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历史

2024-05-07 07:47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历史

1981年——成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1981年,国家卫生部在原同济医科大学建立了“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是全国医学院校中的七个培训中心之一。1984年“中心”升格为独立的教学实体(学校二级机构,正处级单位),组建了卫生管理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管理数学、现代汉语及医史与医学未来学等6个教研室。1982年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开始卫生管理干部在职专科学历教育。1987年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增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87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8年5月,“中心”并入公共卫生学院(“中心”仍保留原行政级别和机构)。1988年——成立图书情报学系1986年3月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原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增设图书情报学(医学、药学)专业, 1986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7年设立图书馆学、医学情报学和医学文献检索等三个教研室。1988年建立医学图书情报学系(正处级单位),实行图书馆、医学图书情报学系、医学情报研究所合一的管理体制。1994年,图书情报学系更名为医学信息学系,设有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分析等4个教研室。1993年——成立卫生管理系1993年成立卫生管理系,实行“中心”和系合一的管理体制。卫生管理系为公共卫生学院当时的四个系之一。设有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经济、医院管理、卫生法学、组织行为学、卫生管理基础等6个教研室。1995年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正式招收该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成立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将卫生管理系、医学信息学系、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合并,成立了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设有卫生管理系、医学信息系、药品监督与管理系。2003年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授予权和“情报学”硕士授予权,2004年正式对外招生。2005年8月,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机构调整,设置五个系,即医院管理与医事法学系、卫生政策与经济管理系、药品政策与管理系、综合素质与卫生人力管理系和医药信息管理系。2006年5月,《医学与社会》杂志归并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08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机构调整为2个系、5个研究中心——卫生管理系、医药信息管理系,基本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农村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历史

2. 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历史沿革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了“德文医学堂”至今已逾百年历史,曾经培养出裘法祖院士、吴孟超院士等一代著名医学家,并被誉为“医生的摇篮”。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1924年5月20日北洋政府教育部下达第120号训令,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从此以后,5月20日定为校庆日。1927年8月,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同济大学医学院整体迁往武汉,使得同济大学在较长时间没有医学专业。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又改名同济医科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但同济人的医学情结至深,一直为再开医学专业作不懈的努力。2000年4月,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成为同济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短短十余载,临床医学作为同济大学的重点建设和发展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1年,医学院设立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2002年,同济大学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3年,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专业建设,投资亿元的医学大楼在校本部建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2005年,医学院开始在长学制学生中实施本科阶段导师制。2006年,医学院启动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2007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评价优秀。2009年,医学与生命科学实验教学楼投入使用。并相继建立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和临床技能考试中心,组建标准化病人队伍用于学生技能训练。学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010年,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医学院着手设计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模式;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带动下,在校内通过“试点班”的形式启动“卓越医师培养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年,医学院在各个附属医院建设“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平台。2010年起,医学院充分利用同济大学国际合作平台,与欧美多所大学的医学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了国际合作培养医学生的资源。每年20-30%的医学生有海外临床实习和科研实习的机会;与美国联合培养MD/PhD,与英国联合培养MD/Msc,联合培养PhD。2011年,获得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及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2年,医学院全面启动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专业课程改革举措。国家级临床综合实训中心建设项目教育部立项。获得进行“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依据同济大学“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医学院把建立教学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体系、突出临床实践技能和人文服务精神的教学特色、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国际化合作教育作为贯穿医学院教育思想观念的主线。1、建立教学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体系在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框架下,参考和汲取现代质量管理的内涵和技术,医学院逐渐建立了具有医学教育特点的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体系,并且在逐步细化相应的质量标准。医学教育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体系把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用于教学工作的过程(环节)管理、目标管理;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质量优化、教学质量督导和监控等方面。2、突出临床实践技能和人文服务精神的教学特色医学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能够服务于社会、掌握临床实践技能、能够体恤患者病痛、具有人文服务技能的有用人才。医学院在教育思想观念上统一认识,明确了临床实践技能和人文服务精神的教学特色,制订了严格的临床见习与实习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见习和实习带教教师的培训,建立了以临床操作技能为内容的“医学院临床模拟教学中心”;建立了以客观化多站式考试(OSCE)和标准化病例(SP)为特点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体系;增加了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和对现代精神卫生问题识别和处理能力的培训,增加了医患沟通技巧培训。3、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医学院具有良好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医学院已经接连举办了12届旨在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各种科研活动的“大学生学术节”;举办了以指导学生发现并解决临床问题为目的的“青稞节”。这两项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平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每次活动学生们都发表了众多论文。医学院还设立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从组织管理、经费支持、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推进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在长学制学生中设立了导师制,为大学生参加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提供了途径。4、开展国际化合作教育同济大学作为国家对外开展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直致力于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来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对德国、法国合作在社会和学术各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医学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依托同济大学的对外合作优势,开拓国际化人才培养途经,分别与德国和法国有关大学建立了交换学生项目,互派大学生进行临床阶段的培训,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使国际合作教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也成为医学院教育思想观念中重要的内涵。

3.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继续教育部的历史渊源

原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创建的华中工学院。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1953年5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1966年,整体实力有较大提高,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6年至1976年,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期间,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等办学思路提出。期间,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生物力学、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专业;设立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和应用物理专业。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顶住压力,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经济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社会学研究所;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1982年初,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并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1984年,领导班子换届,黄树槐任校长;1985年,开设少年班,至2000年停办时共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1986年,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1994年,第一个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对直属高校的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大检查,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特别奖,是获得特别奖的唯一高校;1994年,率先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举办人文讲座;1995年,实行学分制;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1996年和1997年,党政领导班子相继换届;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同一个国家有两所大学获此奖项,除美国外,只有中国。);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前身为清末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工艺学堂”。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1997年,获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建校纪念日合校时经各方协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定为全国院系调整开始的1952年10月8日,并未溯源至前身的1898年或1907年。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继续教育部的历史渊源

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介绍


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5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共拥有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实验室、7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以及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妇产科学国家临床研究中心 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靶向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肿瘤侵袭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计委重点实验室(2个):器官移植卫计委重点实验室、呼吸系统疾病卫计委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7个):肿瘤侵袭转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靶向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药物靶点研究与药效学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实验室(1个):避孕节育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注:包括本部、肿瘤中心、西院及在建的国际医院等四部分,核定床位4800张,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注:包括本部、光谷院区,核定床位4000张,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武汉梨园医院)注:核定床位800张,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阳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注:核定床位1000张,三级甲等医院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荆州市中心医院)注:核定床位2200张,三级甲等医院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注:核定床位2100张,三级甲等医院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注:核定床位1112张,三级甲等医院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注:核定床位3000张,三级甲等医院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注:核定床位340张,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7、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光华医院)注:核定床位1200张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注:核定床位2000张,三级甲等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学术研究

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科地位

我院坚持“追求卓越,促进健康”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建成了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体系。在教育部2009年的学科水平评估中,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在全国综合排名第二。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和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我院优势学科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科围绕环境-基因交互作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形成了既有优势又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在环境毒理学、环境与职业流行病学和环境医学监测新技术等领域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结合我国妇儿预防保健特点,在生殖健康研究、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心理卫生、妇幼营养与健康等方向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在食品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危害的机制、风险评价和预警及防治对策的研究方向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为制定国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和食品污染控制的决策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巩固传统学科发展方向,开拓新兴研究方向,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其中我国传染病预警监测系统和健康社会因素的研究获得欧盟第七框架项目100多万欧元的资助。

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文化传统

 5月20日——源于1924年5月20日,学校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 原国立同济大学校歌词:易韦斋 曲:肖友梅好一片中华大地,不振兴工艺,真可惜,真可惜!同有耳目,同有手足,同有心思才力,不作工负了好教育。勤劳、诚毅,提携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振兴工艺;好一片中国大地,不健康身体,真可惜,真可惜!同有心腹,同有肌肉,同有起居饮食,不学医负了好教育。慈受、仁义,扶持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健康身体!好一片中华大地,不格物穷理,真可惜,真可惜!同有头脑,同有智慧,同有星辰空气,不学理负了好教育。明彻、清晰,训练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格物穷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文化传统

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有哪些专业

专业有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预防医学(含专项计划、农村自主招生)、法医学、护理学、护理学(英语班)、药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ST)是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是中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共建高等学校医学院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0年,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与华中理工大学等学校合并,组建成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并挂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