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归纳争议焦点

2024-05-09 09:39

1. 如何归纳争议焦点

 如何归纳争议焦点
                      如何归纳争议焦点,在生活当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要写过或者了解过案件的焦点问题,将争议的焦点归纳出来,并将采纳证据的情况进行逐一说理论证,下面我整理了如何归纳争议焦点。
    如何归纳争议焦点1     (一)排除法 
    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是在庭审过程中作出,应首先认真听取原、被告的诉辩主张,归纳出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部分,排除不构成或推定不构成争议焦点的事实,然后对于双方陈述有争议的部分划定主次,主要争议的那些事实可以确定为争议焦点。
    对争议焦点的归纳,是一个逐步需要认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对一些法律关系较为复杂的案件,在我们自己的审理程序安排上可以分阶段进行;
    通过庭审前阅卷初步了解案情,需要的话进行庭前证据交换来部分排除,这样到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就会逐步形成,如此对争议焦点的层层筛选,能更为准确。
     (二)类案分析法 
    我国虽然不适用判例法,但判例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准确适用法律的有效方法,对于指导法官归纳争议焦点,特别对案情复杂、法律适用困难的案件,分析类似案例,吸取经验,能更有效地归纳出争议焦点。
    
     (三)要件分析法 
    按照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通盘依次检查,能够全面、准确地归纳案件争议焦点。比如在侵权纠纷案件中,法官首先明确侵权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即损害事实;
    过错及因果关系,对照构成要件依次排查,双方当事人没有争议的作为案件事实予以认定,当事人有争议的就应当作为争议焦点,来统领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和认证,就会使庭审过程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取得好的庭审效果。
     (四)“倒推法” 
    这是参照中学时期解几何题经常用“倒推法”,即倒着推理。正常推理是根据已知的条件推出结论,倒着推理是根据结论向前推出应具备的条件,“倒推法”在寻找争议焦点上效果也是蛮不错的。“倒推法”思维方式,其实是要件法分析法的一个延伸,也可以称为逆向要件分析法。
     (五)综合判断法 
    为了避免片面适用某一种方法,造成归纳争议焦点不准确,庭审法官可以分别适用上述方法,进行筛选,必要时充分利用合议制度、定期的案件讨论例会等方式,各抒己见,切实保证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质量。
    如何归纳争议焦点2     一是要提高庭前阅卷质量。 
    法官对当事人所争议焦点的看法是逐步形成的,包括在庭前阅卷、庭前会议、庭审调查及文书撰写等各个阶段。因此,法官应当在庭前准备阶段仔细审查诉讼材料,通过阅卷;
    对当事人的诉求、主要理由、主要事实及存在的主要矛盾了然于胸,不要非等到庭审调查阶段才根据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归纳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这对把握争议焦点十分重要。
     二是庭前对双方当事人诉辩实体法律规范要有必要的准备。 
    法官既要对支持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实体法律规范进行查找,同时对被告答辩主张所依据的实体法律规范也进行查找,这其实是在为原、被告“找法”的过程。
    
     三是法庭审理阶段固定原告的诉讼请求,明确被告的答辩主张。 
    归纳争议焦点要本着一个原则,从确定的争议焦点上就能看出下步的审理思路,便于下步的法庭调查。争议的焦点往往在明晰原被告的诉辩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双方充分对抗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此,要准确的界定争议焦点,务必明确原被告各自的诉求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综合分析原被告诉辩意见。
     四是裁判过程中准确适用法律。 
    法官在起草裁判文书时,应当对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及被告提出抗辩理由的实体法律规范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法律条文构成要件。民事案件当事人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如侵权关系、合同关系、不当得利关系等,结合每一种法律关系的特点,准确把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在此基础上准确适用实体法律规范及相关过构成要件,再根据原告起诉的事实理由,对照被告答辩主张或理由归纳出争议焦点。这样归纳出的争议焦点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且合法。
    如何归纳争议焦点3     首先,作为法官要明白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的概念是什么,才能谈及到如何归纳焦点的问题。 
    所谓的争议焦点是指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意见不统一且对于案件处理结果有重大影响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明白了争议焦点的概念才能轻松归纳焦点。
     其次,要明白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的特征或者范围。 
    即争议的.焦点范围是法律问题或者事实问题,特征是双方当事人对此意见向左,无法达成一致,并且对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重大影响,如果不具有这些全部的特征,则不属于案件争议焦点。
     再次,要归纳案件庭审争议的焦点先要确定案件审理的对象是什么。 
    然后将复杂的争议焦点通过归纳分析简单化,使得双方当事人以及法官能够一眼就明白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理清思路,做到言简意赅。
    
     同时,法官要合理圈定争议焦点的范围,不要将范围扩大化。 
    或者将该圈定的没有圈定,将不该圈定的圈定了,这样会使得案件争议的焦点模糊不清,使得案件的审理及其判决不能够做到案结事了。
     另外,一般而言,一个案件中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范围主要包括。 
    实争议焦点、证据争议焦点、法律争议焦点。而那些与案件处理结果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争议,则不属于争议焦点的范畴,不应当予以归纳,以提高庭审效率和判决书书写的严谨性。
     另另外,一般而言,当事人对于法律的具体规定不怎么清楚。 
    可能会对事实问题比较清楚,但法官作为专业人士对于法律的规定比较清楚,因此在争议焦点的归纳时不能遗漏了法律适用上的争议。
     最后,法官要在归纳案件庭审争议焦点时要做到排同存异。 
    逐步确定争议焦点。所谓的排同存异是指排除当事人无争议的内容,寻找有争议的地方。只有有争议才能作为争议焦点。所谓的逐步确定则是指争议的焦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庭审的深入不断深入。

如何归纳争议焦点

2. 争议焦点如何归纳

 争议焦点如何归纳
                    争议焦点如何归纳,在生活当中,相信有很多小伙伴都有些过类似的文章,一个案子经过立案、交换证据、法庭辩论,最后根据法院的审核结果,将此归纳起来,下面我整理了争议焦点如何归纳。
  争议焦点如何归纳1   一、民事诉讼中法院怎样归纳争议焦点 
  1、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并就归纳的争议焦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二十六条
   二、民事诉讼庭审答辩的内容是什么 
   1、答辩 
  是相对起诉而言的,是当事人行使辩论权利的一种形式。即被告人针对原告人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答复和辩解。答辩状,是被告人或被上诉人针对原告人或者上诉人的诉讼请求、事实根据和理由进行回答和辩解的诉讼法律文书。
    
   2、答辩状的内容 
  可以是实体方面的,也可以是程序方面的,被告在答辩状中提出的`主张,自己负举证责任,亦应提供证据和证据来源,以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答辩状通常由首部、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首部应写明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和住址;正文应写明答辩的根据和理由,其主要内容包括:原、被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案件事实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起因和现状,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提供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法律依据,据理进行反驳;结尾应记明答辩状送至的人民法院的名称、时间和答辩人签字或盖章。
  争议焦点如何归纳2   一是要提高庭前阅卷质量。 
  法官对当事人所争议焦点的看法是逐步形成的,包括在庭前阅卷、庭前会议、庭审调查及文书撰写等各个阶段。因此,法官应当在庭前准备阶段仔细审查诉讼材料;
  通过阅卷,对当事人的诉求、主要理由、主要事实及存在的主要矛盾了然于胸,不要非等到庭审调查阶段才根据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归纳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这对把握争议焦点十分重要。
   二是庭前对双方当事人诉辩实体法律规范要有必要的准备。 
  法官既要对支持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实体法律规范进行查找,同时对被告答辩主张所依据的实体法律规范也进行查找,这其实是在为原、被告“找法”的过程。
    
   三是法庭审理阶段固定原告的诉讼请求,明确被告的答辩主张。 
  归纳争议焦点要本着一个原则,从确定的争议焦点上就能看出下步的审理思路,便于下步的法庭调查。争议的焦点往往在明晰原被告的诉辩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双方充分对抗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此,要准确的界定争议焦点,务必明确原被告各自的诉求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综合分析原被告诉辩意见。
   四是裁判过程中准确适用法律。 
  法官在起草裁判文书时,应当对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及被告提出抗辩理由的实体法律规范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法律条文构成要件。民事案件当事人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如侵权关系、合同关系、不当得利关系等,结合每一种法律关系的特点;
  准确把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在此基础上准确适用实体法律规范及相关过构成要件,再根据原告起诉的事实理由,对照被告答辩主张或理由归纳出争议焦点。这样归纳出的争议焦点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且合法。
  争议焦点如何归纳3   一、汇报范围 
  首先明确汇报的范围。一般而言,对于下列案件应当当面或书面形式进行汇报:上级院交办、领导关注、重大敏感、存在分歧、拟撤回起诉、拟判无罪、其他需要汇报的案件。对于上述案件,应当在提前介入、受理、批捕、起诉、法院判决等各个关键节点,及时报送。
   二、目的明确 
   (一)带着问题。 
  汇报材料本身是为了解决问题,一般而言,涉及证据标准、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追诉范围等。如果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对于提请上级院审议决定的问题在开篇直接点明;
  例如:关于李某某等人是否需要追诉。当这些问题第一时间映入上级眼帘时,上级自然会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注重对焦点问题的审查判断,有效提高汇报效率。如果要报告的问题比较多,则在汇报材料中以“需要汇报的问题”专门列出。
    
   (二)要有结论。 
  每种公文都有特定的目的。案件汇报材料的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是在最短时间内让上级了解案情、方便决策。报告要拿出承办人、本单位的处理意见,不能观点不明,把矛盾问题全部上交。认识有分歧的没关系,把每种观点写清楚,一定要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并且这个意见要有充分的论证说明。
  报告切忌罗列一大堆问题但是最后没有观点。这样的报告提交上去,阅读者往往不知所以然,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认识分歧、争议焦点是什么,本院检察环节做了哪些工作,困难在什么地方,目前得出什么结论,需要上级明确指示什么,需要明确。否则达不到汇报的效果。
   三、详略得当 
  汇报材料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上级看明白案情。有的汇报材料过于冗长,直接把案件批捕、审查起诉报告拿过来用,这个也不合适。因为有的审查报告大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全部照搬照抄会显得冗长,没有重点,特别是大段的证据罗列,没有必要,也看不明白。
  试想,一份数百页的审查报告交到上级手中,内容庞杂,功夫也下了,但是效果没有达到,对方看了半天还是云山雾罩。要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对于承办人而言,是在较长的时间内经过了充分的阅卷、提审、取证后熟悉案情,对事实、证据自然了解。
  但是换位思考,上级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案情,从完全陌生到熟悉是有一个过程的,将心比心,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把案情汇报清楚、把事说明白,从阅读者的角度来审视,无外乎是案件争议焦点、事实、证据、定性、结论。

3. 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

 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
                    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如今法院要审理的案件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必须做到争议焦点归纳的准确无误,才能在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并且提高审判效率,下面一起来看看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
  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1   如何归纳当事人的争议焦点 
   一是要提高庭前阅卷质量。 
  法官对当事人所争议焦点的看法是逐步形成的,包括在庭前阅卷、庭前会议、庭审调查及文书撰写等各个阶段。因此,法官应当在庭前准备阶段仔细审查诉讼材料,通过阅卷,对当事人的诉求、主要理由、主要事实及存在的主要矛盾了然于胸,不要非等到庭审调查阶段才根据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归纳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这对把握争议焦点十分重要。
   二是庭前对双方当事人诉辩实体法律规范要有必要的准备。 
  法官既要对支持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实体法律规范进行查找,同时对被告答辩主张所依据的实体法律规范也进行查找,这其实是在为原、被告“找法”的过程。
   三是法庭审理阶段固定原告的诉讼请求,明确被告的答辩主张。 
  归纳争议焦点要本着一个原则,从确定的争议焦点上就能看出下步的审理思路,便于下步的法庭调查。争议的焦点往往在明晰原被告的诉辩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双方充分对抗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准确的界定争议焦点,务必明确原被告各自的诉求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综合分析原被告诉辩意见。
    
   四是裁判过程中准确适用法律。 
  法官在起草裁判文书时,应当对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及被告提出抗辩理由的实体法律规范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法律条文构成要件。
  民事案件当事人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如侵权关系、合同关系、不当得利关系等,结合每一种法律关系的特点,准确把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在此基础上准确适用实体法律规范及相关过构成要件,再根据原告起诉的事实理由,对照被告答辩主张或理由归纳出争议焦点。这样归纳出的争议焦点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且合法。
  裁判文书制作时,在归纳完争议焦点后,每个焦点均可以按照“三段论”进行段阐述,即:
  1、法律规范是什么;
  2、法律事实是什么;
  3、法律后果是什么。
  换言之,首先写明法律规定,然后写明案件争议事实,最后写结论,做到有理有据,层次清晰。“三段论”实际就是要求裁判文书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让理说得通、说得透。
  总之,争议焦点的归纳,是法官的一项重要技能,更是衡量法官司法能力的重要标志,既关于证据事实和法律适用争议的关键问题,也是制作裁判文书的主线。
  因此,法官们应当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准确归纳争议焦点的能力,从而保障每个案件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符合当事人的合理期待。
  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2   1、明确争议焦点的概念和归纳争议焦点的功能。 
  归纳庭审争议焦点的第一步是要明确争议焦点的概念,了解归纳争议焦点的功能。所谓的争议焦点是案件中当事人双方发生争执的问题。具体而言是指在诉讼中当事人意见不一致、影响案件处理结果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
   争议焦点的特征为: 
  (1)争议的焦点是当事人意见相左、存在争执的问题;
  (2)争议的焦点属于事实问题或法律适用问题;
  (3)争议焦点影响案件处理结果。
  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归纳争议焦点的功能首先能确定审理的对象;其次能够把纷繁复杂的争议简化为可以理性讨论的具体问题,减少争议解决的范围和难度;最后能决定庭审方向,规划开庭审理的范围和进程。
   2、合理圈定争议焦点的范围 
  合理圈定争议焦点的范围,是指法官明确哪些属于争议焦点。如上所述,争议焦点是案件中当事人双方发生争执影响案件处理结果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因此,争议焦点的范围包括:事实争议焦点、证据争议焦点、法律争议焦点。那些与案件处理结果无关的争议,则不属于争议焦点的范畴。
  其中事实争议焦点包括法律关系构成的事实争议焦点、间接事实争议焦点。法律关系构成的事实焦点是指当事人就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发生争执的事实。
  例如当事人双方就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关系是否形成的事实发生争执的即属此类事实焦点。间接事实争议焦点是指当事人发生争议的用来推出主要事实的间接事实。
  法律适用问题也属于争议焦点。只要当事人双方在法律适用问题上存在争议,就应当把法律适用问题作为争议焦点。有法官之所以认为法律适用问题不能作为争议焦点在于他认为法律的适用属于法官的职责,因此,法律适用问题不可能作为争议焦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法律的规定的抽象性、滞后性和案件事实的具体性、发展性,决定了法官在如何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时要 充分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以开放性的思维去理解法律找到解决案件的合理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对法律的不同理解会为法官的法律适用产生影响。因此,法律适用问题应成为争议焦点。
  法律适用焦点包括对法律规范的理解、法律空白的补充等争议。其中,对法律规范的理解的争议既包括对较为明确的法律条文在适用上理解也包括对规定模糊的法律条文的理解的争议。
  法律空白的补充的争议主要表现在疑难的新型案件中如何补充法律空白而产生的'争议。法官在归纳法律适用焦点时,必须注意所说的法律适用焦点是当事人所争执的在法律适用上确实存在问题,而非因当事人法律知识缺乏而形成的问题。
  证据争议焦点是当事人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举证责任等方面的争议。
   3、排同存异、逐步确定争议焦点 
  归纳、确定庭审争议焦点不应仅根据某一方当事人的法律材料得出。它是一个排同存异、逐步确定争议焦点的过程。其中排同存异是指排除当事人无争议的内容,寻找有争议的地方。只有有争议才能作为争议焦点。逐步确定则是指争议的焦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庭审的深入不断深入。以民事庭审争议焦点归纳为例,归纳、确定庭审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法官通过研读民事诉状和答辩状,排除双方一致的地方,初步得出争议焦点;
  第二步,通过庭前交换证据,进一步得出较为具体的争议焦点;
  第三步在进一步研究诉状、答辩状和证据的基础上,以及进一步研究涉及的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确定较为成熟的庭审争议焦点;
  第四步在开庭时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庭上对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等方面的态度,进一步修正争议焦点。
  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3   争议焦点归纳的作用 
  案件的争议焦点可以认为是案件庭审活动的中心任务,争议焦点归纳的过程就是法官引导诉讼的过程。争议焦点归纳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第一点是具有聚焦作用 
  法官在归纳争议焦点时对当事人自认的内容作简化处理,可以避免诉辩过于分散,导致庭审效率低下;法官通过争议焦点的阐明,使双方当事人将自己的诉辩内容集中到争议焦点的范围内,这样在争议焦点的指引下,当事人更加容易把握举证质证的重点。
   第二点是理清审判思路的作用 
  在归纳争议焦点前将双方认识一致的事实经过庭审先行确认后,可以使当事人始终清晰地把握案件审理的发展方向,从而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诉辩理由。
    
   第三点是有利于案件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准确无误地找到争议焦点,对于法官来说能够更加容易驾驭庭审、组织双方举证质证,同时对书记员来说能够准确地进行法庭记录。
   归纳争议焦点的基本方法 
  归纳争议焦点的基础是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案件争议焦点往往不是浮在表面上的争议问题,而是隐藏在争议的问题之后,是双方矛盾的根源、纠纷发生的“症结”。
  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审判经验的法官,在听取了原告的起诉和被告的答辩后,就能很快找出双方纠纷发生的“症结”所在,所以审判经验很重要,但审判经验不是处理的案件数量多就自然有的;
  有的法官审了很多年案件也不见得有长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善于总结。经验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提高,找“争议焦点”自然找得准。

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

4. 争论焦点怎么写

 争论焦点怎么写
                      争论焦点怎么写,在生活当中,相信有很多小伙伴都有些过类似的文章,一个案子经过立案、交换证据、法庭辩论,最后根据法院的审核结果,将此归纳起来,下面我整理了争论焦点怎么写。
    争论焦点怎么写1     1、第一步:明确原被告主张 
    明确被告的主张。
     被告答辩一般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①权利否定型,即认为原告请求权基础对应的要件事实不存在;
    ②权利阻碍型,即以其他请求权基础对抗原告的请求权基础,如诉讼时效、履行抗辩、抵销、清偿等。
     2、第二步: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整理争点 
    囿于当事人诉讼能力、知识储备等因素影响,实务中,诉辩交换后不一定就可以充分发现案件中争点。有时,诉辩意见交换完归纳的争点比较概括,这就需要分阶段分层次的随着的庭审的展开而多次归纳争点。比如合同纠纷中,原告主张继续履行,如支付价款、交付标的、提供服务等。
    被告答辩仅是否定双方合同关系。此时争点只能是双方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法官可以就此争点展开证据交换。在证据交换中进一步归纳双方关于证据的争点,发现被告否认合同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围绕否认合同关系的原因,可以进一步归纳争点是印章的真伪?还是代表人员的代理权限,是否构成表见代理等。
    
     3、第三步:法庭辩论前再次总结争点 
    我国庭审程序上区分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调查在于事实发现,法庭辩论功能是什么?当事人该怎么发表辩论意见、发表什么辩论意见?在程序法规范中并无指引。
    实务中,当事人发表的辩论意见常常是重复诉辩称意见,甚至是举证、质证意见,使得法庭辩论流于形式。所以新民诉法解释中允许在当事人同意情况下,合并调查与辩论阶段,以提高庭审效率。但因为习惯,多数法官还是会作区分,当事人一般也要求进行辩论。我认为,法庭辩论阶段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可以进一步系统的听取双方意见。
    为了让法庭辩论实质化,可以在法庭辩论前再次总结争点,让当事人辩论有的放矢。被告答辩否定原告权利主张的,最后总结的争点应该包括原告是否完成了对要件事实的举证;
    尤其是争议事实的举证,引导当事人就所发现事实与法律规范要件事实的对应关系发表辩论意见。对于被告权利阻碍型抗辩,最后总结的争点还应包括,被告是否完成抗辩的请求权基础对应的要件事实的举证。
     4、结语 
    争点归纳是法官庭审控制能力的体现。有效的争点归纳使得庭审程序流畅、高效,也能引导当事人对案件审理作出积极的预判,便于当事人调解。即便调解不能,适当的争点归纳后也便于后续的裁判文书制作,法院裁判理由部分就是对争点的判断,对争点逐一分析,给定理由、作出回应后,自然得出判决结果。
    争论焦点怎么写2     首先,作为法官要明白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的概念是什么 
    才能谈及到如何归纳焦点的问题。所谓的争议焦点是指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意见不统一且对于案件处理结果有重大影响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明白了争议焦点的概念才能轻松归纳焦点。
     其次,要明白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的特征或者范围 
    即争议的焦点范围是法律问题或者事实问题,特征是双方当事人对此意见向左,无法达成一致,并且对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重大影响,如果不具有这些全部的特征,则不属于案件争议焦点。
     再次,要归纳案件庭审争议的焦点先要确定案件审理的对象是什么 
    然后将复杂的争议焦点通过归纳分析简单化,使得双方当事人以及法官能够一眼就明白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理清思路,做到言简意赅。同时,法官要合理圈定争议焦点的范围
    
    不要将范围扩大化,或者将该圈定的没有圈定,将不该圈定的圈定了,这样会使得案件争议的焦点模糊不清,使得案件的审理及其判决不能够做到案结事了。
     另外,一般而言,一个案件中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范围主要包括: 
    事实争议焦点、证据争议焦点、法律争议焦点。而那些与案件处理结果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争议,则不属于争议焦点的范畴,不应当予以归纳,以提高庭审效率和判决书书写的严谨性。
     另另外,一般而言,当事人对于法律的具体规定不怎么清楚 
    可能会对事实问题比较清楚,但法官作为专业人士对于法律的规定比较清楚,因此在争议焦点的归纳时不能遗漏了法律适用上的争议。
     最后,法官要在归纳案件庭审争议焦点时要做到排同存异、逐步确定争议焦点 
    所谓的排同存异是指排除当事人无争议的内容,寻找有争议的地方。只有有争议才能作为争议焦点。所谓的逐步确定则是指争议的焦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庭审的深入不断深入。
    争论焦点怎么写3     1、 什么是争议焦点? 
    纠纷起,两造生,两造相争,各执一端,僵持不下,难以定论,遂诉诸法院。法官查证事实,辨法析理,一断于法,作出裁判。争议焦点即产生于此过程之中,乃两造必争之核心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3条规定: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四)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9条规定: 
    “证据交换应当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在证据交换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证据应当记录在卷;对有异议的证据,按照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在卷,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26条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并就归纳的争议焦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依上述规定,争议焦点是当事人之间产生纠纷之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首先是一个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引起争议的事实、证据、法律规定、责任等方面的主要问题。
    
    既然是问题,即可以用“是否”“如何”等语言进行表述,例如“合同是否生效”“是否构成侵权”“如何确定责任”等,这也是司法实践中的裁判文书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其次,争议焦点是“主要问题”,其主要性体现在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与案件处理结果无关的争议问题不在争议焦点之列。
     2、如何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 
    依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一般而言,法官结合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的答辩意见及证据交换情况,即可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
    因此,对比原告诉讼请求与被告答辩意见,结合证据交换或庭审答辩情况,为归纳争议焦点的一般方法。但在司法实践中,争议焦点往往并不局限于原被告双方的诉请或答辩;
    一则由于原被告双方往往基于一方利益有意或无意模糊争议焦点,二则由于争议焦点所提出的问题往往需要依据法律原则或规则予以解决,需要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和审判经验,结合个案具体情形进行综合归纳。

5. 归纳争议焦点在什么阶段

 归纳争议焦点在什么阶段
                    归纳争议焦点在什么阶段?有纷争的地方就会有焦点,法院也是一样,在法庭上两方由一件事情争执不下,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争议,法官就要做出裁判,那么归纳争议焦点在什么阶段呢?
  归纳争议焦点在什么阶段1  民事案件庭审的话,法官归纳争议焦点的时间点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双方已经简要陈述完各自的诉辩主张之后,由法官归纳争议焦点,然后由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以及质证
  第二个时间点是法庭调查阶段结束之后,法官根据法庭调查的结果,再归纳一次争议焦点(也有可能和第一个时间点的完全一样),然后由双方围绕新归纳的争议焦点进行法庭辩论
  至于是事实问题还是法律适用问题,视案件实际而定
   1、什么是争议焦点? 
  纠纷起,两造生,两造相争,各执一端,僵持不下,难以定论,遂诉诸法院。法官查证事实,辨法析理,一断于法,作出裁判。争议焦点即产生于此过程之中,乃两造必争之核心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3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四)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9条规定:“证据交换应当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在证据交换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证据应当记录在卷;
  对有异议的证据,按照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在卷,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226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并就归纳的争议焦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依上述规定,争议焦点是当事人之间产生纠纷之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首先是一个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引起争议的事实、证据、法律规定、责任等方面的主要问题。
  既然是问题,即可以用“是否”“如何”等语言进行表述,例如“合同是否生效”“是否构成侵权”“如何确定责任”等,这也是司法实践中的裁判文书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其次,争议焦点是“主要问题”,其主要性体现在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与案件处理结果无关的争议问题不在争议焦点之列。
   2、如何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 
  依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一般而言,法官结合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的答辩意见及证据交换情况,即可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
  因此,对比原告诉讼请求与被告答辩意见,结合证据交换或庭审答辩情况,为归纳争议焦点的一般方法。
  但在司法实践中,争议焦点往往并不局限于原被告双方的诉请或答辩,一则由于原被告双方往往基于一方利益有意或无意模糊争议焦点,二则由于争议焦点所提出的问题往往需要依据法律原则或规则予以解决,需要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和审判经验,结合个案具体情形进行综合归纳。
  实践中,对于争议焦点的归纳见仁见智,但个人认为,在归纳争议焦点时应当注意对问题的拆解,且最好是拆解到可以与解决该问题的法律依据或理由进行对应。总体上,在对争议焦点进行类型化处理之后,可能更有利于审判实践中对争议焦点的理解和归纳。
   3、 如何在(民事)裁判文书中写明争议焦点? 
  根据《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和《民事诉讼文书样式》的相关规定,召开庭前会议时或者在庭审时归纳争议焦点的,应当写明争议焦点。
  争议焦点的、摆放位置,可以根据争议的内容处理。争议焦点中有证据和事实内容的,可以在当事人诉辩意见之后在当事人争议的证据和事实中写明。
  争议焦点主要是法律适用问题的,可以在本院认为部分,先写明争议焦点,再进行说理。理由部分,有争议焦点的,先列争议焦点,再分别分析认定,后综合分析认定。没有列争议焦点的,直接写明裁判理由。
  依上述规定,争议焦点并非裁判文书的必备项,也即并非所有的案件都有归纳争议焦点的必要。但有必要归纳争议焦点的,关于证据和事实的争议焦点与法律适用的争议焦点可以在证据和事实部分与本院认为部分分别写明。
  归纳争议焦点在什么阶段2  归纳争议焦点在质证之前,质证和辩论要围绕争议焦点进行,利于查清案情。
   法庭调查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分别就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被告人如果承认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陈述;
  如果不承认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应提出自己无罪的意见,被害人也可以针对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陈述自己受害的过程及有关的诉讼请求。
  在这个过程中,公诉人可以就其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向被告人讯问,使审判人员当庭听取被告人辩解,弄清案件事实。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以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征得审判长的同意后,也可以向被告人发问。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有疑问的地方,以及被告人在陈述时不清的地方,可以直接讯问被告人。
    
   如何归纳当事人的争议焦点 
   一是要提高庭前阅卷质量。 
  法官对当事人所争议焦点的看法是逐步形成的,包括在庭前阅卷、庭前会议、庭审调查及文书撰写等各个阶段。
  因此,法官应当在庭前准备阶段仔细审查诉讼材料,通过阅卷,对当事人的.诉求、主要理由、主要事实及存在的主要矛盾了然于胸,不要非等到庭审调查阶段才根据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归纳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这对把握争议焦点十分重要。
   二是庭前对双方当事人诉辩实体法律规范要有必要的准备。 
  法官既要对支持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实体法律规范进行查找,同时对被告答辩主张所依据的实体法律规范也进行查找,这其实是在为原、被告“找法”的过程。
   三是法庭审理阶段 固定原告的诉讼请求,明确被告的答辩主张。
  归纳争议焦点要本着一个原则,从确定的争议焦点上就能看出下步的审理思路,便于下步的法庭调查。争议的焦点往往在明晰原被告的诉辩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双方充分对抗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此,要准确的界定争议焦点,务必明确原被告各自的诉求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综合分析原被告诉辩意见。
  归纳争议焦点在什么阶段3   民事审判中争议焦点的归纳 
   (一)排除法 
  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是在庭审过程中作出,应首先认真听取原、被告的诉辩主张,归纳出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部分,排除不构成或推定不构成争议焦点的事实,然后对于双方陈述有争议的部分划定主次,主要争议的那些事实可以确定为争议焦点。
  对争议焦点的归纳,是一个逐步需要认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对一些法律关系较为复杂的案件
  在我们自己的审理程序安排上可以分阶段进行,通过庭审前阅卷初步了解案情,需要的话进行庭前证据交换来部分排除,这样到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就会逐步形成,如此对争议焦点的层层筛选,能更为准确。
   (二)类案分析法 
  我国虽然不适用判例法,但判例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准确适用法律的有效方法,对于指导法官归纳争议焦点,特别对案情复杂、法律适用困难的案件,分析类似案例,吸取经验,能更有效地归纳出争议焦点。
   (三)要件分析法 
  按照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通盘依次检查,能够全面、准确地归纳案件争议焦点。
  比如在侵权纠纷案件中,法官首先明确侵权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即损害事实、过错及因果关系,对照构成要件依次排查,双方当事人没有争议的作为案件事实予以认定,当事人有争议的就应当作为争议焦点,来统领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和认证
  就会使庭审过程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取得好的庭审效果。
    
   (四)“倒推法” 
  这是参照中学时期解几何题经常用“倒推法”,即倒着推理。正常推理是根据已知的条件推出结论,倒着推理是根据结论向前推出应具备的条件,“倒推法”在寻找争议焦点上效果也是蛮不错的。“倒推法”思维方式,其实是要件法分析法的一个延伸,也可以称为逆向要件分析法。
   (五)综合判断法 
  为了避免片面适用某一种方法,造成归纳争议焦点不准确,庭审法官可以分别适用上述方法,进行筛选,必要时充分利用合议制度、定期的案件讨论例会等方式,各抒己见,切实保证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质量。
  总之,归纳争议焦点要本着一个原则,从确定的争议焦点上就能看出下步的审理思路,便于下步的法庭调查。如果确定的争议焦点不具体、不准确,那么这个争议焦点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所以,准确地归纳争议焦点,有利于确定庭审重点,正确引导当事人举证质证,从而有效地开展庭审活动,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

归纳争议焦点在什么阶段

6. 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

 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
                    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在生活当中,相信有很多小伙伴都有些过类似的文章,一个案子经过立案、交换证据、法庭辩论,最后根据法院的审核结果,将此归纳起来,下面我整理了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
  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1   首先,作为法官要明白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的概念是什么 
  才能谈及到如何归纳焦点的问题。所谓的争议焦点是指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意见不统一且对于案件处理结果有重大影响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明白了争议焦点的概念才能轻松归纳焦点。
   其次,要明白双方当事人争议焦点的特征或者范围 
  即争议的焦点范围是法律问题或者事实问题,特征是双方当事人对此意见向左,无法达成一致,并且对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重大影响,如果不具有这些全部的特征,则不属于案件争议焦点。
   再次,要归纳案件庭审争议的焦点先要确定案件审理的对象是什么 
  然后将复杂的争议焦点通过归纳分析简单化,使得双方当事人以及法官能够一眼就明白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理清思路,做到言简意赅。同时,法官要合理圈定争议焦点的范围
    
   不要将范围扩大化,或者将该圈定的没有圈定,将不该圈定的圈定了,这样会使得案件争议的焦点模糊不清,使得案件的`审理及其判决不能够做到案结事了。 
   另外,一般而言,一个案件中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范围主要包括: 
  事实争议焦点、证据争议焦点、法律争议焦点。而那些与案件处理结果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争议,则不属于争议焦点的范畴,不应当予以归纳,以提高庭审效率和判决书书写的严谨性。
   另另外,一般而言,当事人对于法律的具体规定不怎么清楚 
  可能会对事实问题比较清楚,但法官作为专业人士对于法律的规定比较清楚,因此在争议焦点的归纳时不能遗漏了法律适用上的争议。
   最后,法官要在归纳案件庭审争议焦点时要做到排同存异、逐步确定争议焦点 
  所谓的排同存异是指排除当事人无争议的内容,寻找有争议的地方。只有有争议才能作为争议焦点。所谓的逐步确定则是指争议的焦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庭审的深入不断深入。
  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2   1、第一步:明确原被告主张 
  明确被告的主张。
   被告答辩一般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①权利否定型,即认为原告请求权基础对应的要件事实不存在;
  ②权利阻碍型,即以其他请求权基础对抗原告的请求权基础,如诉讼时效、履行抗辩、抵销、清偿等。
   2、第二步: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整理争点 
  囿于当事人诉讼能力、知识储备等因素影响,实务中,诉辩交换后不一定就可以充分发现案件中争点。有时,诉辩意见交换完归纳的争点比较概括,这就需要分阶段分层次的随着的庭审的展开而多次归纳争点。比如合同纠纷中,原告主张继续履行,如支付价款、交付标的、提供服务等。
  被告答辩仅是否定双方合同关系。此时争点只能是双方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法官可以就此争点展开证据交换。在证据交换中进一步归纳双方关于证据的争点,发现被告否认合同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围绕否认合同关系的原因,可以进一步归纳争点是印章的真伪?还是代表人员的代理权限,是否构成表见代理等。
    
   3、第三步:法庭辩论前再次总结争点 
  我国庭审程序上区分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调查在于事实发现,法庭辩论功能是什么?当事人该怎么发表辩论意见、发表什么辩论意见?在程序法规范中并无指引。
  实务中,当事人发表的辩论意见常常是重复诉辩称意见,甚至是举证、质证意见,使得法庭辩论流于形式。所以新民诉法解释中允许在当事人同意情况下,合并调查与辩论阶段,以提高庭审效率。但因为习惯,多数法官还是会作区分,当事人一般也要求进行辩论。我认为,法庭辩论阶段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可以进一步系统的听取双方意见。
  为了让法庭辩论实质化,可以在法庭辩论前再次总结争点,让当事人辩论有的放矢。被告答辩否定原告权利主张的,最后总结的争点应该包括原告是否完成了对要件事实的举证;
  尤其是争议事实的举证,引导当事人就所发现事实与法律规范要件事实的对应关系发表辩论意见。对于被告权利阻碍型抗辩,最后总结的争点还应包括,被告是否完成抗辩的请求权基础对应的要件事实的举证。
   4、结语 
  争点归纳是法官庭审控制能力的体现。有效的争点归纳使得庭审程序流畅、高效,也能引导当事人对案件审理作出积极的预判,便于当事人调解。即便调解不能,适当的争点归纳后也便于后续的裁判文书制作,法院裁判理由部分就是对争点的判断,对争点逐一分析,给定理由、作出回应后,自然得出判决结果。
  案件争议焦点怎么写3   一、汇报范围 
  首先明确汇报的范围。一般而言,对于下列案件应当当面或书面形式进行汇报:上级院交办、领导关注、重大敏感、存在分歧、拟撤回起诉、拟判无罪、其他需要汇报的案件。对于上述案件,应当在提前介入、受理、批捕、起诉、法院判决等各个关键节点,及时报送。
   二、目的明确 
   (一)带着问题。 
  汇报材料本身是为了解决问题,一般而言,涉及证据标准、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追诉范围等。如果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对于提请上级院审议决定的问题在开篇直接点明;
  例如:关于李某某等人是否需要追诉。当这些问题第一时间映入上级眼帘时,上级自然会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注重对焦点问题的审查判断,有效提高汇报效率。如果要报告的问题比较多,则在汇报材料中以“需要汇报的问题”专门列出。
    
   (二)要有结论。 
  每种公文都有特定的目的。案件汇报材料的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是在最短时间内让上级了解案情、方便决策。报告要拿出承办人、本单位的处理意见,不能观点不明,把矛盾问题全部上交。认识有分歧的没关系,把每种观点写清楚,一定要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并且这个意见要有充分的论证说明。
  报告切忌罗列一大堆问题但是最后没有观点。这样的报告提交上去,阅读者往往不知所以然,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认识分歧、争议焦点是什么,本院检察环节做了哪些工作,困难在什么地方,目前得出什么结论,需要上级明确指示什么,需要明确。否则达不到汇报的效果。
   三、详略得当 
  汇报材料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上级看明白案情。有的汇报材料过于冗长,直接把案件批捕、审查起诉报告拿过来用,这个也不合适。因为有的审查报告大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全部照搬照抄会显得冗长,没有重点,特别是大段的证据罗列,没有必要,也看不明白。
  试想,一份数百页的审查报告交到上级手中,内容庞杂,功夫也下了,但是效果没有达到,对方看了半天还是云山雾罩。要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对于承办人而言,是在较长的时间内经过了充分的阅卷、提审、取证后熟悉案情,对事实、证据自然了解。
  但是换位思考,上级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案情,从完全陌生到熟悉是有一个过程的,将心比心,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把案情汇报清楚、把事说明白,从阅读者的角度来审视,无外乎是案件争议焦点、事实、证据、定性、结论。

7. 争议焦点是什么时候归纳

 争议焦点是什么时候归纳
                    争议焦点是什么时候归纳,如今法院案件猛增,只有争议焦点准确无误,说理足够透彻,才能在保证判决结果准确的同时提高审判效率,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下面一起来看看争议焦点是什么时候归纳。
  争议焦点是什么时候归纳1  民事案件庭审的话
  法官归纳争议焦点的时间点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双方已经简要陈述完各自的诉辩主张之后,由法官归纳争议焦点,然后由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以及质证
  第二个时间点是法庭调查阶段结束之后,法官根据法庭调查的结果,再归纳一次争议焦点(也有可能和第一个时间点的完全一样),然后由双方围绕新归纳的争议焦点进行法庭辩论
  至于是事实问题还是法律适用问题,视案件实际而定
   什么是争议焦点? 
  纠纷起,两造生,两造相争,各执一端,僵持不下,难以定论,遂诉诸法院。法官查证事实,辨法析理,一断于法,作出裁判。争议焦点即产生于此过程之中,乃两造必争之核心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3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四)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9条规定:“证据交换应当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在证据交换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证据应当记录在卷;
    
  对有异议的证据,按照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在卷,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226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并就归纳的争议焦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依上述规定,争议焦点是当事人之间产生纠纷之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首先是一个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引起争议的事实、证据、法律规定、责任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既然是问题,即可以用“是否”“如何”等语言进行表述,例如“合同是否生效”“是否构成侵权”“如何确定责任”等,这也是司法实践中的裁判文书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其次,争议焦点是“主要问题”,其主要性体现在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与案件处理结果无关的争议问题不在争议焦点之列。
  争议焦点是什么时候归纳2   一、民事诉讼中法院怎样归纳 争议焦点
  1、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并就归纳的争议焦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
  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并就归纳的争议焦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二、民事诉讼庭审答辩的内容是什么 
  1、答辩,是相对起诉而言的,是当事人行使辩论权利的一种形式。即被告人针对原告人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答复和辩解。答辩状,是被告人或被上诉人针对原告人或者上诉人的诉讼请求、事实根据和理由进行回答和辩解的诉讼法律文书。
  2、答辩状的内容,可以是实体方面的,也可以是程序方面的,被告在答辩状中提出的主张,自己负举证责任,亦应提供证据和证据来源,以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答辩状通常由首部、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首部应写明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和住址;正文应写明答辩的根据和理由,其主要内容包括:原、被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案件事实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起因和现状,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提供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法律依据,据理进行反驳;结尾应记明答辩状送至的人民法院的名称、时间和答辩人签字或盖章。
  争议焦点是什么时候归纳3   案件争议焦点如何归纳 
   (一)排除法 
  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是在庭审过程中作出,应首先认真听取原、被告的`诉辩主张,归纳出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部分,排除不构成或推定不构成争议焦点的事实,然后对于双方陈述有争议的部分划定主次,主要争议的那些事实可以确定为争议焦点。
  对争议焦点的归纳,是一个逐步需要认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对一些法律关系较为复杂的案件,在我们自己的审理程序安排上可以分阶段进行,通过庭审前阅卷初步了解案情,需要的话进行庭前证据交换来部分排除,这样到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就会逐步形成,如此对争议焦点的层层筛选,能更为准确。
   (二)类案分析法 
  我国虽然不适用判例法,但判例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准确适用法律的有效方法,对于指导法官归纳争议焦点,特别对案情复杂、法律适用困难的案件,分析类似案例,吸取经验,能更有效地归纳出争议焦点。
    
   (三)要件分析法 
  按照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通盘依次检查,能够全面、准确地归纳案件争议焦点。比如在侵权纠纷案件中,法官首先明确侵权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即损害事实、过错及因果关系,对照构成要件依次排查,双方当事人没有争议的作为案件事实予以认定,当事人有争议的就应当作为争议焦点,来统领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和认证,就会使庭审过程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取得好的庭审效果。
   (四)“倒推法” 
  这是参照中学时期解几何题经常用“倒推法”,即倒着推理。正常推理是根据已知的条件推出结论,倒着推理是根据结论向前推出应具备的条件,“倒推法”在寻找争议焦点上效果也是蛮不错的。“倒推法”思维方式,其实是要件法分析法的一个延伸,也可以称为逆向要件分析法。
   (五)综合判断法 
  为了避免片面适用某一种方法,造成归纳争议焦点不准确,庭审法官可以分别适用上述方法,进行筛选,必要时充分利用合议制度、定期的案件讨论例会等方式,各抒己见,切实保证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质量。
  总之,归纳争议焦点要本着一个原则,从确定的争议焦点上就能看出下步的审理思路,便于下步的法庭调查。如果确定的争议焦点不具体、不准确,那么这个争议焦点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所以,准确地归纳争议焦点,有利于确定庭审重点,正确引导当事人举证质证,从而有效地开展庭审活动,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

争议焦点是什么时候归纳

8. 争议焦点是什么

 争议焦点是什么
                      争议焦点是什么,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关于法庭的事情,那么在法庭或仲裁庭查明案件、判定案件事实以及一些活动的时候中,如何归纳争议焦点就非常重要。那么争议焦点是什么?
    争议焦点是什么1    有法官提出:所谓争议焦点,简单地说就是纠纷的核心,矛盾的交锋点,案件双方当事人争执的问题所在,在形式上是由法官归纳、并经当事人确认的争点,是引领案件审理、纠纷解决的主线和枢纽,也是体现法官熟悉案情的程度,把握法律与案件联系的能力的一个突出标志。
    争议焦点的重要性在于,“法官依照争议焦点的指引驾驭庭审,而当事人各方的诉辩表现、各自对争议焦点的理解及由此选择的攻防基础、采取的应变策略,均有可能影响裁判结果。”
     认为:从文义角度,争议焦点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有争议,即属于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争议,无争议的`事项不可能是争议焦点;
    二是重要,即属于焦点问题,意味着不解决焦点问题则无法完成争议解决。
    争议事项不等同于争议焦点,因此查明争议事项与厘定争议焦点亦是两个不同概念。认为,厘定争议焦点的前提,是对案件事实和争议事项进行力争完整的把握。
    
    尽管主张仲裁庭对案件事实(争议事实)的调查应尽量全面,但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仲裁庭对争议事项性质的认定与作出裁决结果,均须谨慎地以当事人的仲裁请求范围为限,避免发生仲裁审理超裁的失误。
     如何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 
    依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一般而言,法官结合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的答辩意见及证据交换情况,即可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因此,对比原告诉讼请求与被告答辩意见,结合证据交换或庭审答辩情况,为归纳争议焦点的一般方法。但在司法实践中,争议焦点往往并不局限于原被告双方的诉请或答辩,
    一则由于原被告双方往往基于一方利益有意或无意模糊争议焦点,
    二则由于争议焦点所提出的问题往往需要依据法律原则或规则予以解决,需要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和审判经验,结合个案具体情形进行综合归纳。
    争议焦点是什么2     一、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焦点是什么? 
    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焦点通常情况下在于赔偿的具体数额,双方当事人有争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内容包括哪些?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最长可达20年。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精神抚慰金: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可以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
    一旦发生非常严重的交通事故,已经导致的人员受到伤害,甚至是死亡的,肯定是需要对此进行赔偿的,而交警部门工作人员会在其中予以协调,实在协调不了的,关于赔偿性的问题,也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争议焦点是什么3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案件争议焦点是什么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1、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
    2、合同无效是否应进行结算。
    3、备案合同和补充协议,即黑白合同不一致,在结算时应采纳哪一份合同作为结算的依据问题。
    4、对于建设部推荐施工合同版本通用条款中涉及的发包方逾期不结算是否视为认可送审价的问题。
    5、工程款结算采取何种标准的问题。
    6、诉讼中,造价司法鉴定的范围。
    7、关于工程质量、工期、农民工利益等问题。
    
     关于离婚诉讼的争议焦点有什么 
    离婚诉讼围绕三个争议焦点应诉
    当事人就离婚的相关问题达不成协议,应当通过诉讼的方式,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过协商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般离婚案件有三个争议焦点问题,当事人应当围绕其做好相关的工作: 
    1、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2、离婚后子女由哪方抚养、抚养费如何支付;
    3、家庭财产如何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