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 认知失调

2024-05-07 01:06

1. 行为金融学 |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说的是当事情出现的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人感到一种不协调的痛苦,为避免这种痛苦,可能会对事实选择视而不见或故意歪曲 。例如,有人花多年积蓄买了房子,就不允许别人提这个房子降价的信息。因为降价会让自己感到认知失调,非常痛苦。所以宁愿选择不听、不看的方式来避免这种痛苦。刚刚新买车的人在购买完后会有选择性地避免阅卖其他车型的广告,而仅仅关注他自己车子的广告,这也是一种人为扭曲信息的认知失调行为。投资时也是一样。买入之后,就不去看坏消息。卖出之后,就不去看好消息。
    认知失调是由 费斯汀格 提出的,是指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
   心理学家总结了几个导致认知失调发生的常见场景,在这些情景下或者是因为认知与认知的冲突,或者是因为认知与行为的冲突,都会发生认知失调:
    (1)决策后的认知失调(post-decisional dissonance) 
   当我们在2个或以上的抉择中做自由选择free choice(没有外界的胁迫)时,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选择的优点和接受所选的缺点。此时,我们内心会产生失调,而减少失调的方式就是试图说服自己增加已经选择物件的吸引力,减少未被选中物品的吸引力。
    (2)诱发依从(Induced compliance) 
   当我们被诱导做一件同我们自己态度、价值观或者想法不一致的行为而且没有明显的诱因时,我们也会产生认知失调。
   1959年,费斯廷格做了一个实验,将被试分成2组,参加一个极其无聊的绕线团活动,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活动特无聊。实验结束时,主试让被试告诉下一个被试实验很有意思并分别给了2组被试1美金和20美金的报酬。实验结束后,主试对被试进行了一次评价测试。结果很有意思:
   获得20美金报酬的被试普遍认为活动没有吸引力,获得1美元的被试却出乎意料的表现出对活动的态度有了改观,他们表现出的活动乐趣更多,更愿意参加类似活动。这个实验中,获得了20美金报酬的被试将说假话这个行为归因于外部奖励使然,而只获得了1美金报酬的被试出现了认知失调,所以借助于态度的改变(他真的觉得这个事情没有那么无聊)来缓解这种无聊。
    (3)威胁禁止事情的发生(Forbidden Behaviour paradigm) 
   当我们被阻止做一件我们原本想做的事情,当仅仅赋予轻度的威胁时,我们会发生认知失调。
   1963,Aronson和Carlsmith做了一个实验,向儿童展示一堆玩具,然后禁止他们玩最想玩的一个。他们采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轻轻的惩罚,一种的种重重的威胁。过了一会儿主试回来问儿童对这堆玩具的喜爱程度。 被重重威胁的儿童对玩具的喜爱程度没有发生变化,相反轻轻惩罚的被试对玩具的喜爱程度降低了,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出现了失调。
    (4)额外的努力(Effort justification),专业名词叫心血辩护。 
   当一个人付出很多努力却并未取得想要的结果,甚至产生了负面后果时,我们的认知会产生失调,而且前期努力越大,失调越严重。
    (5)对行为的承诺,承诺与一致 
   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信仰、言语、行为前后不一致的人,会被看成是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她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性的核心。当我们的行为出现不一致时我们会出现认知失调。
    (6)不一样的认知、观念 
   当我们接触到和自己不同的认知和观念,尤其是当这个认知对于自己很重要时,我们会产生认知失调。
   害怕改变是我们人类的一大特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喜欢一层不变。对于新的观点和认知我们总是在进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过滤,留下符合我们价值观、认知的观念。而当我们不得不面对全新观点时,我们也会极力寻找论点以支撑之前的观点。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5种:

行为金融学 | 认知失调

2. 行为金融学 | 确认性偏差

 确认性偏差是指一旦人们形成先验信念,他们就会有意识去寻找支持或者有利于证实自身信念的各种证据,有时甚至会人为地扭曲新证据。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避免了后悔带来的痛苦,而且这些证据对自身信念的支持更增添了他们的“过度自信”。
   确认性偏差其实就类似于人们脑中的一个过滤器,只留下自己愿意相信的信息,对于那些不愿意相信的信息就自然而然地过滤掉了。简而言之,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那些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情。当然,这也体现了人们对事物发展的美好愿景,如果人们在潜意识里是支持某种言论的,那他肯定希望自己支持的这种观点能够成为事实,自然也就更愿意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观点,从而选择性地忽略那些有可能推翻自己观点的言论。虽然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总有一丝丝自欺欺人的意味在里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认性偏差非常普遍。对于世间的万事万物,我们都有可能陷入确认性偏差的思维之中,尽力找各种理由去证实它的错误性或者正确性。有时它会带来可怕的后果。2005年总统领导伊拉克战争期间,当面对表明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时,分析家们倾向于贬低这些信息,受先前接到的主流理论信息的影响,他们潜意识的驳斥了与之矛盾的信息,而不是独立地权衡分析这些证据。
   在金融市场上,人们往往也会陷入确认性偏差的怪圈。比如,如果你认为某一只个股的发展前景不错,就会有意识地去看那些关于这只股票的利好消息,即便是中间有一些对这只股票不利的消息传到了你的耳朵里,你也会选择性地忽略,并且在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种故意扰乱视听的手段。
   因此,你会投入大量资金在这只股票里。那么,如果这只股票有所上涨,你就会自我感觉良好,特别得意于自己当初的判断;即便这只股票并没有如预期中那样上涨,你也会在内心里安慰自己说这只是一个意外,最终肯定是要上涨的。但有可能你不断自我催眠的后果就是被它套牢,到那时候,你再悔不当初也已经来不及了。
   先确定观点,再去寻找依据,只会导致结果为伪,从而误导决策,造成损失。那么,在投资中我们如何避免确认性偏差的发生呢?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市场,市场不会因为你个人的参与而导致市场的变化(当然依据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还是会对市场产生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微乎其微,只要形成合力后才能显现其效果),它是多方参与后的结果。
   其次,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提出测试假说的唯一途径——寻找与它不一致的所有信息,这一过程也被称作 证伪 。所以在证实我们观点的时候,可以采用逆向思维也就是 证伪 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法证伪自己的观点,那就可以大胆采取行动了。
   最后,保持开放的心态,市场瞬息万变,短期的变化几乎是不可预测的,只有“拥抱”这种变化,顺应市场趋势,才能从市场中获利。

3. 行为金融学 | 后见之明偏差

  当事情发生过后,我们会认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上所称的“后见之明偏差 。
   很大程度上,“后见之明”源于人类对于“因果关系”的特殊偏好——如果寻找不到因果关系和一定“规律”,人类将很容易觉得自己生活在未知当中,从而感到极度的不安全。
   因此,“后见之明”作为一种人类自我安抚的能力,在事情已经发生之后,能够说服我们自己其实对此已有相当的了解(甚至是能够预见),从而缓解我们情绪上的焦虑和不安;否则,如果事情发生过后,我们就总是会伴随着惊讶、恐惧、不可思议、无法想象……后者可能不符合基因进化的基本过程。
   “后见之明”能够让人感到镇定,因为对已发生的事情,你感到能够掌控;也让人感到愉快,因为更进一步,你会认为自己预见了事情即将发生——如果你还在此事上获利,那么毫无疑问你会极大的加强这种感觉。
   “后见之明”这么好,那么它如此常见,就不足为奇了。
   行为经济学家巴鲁克•费斯科霍夫和鲁斯•贝斯所作出的研究表明:
   由此表明,在普遍意义上,结果导向是一种人性,“以成败论英雄”几乎不可避免。因此,“结果偏见”发生在各行各业。
   例如,你身边可能有位炒股票的朋友,有一天他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他对行情的猜测,还附上曾经猜测的时间。他确实在之前就猜对了,这难道不是“先见之明”吗?不是,其实,他猜了很多次,只有这一次是准的,他把这一次结果拿出来了而已。他甚至自己也忘记了那些曾经猜错的经历,只记住了这次对的经历。
   所以,人们经常在某些不确定事件的结果出现后,觉得似乎“我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这种“后见之明”使人们对自己的判断能力感到自豪。在投资中,后见之明使人们在估计风险时过度乐观,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后见之明偏差对人们对决策者行为的评估产生了恶劣影响,观察者们评估一个决策的好坏的标准,不是其过程的合理性,而是结果的好坏。
   好的决策如果产生了坏的结果,我们就会指责那些决策制定者;不负责任的冒险家如果很幸运,人们就会相信他们极富远见、英勇果敢,质疑他们的人则被视为平庸懦弱。这便是典型的“结果偏见”。
   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严重。比如“9·11”恐怖袭击事件,人们尤其容易相信,是那些没能预见到灾难的官员玩忽职守,尤其是得知他们还收到过袭击事件的提醒消息。但是真假消息成千上万,情报线索错综复杂,事情发生之前,没有人看见那一条的头顶上闪烁着红色警报的光芒。
   由于害怕受到结果偏见的指责,一些决策制定者只好采用保守的官僚做派——极不情愿冒风险。医生们要求患者做更多的检查,采用保守疗法,即使高风险的疗法可能更有用。这些做法与其说对病人有益,不如说是为了保护医生。
   后见之明的偏见,使组织和个人为了预防可能的指责增加了很多本来不必要的防范措施,极大地增加了社会成本,并掣肘了社会前进的脚步。

行为金融学 | 后见之明偏差

4. 行为金融学(四)——信息搜集阶段的认知偏差

回想自己进入币圈的原因,应该是2017年10-12月,反复看到007的同学在作区块链的分享,同时很多大V开始为一些项目站台,因此自己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进入。现在复盘时,会发现自己恰恰陷入了信息搜集阶段的认知偏差。
  
 行为金融学中,有一个最典型的偏差——易记性偏差。人有一种行为习惯,就是搜集信息时喜欢先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去找信息,容易被你记住的你会认为它是真的。
  
 那么,哪些信息容易被记住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事物的新近性、显著性、生动性、可想像性等影响人的记忆。
  
 刚刚发生的事,容易从记忆库中提取出来,在做决策的时候会更容易影响你。
  
 刚刚盈利了,更容易再买,从而忽略风险。刚刚亏损了,更容易悲观,不敢再碰。
  
 也因此,金融市场中,分析师的报告更注重形式,目的就是吸引人的关注,让人更容易记住,从而影响人的决策。
  
 第二种信息搜集阶段的认知偏差,是首位效应。
  
 对某种资产标的的第一感觉,往往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了后续的判断。第一印象非常好,即使后面出现了问题,人们心中也原因为它辩护;第一印象非常差,即使后面表现非常好,都很难再接受。
  
 当初购买eos的时候,我恰恰是陷入了这种偏差。N多大V对eos进行褒扬,也让我对eos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从而无法听别人说eos不好的地方,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反例也有,从刚进币圈开始,就听别人说trx不好,孙xx是个骗子,对trx感觉很糟糕,后面也影响了自己的决策。
  
 当然,eos还是不错的,trx也确实在收割人。但我想表达的是,这种情绪会影响决策,在投资中是非常不理性的,陷入了首位效应的偏差。
  
 认知到这些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复盘,从第三方角度对自己每天的投资心理进行反思,修正自己的错误。

5. 对行为的三大类认知偏差

本月在圈外的课程,有一门辅修课程《行为分析》,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知、能、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三大类的认知偏差:知识的诅咒、证实偏见和刻板印象。很多时候,会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看完这三类偏差,对很多他人的行为就能更理解了。
   1 知识的诅咒,即一旦你知道了某件事情,就很难去想象不知道这件事情会是什么样子。正如这一年来,我接触了很多自己以前从未接触的东西,就总会在想,要是一年前,我没有走出那一步,我还是个实实在在的井底之蛙,没法想象我现在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2 证实偏见,即如果你已经开始对某件事有了偏见,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偏见的信息,而不顾其他因素。跟婆婆相处以后,因为一些行为或言语吧,就会在脑子里固化了她凡事意见多的印象,任何时候但凡她提点啥,就会觉得是她多管事,很讨厌,而且还会在生活中把她的行为挑出来跟先生聊,“看吧,就是这样的,你不觉得吗”。
   3 刻板印象:可以说就是喜欢标签化吧,比如谈到大龄女性,就认为她们是要求太高等等,遇到老板交代的事情,就认为是老板压榨员工。
  
 我不知道我举的例子是不是都契合,这类事情在生活中都很常见。是一种固定式思维在这里,没有从别的情况、别的角度下再来考虑问题。这是很可怕,不仅对自己内心里有不健康的影响,还会让自己固定在那个思维空间里,出不来,不能去向上管理自我。
  
 所以接下来继续从知、能、愿去分析与调整,生活上如此,工作上亦如此。

对行为的三大类认知偏差

6. 行为金融学问题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BF)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它是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相对应的一种学说,主要内容可分为套利限制(limits of arbitrage)和心理学两部分。[编辑] 套利限制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理性交易者(也称为套利者)会很迅速的消除非理性交易者(也称为噪声交易者)引起的证券价格对其价值的偏离。行为金融学认为即使当一种资产被广泛的误价时,纠正这种误价的策略可能非常有风险。[编辑] 心理学 行为金融学融汇了心理学基本原理,其主要表现在信仰(过度自信、 乐观主义和如意算盘、代表性、保守主义、确认偏误、 定位、记忆偏误)以及偏好( 展望理论、模糊规避)在行为金融学的应用。行为金融学理论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有限理性”与“有限套利”是其两大支柱。它用“前景理论”描述人的真实性,认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是不具有长期理性行为的,至多拥有“有限理性”。短期来看,在某个具体的决策上,投资者可能是理性的、正确的;但从长期来看,投资者不具有统筹的、连续性的最优投资决策,不能严格按照“贝叶斯规则”行事,其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甚至是错误的。 (一)理论基础 1.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Kahneman和Tversky(1979)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风险回避的。期望理论认为投资者对收益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而对损失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表现为投资者在投资帐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而在投资帐面值盈利时,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期望理论成为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利用期望理论解释了不少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如阿莱悖论、股价溢价之迷(equity premium puzzle)以及期权微笑(option smile)等,然而由于Kahneman和Tversky在期望理论中并没有给出如何确定价值函数的关键--参考点以及价值函数的具体形式,在理论上存在很大缺陷,从而极大阻碍了期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行为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BPT)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BAPM)。一些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者认为将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完全对立起来并不恰当。将二者结合起来,对现代金融理论进行完善,正成为这些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在这方面,Statman和Shefrin提出的BPT和BAPM引起金融界的注意。BPT是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AP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MAPT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组合,最优的组合配置处在均值方差有效前沿上。BPT认为现实中的投资者无法作到这一点,他们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认识以及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式的行为资产组合,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特定的目标和风险态度相联系,而各层之间的相关性被忽略了。BAPM是对现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扩展。与CAPM不同,BAPM中的投资者被分为两类: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信息交易者是严格按CAPM行事的理性交易者,不会出现系统偏差;噪声交易者则不按CAPM行事,会犯各种认知偏差错误。两类交易者互相影响共同决定资产价格。事实上,在BAPM中,资本市场组合的问题仍然存在,因为均值方差有效组合会随时间而改变。 (二)投资行为模型 1.BSV模型(Barberis,Shleffer,and Vishny,1998)。BSV模型认为,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错误范式:其一是选择性偏差(representative bias),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这种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的反映不足(under-reaction)。另一种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on),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导致股价过度反应(over-reaction)。BSV模型是从这两种偏差出发,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效率市场假说的。 2.DHS模型(Daniel,Hirsheifer and Subramanyam,1998)。该模型将投资者分为有信息和无信息两类。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判断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着过度自信和有偏的自我归因(serf-contribution)。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有偏的自我归因则使他们低估关于股票价值的公开信号。随着公共信息最终战胜行为偏差,对个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就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反转。所以Fama(1998)认为DHS模型和BSV模型虽然建立在不同的行为前提基础上,但二者的结论是相似的。 3.HS模型(Hong and Stein,1999),又称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 theory model)。统一理论模型区别于BSV和DHS模型之处在于:它把研究重点放在不同作用者的作用机制上,而不是作用者的认知偏差方面。该模型把作用者分为“观察消息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观察消息者根据获得的关于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预测,其局限是完全不依赖于当前或过去的价格;“动量交易者”则完全依赖于过去的价格变化,其局限是他们的预测必须是过去价格历史的简单函数,在上述假设下,该模型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统一归结为关于基本价值信息的逐渐扩散,而不包括其他的对投资者情感刺激和流动性交易的需要。模型认为最初由于"观察消息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的倾向,使得“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期策略来利用这一点,而这样做的结果恰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反应。 4.羊群效应模型(herd behavioral model)。该模型认为投资者羊群行为是符合最大效用准则的,是“群体压力”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性行为,有序列型和非序列型两种模型。序列型由Banerjee(1992)提出,在该模型中,投资者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它个体的决策中依次获取决策信息,这类决策的最大特征是其决策的序列性。但是现实中要区分投资者顺序是不现实的。因而这一假设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缺乏支持。非序列型则论证无论仿效倾向强或弱,都不会得到现代金融理论中关于股票的零点对称、单一模态的厚尾特征。 (三)实证检验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现代金融理论相矛盾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主要体现在投资策略的改变上。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行为金融策略: 1.小公司效应。小公司效应是指小盘股比大盘股的收益率高。Banz(1981)发现股票市值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同一年,Reimganum(1981)也发现了公司规模最小的普通股票的平均收益率要比根据CAPM模型预测的理论收益率高出18%。最近Siegl(1998)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小盘股比大盘股的年收益率高出4.7%,而且小公司效应大部分集中在1月份。由于公司的规模和1月份的到来都是市场已知信息,这一现象明显地违反了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Lakonishok等(1994)的研究发现,高市净盈率的股票风险更大,在大盘下跌和经济衰退时,业绩特别差。市盈率与收益率的反向关系对EMH形成严峻的挑战,因为这时已知的信息对于收益率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2.反向投资策略(contrary investment strategy)。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一些研究显示,如选择低市盈率(PE)的股票;选择股票市值与帐面价值比值低、历史收益率低的股票,往往可以得到比预期收益率高很多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是一种"长期异常收益"(1ong-term anomalies)。Desia、Jain (1997),Ikenberry、Rankine Stice (1996)也发现公司股票分割前后都存在着正的长期异常收益。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反向投资策略是对股市过度反应的一种纠正,是一种简单外推的方法。 3.动量交易策略(momentum trading strategy)。即首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市收益和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定义的动量交易策略源于对股市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kg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至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连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的动量效应。事实上,美国价值线排名(value line rankings)就是动量交易策略利用的例证。动量交易策略的应用其实就是对EMH的再次否定。 4.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购买股票,以防不测时摊低成本的策略,而时间分散化指根据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长而将股票的比例逐步减少的策略。这两个策略被认为与现代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则明显相悖。Statman(1995),Fisher、Statman(1999)利用行为金融中的期望理论、认知错误倾向、厌恶悔恨等观点对两个策略进行了解释,指出了加强自我控制的改进建议。 (四)行为金融的发展前景 行为金融学起源于对金融市场“异象”的解释。Kuhn(1970)指出,历史地看,对于显著的异象存在三种回应。第一,一开始出现的异象可以随即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下解释。第二,认为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留给未来的研究者去解决。第三,理论基础发生改变,使得异象在新的框架下被解释。显而易见,行为金融的研究努力就是第三种回应。行为金融在试图解释异象的时候,借助于心理学研究中的人类心理和行为模式,从而使得其理论的前提假设逼近现实,即是改变了现代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 目前成型的行为金融学模型还不多,研究的重点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和认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历史观察上,以及鉴别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由于人类决策心理是多样化的,仅仅根据某一或某几种心理效应来解释特定的市场现象是远远不够的。Frankfurter and McGoun(2002)认为,行为金融的反驳是无力的,最终要被现代金融吸收同化。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目前行为金融研究虽然比较松散,但这是最终建立具有系统解释能力的统一的行为金融理论所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积累才可能最终建立统一体系。目前已经鉴别的具有潜在公理地位的心理决策属性包括:决策者的偏好一般是多方面的,对变化是开放的,并且常常形成于决策期间本身;决策者是适应性的,决策的性质和环境影响决策过程和决策技术的选择;决策者追求满意的而非最优的解,等等。因此,继续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金融研究之中,以期建立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决策心理框架,根据这个框架发展出完整的行为金融理论,这将是行为金融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发展方向。并且,随着这一过程的终结,行为金融将自然而然地取代现代金融理论而成为金融理论的主流。 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越来越注重理论的微观基础,越来越注重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如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的发展所揭示的那样。行为金融学打开了传统金融理论中所忽视的决策黑箱,从人类真实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入手,对于传统金融理论而言优势是明显的。并且由于它是一门边缘学科,随着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等其他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其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7. 行为金融学10--决策阶段的认知偏差 参考点依赖

见
  
 得到APP陆蓉《行为金融学》第九讲 决策阶段的认知偏差 参考点依赖
  
 在这一讲陆老师开始讲解决策阶段的心理偏差,人做出选择需要认知和决策两个步骤,认知是对单个对象的了解过程,决策是对两个或多个对象的比较选择过程。
  
 在决策阶段中,参考点依赖偏差是最重要的心理偏差。
  
 近几百年来,科学家对“人到底是如何做出决策的”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该开始,科学家认为人是根据“最大化财富”来做出决策的,但这受到了圣彼得堡悖论的挑战。
  
 根据圣彼得堡悖论,如果玩丢硬币游戏,开始时奖金少,后期奖金多,获得的奖金跟丢硬币的次数成正比,如果根据“最大化财富”来做决策,人们会花光所有的钱也要玩这个游戏,可实际上我们并不会花光所有的钱来玩这样的游戏。
  
 为解决圣彼得堡悖论,有科学家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对金钱的期望效用是递减的,风险厌恶产生,人关心的不是财富的绝对值,而是财富所带来的的效用。
  
 期望效用理论之后,又有人提出新的挑战,那就是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是关于两次选择,每次选择都有两个选项,选项进行了设计,看起来不同但实际上两次选择给出的期望值是一致的,如果按照期望效用理论,人们会选择期望一致的选项,但最终人们给出的答案却是不同期望值的选项。
  
 科学家研究之后,提出了决策依赖于参考点的结论。
  
 人是通过变化来体验生活的,选择时,人会根据参考点来做出决策,而不是期望效用。
  
 如果给你发1万元的奖金,给你的同事发5000元,与给你的同事发3万元,你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影响参考点的因素有历史水平(最典型的是成本价)、期望水平、他人决策(同群效应),我们会根据自己的成本价来判断亏损和盈利,从而做出决策,也时也会根据自己的心理价位来做出决策,也可能会根据别人的做法来调整自己的决策。
  
 感
  
 学习了参考点依赖,感觉非常有道理。
  
 思行
  
 股市中的最高点、最低点都是参考点,破新高、新低,这都是参考点在起作用,如果大家将同一个点位确定为参考点,大家都会根据这个参考点来做决策,我们如果根据这个参考点来制定策略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行为金融学10--决策阶段的认知偏差 参考点依赖

8. 08 | 行为金融学:踩过的坑为什么还会踩?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关键点:一、因为信息反馈阶段有五大认知偏差
  
 1.自我归因
  
 2.后见之明
  
 3.认知失调
  
 4.确认性偏差
  
 5.神奇式思考
  
 
  
  
 二、如何解决
  
 1.学曹操
  
 2.写日记
  
 3.《穷查理宝典》
  
 4.多元思维模型
  
 5.概率不等于必然
  
 
  
  
 三、思考题
  
 
  
  
 
  
  
  金句:在投资中,我们可能也会把一些具有相关性的事物误以为是因果关系,重复着我们自认为正确的投资模式。 
  
 
  
  
 
  
  
 自我总结:无论是在投资,还是生活中,人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仍然很难通过学习反思纠正自己。
  
  一、信息反馈阶段有哪些认知偏差? 
  
 自我归因、后见之明、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神奇式思考。
  
  你已经看到结果了,但对待结果的态度却与机器人不同,这些认知偏差会让你重蹈覆辙而不是越来越理性。 
  
 
  
  
 
  
  
  1.  自我归因 
  
 信息反馈阶段第一种认知偏差就是自我归因偏差。
  
 归因就是追溯事情产生的原因,这种偏差说的就是,人容易把好的结果归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的结果归于他人或客观原因。
  
 
  
  
  A.  盈利了,统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失败了,统统归因于他人或客观原因。这就是自我归因偏差。 
  
  生活中的例子: 
  
 成功了,都是自己的好;失败了,全怪别人。比如lol。
  
 
  
  
  B.  自我归因偏差导致你没有找到盈利和亏损真正的原因: 
  
 涨:实际上,你归因于自身能力的盈利,很可能是因为大盘普遍上涨了,也有可能只是短期的运气而已。
  
 跌:真正的原因可能在于你收集信息的偏差、你理解信息的片面和你买入卖出决策的冲动。
  
 
  
  
  C.  小结: 
  
 自我归因偏差使得你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盈利,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亏损,下次投资时并不会变得更聪明,而是会重蹈覆辙。
  
 
  
  
 
  
  
  2.  后见之明 
  
 先见之明,指在出现结果之前,就预测到结果的能力。
  
 后见之明,指当事情已经出现结果之后,误以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的一种幻觉。
  
 
  
  
  例子: 
  
 你身边可能有位炒股票的朋友,有一天他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他对行情的猜测,还附上曾经猜测的时间。他确实在之前就猜对了,这难道不是“先见之明”吗?
  
 不是,其实,他猜了很多次,只有这一次是准的,他把这一次结果拿出来了而已。他甚至自己也忘记了那些曾经猜错的经历,只记住了这次对的经历。
  
 
  
  
  小结: 
  
 在投资中,后见之明使人们在估计风险时过度乐观,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3.  认知失调 
  
 当事情出现的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人感到一种不协调的痛苦,为避免这种痛苦,可能会对事实选择视而不见或故意歪曲。
  
 
  
  
  例子1. 
  
 有人花多年积蓄买了房子,就不允许别人提这个房子降价的信息。因为降价会让自己感到认知失调,非常痛苦。所以宁愿选择不听、不看的方式来避免这种痛苦。
  
 
  
  
  例子2. 
  
 刚刚新买车的人在购买完后会有选择性地避免阅卖其他车型的广告,而仅仅关注他自己车子的广告。
  
 
  
  
  例子3. 
  
 投资时也是一样。买入之后,就不去看坏消息。卖出之后,就不去看好消息。
  
 
  
  
  小结: 
  
 认知失调让你收集不到全面的反馈。
  
 
  
  
 
  
  
  4.  确认性偏差 
  
 指的是人一旦形成一种观念,就会从肯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而不倾向于从否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
  
 
  
  
  例子: 
  
 你买了一只股票,你满眼看到的、满耳听到的都会是支持你买入的好消息;你卖出一只股票,你看到的、听到的也都是支持你卖出的消息。
  
 
  
  
 正面和反面的信息都有,你只是在有目的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通常,你总是能找到你要的信息,但这并不代表你的决策就是对的。
  
 
  
  
 
  
  
  5.  神奇式思考 
  
 是将相关性误以为因果关系而致。
  
 
  
  
  例子1. 
  
 古代人们常常“卜以决疑”,在重大决策前占卜。占卜的结果如果是好的,还会重复不断地这样做。
  
  例子2. 
  
 公司金融里,有些公司的某些投资或管理决策刚好是在业绩提升前做的,公司管理者就会不断重复这些决策,即使这些决策与业绩根本无关。
  
 
  
  
  在投资中,我们可能也会把一些具有相关性的事物误以为是因果关系,重复着我们自认为正确的投资模式。 
  
 
  
  
  投资工具: 
  
 实际上,它们只是相关而已。成功的话也只不过是概率在发挥作用。
  
  例如 
  
 大多数笃信股票投资技术分析的人,会根据技术指标来进行投资,盈利后认为某些技术指标对于指导投资非常有用,这很有可能就是一种神奇式的思考。
  
 
  
  
 
  
  
  二、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如何解决呢? 
  
  1.  自我归因 
  
 学习曹操,打了胜仗功在下属,打了败仗错在自己。
  
 
  
  
  2.  后见之明 
  
 写日记。思想情绪可能会变化,文字不会变。做好投资记录!
  
 
  
  
  3.  认知失调 
  
 《穷查理宝典》构建多元思维模型,试着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或者以第三人视角或者未来视角看待现在这个问题。那都不叫事儿!
  
 
  
  
  4.  确认性偏差 
  
 同3
  
 
  
  
  5.  神奇式思考 
  
 区别相关性和因果性。概率不等于必然!
  
 
  
  
 
  
  
  三、思考题 
  
 请结合这一讲的信息反馈阶段的各种偏差,举一个自己或身边人所犯的任一种偏差的例子。
  
 
  
  
  答:自我归因 
  
 很多人玩游戏,lol。
  
 赢了会说自己这局如何如何,我带你们上分!
  
 输了会讲自己如何心累,气的半死,带不动带不动,然后挂机。
  
 
  
  
  其实不管赢还是不赢,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KDA  打出来就行了。 
  
  这是自己能控制的事,不要去试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比如别人的发挥。这样自己一定会焦虑和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