特派全权大使。李必达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局长、公平交易局局长、企业注册局局长。杨景宇原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兴益原财政部部长助理、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现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王洪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陈毓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玲财政部财政司司长。杨敏财政部会计司司长。胡学好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卫星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翟 钢财政部国防司司长。王建凡财政部税政司司长。 曾晓安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继 斌财政部国防司副司长。杨保安财政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居 昊财政部科文司副司长。王 瑛财政部政府采购办主任。王晓华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周成跃财政部金融司巡视员。诸利明财政部预算司巡视员。 居昊财政部社保司巡视员。宋秋玲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郜进兴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副局长。贾荣鄂 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主任。 欧文汉 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 丁国光 财政部农改办副主任。 王光坤财政部驻北京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监察专员、党组书记。 蔡思平 外交部财务司副司长。 杨遂周 国家税务总局农税司司长。 吴 舫 国家税务总局计财司副司长。 刘贵生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局长。 张 新 金融稳定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兼上海总部副主任。 张建军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长。 熊良俊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局长。 胡柏枝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驻湖北省监察专员。 万存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兼中国金融培训中心主任。 潘卫红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    党政界(地方系统)  姓名职位关广富原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赵雯上海市副市长、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副主席。王立科 江苏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兼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 王宁四川省副省长。赵飞天津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段轮一 原湖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 李春明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尹汉宁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培栋湖北省人大副主任。章治文湖北省人大副主任。翁行德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肖旭明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郭跃进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省科技厅厅长、民建湖北省委主委。李统书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张坚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靳军 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张正新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检察委员会委员。陈平安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兴儒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淑珠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云彦 湖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章新生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李家国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原四川省地税局局长、国税总局农税司司长。 沈昌发 湖北省省政协副秘书长,原湖北省粮食局局长。 姚海瑜 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青海湖景区保护管理局局长。 李道明 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邱创教 原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委常委。 王 峻 原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陈海波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省总工会主席,原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 孙亚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贾红星 河北省科技厅厅长。 欧阳卫民广东省广州市副市长、党组成员。 张思平 广东省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 郑振涛 广东省韶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原广东财政厅副厅长。 郑人豪 广东省汕头市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阮日生 原广东省湛江市市长,现任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张美文 海南省万宁市市长,原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刘昌林 江西省景德镇市市委书记。 高存山 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 蔡建明 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天水市副市长。 汪剑平 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蒋连生 广西省崇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刘新勇 河南省鹤壁市委常委、副市长。 杨绪春 湖北省襄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长。 张 扬 河南省开封市副市长。 梁启通 中国民航总局中南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刘初浔 原江西省农业厅厅长。 徐唐先原海南省财政厅厅长。范佑先 原江西省司法厅厅长。 王光远 福建省工商联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主席、福建省总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党政界(财税系统)  姓名职位曾志权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王文童 湖北省财政厅厅长、党委书记。 黄锦生四川省财政厅厅长、党委书记。 刘铭达 广西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地税局党组书记。 胡金木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程安亭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许建国 湖北省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瑞标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单晨光 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永祥 湖北省审计厅厅长、党委书记。左 敏 山东省审计厅厅长、党组书记。 蓝佛安 广东省审计厅厅长、党组书记。 李朝明 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 朱焕然 河南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 曾纪芬 广西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吴振鹏 新疆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文秋良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杨楚潮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张继民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梁文贤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刘明权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覃先文 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王陆进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姚嘉民 海南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刘自更 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陈冬红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钱永诚 广东省工商局副局长。 叶 青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李 新 广东省审计厅副厅长。 张杰明 广州市审计局局长、党委书记。 黄伟林 广州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 李和圈郑州市国税局局长。 金融界  姓名职位王明权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田国立 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中银香港董事长。陈四清中国银行行长、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 王银成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小黄中信银行行长、党委书记,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孙建一 中国平安银行董事长、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非执行董事。 姚中民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张响贤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总公司副总裁。郑先炳香港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新江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帆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雷祖华原中国银行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首任行长。马明哲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胡平西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原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 赵 林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朱 琦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华商银行董事长。 沈国军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邱火发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晏加源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中投证券研究所所长,交银国际(香港)研究部主管。汤小青 招商银行副行长、纪委书记。胡跃飞 深圳发展银行副行长、董事。 孙树明广发证券董事长,党委书记。邓晖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张响贤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总裁、董事。 孙 兵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任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会长。关国亮原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东方集团董事。孙建平 中国平安产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刘恒中北美华人银行家协会董事会主席和会长,美国花旗银行集团全球决策管理部高级副总裁。黄海蒂美国亚裔保险理财协会会长,美国宏盛保险与理财公司总裁。曹实凡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陈克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窦荣兴中原银行董事长。陈剖建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曹大宽先后担任海南汇通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财务部经理、副总会计师,长城证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菅明军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平 中国建设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中国建设银行职工监事。张良庆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郑成新 中国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德桥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事、总裁办主任。商业界 姓名职位郭凯天 腾讯集团副总裁。王文金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 向群雄中电集团副总经理。 董明珠格力集团董事长。黄柏 中国长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印中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斌 创维集团董事长。杨东文 创维集团总裁、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CEO。彭辰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莫斌碧桂园总裁、执行董事。楼永良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朱福寿东风汽车集团总裁、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 高圣元深圳控股集团总裁。李绍烛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月明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兼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建生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 洋深圳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德元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洪恩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孟中泽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成清波深圳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梅 权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晓明湖北人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军政界  姓名职位王立峰武警指挥学院政委、少将。万东铖 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副部长,少将。 赵飞天津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传媒界  姓名职位邹贤启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湖北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李洪波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董向玲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裁。 何杰平 中国财政杂志社总编辑。万建民《中国企业家》杂志副主编(注:以上均为不完全统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名校友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何盛明,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财政学家。刘放桐现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著名哲学家。   王朝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会长。    
黄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名法学家。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刑法学家。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丽明,山东大学校长,著名财政学家。  

扩展资料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授28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先后聘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
学校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师资,从全球著名学府聘请了多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波士顿大学苗建军获聘该校首位“楚天学者”,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李海涛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这个问题我可以!!!!(声嘶力竭) 来到小破财以后本来感觉我们学校没啥的,但是真正知道了之后发现还是很厉害~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几个我认为炒鸡厉害der

1.樊丽明
这位现在是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兼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等职。其实她名字后面还跟着超多的职位,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反正是真大佬。

教授曾在我们小破财学习,1984年12月,毕业于我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在担任山东大学校长之前,还担任过5年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她的研究领域为还蛮多的。其中,对于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她首次系统分析了GDP总量、统计的GDP、可税GDP、GDP的产业结构等不同层次的GDP以及税收漏损率对税收数量的影响。(有种不明觉厉的赶脚)
2.房东的猫

这个真的很真实,两个小姐姐是歌手,都是我们小破财毕业的,而且超漂酿,每一首歌还都很好听!
最令人激动的是,她们在我们70周年校庆的时候,也就是2018年,还唱过歌,虽然我没有票不在现场,但是看了直播真的好听!
当时我还在微信推文里看过对小姐姐们的采访,感觉她们一步步火起来真的不容易,真的推荐她们的歌!其中还为小破财写了一首歌叫《下一站,茶山刘》写的很好,可以听听,真的会爱上她们的!


我大概知道的就差不多这些了,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知名财经类大学人才济济,北上广校友遍地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力如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1]  ,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七所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2-4]  ,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与薪火相传,学校秉持“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之校训,传承“希贤希圣·不舍昼夜”之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2015年1月,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再次入选2015年中国一流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荣膺“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
学科建设:
截止2014年9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有51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 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法、管学科融通创新与社会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民商法、经济史(重点培育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房地产管理、投资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法律史、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企业管理、社会保障。
湖北省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公安学、新闻传播。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
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硕士点:
税务硕士、金融硕士、保险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法律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专业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农林推广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审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力如何?

6. 为什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不太有名气?

 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知名度虽然和北大、清华比是不怎么样,也比不上武大、华科这样的综合性大学。但是在 财经 类院校中,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的地位一直稳居全国前三(另外两所是上海 财经 和中央 财经 )!
   其中:应用经济学、法学专业可以排到全国前五。另外会计,金融专业,工管专业学科实力非常强。中南 财经 政法的毕业生在珠三角特别受欢迎。           
   并且 财经 类院校一直是备受高考学子关注,历年 财经 类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的录取分数都比较高,例如:在高考大省河南,录取分数一般都是超一本线100分左右,没有600分+都不能保证你能考上。
   因为在理工科的短板,注定了学校综合实力排名靠后,但你要想读 财经 法学类的专业,可以秒杀很多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
   学校地处武汉,武汉是中国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中南 财经 政法两个校区地理位置非常不错,一个在南湖畔,一个在武昌中心地段。
   读大学就是选城市,然后选专业,根据自己的分数再选择心仪的大学!
   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并非没有名气。国内五院四系中,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位列其中。说没有名气只能说自己了解的不够。
   1,学校本身实力有限。中南大虽然兼具四大 财经 和五院四系的身份,但本身的软实力和中大,厦大等等一干知名985院校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实力决定知名度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2,学校辐射范围有限。这与上一条是相承的。也是众多211的通病。中南大在华中、华南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是因为在这些地区,中南大或多或少都能保住至少第二把交椅。而出了这个范围,和中南大同等级或者更有实力的学校比比皆是。尤其是北方,先不说一财一贸,就是没落的东北 财经 ,都是地头蛇一般的存在(恕比喻不当)
   3,吃瓜群众的无知。与上一条说的一样,重点高校多少都是有自己的影响范围的。这种影响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这个范围内的群体(包括考生,老师,家长)会对自己所处范围内最突出的几所高校有蜜汁的亲切感和崇拜感,再加上他们大多也没有多大兴趣了解这个范围外的高校,就造成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以我所在的福建省为例,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的考生们,在高考之前,百分之七十的理想院校都是厦大/福大,至于其他大学,要么没兴趣,要么根本不了解。高考之后,被现实教育了一通的同学们才开始翻志愿书,才找到了中南财大,东北 财经 ,西南大学……学生这样,一般群众更不用说了,问你高考考的怎样,你说中南财大/西南财大/对外经贸/华南理工……,她一定摇头叹气,你说福州大学,她还会竖起大拇指。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往往就是有一种源自“生活经验”的蔑视。
   4,地理位置。这也影响了辐射范围。一句我在北京/上海上的大学就能引来无数叔叔阿姨钦佩的目光,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1,学校本身实力有限。 
   中南大虽然兼具四大 财经 和五院四系的身份,但本身的软实力和中大,厦大等等一干知名985院校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实力决定知名度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2,学校辐射范围有限。 
   这与上一条是相承的。也是众多211的通病。中南大在华中、华南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是因为在这些地区,中南大或多或少都能保住至少第二把交椅。而出了这个范围,和中南大同等级或者更有实力的学校比比皆是。尤其是北方,先不说一财一贸,就是没落的东北 财经 ,都是地头蛇一般的存在(恕比喻不当)   3,吃瓜群众的无知。 
   与上一条说的一样,重点高校多少都是有自己的影响范围的。这种影响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这个范围内的群体(包括考生,老师,家长)会对自己所处范围内最突出的几所高校有蜜汁的亲切感和崇拜感,再加上他们大多也没有多大兴趣了解这个范围外的高校,就造成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以我所在的福建省为例,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的考生们,在高考之前,百分之七十的理想院校都是厦大/福大,至于其他大学,要么没兴趣,要么根本不了解。高考之后,被现实教育了一通的同学们才开始翻志愿书,才找到了中南财大,东北 财经 ,西南大学……学生这样,一般群众更不用说了,问你高考考的怎样,你说中南财大/西南财大/对外经贸/华南理工……,她一定摇头叹气,你说福州大学,她还会竖起大拇指。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往往就是有一种源自“生活经验”的蔑视。   4,地理位置。 
   这也影响了辐射范围。一句我在北京/上海上的大学就能引来无数叔叔阿姨钦佩的目光,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5,自身的宣传力度也不够。 
   不过学校本身的定位就是地方小霸王,想在全国范围大张旗鼓的宣传,回到第一条,还得有底气才行。
   
   为何中南 财经 大学不太有名气?其实这与学校 历史 ,种类,区位是息息有关的,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成熟, 财经 政法对 社会 作用越来越重要,想必名声也会越来越大.
     
     
     
     
   中南 财经 大是一所教育部直属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
     
     
     
     
     
   中南 财经 大诞生于1948年解放战争,是一所由华中野战军陈毅司令员任大学筹委会主任的“抗大式”大学,经过不断调整整合各高校资源,于1953年,分别成立中南 财经 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随后这两所大学又进行充实提高,到2000年中南财大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叫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在最新排名中:
    财经 类为全国第一,高于上海 财经 大学.
   在近十年全国校友会排名中,中南 财经 大已从2011年全国的第80名爬到2020年的第47名.
     
     
   中南 财经 大位于武汉市,共有两个校区,一个在热闹的武昌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隔壁,一个在风景优美的洪山南湖边,学校占地面积为2800多亩,建筑面积有120万平方米,藏书达993万册,有数据库81个,子库416个,
     
     
     
     
   运动场曾是全国大运会的主会场和主赛场.学校一共有本科58个,一级硕士点17个,专业硕士点17个,一级博士点7个,博士后站6个,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培育)学科,国家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职工2400多人,专职教师1400多人,教授300多人,副教授560多人,博导近200人,本科生有20000多人,研究生为8000多人,博士生为1300多人.
     
     
     
     
     
     
     
   其中学校的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民商法学是中南 财经 大的王牌四大专业,其性价比很高.近年来,学校的国家 社会 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 财经 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十年来学校共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有1300多项,产科研成果达1400多项.建校73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型人才有40多万.
     
   
   中财没名气,但中财学生有名气。每个省市区现任副省级干部班子成员都有中财的!!
   
   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是一所集 财经 与政法于一身非常优秀的大学,它是教育部直属的四大 财经 院校之一,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无论在武汉还是全国名气都比较大,并且在全国各省市高考投档线都比较高,相对于中央财大、上海财大和对外经贸大学,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211名校。是被誉为“五院四系”的重点政法大学与“五财一贸”的重点 财经 大学。   1、 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简称中南大),于1948年始建,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前身为中原大学,2000年2月由国务院批准中南 财经 大学与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该校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2、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艾瑞深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排行榜可知,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2019年全国排名第69名,省内排名第7名
    3、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王牌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房地产管理、投资学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法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
   4、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是一所挺好的学校,在省级学校里挺有名气的, 财经 类和法律类专业属于热点、重点专业,也是非常好的。该校环境不错,其他专业综合素质也不错,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一,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很有名气,绝大部分成绩不错的考生或者家长,应该都知道这所大学,提问者因何说没有名气?当然,如果对比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一流大学,肯定是名气没那么大。
   二。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在2000年由原 中南 财经 大学 和原 中南政法学院 合并组建。是211工程重点大学。以 经济学 、 法学 、 管理学 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 历史 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双一流高校。虽然学校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但综合办学实力和学科体系建设与国内其它知名高校具有一定的差距。
   一、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的办学 历史 和高校改制过程中的各环节以及重建院校的实力决定了当前的建设格局并不是十分高。
   1.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的前身中原大学诞生于1948年,之后的综合改制过程分别为:中南 财经 学院、中南政法学院(1953);湖北大学(1958年);湖北 财经 专科学校(1971年);湖北 财经 学院(1978年),同时成立中南政法学院(1984年);中南 财经 大学(1985年);2000年2月中南 财经 大学和中南政法大学合并;2000年5月合并为今天的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2.前身建校早,但真正组建成为今天的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时间仅仅有21年时间,高校各方面的综合学科格局和实力远不如北大清华那样具有 历史 渊源和具有时代先锋的高度性。
   二、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虽然进入国家211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但作为一所 财经 政法大学,名头响亮一点,但所占主要的综合学科建设在2000年之后,由于从国家经济发展和 科技 领域创新的广阔度方面来看,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的学科设置不能够像综合类高校那样,具有工科类学科作为支撑和杠杆,高校的学科设置没有一定的可延续性和学科学术科研力量的延伸与发展的广泛性,因此仅仅作为一所文科类 财经 、政法高校,在 社会 综合应用方面的影响力不高。
   三、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中的综合排名,依据2020年中国校友会提供的数据来看,跻身全国高校第58名(其它各种综合排名都差不多),这个排名应该是非常贴近的。
   1.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虽然跻身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但没有综合学科体系构建,以 财经 、政法、管理为主干学科,其它的学科体系没有支撑性,在综合类院校综合排名中这个排名数据已经非常不错了。
   2.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在 财经 类高校中的综合排名靠前,位居第一(中国校友会2021年),也是非常理想的。
   3.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在211高校尽管也是属于偏上游的特色类社科类高校,但文科类单一的专业体系,对于一些高考成绩非常优秀的高分段理科类考生,是不会选择报考的,这类考生如果选择填报 财经 政法类专业,则一般选择填报一些综合类高校的 财经 政法专业,例如北大清华、浙江大学等,或者选择国家985高校的 财经 政法类专业,很少考虑纯社科类、 财经 政法类专业院校。
   4.报考 财经 政法类的高校的考生,大多数为文科类考生,毕竟庞大的考生队伍中,文史类考生毕竟占少部分。
   四、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的经济学科和法学学科的综合实力并非十分高,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这两个学科被评估为A-等次,先比较那些综合类高校的经济类学科具有一定的差别。
   总之,在全国高校整体大格局的映衬之下,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仅仅是在 财经 类高校中占有一定优势,这所国家211高校仅仅是属于中等偏上层次的高校,但整体综合实力和学科建设力量与综类高校具有一定差距。同时近年来 财经 类高校数量比较多,毕业生受到经济专业知识体系贮备和眼界的限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财经 类高校从整体上被 社会 “忽视“,包括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本就没什么名,谈什么气。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介,怎么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介,怎么样?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算名校吗?为什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名校, 因为它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的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江湖地位也是比较高的。
一、财经政法院校
在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要么看大学的综合实力,要么看各大学校专业的实力。在法学类名头比较响的9个学校里,有五院4系的说法。五院就是包括中国政法,西南政法,西北政法,华东政法,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虽然在5院4系里,并不是第一梯队,排在第二梯队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并不差。从财经类的专业来看,比较出名的财经学校,有央财,上财,西财,中南财,以及对外经贸其中,中南财经经济类专业的难度是与西财持平的,也是财经类专业的学校当中赫赫有名的。

二、从就业角度考虑
学生选择学校,从就业角度来考虑的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中南地区和华南地区都是比较有名的,去面试的时候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名字摆出来,它的影响力是很强的,校友资源也是占优的。很多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是很喜欢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来招聘的。因此从就业的角度来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影响力很不错,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多招聘上的资源,帮助学生在未来就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三、相对公平,招生数量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学生的圈子里也是比较有名的,虽然这所学校经常排在第二梯队,但是相对来说招生比较多,而且比较公平,每年都有大量的跨专业考研的学子,以及普通本科的学子考研成功。所以这所学校在很多学生眼里是很不错的,它可能不是第一选择,但是是很多人会做的选择。中南财经在经济法和法学方面的优势极强,相对于报考西南财经来说,很多人更愿意报考中南财经,在报考人数上是比同类型学校多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