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在银行存了58万,昨天知道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该怎么办?

2024-05-09 20:14

1. 年初在银行存了58万,昨天知道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该怎么办?

 我也在这种陷阱中,前年去银行存钱,柜台工作人员说要不要分三年定期存的存款方式。三年每年存二万,五年后加利息可得七万二千,我想也可以,反正短期没有打算置业,利息稍好点。工作人员一轮操作下来,什么都不说,只叫你在电脑上签字,也发个银行卡给我。
   一个多月后,偶尔想起,登录一查,卡上一分钱都没有,马上在签字单上找到那个银行的电话,打过去,工作人员说那是分红型保险,还谎称有个保险合同书寄给我我没接电话,联系不上我,肺都气炸了,要退钱已过考虑期,只能退一半,害得我后面二年都得按期往卡上打二万。你说银行流氓不流氓。
   这是一种陷进…
     
   
   银行跟保险合作,误导存款人购买保险型存款,这种做法非常不道德。
     
   那年,我到建设银行去存款,一年轻人接待的,我说存个一万定期,谁知他就更改成了保险储蓄。
     
     
     
   当时没注意,回家看看存单不对呀?有十五天的退款期。我立马赶到储蓄所,要求退款,谁知保险人找来他们领导左开导右开导,只肯退一半。
     
   想想都后悔,银行就不能这样做,特别是老人,他们分不清什么是保险和储蓄。他们认为钱只要在银行就稳妥了。
   
     
   这笔钱一存就是十五年。如果是大头急需用是拿不出的。
     
   我认为他们是在欺骗顾客,顾客怎么知道他们提成的比例。他们内部交易,搞得老百姓遭殃。
     
   国家要制定政策来杜绝这样的事再次发生,还老百姓一个知情权。一切的保险和储蓄都是自愿的,没有这样强迫人存个长期的。
     
     
   其它银行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只有建设银行做出这样的事。让人非常反感!甚至很痛恨他们。
     
   老年人储蓄要年轻人一同陪伴,有些事年轻人反应快,不容易被欺骗!
   不好办了。
   年初在银行存了58万元,昨天知道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如果是保险一般有15天的犹豫期,如果在这个期限内是可以后悔的,这个期限内是可以全款退回的。但是如果过了这个15天的犹豫期期限,那么再想退款,那么可能就会遭遇到比较大的损失了,是很难把全款退回来了。
   这样的情况下,大概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想办法找出当初办理保险不合规的漏洞,这样就有可能把钱要回来,但是这个方法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二个方法就是如果急需用钱的情况下,直接认赔,坚决退保,遭受一些损失的情况下,把钱要回来就行了。第三个方法就是如果钱不急用,那么就继续持有,到期后再把钱取出来,这样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一般来说,如果去银行存钱,一定要到银行柜台办理存款业务,而不要被银行大厅里面的其他人员误导,这些大厅里面的人员有些是办理银行理财的,有些就是办理保险理财产品的,而一般保险理财产品期限更长,而且中间根本就取不出来,如果取出来就会遭遇比较大的损失,而且有些保险理财产品到期后利率也不比银行存款高,这样一来,就会让很多投资者感觉到比较难受了。
   一般来说,区分存款和保险也是比较容易的。一般保险理财产品,都不是在银行柜台办理的,而且需要签合同,需要签更多的字,而且一般也会说的比银行存款利率更高,而且也会给你看保险合同等内容,而且签完字以后,也会给你一份保险合同。而银行存款就会简单多了,一般到银行柜台办理就可以了,签字会更少,办理好银行定期存款以后,一般都会给一张定期存款单。显然,存款和保险差距是很大的,这个投资者在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
   综上所述,去银行办理存款,结果办理成了保险,如果是在15天犹豫期内可以全额退款,但是如果过了这个期限,再去退款,可能就会遭受到不小的损失了。因此,去银行办理业务一定要多多注意。
       老爸去年的时侯在邮政银行存了定期,后来发现也被误导买了一份分红型保险,我只用了一招,就让银行妥善的解决问题。    
     
   去年年底的时侯,老爸说:“当时存钱的时侯,一位工作人员向我介绍一种存款,每年存一万,存五万,等第6年去取就有6万。我半信半疑,利息很高,工作人员说是真的,当时我也没有在乎,于是就按照工作人员说的去办。"
   我问:"老爸有单吗?"老爸说:“有一份保单。”
     看了之后那有这种好事,绝对是分红型保险,为什么?  
     第一年存1万相当于存了5年,  
     第二年存1万相当于存了4年,  
     第三年存1万相当于存了3年,  
     第四年存1万相当于存了2年,  
     第五年存1万相当于存了1年,  
     总共1万块钱存了15年,利息有1万块。  
     相当于年化率达到6%,看看,哪个银行有6%利率,没有吧,百分之百忽悠买了分红型保险。到时候取出来能够保证本金算不错了,如果有,利息也不如存定期高。  
     
       分红险是理财型保险中的其中一类保险,其实就是一种兼具保障和分红型保险,给客户一定的分红,在获得保障的同时又可获得收益,简单的说就是分享红利。保险公司赚的越多,你分的红就越多。    
   保险公司向银行保险代销提成非常高,如果保险公司到银行总部签订合作协议,银行总部会到各个市,县,镇分行以及各个网点分配销售任务。
   每个银行的销售人员都能得到很高提成,有时候提成都比工资高很多,所以银行就会向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因为大家都喜欢往银行里面存钱,比较相信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就借机会向大家推销这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还能送礼品,米,油,伞等等,一不小心就会忽悠买了这款产品。
     
   我跟老爸来到了邮政银行跟大堂经理说:"我爸去年在你们这里存的定期是分红型保险。“
   大堂经理说:"你爸同意的,这款利息很高,你放心。”
   我说:"我要退保。"
   经理说:“退保要损失本金5000元。"
   我让老爸不要生气,心平气和跟经理说:“ 当时你们只给我爸一张保单,什么正式合同都没有,说这款理财产品利息很高,工作人员存在误导销售,故意夸大其辞,隐瞒真相,属于保险销售违规,如果你们不给我马上解决,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①拔打12378银保监电话投诉  
     ②拔打315投诉  
   经理,听我这样一说,吓得目瞪口呆,马上说:"别别别,别打电话,你不要激动,我会帮你们解决!我会向上级领导汇报一下情况"。
   几分钟后,经理说:“等一个星期我们再打电话给你。"
   我们,等了半个月以后,接到银行的电话,后来办理了退保手续,而且是全额退保。
     
       在银行存钱时千万要注意,特别要注意签合同的那一种,不要被银行工作人员花言巧语所蒙蔽,    
       如果年化收益率超过了4%,完全不靠谱,即使碰到了,也不要慌,不要着急,可以拨打12348银保监电话进行投诉!    
      被误导买了分红保险怎么办?自认倒霉?自认损失? 
    不! 
    教给大家一个方法,绝对可以让银行和保险公司,乖乖的把本金退给你。 
   银行保险不代表不好,但是误导销售给客户的保险,就算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尤其是分红型保险,满期收益是按照保险公司盈利情况而定的。它盈利的多,分红的就多。它盈利的少,分红的就少。
   说句不客气的话,分红型保险,我见过很多。基本上满期以后的收益,都比不上同期的定期存款利息。
   如何收集证据,有下面的几个关键点。
    1 . 销售过程是否合规? 
   银行保险销售,都需要做录音录像,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属于违规行为。
   有没有给你正式的一本合同?如果只是打印了一张纸给你,就属于违规。
   有没有电话回访?如果没有,就属于违规行为。
   这些保险销售最基本的东西,如果少一样,都属于银行违规,都可以以此为凭据,投诉银行。
    2 . 是否违规承诺收益? 
   如果这个误导销售,属于夸大收益或者是长险短卖,那就要收集这方面的证据。
   聊天记录,电话录音,都属于确凿的证据。
   如果没有,方法也很简单。你去银行找当初的销售的经理,假装不懂,让他在解释一遍。
   然后你偷偷的录音,这个就是确凿的证据。
   拿到证据,证明是银行违规销售,那就要去投诉。
   去哪里投诉?银行客服?或者是保险公司客服?
   没用!投诉这两个渠道没有用。
   要投诉,就要投诉当地的银保监会、市长热线,315协会。
   你可以把证据打印整理出来,邮寄到这三个部门。这种投诉,对银行和保险公司才算是有真正的威慑力。
   你投诉以后,银行和保险公司,必定会有专门的人来和你谈判。
   不要想的太美好,第一次谈判肯定是谈不成的。哪怕你证据确凿,也谈不妥。
   这个也不用担心,就是保险公司的套路而已。你要做的,就是不能退步。不能承担退保的损失,哪怕是一部分。
   第二次再约时间谈判,保险公司和银行的经理,就会松口很多。会给你协商,让你承担一部分损失,银行承担一部分损失,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损失。
   不要答应!等着第三次谈。
   到了第三次谈判,保险公司和银行,急着解决你这个问题,就会彻底的松口。
   会让你写一分情况说明,然后答应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钱退回到你的账户里。
   事情到这个地步,差不多就算是解决了。不过你到账的时间,可能不止一个月。可能要一个半月,可能要两个月。
   所以,没事的时候。你就往银行跑,去催他们尽快到账。
   保险也不是说不能买,但是一定要把条款看清楚了。
   像银行保险,趸交产品,至少要5年左右的时间,收益才比较划算。
   期交产品,只适合规划,没有个10年以上的时间,谈不上收益。
   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为了业绩,为了钱,而出卖灵魂。
   所以,普通人对于保险,可以买。但是前提是,一定要看清楚条款,确保这里面没有误导销售。
   
   理财和正常存款是不一样的,理财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应慎重。
     
   
   存款的时候好好的,到期后准备把钱取出来,突然发现存款变保险了,其实类似这种情况过去几年时有发生。
   最近一年时间,银行存款利率相对比较低,一些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已经下降到3.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去银行存款的时候, 可能有一些不良工作人员会忽悠客户去购买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而且还把这些理财产品或者保险产品当做存款推销给客户。 
     
   对那些不懂行情也不了解银行实际情况的存款客户,他们就有可能轻易相信银行工作人员的推销,然后不知不觉就买下了这些保险产品。
    但存款产品跟存款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有几点。 
    第一、保险需要一年一交。 
   保险的期限一般比较长,类似分红险最少需要三年或者5年以上,而且这些保险产品并不是像存款那样一次性交,而是一年一交。
    第二、收益率不确定。 
   有些银行工作人员在向客户推销保险产品的时候都说保本保息,但实际上这是违规推销,保险产品从来都没有保本保息的,所谓的收益率只是预期收益,最终能够获得多少收益,要看保险资金投资的实际表现,有可能最后会获得预期的收益,但也有可能获得很少的收益,甚至出现亏损。
    第三、保险不能提前支取,只能退保。 
   存款能够提前支取,目前各大银行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算,当前活期利率大概就是0.3%~0.5%之间,虽然这个利率比较低,但至少不会出现本金上的亏损。
   然而保险跟存款完全不一样,保险是不能提前支取的,如果你想要把钱拿回来,那就只能退保,而退保只能按现金价值计算,你购买保险的时间越短,现金价值越低,有可能你购买50万的保险产品,一年之后退保能够拿到的现金价值只有二三十万。
   所以大家必须分清存款跟保险产品的区别,这样才能避免掉到坑里面去。
     
    如果不小心被忽悠购买保险产品了,该怎么办呢? 
   假如购买保险产品期限比较短, 还在犹豫期之内,一般犹豫期是在10天到15天不等,这样可以无条件退保,也不会产生任何损失。 
   但超过犹豫期就不能无条件退保了,像题目所说的购买了58万分红险一年之后才发现问题,这就不能把钱无条件拿回来,只能退保,但退保损失肯定会很大,所以这不是最明智的做法。
   当然,如果大家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购买这个保险是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的,自己并不知情,那可以跟保险公司协商要求他们无条件退还。
    购买保险跟购买存款有很大的区别,保险购买有严格的流程,具体来说有几个地方。 
    第一、必须签署保险购买合同 ,而且保险合同上的签章是保险公司而不是银行,另外客户必须亲自在保险合同上签名才有效。
    第二、必须签署风险提示书。 
   在购买保险之前,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必须向客户出示风险提示,然后让客户在风险提示书上签字才有效。
    第三、必须有双录,也就是录音录像。 
     
   假如上面这三个环节少了其中的一个,那就属于违规,比如银行工作人员有可能代客户签字,这样可以申请做字迹鉴别, 如果法院鉴别不是客户本人签字,那合同就属于无效,保险公司必须无条件给用户退保。 
    另外如果银行不能提供有效的双录证明文件,也属于无效交易,必须协助保险公司把钱退还给客户。 
   但假如在购买保险的过程当中,大家是自己亲自签字,而且在双录的时候做出了明确的承诺,自己对购买保险是知情的,那就不能正常退了。
   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购买产品时就没认真看条款。能接受分红型保险就继续,不能接受就退保。
   这事很难办的,被人误导你得有证据,否则作为有自主行为的公民,签了名就承担一切后果。
   现在你一是退出“保险品种”,这你得安合同承担违约责任。二是继续安合同,执行下去。
   银行现在信誉不是很好,主要是误导储户买保险类产品,上当受骗大都是文化低的退休老人。造成老人不满加上老人子女不满,这影响极坏。对此国家对银行工作人员这种行为应制订相应惩罚条例,不该护着银行。
   
   众所周知,在中国国有银行存入50万存款是有保障本金的,而超过部分也是有风险的。而分红型保险一般也是有保障本金,利息收益而言可能同样时间银存款多一点,但分红型保险收益由人寿保险和分红得利两部分组成,两者没有绝对可比性。
    分红保险 是世界各国 寿险公司 规避 利率风险 ,保证自身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传统保障型的寿险保单,分红保单向保单持有人提供的是非保障的 保险利益 , 红利 的分配还会影响 保险公司 的负债水平、投资策略以及偿付能力。为了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和保证保险公司的持续经营,各国 保险监管 机构都非常重视对分红保险的监管,除了将保险监管的重点集中在分红产品的红利演示、分红基金的红利分配、分红基金的信息披露、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和分红基金的负债确认等方面外,对不同的红利分配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监管模式。
   因此,题主如果不是急需用钱,买分红保险也不是不好,而且银行与保险公司很多都是相互参股的,利益共享的系统,你也不需太忧虑。如果急需用钱,那正规保险公司也有退保渠道,只是会有所损失一点利益。
   最近,此类事件屡屡发生也提醒各位要投资存款的朋友,对任何推销保险产品都应详细了解,且投资保险应顺序渐进,分散存投资金才更有保障。
   

年初在银行存了58万,昨天知道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该怎么办?

2. 银行存钱被忽悠买分红险,1万一年分红仅25元,这种保险有多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前几年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有关人们在银行存钱被忽悠买保险案件,这些人买了保险之后,不仅没得到保障,还反倒损失了一大笔钱。不过现在的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即便如此,还是不得不拿出案例告诫大家,为什么这样的保险不能买。
01
案例详情
事情是这样的,男子陈某去年在银行渠道购买了一份分红险,当时销售人员告诉他,这种产品每年只需要缴纳1万块,分5年交,每年都可以得到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就算中途退保也没有损失。结果第一年刚过去,到了分发收益的时候,陈某才发现,自己去年所交的保费,一年才拿到25元的“高收益”。

这样的结果让陈某非常不满,说好的高收益,怎么一年才25元分红,就算是银行定存至少也有300多块。之后陈某联系该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并要求退保,结果保险公司表示,中途退保必须要扣除1000元的本金。
此时陈某才意识到自己被业务员欺骗,但如今事情已成定局,他只好自认倒霉,选择了退保。
02
案例分析
其实像陈某的遭遇,很多人都经历过,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保险监管不严格,另一个就是有些业务员私心太重,不够专业。
可以说为了得到高提成,拿到高收益,通过各种手段诱导我们去买保险,而我们大多数消费者因为不懂保险,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业务员手中。可如果我们不够幸运,遇到不靠谱的保险业务员,就很容易遭到保险拒赔。

就像陈某的案例,因被业务员忽悠买了不实用的保险,结果白白损失了上千元。所以保哥提醒大家,在存钱时,一定要谨慎购买保险。
03
对于本案的总结,主要有2点:
(1)在本案中,陈某被坑主要还是因为分红险这款产品,本身是一种理财险,但对于真正想买保障的人而言,理财险并不适用,这种保险所具有的特征大多为,保费高,分红低,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在银行存钱时,切忌谨慎投保,如果真需要保险,最好选择正规的投保平台。

(2)万一因为某种原因买错了保险,一定要在犹豫期之内退保,何为犹豫期?犹豫期指的就是,保险合同在签订完之后,保险公司给客户指定的考虑时段,只要在此期间内退保,保费交多少退多少,不会产生任何损失。

3. 去银行存定期被忽悠买了理财保险该怎么维权?

可以直接要求银行提供当时办理业务时的监控,还原一下现场,确认一下当时办理时的场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要求这位员工负责向客户解释一下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而给客户提供了这种做法,有没有让客户确实清楚这种做法背后的后果是什么,而不是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而不顾客户个人的利益所在。
                                    
未满5年时间,这是银行自己的规定,并不是客户的规定,虽然银行可以以此回绝客户的诉求,但是很明显银行员工利用了信息差,利用了客户对银行员工无条件的信任,而让客户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按照银行员工的要求一步步完成了员工所需要的业务的办理。
这种办理银行员工个人是如意了,而客户却被蒙在鼓里,还以为自己的血汗钱老老实实的躺在银行的保险柜里,随用随取,却并不知道钱虽然还是他的钱,但是却更换了一种方式保存着。而这种保存方式因为已经不属于大家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随到随取的存款,这就有着潜在的会产生矛盾争端的风险。
                                    
这种风险就在于银行员工寄希望于在保险期限到期前客户不要发生任何事情,只要安安稳稳的到期了,大家就各得其所,客户拿回了钱;员工也算彻底完成了一笔业务考核,也就就此能够获得相应的业务奖励。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客户自身诉求发生了变化,现在急需这笔钱来治病救人,却被告知是另外一种类型的财物了,这对客户来说显然难以接受,也无法理解。银行方面不能以未到期就一推二六五,平白无故的就让客户损失钱财。
首先客户存了这笔钱,这是确认无误的,客户认为这就是存款,不疑其它;而银行方面就需要举证自证清白,证明客户确实是在明明知道是保险理财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办理下去。毕竟银行方面占据着主动,所有条款规则都是它们制定的,客户并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客户出于对银行员工的专业背景的信任,员工指点客户做什么,客户就照做不误,这样一路办下来,最终就形成了这个结局。
                                    
银行无法证明客户是清楚这一切的,就需要承担所有相关责任。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客户提供一笔无息贷款,注意,是无息的,以解客户的燃眉之急,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等后续客户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再归还贷款就是,这样做,就能把对双方的影响降到最低。对银行来说,办理无息贷款这是它们的专业范围内业务,操作流程都是熟门熟路,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客户的使用。
总之,银行方面需要主动一点积极一点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公事公办,以冷冰冰的口气把客户拒之门外,这会有损于银行这种特殊机构的社会形象。客户不过就是期望着能够拿回自己的钱来救命,接受存款的银行有责任有义务确保这笔钱的安全,更要确保领取时的顺畅。
如果当初没有这出幺蛾子,双方之间又怎么可能会发生争执呢?归根结底,还是银行方面自己太过于考虑自身利益了。为了弥补客户的损失,银行主动采取措施给客户提供帮助,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去银行存定期被忽悠买了理财保险该怎么维权?

4. 在银行存款被忽悠买保险怎么办?

不少人买保险说被忽悠,通常都是因为自己没有看清楚或者代理人夸夸其谈,购买后觉得跟想的差别太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产品不够好,这里有一份榜单可以帮助避雷:《十大【不值得买】的重疾险大盘点!》

感觉被忽悠是由于有心理落差,那为什么会产生心理落差呢?通常都因为两种情况:无法理赔和收益达不到期望,下面具体说一下:
第一点,一些保单无法理赔的原因:
(1) 投保没有如实健康告知
没有如实健康告知是无法理赔的主要原因,如果出险了,被保险人的过往病历是躲不过保险公司追查的,如实健康告知不是闹着玩的,这里整理了一份攻略:《投保时,健康告知有什么小技巧?》
(2) 没达到理赔条件
每份保单的理赔肯定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寿险是身故后理赔,一部分寿险会根据身故年龄来规定赔偿金额,这些内容都要自己看清楚。如果是资料不齐全也有可能导致无法理赔,不同险种需要的资料也不一样:
(3) 没看清合同免责
免责的意思是有些内容保单是免去了理赔责任的,比如大部分保险都规定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机动车免责。
如果不是很了解理赔,这份攻略必看:《理赔案件发生后,应该如何去理赔》
第二点,收益达不到期望:
有一些人在推荐分红型保险给顾客的时候,会说能赚不少钱,实际收益却不一定,分红利率是高低不定的。
怎样能不感觉“被忽悠”?下面有几个小技巧:
1. 看清楚保障内容:要把保什么不保什么搞清楚,不要以为保险什么都赔。
2. 看清楚理赔条件:比如重疾险里面有些疾病是做了某种医疗才赔,这些规定一般都不太起眼,要多当心。
3. 分红险要多留心:就算一款分红险以前有不错的收益,那也只是曾经,现在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保险的存在自然是因为有需求,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就不会感觉被人忽悠了。
望采纳!
全网同号: 学霸说保险,欢迎搜索!
资料来源: 学霸说保险官网

5. 去银行存款被忽悠变成买保险了怎么办

据我所知,邮政银行差不多是最喜欢推销保险的银行了。存款不会变成保险,而是一开始去存款时就被忽悠买成了保险。
在银行售卖的保险,也就是常说的银保产品,一般有15天左右的犹豫期,在这个时间段内退保是没有损失的。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想退保把钱取出来往往就会损失一定比例的本金了。
我看过两份在银行售卖的保险凭证,只有简单的一张十六开的纸,上面有金额,有存款时间,但是没有利率,也没有其他保障性条款。
有的保险存期较短,两年就能拿回本息,而有的则需要五年。至于比较过分的保险产品,五年后只能拿回一半左右的本息,剩下的还要再过几年才能拿回来。最最过分的保险产品,则是50年甚至80年才能拿回本金,这样的案例媒体时不时会有报道。一旦买成了终身寿险,那真要等儿子老的时候才能拿回来本金了。
如果存成保险后及时发现,在犹豫期内主动退保自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如果已经过了犹豫期,再想无损失的拿回本金,就需要采取其他办法了。首先,跟银行协商,要拿回存款,如果银行不配合,就向银保监会投诉。
在投诉之前,尽可能的搜集证据:
1、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要求重听买保险时的回访电话,全程录音,看看当时是否告知这是一份保险,收益不保障,多长时间能够取出;
2、到邮政银行再去假装办理存款,说自己之前在这里存了的时候几万元,利息比普通存款高,现在还有没这种产品,利息是多少,存期多久等等,全程录音。
3、找出当初的投保单(不是保单,是你买保险时让你填的单子)及保险风险提示书。如果没见到过,就到保险公司营业厅去查询,说对这份保险有疑问,要求复印,看看是否本人签字,以及风险提示语是否本人所写。实际银行兜售保险时,往往不会让存款人看到并签署这份文件。
4、2017年银保监会实施《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银行销售保险时必须双录,也就是同时录音录像。可以向银行或保险公司要求调取当时录音录像,查看是否有误导行为。
证据越齐全,则维权成功率越高。根据监管规定,保险产品实际收益率不得超过3%,所以银行兜售保险时往往夸大其词,比如宣称能达到5%年收益来误导消费者。如果是每年交一笔钱,持续五年甚至更久的保险,及时止损不再交钱是第一选择,同时用上面的办法要回已经缴纳的本金。如果是一次交清,并且三五年内能够拿回本金和利息的类型,通过投诉也拿不回来的话,那就不如到时候再取出了。
2017年上市银行售卖保险的佣金平均水平达到3.5%左右,最高甚至能达到8%,这是银行热衷卖保险的根源,也成为坑害消费者的最大动力。而监管惩罚力度薄弱,一年几十万元的罚款相对于数亿佣金收入相比,显然远不足以让银行警醒并改邪归正。而普通人对于如何维权并不熟悉,给了银行和保险公司们持续作恶的空间。银行卖保险,尤其是误导性的售卖保险,是在辜负消费者对银行的信任,也是银行口碑越来越差的最大原因。

去银行存款被忽悠变成买保险了怎么办

6. 分红型存款变成了保险,该怎么退

退不了几个钱的!买了分红型保险的人,都是在两年内感觉上当受骗而退保,这个险是保险公司最赚钱的险种,保险公司把分红型保险当做是保险公司赚钱的法宝,不停的忽悠人,让人损失惨重!保险,除了意外险,其他的险种都是忽悠人的。买了寿险的人的都被忽悠了,因为你啥时候都不能取钱,一当取钱就会损失惨重,一直到死,你死的时候还得的这病要和保险合同的病一样,一字不差,才能得到理赔。小孩一出生就谈死亡保险,这就是咒人赶快死亡!保险只谈现金价值,不谈本金和分红。保险发生合同责任,他才有现金价值和分红,不发生合同责任他只谈现金价值,而那个现金价值保险合同上面就有现金价值表,多少年是多少钱,你看了就会明白的。那个钱远远要比本金要少的多,不管是取钱、退保,还有所谓的转换养老金,都是看那个现金价值。保险业务员他们就没把保单的现金价值给你说明,说明之后客户看了就不买了,所以他们忽悠你保费交清就拿钱。保险若干年取钱都是亏损的,其实若干年就算拿到本金,你的本金的货币贬值也是亏损了很多。以后要记住!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的,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想理财赚钱或想抵御货币贬值,可以做基金和国债。所以,分红型保险是以保险的名义骗客户的钱。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7. 原本是去银行存钱,结果却被忽悠成买了份保险,你有遇到过吗?


原本是去银行存钱,结果却被忽悠成买了份保险,你有遇到过吗?

8. 现在银行推销的理财分红保险可信吗?想要比定期存款收益好一些是买他们推荐的保险到底有风险吗?

真要是对你有利,那些人的iq能比你差,还用得着到处向你推销?
没到期想退?按保险合同上的说明——估计你当时根本没看就签字了——亏死你。

某位网友总结过 银行、邮储员工骗保术:

一是把保险解释成银行存款,卖保险是存款送保险,很多百姓到现在还稀里糊涂。
二是把十年期保险说成三年,五年六年期的说成一两年。
三是夸大意外险,大部分银行保险只能保意外死亡或者无意外保险,但银行员工都夸大为保意外(言下之意只要出了意外都保,故意模糊言辞)。
四是夸大收益,银行保险到期收益根本不能预期,但银行工作人员按照保险公司人员的授意,擅自夸大收益,基本都说比存款高,并将十年期的保底金额解释成一年,模糊客户视听。
五是保单上现金价值基本都打印在保单背后,并粘贴于背面,防止客户看见后明白真相而要求退保;

就因为大家信任银行、邮局等机构,所以保险公司才想到这样的主意。
在银行、邮局等地方摆摊设点兜售保险,让你误以为是这些地方的新业务。

这些机构成天和钱打交道,自然会唯利是图睁眼说瞎话。
那些分红都是理论上的“预期最高”收益,是根据保险公司每年的盈利状况而定,可有可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合同内容没有明确说明其具体领取金额,仅凭人的一张嘴说是如何的高,都将是保险公司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到时候因为各种因素不兑现,也没有法律责任。

老百姓的合同意识\法律意识不强,随意签字。
保险公司和银行都抓住了这个弱点来忽悠老百姓。有几个自己知道保险的保障利益的?

每天在银行里摆摊设点,打出广告条,是个人都拉,打着各种旗号推销保险。
给无知的老人兜售长期寿险,说是比固定存款利率高,
给没几个钱交不起续期保费的普通人鼓吹什么理财产品,还送保障。
把他们的存款变成自称收益高但不能提前取的保单,投保容易理赔难。
拉来一单给你一单提成,还要你拿钱出来打点银行里的人;
卖不出去,没有一分钱底薪,你还倒贴。这样的事情,你觉得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