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2024-05-10 11:38

1. 职业经理人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一、激励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种,即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1、精神激励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通报表扬、号召学习数理标杆、评选先进、授予称号和予以命名等等。
2、物质激励包括但不限于:加分奖励、给予津贴、工资晋级、晋升职位、计发年终奖金、现金奖励等等。
二、奖励方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精神奖励使我们常用的激励员工的有效方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认可,当我们发现员工有进步时,就要及时的表扬,让他的努力得到领导的认可,让他成为公司的模范员工,这样他会更加努力并带动周围的同事一起努力,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团队的执行力和凝聚力。物质奖励也可采用很多间接奖励的方式,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些书籍和文献。

职业经理人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2. 如何有效激励职业经理人

 如何有效激励职业经理人
                         激励机制的功能,主要是激发职业经理人产生长期努力的动机,形成长期积极行为,自觉主动成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处主意、想办法、负责任,同时能长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出现偷懒动机和搭便车行为。
    
         要想更好地激励职业经理人,必须首先要了解职业经理人的行为,在当今公司治理的研究当中,对职业经理人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相悖”的理论——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以往的研究对上市公司、家族企业、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两种理论的研究结果和对比分析可归结为:从企业理论角度看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两者本质上都是从属于合约理论的,尤其是从属于企业合约理论。代理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职业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管家理论则是从组织行为学和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一、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在发达国家中,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相对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有了一套规范的体系。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而言,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体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家族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各有差异,激励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薪酬分配的不合理、股权激励制度受限以及经理人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对比国外发展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以及了解到我国职业经理人激励现状,就必须制定一个适合中国市场的激励制度,从而提高职业经理人的效率,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代理理论和职业经理人激励代理理论是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两个重要分支之一,另一个为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重点在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权力结构安排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代理理论总共经过了三个阶段:团队生产、代理成本、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20年中代理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也是现今企业治理中比较流行的一个理论。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代理理论认为,拥有信息优势的经理人作为企业的代理人,这就为经理人提供了剥夺或侵占企业资源的可能性,这时代理问题就出现了。要使经理人努力地为所有者工作,所有者一方面要实施选择性的经济激励方案,运用外在的物质性激励因素去满足经理人的经济需要,另一方面要对经理人进行组织控制和市场控制。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最大化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委托人必须设计出一个代理人能够接受的契约,这一契约能够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激励问题的产生源于契约双方存在非对称信息、外部环境影响和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等三个条件。在考虑双方利益的同时,最优契约的设计也必须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以及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
         三、管家理论和职业经理人激励现代管家理论认为代理理论对职业经理人的人性假设是不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对自身的尊严、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会促使他们努力经营公司,成为公司资产的好管家。因此,在公司治理安排上不应一味依赖监督和物质激励,更应充分授权、协调和非物质激励,发展一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关系。管家理论主要是从组织行为学和组织社会学出发,认为职业经理人受成就需要的激励,通过完成挑战性工作、承担责任、树立权威、取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来获得内在的满足感,这些是一种非物质性激励。管家理论认为薪酬的.激励作用,表现在心理的过程中。由于人的高层需求中尊重和平等占重要的地位,因此薪酬必须平等。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委托人和代理人都应为集体负责,在薪酬的比较过程中,代理人的薪酬应与委托人的薪酬进行比较。理论界对于管家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
         一是对经理人的人性分析和假设,究竟经理人是个人主义、机会主义、自利的/代理人,还是集体主义、组织至上、值得信任的管家;
         二是在治理结构设计上,究竟是建立独立的董事会、增加外部或独立董事,以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和控制,还是将董事会主席与CEO二职合一、增加内部或关联董事,以利于经理人在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其管家才能;三是在治理机制设计上,究竟是建立控制与物质激励为主的长期薪酬计划,还是建立非物质的激励计划;
         四是管家理论与代理理论的相互关系究竟如何?是这种理论比另一种理论更有效,还是二者都只是适用于解释某一些现象?从管家理论的角度可以看出,其与代理理论相反,在公司治理安排上注重的不仅仅是通过物质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来控制职业经理人的行为,更应充分授权、协调和精神激励。
         四、基于两种理论的有效激励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探讨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因素,同时借助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如何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激励机制,减少和消除代理人可能产生“道德风险”,提高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等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并为企业如何有效地激励职业经理人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
         (一)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物质激励系统。从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的分析来看,应该建立一个结构型激励机制,对职业经理人的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进行激励。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短期激励方法包括工资、奖金、年终分红、职务福利、年薪、福利安排等;长期激励方法包括股份、股票期权、职位提升、文化认同、内部创业计划等。在企业的不同阶段,针对职业经理人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激励方式。另外,这种结构型激励机制还需要与企业状况相容。
         (二)如何构建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激励系统。根据公平的心理规律,在管理中采取各种措施力争做到公平。另外,为职业经理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这就需要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不仅要讲述优秀经理人的经营方式和业绩,更要宣传其坚韧的意志,创新、冒险的精神和高度的凝聚力,为职业经理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学习型组织与内部创业计划等满足经理人需求的“激励”因素成为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部分。目前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的不断涌现,给经理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知识的渴求和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成为现代经理人的追求。培育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需要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鼓励创新等因素出发。
         (三)如何建立有效的经理人市场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如果没有约束,将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在加强经理人激励力度的同时,必须要完善经理人约束机制。因此,要在企业内部将代理人的绩效考评与公司战略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形成一种企业的内部约束;将竞争和声誉机制引入市场,优胜劣汰,并将其价值与其信用和能力相联系,提高经理人群体的职业和专业素质;实行道德约束,加强经理人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偷懒的概率。对经理人的道德水平进行评价,并予以公开,让全社会共同监督,以此来推动和完善经理人市场,建立一个高度发达的竞争环境。从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两个看似“相悖”的理论出发,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职业经理人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这对我国市场经济中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开发和利用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激励职业经理人将个人利益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以及社会利益的追求。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及契约方利益不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委托人对代理人努力程度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成为保证投资者受益的前提。因此,在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监控不可行的情况下,将职业经理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激励问题的核心。
         (二)确保人力资本效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人力资本所有者即为拥有智能来创造价值的高级劳动力,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创新者是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其显著的产权特征是其人身依附性,使之在权益受损时,其所有者只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做出反应,即在难以逃避损害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将相应部分的人力资本置于低效甚至闲置状态,从而使这种资产的经济价值大幅下降,并最终导致企业效率损失。
         (三)抑制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在雇用契约中,企业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处在契约关系的两面,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问题,职业经理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激励,不但会对企业的经营有所影响,更重要的是其掌握着企业部分控制权,有一定的条件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做出损害投资人利益的行为。因此,在双方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对抑制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

3. 如何对高层经理人进行激励

一次性绩效奖金
这是用来奖励高层管理人员实现具体和特殊目标的奖金形式,这些奖励计划要通过薪酬委员会提交重事会批准。
短期激励
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公司的各种年度分红、分享计划,如收益分成或利润分享,连同上面介绍的一次性绩效奖金共同构成其主要的短期激励。
长期激励
对高层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在高层管理人员报酬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它一般以一些股票增值方案作为奖后形式。

如何对高层经理人进行激励

4. 对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有哪些

亲您好,对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有哪些,有以下几点:一、股票期权股票期权就是未来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力。一般来说,管理者是以该权力被给予时的价格,在期权到期时购买公司股票的。该期权的年限一般是5-10年,也就是说持有该权力的管理者在持续经营企业一段时间后,才能行使该权力。如果该期权到期时的股票价格高于授权时的股票价格,说明他保证了公司资本和企业市值的不断升值,这是符合股东利益的。对管理者来说,在期权到期时行使该权利的结果将为他带来丰厚的收入。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总裁Michael.Eisner仅期权一项的收益就是1.07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总裁Douglas.Ivester的期权收益是1.06亿美金。当然,如果期权到期时的股票价格低于授权时的价格,管理者不但享受不到该期权的收益,而且还意味着他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二、股票升值权股票升值权是由股票期权变化而来的。该权利的持有者可以获得权力授予时的股票价格与行使权利时的股票价格之间的价差补偿。这种补偿通常是以现金形式支付的。与股票期权相比,股票升值权一般不给予管理者接受股票或分红的权力,也不要求他按照行使股票升值权时的价格,支付相应数量的现金来购买公司的股票。三、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激励方案,指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然后委托员工持股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员工持股会作为社会法人进入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分红的一种公司治理模式。【摘要】
对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有哪些【提问】
亲您好,对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有哪些,有以下几点:一、股票期权股票期权就是未来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力。一般来说,管理者是以该权力被给予时的价格,在期权到期时购买公司股票的。该期权的年限一般是5-10年,也就是说持有该权力的管理者在持续经营企业一段时间后,才能行使该权力。如果该期权到期时的股票价格高于授权时的股票价格,说明他保证了公司资本和企业市值的不断升值,这是符合股东利益的。对管理者来说,在期权到期时行使该权利的结果将为他带来丰厚的收入。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总裁Michael.Eisner仅期权一项的收益就是1.07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总裁Douglas.Ivester的期权收益是1.06亿美金。当然,如果期权到期时的股票价格低于授权时的价格,管理者不但享受不到该期权的收益,而且还意味着他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二、股票升值权股票升值权是由股票期权变化而来的。该权利的持有者可以获得权力授予时的股票价格与行使权利时的股票价格之间的价差补偿。这种补偿通常是以现金形式支付的。与股票期权相比,股票升值权一般不给予管理者接受股票或分红的权力,也不要求他按照行使股票升值权时的价格,支付相应数量的现金来购买公司的股票。三、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激励方案,指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然后委托员工持股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员工持股会作为社会法人进入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分红的一种公司治理模式。【回答】
相关延展:经理人的短期努力,是经理人追求当年业绩,包括收入和利润等指标所进行的努力;而长期努力,则是为了企业未来价值所进行的努力。长期努力,包括培养客户和市场、提升管理团队、增加研发投入等,这都需要漫长的投入,短期内很难见到结果。对于企业而言,长期努力与短期努力同样重要,甚至长期努力更为重要。可从经理人的角度看,如果没有持股,就很难让他们真正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因为他们的任期通常有限,很自然地要盘算在有限的任期里,能获得多少收益,再按照这个盘算去分配时间和精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经理人都这样想问题,很多经理人还有情怀、声誉等方面的追求,但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般性原则,按照任期长短去分配各种努力的组合,是人之常情。【回答】

5. 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

 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有爱心、有诚心之后,最关注的一点就是要有责任心,最重要一条就是要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的人永远不可能上进的。
    
         要想更好地激励职业经理人,必须首先要了解职业经理人的行为,在当今公司治理的研究当中,对职业经理人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相悖”的理论——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以往的研究对上市公司、家族企业、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两种理论的研究结果和对比分析可归结为:从企业理论角度看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两者本质上都是从属于合约理论的,尤其是从属于企业合约理论。代理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职业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管家理论则是从组织行为学和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一、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 
         在发达国家中,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相对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有了一套规范的体系。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而言,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体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家族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各有差异,激励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薪酬分配的不合理、股权激励制度受限以及经理人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对比国外发展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以及了解到我国职业经理人激励现状,就必须制定一个适合中国市场的激励制度,从而提高职业经理人的效率,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代理理论和职业经理人激励 
         代理理论是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两个重要分支之一,另一个为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重点在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权力结构安排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
         代理理论总共经过了三个阶段:团队生产、代理成本、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20年中代理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也是现今企业治理中比较流行的一个理论。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
         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代理理论认为,拥有信息优势的经理人作为企业的代理人,这就为经理人提供了剥夺或侵占企业资源的可能性,这时代理问题就出现了。要使经理人努力地为所有者工作,所有者一方面要实施选择性的经济激励方案,运用外在的物质性激励因素去满足经理人的经济需要,另一方面要对经理人进行组织控制和市场控制。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最大化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委托人必须设计出一个代理人能够接受的契约,这一契约能够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激励问题的产生源于契约双方存在非对称信息、外部环境影响和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等三个条件。在考虑双方利益的同时,最优契约的设计也必须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以及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
          三、管家理论和职业经理人激励 
         现代管家理论认为代理理论对职业经理人的人性假设是不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对自身的尊严、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会促使他们努力经营公司,成为公司资产的好管家。因此,在公司治理安排上不应一味依赖监督和物质激励,更应充分授权、协调和非物质激励,发展一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关系。
         管家理论主要是从组织行为学和组织社会学出发,认为职业经理人受成就需要的激励,通过完成挑战性工作、承担责任、树立权威、取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来获得内在的满足感,这些是一种非物质性激励。管家理论认为薪酬的激励作用,表现在心理的过程中。由于人的高层需求中尊重和平等占重要的地位,因此薪酬必须平等。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委托人和代理人都应为集体负责,在薪酬的比较过程中,代理人的薪酬应与委托人的薪酬进行比较。
         理论界对于管家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一是对经理人的人性分析和假设,究竟经理人是个人主义、机会主义、自利的/代理人,还是集体主义、组织至上、值得信任的管家;二是在治理结构设计上,究竟是建立独立的董事会、增加外部或独立董事,以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和控制,还是将董事会主席与CEO二职合一、增加内部或关联董事,以利于经理人在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其管家才能;三是在治理机制设计上,究竟是建立控制与物质激励为主的长期薪酬计划,还是建立非物质的激励计划;四是管家理论与代理理论的相互关系究竟如何?是这种理论比另一种理论更有效,还是二者都只是适用于解释某一些现象?
         从管家理论的角度可以看出,其与代理理论相反,在公司治理安排上注重的不仅仅是通过物质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来控制职业经理人的行为,更应充分授权、协调和精神激励。
          四、基于两种理论的有效激励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探讨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因素,同时借助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如何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激励机制,减少和消除代理人可能产生“道德风险”,提高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等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并为企业如何有效地激励职业经理人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
         (一)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物质激励系统。从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的分析来看,应该建立一个结构型激励机制,对职业经理人的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进行激励。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短期激励方法包括工资、奖金、年终分红、职务福利、年薪、福利安排等;长期激励方法包括股份、股票期权、职位提升、文化认同、内部创业计划等。在企业的不同阶段,针对职业经理人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激励方式。另外,这种结构型激励机制还需要与企业状况相容。
         (二)如何构建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激励系统。根据公平的心理规律,在管理中采取各种措施力争做到公平。另外,为职业经理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这就需要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不仅要讲述优秀经理人的经营方式和业绩,更要宣传其坚韧的意志,创新、冒险的精神和高度的凝聚力,为职业经理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学习型组织与内部创业计划等满足经理人需求的“激励”因素成为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部分。目前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的不断涌现,给经理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知识的渴求和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成为现代经理人的追求。培育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需要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鼓励创新等因素出发。
         (三)如何建立有效的经理人市场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如果没有约束,将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在加强经理人激励力度的同时,必须要完善经理人约束机制。因此,要在企业内部将代理人的`绩效考评与公司战略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形成一种企业的内部约束;将竞争和声誉机制引入市场,优胜劣汰,并将其价值与其信用和能力相联系,提高经理人群体的职业和专业素质;实行道德约束,加强经理人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偷懒的概率。对经理人的道德水平进行评价,并予以公开,让全社会共同监督,以此来推动和完善经理人市场,建立一个高度发达的竞争环境。
         从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两个看似“相悖”的理论出发,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职业经理人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这对我国市场经济中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开发和利用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激励职业经理人将个人利益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以及社会利益的追求。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及契约方利益不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委托人对代理人努力程度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成为保证投资者受益的前提。因此,在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监控不可行的情况下,将职业经理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激励问题的核心。
         (二)确保人力资本效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人力资本所有者即为拥有智能来创造价值的高级劳动力,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创新者是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其显著的产权特征是其人身依附性,使之在权益受损时,其所有者只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做出反应,即在难以逃避损害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将相应部分的人力资本置于低效甚至闲置状态,从而使这种资产的经济价值大幅下降,并最终导致企业效率损失。
         (三)抑制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在雇用契约中,企业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处在契约关系的两面,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问题,职业经理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激励,不但会对企业的经营有所影响,更重要的是其掌握着企业部分控制权,有一定的条件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做出损害投资人利益的行为。因此,在双方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对抑制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

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

6. 如何激励中层管理者

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与金钱无关的8个激励方法

7. 我国经理的激励机制如何?

转载
我国经理人激励机制
当前经理人激励制度简介

1、年薪制

年薪制又称年工资收入制度,是指以企业会计年度为时间单位,根据职业经理人的业绩好坏而计发工资的一种薪酬制度。主要用于公司经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发放,称为经营者年薪制。

我国实行年薪制的情况一般是把职业经理人收入分为基薪和风险收入两部分,基薪与业绩不挂钩,主要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经营规模、本地区和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等因素确定,基薪一般按月发放,其功能是保证职业经理人及其家庭基本生活需要风险收入则以基薪为基础,与企业业绩挂钩,即与企业本年度经济效益情况挂钩,每年年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完后一次性发放或每月按比例预发,年终结算。
2、股权收益激励

股权激励是让职业经理人在一定时期持有本企业股权、从而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推动职业经理人为公司谋求长远利益的一种薪酬激励制度,它是通过一定数额的股票形式对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进行定价的制度。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按照经理人与股权收益之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不同,股权激励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现股激励。通过企业奖励或参照股权当前市场价值向经理人出售的方式,使经理人即时地直接获得股权。同时规定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持有股票,不得出售。

二是期股激励。企业和职业经理人约定在将来某一个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股权。购股价格一般参照股权的当前价格确定。同时对职业经理人在购股后再出售股票的期限做出规定。

三是期权激励,即股票期权。企业给予经理人在某一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股权的权利,经理人到期可以行使或放弃这个权力,购股价格一般参照股权的当前价格确定。同时对职业经理人在购股后出售股票的期限做出规定。

3、职位消费激励

职位消费,是指一个机构内部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员,凭借制度规定和职权支配能力,自身享有并由机构负担的种种公开或隐秘的消费特权和额外的福利。在一个组织内部,有一定职务或支配能力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职位消费行为,但一般的规律是职位越高,支配能力越强,机构赋予的或个人能够索取到的职位消费种类就越多、数量越大。

对企业经营者来说,职位消费是一种特殊的岗位津贴,它主要指经营者在管理工作岗位上所必需发生的费用,包括经营者的办公费办公用品、电话费、交通费小汽车、油耗等,招待费公款宴请、公关、联谊等、培训费学习班、参观、考察等、信息费为获得各种信息如参加订货会、信息发布会所耗费用等以及带薪度假和经营者以公干的名义进行的其他消费。

职务消费特点是,有一部分纯粹是为公司业务或经营者的工作所需要的,有一部分则难以确定究竟是为公司的耗费还是为经营者个人需求所耗费。职务消费的开支也存在主观随意性的问题。职务消费的标准,往往是经营者表明自己身份的一种象征,并且它给经营者带来许多直接的物质收益。因此,对经营者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使整个经营者薪酬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外各大公司在经营者的薪酬结构中都有一项特殊的岗位津贴,这是专门用来规定经营者职位消费项目与标准的。

由于职位消费对正常报酬机制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也就是说当经营者的正常收入水平较低或者不足以实现自身的人力资本的时候,他就可能有足够的控制权手段去谋求合法报酬之外的收入,从而实现对自身人力资本的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报酬激励机制就会明显弱化,而在体制外的不规范行为将会强化,最终导致体制的破坏。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职位消费性水平一般都是其工资收入的10倍左右。在我国,职位消费的随意性,甚至失控的情况都是存在的。这给我们两方面的启示第一,如果不大幅度提高经营者的报酬收入水平,发挥报酬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那么在“权力”和“利益”双重刚性的驱动下,很难解决消费者过度职位消费的问题第二,如果大幅度提高经营者的报酬收入水平,在目前职位消费远远大于正常的报酬收入,且无法约束的情况下,很难使经营者的收入实现公开合理。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4、保障收益激励

保障收益激励主要是指经营者通过公司的福利计划安排享受到的某种益处,它包括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及离职补偿金等等。这一部分收益在整个经营者薪酬结构中可能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它对经营者的利益起到了较强的激励保障作用,可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因而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如果把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价值等同于普通人力资本,对其作为一般人的基本生活条件进行的保障,这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因而激励的意义不大。如果我们按照区别于一般人力资本的价值,对经营者的特殊的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补偿的话,就需要提供其高于普通劳动者的保险保障标准。按照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的贡献和合同的约定确定保障收益,这对经营者来说无疑具有激发其努力工作的意义。

5、内在薪酬

虽然,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精神激励的投入非常大,研究比较深,但由于我国企业的非市场操作、社会对薪酬的概念理解偏差、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不分,导致我们内在薪酬激励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薄弱。今天,国际竞争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的竞争,而经济的强大来自于每一个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经理人行为正相关,只有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协调作用,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效果才能实现最佳。挑战性的目标、一定的自主权力以及社会地位的激励,都是现代经理人不可缺少的激励因素。

我国经理的激励机制如何?

8. 如何加强经理人薪酬激励的正面效果

一、薪酬模式的改变。很多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把更多的侧重点放在薪酬标准设定上,华恒智信高级咨询团队的老师认为,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不应该单纯的将侧重点放在标准的设计,而应更多思考薪酬模式的改变。钱怎么发要比发多少更重要。例如,奴隶制时期,奴隶的劳动成果都归奴隶主所有,其积极性肯定不高,到了封建时期,农民除了交地租之外的收入归自己所有,这种模式的改变相对与奴隶制就能够很好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到了后期的承包制,农民更能体会到是为自己劳动,这种模式又比封建制的激励作用更大。还比如,拿固定工资的司机,要其加班时其可能不愿意,而出租车司机则每天自愿有超过8小时的工作时间,这种差距更多是不同收入模式带来的。因此,企业应该在改变薪酬来源模式上多进行思考,例如分股权、期权、项目佣金制等等模式,这使员工更多感觉到是为自己而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薪酬激励作用的最大化;

第二、引入全面薪酬体系,薪酬内容丰富化。也就意味着间接收入和一些非经济性报酬在薪酬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除了薪酬模式的改变,企业应引入全面薪酬体系,也就是说不同岗位之间,薪酬组合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的员工间可能在总薪酬上相同,但各岗位之间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所占比例不同,这种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内容等情况具体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