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阴阳指的是什么?

2024-05-11 18:29

1. 易经中的阴阳指的是什么?


易经中的阴阳指的是什么?

2. 简述《易经》中阴阳的内涵

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有四种关系:对立、互成、互化、平衡。
比如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看下自己的身体:头为阳,四肢为阴。阳是主控的,阴是被动的。一个头,两只手臂,两只腿。
看看我们的手:大拇指为阳,其它四指为阴。其中,大拇指有两节,而其它四指有三节,这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合才能成物。并且,两只手所有指节共28,刚好天空有二十八星宿。而且,缺少大拇指,手基本上就不能用了,比如握菜刀。但缺少其它四指就可以。
在比如:上和下,上下对立,没有上就没有下,所以阴阳互成。左和右,前和后,男人和女人。没有男人就没有女人的概念,相反亦是如此。再看看男人,男人属阳,男人通常是生硬的、单调的、衣服穿着比较素,这就体现了阳中有阴。那女人呢,女人属阴,而女人是多变的、柔软的、多姿多态的,这就是阴中有阳。
等等,细细观察,感悟。

3. 简述《易经》中阴阳的内涵

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有四种关系:对立、互成、互化、平衡。
比如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1.
看下自己的身体:头为阳,四肢为阴。阳是主控的,阴是被动的。一个头,两只手臂,两只腿。
2.
看看我们的手:大拇指为阳,其它四指为阴。其中,大拇指有两节,而其它四指有三节,这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合才能成物。并且,两只手所有指节共28,刚好天空有二十八星宿。而且,缺少大拇指,手基本上就不能用了,比如握菜刀。但缺少其它四指就可以。
3.
在比如:上和下,上下对立,没有上就没有下,所以阴阳互成。左和右,前和后,男人和女人。没有男人就没有女人的概念,相反亦是如此。再看看男人,男人属阳,男人通常是生硬的、单调的、衣服穿着比较素,这就体现了阳中有阴。那女人呢,女人属阴,而女人是多变的、柔软的、多姿多态的,这就是阴中有阳。
等等,细细观察,感悟。

简述《易经》中阴阳的内涵

4. 《易经》是怎样形成的

《易经》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汉书·艺文志》中说:“人更三世,世历三古。”
聪明的伏羲观察山川地理的变化,观察鸟兽身上的纹理与地上万物生长的情况,创造出阴(- 
-)阳(—)两种符号组成的人与自然模拟的八卦图。八卦图从空间上看,它们的阴阳相互对立;从时间上看,四时周而复始。于是,人类开辟洪荒就有了一条智慧大道。
总之,按通常的说法,周易是由伏羲创造,周文王与周公阐述,再到孔子及学生整理注释补全而形成。

5. 《易经》中关於“阴”“阳”的解释

《周易》认为自然与社会是统一的。《周易》每一卦都揭示了天地自然之道,及该卦在自然之道中所处的时势,然后把这个道与时势,作为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制约,从而决定人们应当怎样去行动。古人把这种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统一性,称作是天人感应,要人们去究天人之际。  
易经倡导天道循环是自然常理,君子效法天道,就应当崇尚此理,不能违天逆常,要顺时适变。在阳刚生息之时要顺应,在阴柔生息之时也要顺应。这是为什么要顺的道理。但阴柔的生息确实又不利于君子,因此又不能消极顺应,还要加以制止。只不过制止的方式不是对抗性的,而是因势利导。  
时与中是《周易》里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周易》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上要符合时、中。中即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所谓中庸,实际上指的是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运行。所谓时是指与时势一致。天地自然的运动有它的时序,时序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时势就不同,时势是随时序而变化的。人要顺应天道,就必须按照时势经常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与时势保持协调一致,简言之就是要顺时应变。能时能中,人的行为才符合天地自然之道,保持正确,从而趋吉避凶。  
现代许多人对《周易》中的命有误解。《周易》里不时提到命,对命的认识与今天的说法不尽相同。《周易》讲的命是与时位相关的一个范畴,即在天地造成的时势中所处的特定位置,这是一种客观条件的拘限,谁也不能超越。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行动,就是顺应天命,即可获吉,绝不是让人们坐等好运的到来。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行动,那是逆天命,逆天命就会遭凶。《周易》既反对盲动,又鼓励人们顺应规律去活动。知道自己所处的时势地位和应当活动的规律,这就是知天命。实际上,命是客观条件对人的限定,是自然与社会法则对人的制约。  
气是《周易》讲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之中,阳气是创生的、主导的,阴气则是顺动的,终成的。阳气是活性的,具有生命力;阴气则是收敛、闭藏的。两者虽是构成宇宙不可或缺的对等因素,但作用并不相同。因此常常褒阳而贬阴,重阳而轻阴。二者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有轻重轩轾之别。吉凶祸福是由事物运动发展的阴阳轩轾规律决定的,这个规律就是事物都是在矛盾对立中不断发生变化,否极泰来、盛极而衰,万事万物各有自己当令用事的时势,时势一过,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  
卦的消息变化是《周易》的内部组织规律。阴阳的消长都不是骤变,而是渐变。卦变时刚柔爻的推移极好地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十二消息卦刚柔爻的推移极为直观地把阴阳的消长表现出来,把事物的对立统一运动作了形象化的图示,揭示出宇宙运动回环无端、往来不绝、永动不息的客观规律,提示人们在实践中要遵循宇宙运动的规律,永无止境地前进,并指导人们把握物极必反的规律。不为已盛,盛极知退;不欺弱小,新生可畏,始终把自己放在客观的位置上。  
合二而一是《周易》的基本规律之一。以损卦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为例,象辞说一人行,三则疑也。意思是一人行走会得到友人,三人同行会产生猜疑。《系辞·下》解释这一句说:天地因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意为天地阴阳二气的亲密交合,万物得以浓醇化育;男女精血交构,万物得以化生,此句正说的是阴阳之间的致一,也就是达到一致。对立双方有同一性,不能加入第三者,加入第三者就破坏了同一性。象辞说三则疑也,指的就是加入第三者同一性就要破坏,相互猜忌。在《周易》中,合二而一是存在的,天地要合二而一,男女要合二而一,万事万物对立双方无不合二而一。  
六十四卦向人们描述了一个大的运动周期,以后的运动还会按这种周期的方式出现,这样就概括了无穷永恒的哲理。它向人们揭示了宇宙运动的周期性特征。宇宙的发展运动是无穷的,而运动方式却是周期性的。

《易经》中关於“阴”“阳”的解释

6. 什么是《易经》?《易经》讲的是什么?

《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不少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这观点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
关于“三易”,《周礼‧春官‧大卜》中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易经》有“三易”,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

7. 什么是《易经》?什么是阴阳?什么是太极?什么是八卦?

简单地讲,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书,易经的易是变易的意思,易经是探究事物变化的根本道理的书。不了解易经的许多人认为它是一部占卜的书,但实际上,它可以称作中国古代的"大百科全书"。易经的理论体系的根本就是辩证法——阴阳的相生相克,所谓阴阳,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按现在的哲学术语来说,就是一对矛盾。阴阳相互依存、转化,就是相生,相互克制、斗争就是相克。这个学说是易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军事、天文历法、医药、工程等各类学科,无不以之为根本的指导思想。
太极和阴阳本是一件事,易经中讲“太极生阴阳”,是对事物发展始末关系的一个宏观描述。阴阳统一起来就是太极,分开来看就是两仪,就是阴阳。但在对事物整个发展过程的描述中,太极有起点、原点的标志意义。
八卦可以理解成阴阳相生相克的结果,分别由三个代表阴阳的“爻”组成,一个长爻代表阳,两个并列的短爻代表阴,阴阳的序列不同,其相互作用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形成了分别代表被认为是宇宙基本形态的八种不同的事物,分别是天(乾)、地(坤)、水(坎)、火(离)、风(巽)、雷(震)、山(艮)、泽(兑),是一种基于辩证法的朴素的唯物论的表述。八卦继而演变为六十四卦,这才是易经阐述的全部卦爻。
现在我们常见的易经,称之为“周易”,相传为周文王所演,主要用于研究人的社会关系。后为孔子列为五经之一。周易之前尚有“连山”“归藏”二易,相传出自伏羲氏,又称先天易,主要研究自然变化之法则。这三种易经,合称为“三坟易”,三坟易,才是易经完整的概念。

什么是《易经》?什么是阴阳?什么是太极?什么是八卦?

8. 什么是《易经》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