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银行信用风险的措施

2024-05-05 01:15

1. 防范银行信用风险的措施

为了防范银行信用风险,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强化信用教育,倡导信用至上。培养公民的信用意识,在全社会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培养企业的信用意识,使企业认识到良好的信用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培养政府及其经济管理、司法部门的信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经济秩序的保证。   2、加强政策引导,净化信用环境。推行信用公示制度,综合治理破坏银行信用的行为。经常组织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一批企业信用等级,让诚实守信企业得到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让不讲信用的企业受到曝光,并受到联合制裁。  3、建设信用记录制度,防止银行误入“信用陷阱”。商业银行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建设信用记录制度的经验,按市场化运作,建立经营银行信用信息的专业化公司,开展联合征信业务,从企业、银行、税务等部门全方位地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诚实守信情况等综合信息,形成客户信用调查报告同时建立企业信用公共信息平台。   4、理顺产权关系,明确银行信用关系的主体。使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真正成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产权关系清晰的市场经济主体,从而真正奠定银行信用往来的基础,使信用交易的授信方有清晰的产权边界,能够独立地承担相应的责任。

防范银行信用风险的措施

2.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一、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培养信用管理人员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特定的部门和组织才能完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和坏帐处理等。成立企业内部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优势表现在:
  对外树立企业信用形象,坚决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
  对内随时监控信用政策,并及时调整;
  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防止一切人为因素造成损失;
  信用部门的“红脸”角色和销售部门的“白脸”角色是收账的最佳方式。

  二、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
  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就是要在交易前调查和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科学的信用决策。这项业务既可以由企业内部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完成,也可以委托专门的资信调查机构完成。资信调查的渠道包括客户直接提供的资料、实地调研、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政府其它相关部门等。调查内容包括企业概况、历史背景、组织管理、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企业应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调查和评估方式,保证客户信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时性。
  客户资信评估的方法由于企业注重方面的不同,所以选择的评价内容也就不同,因而评价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对于客户的资信评估,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5C要素分析法(专家意见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信用的5个方面来判断客户信用状况的一种方法。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质(Character)、偿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s)。企业通过对客户进行以上5个方面的定性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断其信用情况。第二种方法是信用评分法,是指对评价内容的指标进行考核评定信用分数,按每一项目内容给定分数计分,最后得出总分,再按得到的总分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

  三、制定客户信用政策,加强客户授信管理
  客户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权衡应收账款的效益与成本,对处理客户的应收账款所制定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
  信用标准是指企业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商业信用的最低条件。这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首要前提。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客户资信评价的方法确定信用标准。
  信用额度是在信用条件下,企业授予客户的赊销限额。确定信用额度的途径有:(1)递增法:不论是否评估客户等级,均按规定逐步放宽信用标准;(2)信用评级法:将客户主要信用要素设置权重,综合评分后授信(信用评级法主要适用于新客户的评估);(3)动态评估法:通过对客户财务、付款、基本要素的评估,区分客户等级并授信(动态评估法主要适用于老客户的评价);(4)模型分析法:通过对几项主要财务数据的分析,推断客户破产概率和发展趋,如Z分析模型等。
  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符合信用标准的客户赊销账款的最长期限,即延期收款期限。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提高企业商品的竞争能力,刺激销售增长,增加营业收入;但同时会使企业平均收款期限延长。企业在确定信用期限时,必须权衡延长信用期限的收益与费用。
  现金折扣是指给予提前付款的客户的优惠安排,包括两个要素:折扣期限和折扣率。折扣期限是提供优惠安排的有效期限,折扣率是提供优惠的程度。现金折扣的优点是可以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账款回收,减少坏帐,而缺点是利息损失巨大。

  四、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
  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就是在应收账款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监控账款,保障账款按时回收。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控制应收账款的限额和收回的时间;(2)充分估计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和风险;(3)及时组织安排到期和逾期的应收账款的催收。
  企业应当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分别建立:(1)应收账款预算与总量控制制度;(2)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3)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度;(4)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制度;(5)债权管理制度;(6)收账政策等。

  五、建立企业信用文化
  信用风险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企业领导、财务人员与销售人员以及客户的通力配合与努力来实现。企业必须逐步建立信用文化,加强全员信用风险意识。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信用管理专业培训,提升全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3. 银行可以运用哪些手段管理信用风险

1.银行的主要风险还是信用风险,其中贷款风险是主要内容。
银行要给一个客户做贷款,一般前提是该客户 在银行有较长时间的结算关系,有账户流水,更重要的是日常企业财务到银行对公柜台储蓄柜台办理各种业务透漏出来的一些信息,客户经理会和企业。

银行可以运用哪些手段管理信用风险

4. 信用证支付方式中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

要注意的点很多,你可以到福步论坛这些地方去看看。
根据经验,建议你注意以下几点:
1.开证行要挑选有信誉的,网上可以查到资质和相关评论
2.受益人一定要写准确,不能有任何错误
3.注意有没有软条款,不能做到的要要求对方改证
4.发货和交单时间是否可以做到,尽量要求长一点
5.对议付单据的要求要看仔细,尤其注意additional conditions 里面也有相关的要求,都要注意到。
总结的不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信贷业务风险点与防范措施有哪些

风险点:(一)从商业银行外部因素看:(1)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职能转换尚未到位,间接投资为主体的格局远未打破,银行、政、企之间的关系还未根本理顺,这些都会给银行贷款造成体制性风险.(2)宏观政策的影响. 一是行业政策性亏损.二是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取向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给商业银行贷款既可能带来生机,也可能带来风险.(3)市场供求的影响.市场疲软首先给企业造成经营风险,继而又会通过企业导致银行贷款风险.(4)借款人经营管理状况的影响,导致或加剧银行贷款风险.(5)社会信用状况的影响.我国社会信用状况不够理想:一是行政干预贷款.二是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 措施:(一)正确认识和把握贷款风险生长规律性,提高贷款风险防范对策和措施的适宜性与有效性.贷款风险生长经历风险萌芽、风险成长和风险爆发三个阶段,凸现贷款发放风险、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等五个生长节点.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防范风险生长的效果. (二)重视正确区分风险因素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采取不同的适当对策和措施.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生长的一系列因素中,商业银行对其外部因素具有明显的不可控制性,但对其内部因素则具有较强的可控制性.首先,对于不可控制性的外部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可以督促和帮助借款人改善经营管理,加快资金周转,增强守信意识,对于深受外部风险因素影响的贷款种类和贷款对象,要求提供贷款担保或开办贷款保险,以转移贷款风险,若没有提供贷款担保或贷款保险则不予贷款,以避免不必要的承担贷款风险.其次,对于可控制性的内部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可以改善贷款政策、程序、制度以及内控机制,严格督促执行到位,加强贷款合法性、规范性、风险性和效益性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强贷款风险责任的追究力度.

信贷业务风险点与防范措施有哪些

6. 信用风险包括哪些

  信用风险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一种风险,也即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亿美元的交易量。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

7. 银行处理个人信用风险有哪些内容

亲你好  银行处理个人信用风险有哪些内容如下:征信系统上查到是六大类风险客户,说明自己的个人征信不属于良好的情况,征信出现问题的情况。 信用报告记录信息主体信用活动、反应信息主体信用状况。主要是客户与银行之间发生的信贷交易的历史信息,只要客户在银行办理过信用卡、贷款、为他人贷款担保等信贷业务。 在银行登记过的基本信息和账户信息就会通过商业银行的数据报送而进入个人征信系统,从而形成了客户的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报告记录个人信贷交易明细记录,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并无所谓的“黑名单”。【摘要】
银行处理个人信用风险有哪些内容【提问】
亲你好  银行处理个人信用风险有哪些内容如下:征信系统上查到是六大类风险客户,说明自己的个人征信不属于良好的情况,征信出现问题的情况。 信用报告记录信息主体信用活动、反应信息主体信用状况。主要是客户与银行之间发生的信贷交易的历史信息,只要客户在银行办理过信用卡、贷款、为他人贷款担保等信贷业务。 在银行登记过的基本信息和账户信息就会通过商业银行的数据报送而进入个人征信系统,从而形成了客户的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报告记录个人信贷交易明细记录,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并无所谓的“黑名单”。【回答】

银行处理个人信用风险有哪些内容

8.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哪些问题?企业强化信用管理,塑造以“诚实信用”为特征的经营管理机制,是每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新增长之契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信用风险管理存在哪些问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     (一)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信用危机 
    很多企业盲目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而把信用管理看成是不利于销售额增加的因素,结果往往是否定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忽视对客户的信用管理。根据中国企业信用网的和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第九次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显示,在我国企业间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贸易总额的5%,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其比率仅为0.25%一0.5%。
     (二)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 
    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承担。然而,这两个部门由于管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在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问题上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相当多的企业是由销售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兼做信用管理工作,其根源在于这些企业没有设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没有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工作。
     (三)信用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 
    信用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信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信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然而,很多企业的商层管理人员对信用管理工作只是片面理解,认为信用管理工作就是收账,只要能说会道就无需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企业在招聘信用管理人员时,往往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将大量既缺乏专业知识又未受专门训练的人员配备到信用管理工作岗位上,导致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2     1.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信贷风险管控认知不足,一味追求业绩,不注重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这无疑给银行带来无形压力。另外,他们只着眼于短期盈利,忽视了未来商机。最后,信贷风险管控理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在商业银行整个人才体系中全面施行,导致工作人员误入歧途。
     2.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总体综合素质偏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业务方式不当、没有管理分析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责任感较低,未根据贷款要素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缺乏及时处理并调整贷款类别的积极性,没有核实贷款要素是否如实填制。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不准确严重阻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制水平提高,即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会导致数据出现质量问题,从而造成结果信任度低。也就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制中去。信用风险量度模型和技术落后是造成专业人才稀少的根本原因。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构架不稳,董事会和监事会权利过于集中,不能相互制衡;其次,风险管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影响风险管控的效果;最后是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没有独立性。我国推行贷款风险分为五大类,但存在很大缺陷:(1)主观性思维比较严重,贷款界限模糊,结果不一致;
    (2)对资产质量恶化的预估能力较低;
    (3)分类结果是粗线条分类;
    (4)利用带块五级分类计提贷款准备不能遮盖银行的信用风险;
    (5)五级分类不能区分借款人风险和债务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缓释方式单一不能够分散风险,各商业银行在抵质押率、后续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创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尚未实施统一风险要素调整规定,我国拍卖市场不完善,质押品处理难度高,银行不仅仅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