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遭经销商围追堵截,深陷财务困境的力帆汽车还能撑多久?

2024-05-17 14:55

1. 再遭经销商围追堵截,深陷财务困境的力帆汽车还能撑多久?

力帆——可能更为人熟知的是其摩托车产品,曾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成立于1992年。从2004年开始,力帆开始做汽车,做了3年的汽车,2007年又做新能源车。
但力帆汽车也是中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乘用车企业,代表着当初民营汽车制造商的品牌高度,现如今它的市场处境可谓是差之千里。

近年来,深陷经营困扰的力帆汽车本月被再次曝出负面新闻,据媒体报道,多家力帆汽车经销商已聚集在力帆车辆研究院,向厂家索赔维权,针对拖欠相应款项问题进行协商。其中,包含有经销商的返利、货款、担保金等等,十万、二十万不等。
一个经销商维权群里,人数已达到100多人。某经销商表示,2019年5月,他已向力帆提出退网,但15万元保证金及4000多元车款余额,至今未能要回。

2019年力帆汽车曾在1个月内遭遇经销商4次上门维权。截至今年6月份,力帆汽车目前累计涉及诉讼(仲裁)案件已达到了392件,涉及金额约29.06亿元。在这392起案件中,已判决的(仲裁)案件为221起,力帆全部为被告。
早在2019年,力帆汽车前三季度的扣非净利润亏损25亿元,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超过90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3.65亿元。

日前,有消息声称吉利将收购力帆,但吉利、力帆随后均否认了此事。受此消息影响,力帆股价仍直线拉升。
随着市场竞争力、车市的洗牌,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汽车品牌退出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再遭经销商围追堵截,深陷财务困境的力帆汽车还能撑多久?

2. 车不好卖,日子难过 又遭经销商维权,力帆能否走出困境?

 [汽车之家 行业]? 弱势车企生存困难,疫情让情况雪上加霜。6月22日,汽车之家独家获悉,大批力帆经销商已赶赴重庆,向厂家索赔维权。

『经销商维权现场』
 一个经销商维权群里,人数已达到100多人。某经销商向汽车之家表示,2019年5月,他已向力帆提出退网,但15万元保证金及4000多元车款余额,至今未能要回。厂家也一直没人出面和他沟通,只好通过维权索赔。其他经销商情况基本类似,返利、押金、货款,少则十几万,多则数十万。
 目前,已有30多家经销商抵达力帆车辆研究院,今明两天还将有经销商陆续到达。该研究院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据悉,目前力帆主要领导均在此办公。

『力帆研究院外景』
 这不是力帆第一次遭遇维权,2019年5月,30多家力帆经销商曾在重庆力帆总部前维权。本次维权的经销商,也有部分参与过此事。但一年多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力帆经营情况,反而在持续恶化。
 2020年1-5月,力帆传统乘用车销量仅887辆,同比下滑95.5%;新能源车销量460辆,同比下滑54.5%。销量不振,力帆还牵涉大量诉讼,债务总额近30亿元。此前力帆曾在公告中表示,力帆汽车业务已面临停滞,国内市场基本丧失,目前只有少量出口订单,乘用车品牌存在被边缘化风险。
 自救难以推进,被收购是力帆唯一出路?6月19日,有消息声称吉利将收购力帆,但吉利、力帆随后均否认了此事。受此消息影响,力帆股价仍直线拉升。有经销商表示,如果力帆被收购,希望他们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对于维权事件进展,汽车之家将持续关注。(文/汽车之家 蒋平平)

3. 身负14亿的诉讼纠纷,如今财务危机四伏的力帆车企究竟是为何走到这般?

老牌车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来麻烦不断,业绩暴跌、转型新能源遇阻,资金更是捉襟见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不过随着资金状况的恶化,先是3.79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引来监管的问询函,而后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负多宗诉讼纠纷。
近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统计了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人民币14.23亿元(其中:未考虑延迟支付的利息及违约金、诉讼费等)。公告显示,上述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

除了上述诉讼纠纷之外,力帆股份还分别于2018年7月6日、2018年12月17日和2019年4月16日三次使用募集资金合计4.49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均尚未归还。其中第一笔3.79亿元已于2019年7月5日到期。而力帆股份也曾坦言,目前公司资金流动性偏紧,这笔资金“无法在短期内归还”。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国内)的货币资金总额虽有53.26亿元,但受限资金总额高达42.39亿元。同时力帆承认,目前公司新增融资较为困难,“短期内无法筹集大额资金”。
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对于力帆集团来说,危机似乎早有显现。2016年10月,力帆发布公告称,公司2015年共有2395辆汽车不符合新能源汽车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财政部决定对这2395辆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了公司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付资格。

“骗补”让力帆股价遭到重挫,公司净利润也创下自其上市以来的新低。再加上近年来各地的“禁摩令”,也使力帆的拳头产品——摩托车销售严重下滑。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力帆的财务问题开始凸显。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力帆集团流动负债账面余额高达187.80亿。4月26日,力帆集团发布2018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10.1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亿元,扣非净利润却亏损21.49亿。这已经是力帆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力帆招来了不少诉讼纠纷。上述公告内容显示,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决被告力帆股份偿还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币1亿元,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共计人民币882.7万元,以及诉讼费、保全费、律师费等费用。
而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也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立即支付剩余租金1.53亿元,留购款100元,逾期违约金332.43万元、律师费50万元,保全担保费9.36万元,及实现债权产生的差旅费、公证费等。此外,还有多家公司与力帆股份存在诉讼纠纷,不过鉴于本次披露的诉讼案件大部分尚未开庭审理,暂无法判断对力帆股份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具体影响。力帆方面将根据上诉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道哥说车》也将持续关注。


资金短缺再无现金流
除此之外,随着力帆资金状况的恶化,3.79亿元的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也引来监管的问询函。据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筹得16.63亿元,用于“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但随着公司财务压力增加,这部分资金中有4.49亿余元被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现行规定,闲置募集资金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单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亿元闲置资金,共分三次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规模3.79亿元。也就是说,今年7月5日这笔资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当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力帆股份说明相关情况。最终,迫于相应的审议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这次会议。
力帆股份表示,鉴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及客户群体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燃油汽车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发生技术革新,此前的募投项目“汽车新产品研发”拟开发的部分车型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所以决定终止,相关资金也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而后力帆股份在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称,公司在未归上述3.79亿元元已到期募集资金前,不启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相应审议流程。
是否真正实际进行了新产品研发我们不能确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确挪用了其中的4.49亿元作为补充流动资金,且无能力偿还,并试图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对于一家上市车企,3.79亿并不算一笔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资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事实上,力帆的危机远不止于此。日前,因销量惨淡,引发经销商维权,要求退网并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保证金、建店补偿、返利、销售款等全额返还给他们;全额回收库存车和库存配件及专用工具。随着力帆老掌门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这艘大船的千疮百孔逐渐显露出来,而未来它将驶向何处?

身负14亿的诉讼纠纷,如今财务危机四伏的力帆车企究竟是为何走到这般?

4. 力帆倒闭。车子有质量问题。怎么办?

这个只能到别的维修点进行维修了,没有什么售后的维修地点。只能到别的维修点。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成立于1992年。历经15年的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科研开发、发动机、摩托车和汽车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集足球产业、金融证券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企业
2006年,力帆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3.95亿元人民币,产销摩托车133万辆,发动机产销量254万台,出口创汇3.1亿美元,专利拥有量3807项,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
目前,力帆集团已有员工12026多人,其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6000多人。

5. 力帆倒闭。车子有质量问题。怎么办?

这个只能到别的维修点进行维修了,没有什么售后的维修地点。只能到别的维修点。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成立于1992年。历经15年的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科研开发、发动机、摩托车和汽车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集足球产业、金融证券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企业
2006年,力帆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3.95亿元人民币,产销摩托车133万辆,发动机产销量254万台,出口创汇3.1亿美元,专利拥有量3807项,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
目前,力帆集团已有员工12026多人,其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6000多人。

力帆倒闭。车子有质量问题。怎么办?

6. 因产品质量差影响运营 力帆乘用车遭遇兄弟公司索赔7.98亿元

以汽车质量差影响运营为由,重庆盼达汽车租赁公司(下称“盼达用车”)近日向重庆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汽车生产和销售方力帆乘用车赔偿7.9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盼达用车和力帆乘用车均是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帆股份”)旗下子公司。
一位要求匿名的律师认为,在力帆股份陷入资金危局的背景之下,盼达用车对力帆乘用车的索赔可能是一种资产保全的策略。

工商信息显示,盼达用车成立于2015年,是力帆股份旗下新能源汽车智能出行平台,提供分时租赁、专车租赁、企事业机构团体长租等用车服务的公司。从资本关系看,力帆乘用车与盼达用车均为力帆股份的子公司,后者持有盼达用车15%的股权。
按照力帆股份对外披露的信息,2015年至2018年期间,力帆乘用车和盼达汽车及其指定公司共计签订《购销合同》22份,购买力帆乘用车的新能源车辆近万台。然而,所购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却出现电池严重衰减、设计缺陷等严重质量问题,导致大部分车辆出现故障需长期维修、甚至无法运营的问题。
2018年9月26日,力帆乘用车和盼达汽车针对后者的损失赔偿签订了《关于采购新能源汽车的补充协议》,根据这份协议,盼达汽车最终向力帆乘用车公司索赔共计7.98亿元,其中包括资产损失、营收损失等。
2020年4月2日,力帆股份披露公告称,力帆乘用车收到重庆仲裁委员会送达的仲裁受理通知书。
关联公司向子公司索赔引起上交所关注。2020年4月3日,上交所向力帆股份下达问询函,要求列示力帆乘用车与盼达汽车签订购销合同的具体情况,并补充说明力帆乘用车向盼达汽车销售每一批次车辆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车型、数量、金额、交付时间及合同实际履行情况等。
同时,针对上述补充协议,上交所也要求力帆股份说明协议签署的具体情况,包括盼达用车向力帆乘用车提出大额赔偿仲裁要求,是否存在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利益倾斜的情形,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利用控制地位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上交所同时要求力帆股份在4月8日之前,以书面形式作出回应并对外披露所提及的上述信息。与此同时,上交所还关注盼达用车旗下的车型涵盖长安、奇瑞两个品牌旗下车型,该公司是否与其他厂家存在赔偿安排并签订相关协议。
北京某律所一位要求匿名的律师向第一汽车频道记者表示,盼达用车对于力帆乘用车的追偿是否合理,关键取决于当时合同约定的具体内容,以及上述补充协议签署的合规性。
他同时表示,在目前整个力帆股份陷入破产危机的背景之下,不排除盼达用车向力帆乘用车索赔是一种资产保全的策略,“在债务纠纷的层面,如果股份或者资产遭遇轮候冻结,按照法律规定一般是谁先主张,谁先得到追偿。那么,盼达用车提起仲裁申请,就获得了成为债权人之一的可能性,这样可以避免母公司资产被完全执行。”
数据显示,2019年,力帆股份整体汽车销量仅2.5万辆左右,同比下滑72.8%。今年1-2月,力帆股份仅售出汽车70辆。今年1月21日,力帆股份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称,预计2019年度净利润为亏损49.8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53亿元,同比下降2068.77%。
由于力帆股份汽车销量大幅下滑,整个“力帆系”都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
根据力帆股份公告,其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力帆控股”)持有的无限售流通股约6.04亿股股份被冻结,冻结股份占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的97.28%,占力帆股份总股本的45.96%。而力帆控股的股份被冻结的根源在于,力帆乘用车向横琴金投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通过融资租赁形式融资的1亿元,出现了部分逾期。
记者查询到,从2019年7月至发稿时间,力帆股份涉及的诉讼仲裁案件就多达10起,涉及金额超过30亿元。而据力帆股份此前的财报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负债为178.63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68.94亿元,账面货币资金仅存25.74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只有8.57亿元。
另据力帆股份9月发布的2019年公司债券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期末的银行贷款127.82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为104.86亿元。有25家银行为力帆股份提供授信,授信总额度共计125.66亿元,未使用额度仅剩4.5亿元。
力帆股份一名前员工向第一汽车频道记者表示,早在2016年,力帆汽车就开始出现资金吃紧的问题。为了应对燃油车业务下滑的压力,力帆股份试图通过向新能源汽车和出行业务转型进行突破。但力帆股份新能源汽车业务销量持续较低,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仅3091辆 同比下滑69.49%,拖累公司整体业务的同时,也加剧了债务负担。
据国内媒体报道,去年10月,重庆地方政府召集地方金融办及银行机构债权人等,组织成立了债权人委员会,要求各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希望以此方式帮助力帆渡过难关。力帆股份也通过转让15万辆乘用车项目生产基地,并将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以6.5亿元作价出售给车和家(理想汽车)100%股权。但仍然未能填补巨大的债务“窟窿”。
上述力帆股份前员工认为,在债务压顶、业务溃败、市场下滑等多重压力之下,力帆股份的前景并不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