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生平事迹材料

2024-05-09 19:02

1. 胡适的生平事迹材料

  胡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  文化  运动的领袖之一。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胡适生平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胡适人物简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绩溪县人。出身徽商之家,1910年  留学  美国,1915年成为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的学生,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常识渊博,曾拥有三十多个博士头衔;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第一页;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并撰写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接替陈独秀主编《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  方法  论,在全国影响极大;提出过“全盘西化”论点;抗战期间曾出使过美国,代表蒋介石签订《中美互助条约》。政治上追随国民党,学术上是一代宗师,著述丰厚,治学方法上具有徽派朴学遗风。
 
     胡适故居坐落在绩溪县上庄村内,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屋南向,砖木结构,二进三间两厢,“回”形通转楼。占地208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门面二柱单门一楼式,上嵌砖雕、鸱吻。门前黑底金字“胡适故居”木牌,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题。前进堂前摆设“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钱君陶书。东西分列茶几、靠背椅,壁间挂胡适直系亲属图表。西部是胡适和江冬秀结婚房间,房内有木床、桌、椅、橱、凳等。前厢房是胡适童年读书处。东部房间连厢房为胡觉(胡适二兄)使用。正厅两厢房展出胡适家书手稿和部分著作、胡氏宗谱、海内外名士所赠字画、诗词和胡适“全家福”照片。后堂堂前挂胡适父亲铁花画像,东侧有胡适生母冯顺娣照片。堂上高悬朱底金字巨匾“持节宣威”四字,为邑人程东屏书,款落“绩溪县长朱亚云赠,民国三十一年”。当时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这四字意在勉励他衔命持节,不忘国威。故居内12扇落地隔扇门阴刻兰花,4块窗棂板刻花草题字,为墨模高手胡国宾作。其中有一幅题有“兰为王者冠,不与众草伍”。故居还陈列有胡适各个时期的照片,胡适手书范缜《神灭论》立轴,张之洞赠胡铁花帽筒,胡铁花七星剑、诰命箱及从台湾带回的海螺。
      胡适的人物生平 
     1.个人经历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  教育  ,打下了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  文章  ,后任该报编辑。
 
     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扬扬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1917年(25岁)夏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所写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逾两年;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
 
     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
 
     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 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寄居美国,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工作,后来去往台湾。
 
     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7年,出任台湾“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
 
     2.任职经历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1946年11月10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电邀胡适“莅京出席国民大会,藉慰众望”。次日,胡适飞抵南京。国民大会于11月15日开幕,代表总额2050名。胡适被选入主席团。《宪法草案》在大会需经三读。在二读大会上,又推定代表孙科、胡适、王宠惠等12人负责整理宪法决议案条文的文句。12月25日上午,进行第三读大会前,十二人决议案整理委员会公推胡适代表  报告  整理结果。看来,像宪法条文这样百年大计的文献之文字推定,只要有胡适在,大家就不会选第二人,尽管有望重一时的法学家王宠惠在其中。胡适报告后,宣读《宪法》条文历半小时,大会完全接受,郑重通过,制宪大业,宣告成功。
      学术研究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读期间,师从约翰·杜威,终生服膺实验主义(杜威式的实证主义)(pragmatism)哲学。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北京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赶走。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他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胡适很喜欢“谈墨”,他认为“欲知一家学说传授沿革的次序,不可不先考订这一家学说产生和发达的时代。如今讲墨子的学说,当先知墨子生于何时。”其中的兼爱思想成了胡适一生的品德。胡适还认为“天人感应”是汉代儒教的根本教义,而这是受墨子“天志”的影响。1921年,梁启超将作品《墨子》笺注辑为《墨经校释》四卷,送请胡适作序。胡适在这篇长序赞美任公的贡献,但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墨子不曾见到战国名将吴起的死——吴起死时,墨子已去世多年,而且墨学已是一种宗教。任公常说:“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之。”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
 
     1.儒学研究
 
     就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而言,在191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中,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以后又发表长篇论文《说儒》,提出“儒是殷民族教士”,“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靠他们的礼教知识为衣食之端,他们都是殷民族的祖先教的教士,行的是殷礼,穿的是殷衣冠”;周灭殷后,“他们负背着保存故国文化的遗风”,“儒是柔懦之人,不但指那褒衣博带的文绉绉的样子,还指亡国遗民忍辱负重的  柔道  和生观”;孔子是殷民族“悬记”而生的“救世主”,“他从一个亡国民族的教士阶级,变到调和三代文化的师儒”,孔子的最大贡献在于殷民族部落性的“儒”,扩大到到“仁以为己任”的儒,把柔懦的“儒”改变到刚毅进取的“儒”。孔子不是“儒”的创造者,而是儒学的中兴者。孔子的学说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强调教育和仁政,并以此来影响整个社会。胡适“大胆假说”的观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他的论证不够充分,不过他假设“儒”在殷时代就有了被后来的甲骨文研究判为事实。
 
     胡适并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学,他认为,“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新思潮的意义》)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进步,“不是孔夫子之赐,是大家努力革命的结果,是大家接受一个新世界的新文明的结果。只有向前走是有希望的,开倒车是不会成功的。”(《写在孔子诞辰之后》)对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持批判态度,说:“三纲五论”的话,古人认为是真理,因为这种话在古时宗法社会很有点用处。但现在时势变了,国体变了……古时的天经地义现在变成废话了。(实验主义》)
 
     胡适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编选,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荐》《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胡适自传》等。多部作品广为流传。
 
     2.哲学成就
 
     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他以其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为基础,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仅写到先秦,虽然一生也没有写下卷,被讥是“善著上卷书”,但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蔡元培赞扬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长处是“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统的研究”,称其为“第一部新的哲学史”冯友兰多次肯定《中国哲学史大纲》,认为它表明“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13页)。
 
     3.古典文学研究
 
     胡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儿女英雄传》《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十二部小说的研究皆卓然有成,著述六十万言,结集为《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出版。
 
     《红楼梦》研究是胡适古典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而胡适也被认为是新红学的开山鼻祖。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科学与民主两大思潮逐步深入人心。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是科学精神的传播者。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是其科学精神在古典文化领域的重要实践。胡适研究《红楼梦》主要运用的是科学的考证方法。他指出《红楼梦》应当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从作者、作者家世以及《红楼梦》的版本进行研究考证。胡适《红楼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情况,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间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十三年。通行一百二十回本中后四十回是高鄂所作(当然这一观点还值得商榷)。诸如这些现在已为常识的问题都是胡适研究考证出来的。
 
     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意义重大,其使红学的面貌为之一新。其成果极大地超越了以王雪香、张新之和姚燮为代表的题咏、评点派红学,也超越了以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等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将红学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地将其纳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范畴。
 
     胡适红学研究的著述颇多,其代表作有《红楼梦考证》、《考证的新材料》、《曹雪芹家的籍贯》、《谈作者的背景》、《一材料》,此外胡适与顾颉刚、蔡元培、钱玄同、周汝昌等人还有大量讨论《红楼梦》的信件。
 
     胡适热爱《红楼梦》,可以说他有着深深的红楼情结。1949年他即将离开陆时,许多珍贵藏书顾不上带走,但却将甲戌本《红楼梦》视若珍宝,催促周汝昌尽快还回以便带走,后来他从台湾到美国又将其远渡重洋带到美国。自1921年3月发表《红楼梦考证》初稿,到1962年逝世,胡适终生关注、追踪红学研究,胡适逝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1962年2月20日“致金作明”),还是谈《红楼梦》的。无论是研究红学,还是研究胡适,都不可轻忽“胡适红学研究”的价值与地位。
 
     4.禅宗研究
 
     胡适在写《中国禅宗史》的过程中接触到神会与北宗  辩论  的记载,感到如果不写神会,就难以写好禅宗史。1926年,胡适因在巴黎、伦敦相继发现三卷及一份残卷,约两万字有关神会和尚的资料,也就是《神会和尚语录》和《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又在伦敦发现了神会的《显宗记》。他不仅“要把禅宗史全部从头改写”,而且强调“这位大和尚神会实在是禅宗的真正开山之祖,是《坛经》的原作者”。印顺法师认为此为他的结论是不足取的,胡适忽略了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的部分,但在禅宗史的研究上,仍旧是有贡献的。胡适将当时禅宗史研究的问题点,由“西天二十八祖”的传承问题,转为禅宗革命家本身的问题。若无胡适的论断在先,日本学界不会有如此多的回应和研究成果,中国禅学研究将不可能达到今日之成就。是故印顺法师的研究成果实受惠于胡适的先前贡献。胡适说:“一千多年中,几乎没有人知道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地位,历史上最不公平的事,莫有过于此事的了”。1974年日本学者柳田圣山收集胡适的讲词、手稿、书信等编成《胡适禅学案》。
 
     1926年8月间,胡适奉派到英国参加中英庚子赔款全体委员会会议,顺便到大英博物馆与巴黎国家图书馆寻找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偷走的敦煌遗卷里的禅宗史料。胡适到了巴黎时,当时在德国柏林大学研究的傅斯年也赶来巴黎和胡适住在一起共同研究敦煌遗卷。胡适承认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受到傅斯年的影响。基本上胡适的禅宗研究就是要肯定北宗神秀的“渐修”学说而否定南宗慧能的“顿悟”说、并且证明所谓“六祖坛经”里“五祖弘忍传慧能法衣”的  故事  只是慧能的弟子神会和尚为了和北宗争夺皇室的供养所编造出的神话。
 
     5.《水经注》研究
 
     1942年,胡适卸任驻美大使后开始关注《水经注》研究,此后的20年间,在《水经注》版本研究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所谓“《水经注》案”,是指一百多年来,部分学者指责戴震偷窃赵一清《水经注》研究成果一事。对此,学术界普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戴震抄袭了赵一清的成果;一种认为赵一清、全祖望、戴震各自独立研究,取得了大体相同的结果。
 
     在十几年内,胡适搜集了四十多种《水经注》的版本,抄写了一百多篇长篇文章和一些考证文字,用了千百个证据,推翻了“几成定谳”的所谓戴震抄袭赵一清《水经注》校本的冤案。《戴东原的哲学》一书,是胡适研究清代思想史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胡适认为,清代思想史中存在一个反理学的大运动,这个运动有破坏和建设两个方面。前者是揭破理学的谬误,打破它的垄断地位;后者是要建设一种不同于理学的新哲学。
 
     戴震是胡适的徽州老乡。而胡适花了那么多功夫研究水经注来为戴震辩冤白谤,一方面是胡适一向有袒护安徽同乡的习惯,由胡适对李鸿章的评价就看得出来;一方面也是为了要发扬戴震的“从一事一物”开始“训练那心知之明”,以“渐渐进于圣智”的做学问的渐进法门。
      社会影响 
     1、新文化运动方面的影响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
 
     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一文,看出来的。
 
     20世纪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任命梁实秋并帮助他完成了日后号称是梁实秋对文坛的“三大功绩”之一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胡适纪念明信片
 
     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校“湖南自修大学”就是因为胡适的提议和倡导。他写给胡适的信中曾提到:“你的学生毛泽东……”。
 
     季羡林不是胡适的学生(他的老师是陈寅恪),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在他归国初期期间,受到胡适提拔。
 
     林语堂在其留学中,清政府取消对留学生资助,林语堂是靠着胡适的资助继续在国外读书的,等他回国从飞机场下来的时候,口袋里只有1毛钱。
 
     鲁迅、陈西滢都指责胡适提倡的“整理国故”是开现代科学倒车的作法。连胡适
 
     胡适诞生百年纪念邮票(台湾地区发行)
 
     专家周质平也认为:“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说并没有发生任何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于还把一批青年人引上了乾嘉考证的老路。
 
     胡适既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又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他还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蒋中正的挽联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在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的“极左”时期的中国大陆是个受到官方批判的人物,尤其是“极左”的斯大林主义学者的攻击对象,其时的中国大陆的教材曾一度否定他的政治思想;50年代初,曾对胡适展开大规模的批判运动。““””结束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都倾向于肯定他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且,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也被选入大陆全日制语文教育初中课本;在大陆的报刊杂志中,亦屡见有追念胡适先生精神的文章。
 
     鲁迅曾发表过《“好政府主义”》等文,实则抨击胡适的盟友梁实秋,却也含蓄地批评胡适“软弱”革命立场。
 
     2、不畏权贵的人生
 
     胡适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更是人们眼中的“自由主义斗士”。即使是对被软禁的封建帝王,也能报以人文关怀。胡适对已经退位十年有余的溥仪不卑不亢,与皇帝之间分庭抗礼,“他称我为先生,我叫他皇上”。即使卷入舆论的漩涡,他也能风骨犹存,为了自己的民主自由,甚至不惜以身试险去劝说袁世凯、吴佩孚、段祺瑞等多名军阀。在人们狂热的打倒一切的革命旋风中,依然能保持自己的  理性思维  ,并提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的一生是不卑不亢,不向权贵低头的一生,正如他的老师,哲学家杜威一样,是一个比较倾向于自由派的教育家,不希望向权威低头的斗士。尤其是在1960年,蒋介石准备再次当选总统之时,胡适挺身谏言,劝说蒋介石放弃权利,不要参加选举;并提议用不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出新的总统。当然这些话语,却不为蒋介石所接受。然而胡适就是胡适,永远笑呵呵地向人们阐述他的民主、自由,和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看了“胡适生平事迹 ”的人还看了:
 
   1. 杜甫的生平事迹介绍 
 
   2. 国学大师黄侃的事迹 
 
   3. 陈寅恪个人事迹介绍 
 
   4. 胡适学术成就探因论文 
 
   5. 近代史人物论文胡适

胡适的生平事迹材料

2. 关于胡适之的有关资料,越多越好。如题 谢谢了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此乃他最大的名山事业。  在理论倡导的同时,胡适还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的“尝试”。其小说、剧本均未见成功,独有出版于1902年的《尝试集》,乃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  文学创作非其所长,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而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人权论集》,再到主办《独立评论》,胡适始终坚持独立姿态和批判精神。抗战军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但其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义知识分子。  胡适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照他的理解,所谓整理国故,就是用科学方法对三千年来破碎的古学进行一番有系统的研究。故胡适治学特重方法,屡次撰文介绍清儒与西哲的“科学方法”,以至于再三声称他的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证明并推广其“科学方法”。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本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胆假设”。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抗战以后,因奔走国事,再加上自身学术路数的内在限制,胡适学术上未能更上一层楼。晚年沉醉于《水经注》疑案,下力甚大,可惜成果不尽如人意。

麻烦采纳,谢谢!

3. 关于胡适的事迹.资料,谢了

胡适小传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此乃他最大的名山事业。   在理论倡导的同时,胡适还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的“尝试”。其小说、剧本均未见成功,独有出版于1902年的《尝试集》,乃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   文学创作非其所长,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而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人权论集》,再到主办《独立评论》,胡适始终坚持独立姿态和批判精神。抗战军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但其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义知识分子。   胡适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照他的理解,所谓整理国故,就是用科学方法对三千年来破碎的古学进行一番有系统的研究。故胡适治学特重方法,屡次撰文介绍清儒与西哲的“科学方法”,以至于再三声称他的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证明并推广其“科学方法”。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本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胆假设”。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关于胡适的事迹.资料,谢了

4. 胡适的生平事迹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同年,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1919年,接办《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
1920年,离开《新青年》,在南京大学暑期学校讲学。
1921年,作《杜威先生与中国》。
1922年,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代理文科学长,创办《努力周报》。在其第二期(1922年5月14日)与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梁漱溟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
1924年,和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在1925年2月份,参加北京善后会议后并参与起草部分会议文件。
1926年,胡适和他的师父郭秉文等人在美国发起成立华美协进社。游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诸国。
1927年,胡适正式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然后与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在上海蒋介石与宋美龄婚礼上结识蒋介石。
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并任中国公学校长。
1959年兼任台湾长期科学发展委员会主席。
1960,雷振与台湾和香港的非党成员联合,反对蒋中正再次当选为违反台湾宪法的总统。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之后,胡适没有参加雷震的入党筹备工作,而是鼓励了很多人。同年9月,雷震因“共同间谍”案被捕,历史上称雷震事件。
总的来说,蒋忠是想阻止雷震组建一个新的政党。胡适当时还是中央研究院院长,他没有参与到雷震的营救中,但没有成功。胡适留下了一本三千字的日记来解释整个故事。
1961年2月,胡适出席了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主持的宴会。当他到达时,他感到不舒服。他被送到医院,脉搏跳了135下,痰里有血。医生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医院住院2个月,然后回家自理,但身体已逐渐虚弱。11月病情恶化,到台湾大学医学院休养。
1962年1月,胡适从泰达医院出院。2月24日,胡适在中央研究院的招待会上死于台湾省台北市南岗区心脏病发作。
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对新青年文学改革的看法,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旗帜,使他们成为文学革命的领袖。在崇尚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是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文化大革命之父”。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包括诗歌、戏剧和小说。

扩展资料;
胡适一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他反对暴力革命,坚持渐进式改革。他在五四运动中提倡“德先生”(民主),晚年在台湾领导“自由中国”。
他的自由主义朋友(丁文江、蒋廷夫、吴景超等)在20世纪30年代的独立审查时期都动摇了,认为“专制”是“立国”的有效方式,民主要在“立国”成功后才能建立。
胡适在辩论中拒绝让步,认为只有民主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现代国家。“专制主义”——甚至是“开明的专制主义”——最终必将导致一个不受监督、不受制裁的强大政府。
胡适的贡献是“创造了近代中国的舆论”,他对舆论空间的探索也是他政治理想的实践。他充分倡导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新闻自由,以赢得人民批评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权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适

5. 胡适人物事迹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同年,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1919年,接办《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
1920年,离开《新青年》,在南京大学暑期学校讲学。
1921年,作《杜威先生与中国》。
1922年,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代理文科学长,创办《努力周报》。在其第二期(1922年5月14日)与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梁漱溟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
1924年,和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在1925年2月份,参加北京善后会议后并参与起草部分会议文件。
1926年,胡适和他的师父郭秉文等人在美国发起成立华美协进社。游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诸国。
1927年,胡适正式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然后与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在上海蒋介石与宋美龄婚礼上结识蒋介石。
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并任中国公学校长。
1959年兼任台湾长期科学发展委员会主席。
1960,雷振与台湾和香港的非党成员联合,反对蒋中正再次当选为违反台湾宪法的总统。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之后,胡适没有参加雷震的入党筹备工作,而是鼓励了很多人。同年9月,雷震因“共同间谍”案被捕,历史上称雷震事件。
总的来说,蒋忠是想阻止雷震组建一个新的政党。胡适当时还是中央研究院院长,他没有参与到雷震的营救中,但没有成功。胡适留下了一本三千字的日记来解释整个故事。
1961年2月,胡适出席了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主持的宴会。当他到达时,他感到不舒服。他被送到医院,脉搏跳了135下,痰里有血。医生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医院住院2个月,然后回家自理,但身体已逐渐虚弱。11月病情恶化,到台湾大学医学院休养。
1962年1月,胡适从泰达医院出院。2月24日,胡适在中央研究院的招待会上死于台湾省台北市南岗区心脏病发作。
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对新青年文学改革的看法,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旗帜,使他们成为文学革命的领袖。在崇尚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是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文化大革命之父”。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包括诗歌、戏剧和小说。

扩展资料;
胡适一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他反对暴力革命,坚持渐进式改革。他在五四运动中提倡“德先生”(民主),晚年在台湾领导“自由中国”。
他的自由主义朋友(丁文江、蒋廷夫、吴景超等)在20世纪30年代的独立审查时期都动摇了,认为“专制”是“立国”的有效方式,民主要在“立国”成功后才能建立。
胡适在辩论中拒绝让步,认为只有民主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现代国家。“专制主义”——甚至是“开明的专制主义”——最终必将导致一个不受监督、不受制裁的强大政府。
胡适的贡献是“创造了近代中国的舆论”,他对舆论空间的探索也是他政治理想的实践。他充分倡导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新闻自由,以赢得人民批评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权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适

胡适人物事迹

6. 胡适先生的事例

胡适小传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1、开怀一笑---胡适的故事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1891--1962年)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2、抗战期间,胡适任驻美国大使,有一记者写了一篇关于胡适的报道,说胡适是个收藏家,一是收藏洋火盒,二是收藏荣誉学位。

7. 胡适其人轶事

​
                                          
 冯顺弟是个懂得教育孩子的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批评儿子,以免伤到儿子的自尊心。但每天早晨,她都要对儿子晨训,儿子说错的话,做错的事儿,全都跟儿子讲清楚道理,告诉儿子错在哪里。不管家境多么窘迫,她也要为儿子买书....后来她的儿子胡适,成为大思想家,一生得过35个博士头衔。
  
 
  
  
 少年胡适出洋,哥哥对他说:到美国别学没用的文史哲,要学有用的才能发财。胡适答应,到美国选修农学。老师拿来30多种苹果,让学生们认苹果的名字,胡适照着书对啊对,错了一多半。再看别的学生,人家根本不用对,都是农家子弟,这苹果打小就认识。当时胡适就抓狂了,从此改修文史哲,终成大家。
  
 
  
  
 青年胡适,海外归来,母亲安排他迎娶乡女江冬秀,娘叫曹诚英,胡适仔细一瞧美丽的伴娘,哇,就陷入了情网。之后胡母去世,胡适对江冬秀说:离婚吧,因为我们没有感情。江冬秀拿来菜刀,说:要离婚,先宰了我替你生的两个儿子。没感情你还敢生俩儿子?胡适傻眼,最终也没离成婚。
  
 
  
  
 青年胡适初入北大讲哲学,学生们瞪眼一听, 认为胡适说得不对,自己才对,遂发起驱逐胡适运动。胡适年轻,面对攻击狼狈不堪,眼看就要被赶走,这时候北大几名国学教授赶来,坐在讲台下认真听胡适讲课,学生们这才接受.....越是不懂,越认为自己正确,让不懂的人承认你很难,让明白人承认你倒很容易。
  
 
  
  
 1946年,中年胡适在北大演讲,说:为什么我要你们独立,而不说自由呢?自由是对外面的束缚而言,不受外面势力的限制与压迫。而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不能独立,仍然是做奴隶..最后他说:善未易明、理未易察。意思是: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干万不要把一种思想当作金科玉律去信仰,这样很容易被人利用。
  
 
  
  
 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八大本《胡适思想批判论文C编》,200多万字。老年胡适称自己是唯一看完这套书的人。唐德刚问:里面难道没有一点学问和真理?胡答:没有学术自由,哪里谈得到学问?次年,老友陈源从大陆邀请胡适,致信说,大批判是对你的思想,不是对你个人。胡适批注:除了思想之外,什么是“我”?
  
 
  
  
 胡适墓志铭: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蒋介石赠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其人轶事

8. 胡适的轶事典故

 对于《新青年》时期的胡适,鲁迅持肯定态度。他说:“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并坦言“我佩服陈胡。” 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商定稿件,又书信往来,互借图书资料,关系颇为亲密。鲁迅在《无声的中国》、《怎么写》等杂文中,称胡适是文学革新的最先“尝试”者,胡适的日记“一定该好得多”。读了胡适关于白话文的论着后,鲁迅赞其“警辟之至,大快人心!我很希望早日印成,因为这种历史的提示,胜于许多空理论”。(1922年8月21日致胡适信)但后来因为胡适主张青年学生埋头读书,少参与政治,加之与新月派文人陈源、梁实秋等的争执,以及胡适宣扬“好政府”主义,又受到逊位的皇帝溥仪、国民政府首脑蒋介石的“垂询”,鲁迅遂与胡适分道扬镳。从1920年代中后期到1930年代中期,鲁迅对胡适成见日深,写了不少讽刺、批评胡的文章。左翼革命文学家鲁迅与右翼文化泰斗胡适,势不两立、水火不容。鲁迅对胡适由褒而贬,由扬而抑,由赞誉而至讽刺、排斥,连原先捧作“警辟之至”的《白话文学史》,后来都指为“也不见得好”了。在《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胡适总结五四白话文学的成绩,称“成绩最大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1922年时的胡适对鲁迅推崇备至,几乎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成绩归于鲁迅。对于包括鲁迅在内的左翼作家的抨击以至谩骂,胡适非常大度,以“老僧不见不闻”的淡定,不气,不急,不理会。迄今为止未见胡适回骂鲁迅的文字。当鲁迅遭到无端谩骂、人身攻击时,胡适却为鲁迅辩诬、主持公道。1936年11月,苏雪林致信蔡元培、胡适,对鲁迅大肆攻击。她说鲁迅“心理完全病态”,“人格卑污”,“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胡适于是年12月14日复信,告诫苏雪林“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批评她用“衣冠败类”、“奸恶小人”等字句“尤不成话”,“是旧文字的恶腔调,我们应该深戒”。胡适还告诉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温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胡适在信中又提出如何正确评价人物的问题:“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中国大陆思想界掀起了一场批判胡适思想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胡适的思想不仅受到 了他的对立者的猛烈批判,而且他的朋友故旧,甚至学生也都向胡适一齐开火。1949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何干之的 《五四的两个基本口号》,文章批判了胡适在 “问题 与主义”的论战中的主张是阻止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成 长,是对工人阶级的革命领导权的抗拒。1951年 8月,北 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等师生召开 “控诉会”,俞平伯、 顾颉刚、朱光潜等胡适的同事、学生都作了批判性发言。 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对胡适思想的质疑之声便已存在,例如鲁迅、陈西滢都指责胡适的提倡整理国故是开现代科学倒车的作法。胡适研究专家周质平认为: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无积极推动的作用,还把一批青年人引上乾嘉考证的老路。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又称文学革命。胡适到北大后通过讲堂和报刊(如《新青年》、《努力周报》、《晨报副刊》等等)直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大力提倡“新文化”或“新思潮”。“左”倾思潮在1920年有逐渐压倒胡适的趋向。但胡适的思想还是在当时不少“左”倾青年的心中留下种子,几十年后又奇迹的出现。在先后读到的王元化、李慎之、舒芜几位先生晚年的文字,都明显透出“回向胡适”的信息。  《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研究》共有六篇,分别是“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谈学谈诗二十年——序《胡适杨联往来书札》”“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胡适与中国的民主运动”“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一篇,是余英时为2004年公开出版的《胡适日记全集》序文,占去了全书内容大半。与其他研究胡适的著作不同的是,余英时以胡适1910年赴美留学到晚年1962年的日记、书信为基本史料,旁征博引,将围绕胡适本事中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一还原。在胡适本事中,关于胡适博士学位的真假,一直有争议。1919年,当胡适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倡言“新文化运动”时,胡适“昔为好友,今为仇雠”的梅光迪,就对胡适是否该称为“博士”提出质疑;其后,做过胡适口述自传的唐德刚,也对胡适的博士学位提出同样的质疑。他在《胡适口述自传》的一条注释中,推断胡适博士论文口试结果是“大修通过”,而且必须“补考”,因而迟至1927年他重返哥伦比亚大学,满足了这两项要求之后,才取得博士学位。唐德刚的这一注释,后来多为研究胡适的学者所尊奉,胡适博士学位的悬案也由此产生。余英时通过校勘这一时期胡适的日记,比照其他史料,认为胡适的博士学位是货真价实的。他认为:“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除了因‘论文缓缴’延迟了十年之外,别无其他可疑之处。至少到现在为止,尚未出现任何足以致疑的证据,唐德刚先生的‘论文口试’为‘大修通过’之说,仍然是个‘假设’。”作为叙述历史的作品而言,包含丰富的、生动的细节的大量材料,是吸引读者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因为如此,有关胡适的研究作品,类似胡适博士学位真假之类的细节往往被渲染。但是,从研究历史的学术价值而言,细节丰富却并不等于历史真实。余英时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不真实却丰富的细节一一剔除。有关胡适个人生命史上的一些其他疑点,诸如胡适是不是“哲学家”、胡适的感情经历等,在余英时的诠释中,都一一破解,胡适的本来面目也慢慢清晰起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