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前景?

2024-05-10 14:05

1.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前景?

2008年是全球经济面临诸多考验的一年,也是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的一年。其实,自2003年以来,以“金砖四国”高速增长为代表,全球经济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都在此轮经济增长中获益,就业市场稳定,股市、房市不断走好。但从2007年底开始,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扩散,并最终在2008年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从房地产市场到金融市场都出现剧烈动荡的局面。

 
  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股票市场、汇率市场、商品市场均出现大幅波动的行情,价格风险急剧放大。全社会对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的需求进一步升温,无论是欧美期货市场还是国内期货市场都出现了长足发展,成交规模不断增长,市场秩序井然,有效发挥了风险管理的职能。就全球范围来看,在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场外衍生品市场上监管难题突现,理论界及监管层都在思考如何更有效防范场外衍生品系统性风险,更好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2008年以来,全球期货市场平稳运行的成功经验启发了理论界及各国监管部门,特别是以金融期货、期权为代表的场内衍生品,其良好的流动性及高效的中央结算功能更是得到了充分肯定。美国监管部门开始考虑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准备将场外衍生品场内结算作为推进金融监管的改进举措。2008年10月,美国监管当局在一份声明中指出,鼓励对场外衍生品进行中央清算,并加以集中统一监管。此后,美联储与美国证监会(SEC)、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会(CFTC)讨论合作谅解备忘录,寻求对场外衍生品中的CDS产品的中央结算进行集中统一监管。这些都表明,以金融期货为代表的场内衍生品的风险管理职能,得到了监管层的广泛认可,也为我国平稳推出股指期货提供了现实参照。

 
  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和商品期货一样,有保证金制度、逐日盯市(Mark-to-market)结算等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了市场风险可测、可控,这是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期货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石。我国正在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结合国内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点,从简单的,风险可测、可控的场内金融期货着手,来探索金融监管的经验,是可行的路径。进一步吸收金融危机中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商品期货平稳运行中取得的管理经验,坚持“高标准、稳起步”发展股指期货市场,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开放,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前景?

2.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的现状

股指期货是从股市交易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它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属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范畴。尽管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但它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纵观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生期、成长期、停滞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这期我们先介绍头两个阶段: 1.初生期(1982—1985年)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利率波动频繁,通货膨胀加剧,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于是,股票指数期货应运而生。 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开办了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宣告了股指期货的诞生。随后,许多交易所都开始了股指期货的尝试和探索。同年4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开办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合约,1984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金融时报100指数期货合约。这一时期,无论交易所还是投资者,都对股指期货特性不甚了解,处于“边干边学”的状态之中,市场走势还不太平稳。

3. 股指期货的发展

股票指数期货是现代资本市场的产物。70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利率波动剧烈导致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因此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

股指期货的发展

4. 股票期货的发展

英国的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与期权交易所(LIFFE)推出的通用股票期货(USF)成长速度很快,而美国对阻碍股票期货交易的立法修改也取得了突破 。

5. 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自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后,国际股票指数期货不断发展,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最有活力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本世纪70-80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活动加剧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投机和套利活动盛行,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市风险日益突出。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手段。在这一前景下,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第一份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同年5月,纽约期货交易所推出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交易。1982年--1985年 作为投资组合替代方式与套利工具。在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之后的三年中,投资者改变了以往进出股市的方式----挑选某个股票或某组股票。此外,还主要运用两种投资工具:其一,复合式指数基金(SyntheticIndexFund),即投资者可以通过同时买进股票指数期货及国债的方式,达到买进成分指数股票投资组合的同等效果;其二,指数套利(ReturnEnhancement),套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在股票指数期货推出的最初几年,市场效率较低,常常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对于交易技术较高的专业投资者,可通过同时交易股票和股票期货的方式获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1986年--1989年作为动态交易工具。股指期货经过几年的交易后市场效率逐步提高,运作较为正常,逐渐演变为实施动态交易策略得心应手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动态套期保值(DynamicHedging)技术,实现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Insurance),即利用股票指数期货来保护股票投资组合的跌价风险;第二,进行策略性资产分配(AssetAllocation),期货市场具有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特征,恰好符合全球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客观需求,为解决迅速调整资产组合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1988年--1990年股票指数期货的停滞期。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一天暴跌近25%,从而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虽然事过十余载,对为何造成恐慌性抛压,至今众说纷纭。股票指数期货一度被认为是“元凶”之一,但即使著名的“布莱迪报告”也无法确定期货交易是惟一引发恐慌性抛盘的原因,金融期货品种的交易量已占到全球期货交易量的80%,而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日益广泛,投、融资者及作为中介机构的投资怠行对于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猛增,这使得1988年至1990年间股指期货的数量增长很快,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股指期货交易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至1999年底,全球已有一百四十多种股指期货合约在各国交易。 股指期货的创新与推广迅速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到80年代未和90年代初,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推出了各自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90年至今成为股指期货蓬勃发展的阶段。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之后,关于股票指数期货的争议逐渐消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明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使股指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股指期货的发展还引起了其他各种指数期货品种的创新,如以消费者物价指数为标的的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合约、以空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标的的大气污染期货合约以及以电力价格为标的的电力期货合约等等。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期货的日益深入发展,这些非实物交收方式的指数类期货合约交易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6. 股指期货是如何发展期起来的?

20 世纪70 年代, 西方各国出现经济滞胀, 经济增长缓慢, 物价飞涨, 政治局势动荡, 股票市场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道琼斯指数跌幅在1973-1974 年的股市下跌中超过了50%,人们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金融工具可以利用。

1977年,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Kansas City Board of Trade,KCBT)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CFTC)提交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

尽管CFTC 对此报告非常重视, 然而, 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与CFTC 在谁来监管股指期货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造成无法决策的局面。1981 年, 新任CFTC 主席约翰逊和新任SEC 主席夏德达成“ 夏德— 约翰逊协议”, 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CFTC

。1982 年该协议在美国国会通过。同年2 月,CFTC 即批准了KCBT 的报告。2 月24 日,KCBT 推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 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

The Value Line Index) 合约;4 月21 日,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CME)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其后纽约期货交易所(New York Board of

Trade,NYBOT)也迅速推出了NYSE综合指数期货交易。

股票指数期货一经诞生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价值线指数期货推出的当年就成交了35 万张,S&P500 指数期货的成交量更达到了150

万张。1984 年, 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已占美国所有期货合约交易量的20%以上。

股指期货的成功, 不仅大大扩大了美国国内期货市场的规模, 而且也引发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不但引起了国外一些已开设期货交易的交易所竞相仿效,

纷纷开办其各有特色的股指期货交易, 而且连一些从未开展期货交易的国家和地区也往往将股指期货作为开展期货交易的突破口。

7. 期货的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  中国古代已有由粮栈、粮市构成的商品信贷及远期合约制度。在民国年代,中国上海曾出现多个期货交易所,市场一度出现疯狂热炒。满洲国政府亦曾在东北大连、营口、奉天等15个城市设立期货交易所,主要经营大豆、豆饼、豆油期货贸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十年,到1992年郑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展开另一波期货热炒风潮,各省市百花齐放,最多曾经一度同时开设超过50家期货交易所,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期货交易所数目的总和。中国国务院在1994年及1998年,两次大力收紧监管,暂停多个期货品种,勒令多间交易所停止营业。自1998年后,中国大陆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三所,前者经营能源与金属商品期货,后两者经营农产品期货。到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首项推出的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货。

期货的发展

8. 股指期货对中国A股的影响?

★股指期货推出对股市的影响: 第一:融资融券具有的做空机制主要是针对单只股票,而股指期货具有的做空机制则主要是针对大盘指数,而推出股指期货的重要意义则在于,投资者可根据对大盘走势的准确判断而实现盈利。因此,未来投资者轻大市、重个股的现象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 第二: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指令执行速度快等特点,因此,推出初期将吸引大批投机者进入股指期货市场,从而降低现货市场的流动性。但是,从长期来看,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和套利功能可以显著地降低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从而有助于吸引大批偏好低风险的长线资金持续进入,使得股市的流动性和规模大幅度地得以提高。 第三:第三,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全流通市场建设的初期,股市不仅面临着非流通股解禁规模的不断扩大,再融资和新股扩容的不断加快,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大潮汹涌,还面对着市场制度建设和产品创新过程中,各项政策变动所带来的短期市场冲击。此时,股指期货具有的套期保值功能,将使得投资者能够有效地防范突发性事件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以实现市场心理预期的稳定,并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市场的平稳过渡。 第四,由于套期保值者的盈利重心在现货市场,而投机者的盈利重心则在股指期货市场,即投机者主要利用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影响以获取收益。因此,这就造成投机者向期市的逐步转移,使得现货市场过度炒作降低,而由于期市对股市的影响,则股市波动有加大的倾向。同时,股指期货市场对权证的炒作也有一定的替代和遏制作用。 第五,股指期货的市场套利功能加快了期现间的信息传递,提高了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完善了股市的定价机制。特别是,股指期货可有效地降低机构投资者对蓝筹股的操作频率,而保证金制度的施行,则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成倍的放大了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 第六,融券卖空交易需要借券,且必须通过券商来借,故交易量较小;而股指期货卖空交易方便,且数量大。同时,融券卖空可实现精确打压个股股价,而股指期货则主要是为了规避大盘指数的系统性避险,且股指期货的交易成本仅为股票交易的十分之一。考虑到美、英的市场系统性风险各自为26.8%和32.7%,而我国市场却高达65.7%,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有助于规避我国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卖出股指期货以锁定市场下跌风险,从而不易出现市场的恐慌情绪,这将有助于增强A股市场对各长线资金的吸引力。 第七,为防止股指期货推出后的市场有可能被操控的风险,我国A股市场的超级大盘股的上市步伐正不断加快,以建立不易操控的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