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德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2024-05-07 16:21

1. 什么是德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德国是一个职业教育体系非常完善的国家,众多高质量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体系内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跨企业培训中心便是其独具特色的培训形式。据联邦职教所对跨企业培训中心所做的调查,全德国共有955家跨企业培训中心,提供144101个企业培训岗位。  

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形成与19世纪所形成的实训车间密切有关。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明显适应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化的工业大企业中,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决定了在这些企业中培训内容必须反映企业自身的特点。所以,他们通常是在企业的实训车间内进行培训的。在一些中、小企业中,为了满足培训条例所规定的要求,往往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实训车间。但由于建立一个实训车间需要较大的投资,中、小企业不具备这些条件。而根据职业教育法和手工业条例的规定,如果这些企业不能满足培训条例所规定的培训要求时,他们将不具备作为培训企业的资格。通过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合作,这些企业才具有培训资格。这样,就产生了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委托培训,即在双元制职业培训中,企业培训的部分内容可以在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跨企业培训中心可理解为培训企业“扩展了的实训车间”。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各种培训方案的实施,提高企业的培训意愿和培训能力,补充企业职业培训,保障充足的培训岗位的供应;(2)拓宽职业基础教育,加深并强化专业教育,同时注重职业原则的贯彻;(3)在教育层面上有效完成学习目标。主要途径有将学习过程系统化,进行在个人能力基础上的充分练习,在简化的、模块化的或者模拟的学习情境下学习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4)调整区域间的培训质量差异;(5)及时适应科技、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培训条例的基本要求;(6)保障和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通过引入行动导向教学管理的原则,吸纳高素质的培训者,发起和促进各种学习场地间的合作。  

由此可见,跨企业培训中心是德国学校与企业充分合作下的产物,经过几十年与时俱进的发展,跨企业培训中心逐渐转变为多功能的“能力培养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事务服务中心。为了促进在新的联邦各州中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发展,1991年在柏林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成立了一个新的工作部门负责跨企业培训中心的促进工作,从而完成了该项工作必需的组织前提。该部门的主要功能为咨询、建议以及为参加职业培训的机构制定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培训计划,并在建筑、电工及商业管理领域首先提出了培训要求。为了促进在新的联邦各州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发展,还着重建立和发展原联邦各州与新的联邦各州的伙伴关系。原联邦各州的行会组织不仅提供对跨企业培训中心在需求调查方面和职业培训场地方面的构思及促进的经验,并根据规定提供一定的财政资助。  

2001年5月,联邦政府发布了“跨企业培训中心成为能力培养中心的促进措施”,引导跨企业培训中心向着能力培养中心发展。在这一过程当中,德国政府、教育部门重视的并不局限在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场地数量够不够多、场地够不够大、设备够不够先进,而是更加注重扩大跨企业培训中心服务社会功能。

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大多由几家企业联合建立,或者由几个商业组织(如商会、地区手工业和贸易协会等)建立,一些地方当局也参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建设。有时属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车间也用于跨企业的培训。主要的责任方有:手工业协会、区域手工业协会、手工业同工会、工商业协会等。他们既是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所有者,又对其进行管理。另外,还有一些地方组织和私人团体及公共福利法人等承办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以德国梅克伦堡州美伦茨县的瓦楞市跨企业培训中心为例,现有教职工200人左右,其中20%为兼职培训教师,年培训4500人。该中心提供职前、职后约40多种专业的职业培训,中心装备了大批先进的培训设备,建立了从属加工、机电、木工、建筑、印刷方面的培训设施,承担了从工商业到手工业,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的多种培训项目。  

跨企业培训中心所提供的教育培训产品,主要是实施起补充作用的跨企业职业培训课程,支持促进中小型企业的教育培训。学员是来自双元制中的受教育者,他们已经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但是,培训企业由于缺乏设备或培训师而无法进行教学的培训内容,于是便委托相应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进行。跨企业培训措施提前写入企业与受教育者签订的培训合同,并交与行业协会审查。 

跨企业培训的培训内容完全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一个行动导向的跨企业培训中心是自我监督式学习的基础,而行动导向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成就。受训者可以很快的融入企业工作过程;学习内容在集中时间段内进行传授,不受企业工作流程的打扰;在知识传递、能力培养上可以超越企业的专业范围,受训者可以收获额外的专业知识、行动能力和实践技能;以公共的教学计划为基础,节约成本。在跨企业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在正常的工作之外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同其他受训者和跨企业培训教师共同工作、学习,学生可以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德国下萨克森州汉诺威手工业行会的跨企业培训中心FBZ为例,FBZ以培养受训者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把认知过程同职业活动结合起来,强调“为行动而学、通过行动而学”的理念。FBZ按学习领域设置培训课程,它是遵照汽车维修职业任务设置与职业行动过程取向,形成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每个学习领域包含学习目标、内容和时间三部分,其汽修专业涵盖7个学习领域。汉诺威FBZ的主要培训对象有:中等双元制职业学校学生,平均每学年在FBZ受训三周时间;行业内接受继续教育人员;企业委托的“师傅”培训;国防军现役军人;转行从业人员。  

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培训师资是教育培训质量的保障,在跨企业培训中心,根据跨企业培训要完成的培训任务,要配备的教师不仅仅包括理论基础教师,还要有专业培训教师。以建筑行业某跨企业培训中心为例,那里的教师有三种:一是辅助教师,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系统的理论知识在职业学校中已经得到了传授,在这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巩固和复习。一方面,可以给那些学习能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多时间消化理解,两一方面,可以让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培训教师。培训教师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进行指导的教师。培训课程的实施依照德国行动导向的理论进行,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全面的职业行动能力。确保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胜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不断自我学习;三是社会学教师。这类教师类似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但他们主要负责的是学生心理问题、社会交往等问题的解决。  

德国跨企业中心的未来方向:一是继续发展成为技术转换的中心。这种功能不仅表现在开设广泛的课程与举办培训班上,而且表现在特殊的专业培训上。同时,重要的是把现有的机构、设备作为推广新技术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过程的工具,成为技术讲解、咨询、指导与运用的场所。二是工作重点由职前培训延伸为职后继续教育。为了与技术、经济发展的步伐保持协调一致,人们必须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使自己与不断变化的岗位要求相适应。三是成为维持、挖掘劳动力市场的场所。这里包括专业培训、对失业者的综合帮助、对手工行业中特殊职业所进行的职业培训。

什么是德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2. 二战之后德国什么技术转移为航天技术做出了贡献

不论苏美,其火箭技术鼻祖都来自德国,甚至美国把近一个师的德国火箭部队一股脑带回本土

3. 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管理制度有哪些

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管理制度内容主要包括目的、适用范围、定义、职责、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技术权益、收益分配、法律责任和附则等方面,具体内容为以下:
目的:
为了依法规范公司科技成果的转化管理工作,调动公司广大职工和各单位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管理制度。
适用范围:
管理制度规定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技术权益、收益分配和法律责任等内容,适用于公司下属各部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管理工作。
定义:
科技成果:指公司职工承担国家、地方、企事业等科研项目或利用公司物质技术、人力及其他资源所完成的职务技术成果,公司对其拥有完全或部分知识产权;
科技成果转化(以下简称成果转化):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面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收益:是指该成果转化产生的一切权益,包括转让费、许可费、技术入股的股权等与该成果相关的所有权益。
职责:
技术研发中心负责起草《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其他各部门负责参与起草工作,定期由技术研发中心负责组织公司下属各部门对该制度进行修订;
技术研发中心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公司下属各部门负责成果转化的协助工作;
研发课题负责人或成果完成人(以下统称成果完成人)负责科技成果具体转化的组织工作。
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公司鼓励成果完成人进行成果转化,对成果转化工作实施科学和规范管理,合理分配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成果完成人负责组织做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生产运营以及善后交接等技术标准文件的编制、整理和归档工作;每项工作和技术文件,均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或行业标准及规范的有关要求;
技术研发中心综合管理科(以下简称综合管理科)负责公司科技成果发布和企业需求信息的搜集与沟通。负责组织我公司成果完成人或公司下属部门,代表公司在公司内外开展成果转化活动,协助公司做好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产生的技术股份的管理等相关工作;
科技成果优先在公司内部转化,公司下属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对成果转化中的队伍组织、技术支撑环节等方面加强协调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推进成果转化工作;
成果完成人不得将职务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资料据为己有,成果完成人可自行转化成果,但应事先向技术研发中心报告并与公司签订合同或协议,依法保证公司应享有的权益;
成果转化的具体形式由综合管理科、需求单位和成果完成人共同商定,科技成果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转化,并综合管理科组织签订成果转化合同: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科技成果;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成果转化合同须由技术研发中心和公司法务部共同审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负责技术审核、法务部负责法务审核;审核合格后,由技术研发中心经理代表公司签署合同。与成果转化活动相关的技术服务合同和技术咨询合同等文件的签署,亦按此程序执行。公司下属各部门一律不得擅自对外签订各项科技成果转让合同或协议、技术服务合同和技术咨询合同;
合同生效后,合同实施单位或个人应该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实施单位或个人在履行合同义务(包括对外提供技术资料)时,应当注意登记并保存有关记录;
公司鼓励个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创办科技型企业;
综合管理科按照《科研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产生的科技资料以及相关的协议、合同等进行管理。
技术权益:
公司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当以合同形式约定该科技成果有关权益的归属,合同未作约定的按照下列原则办理:(1)在合作转化中无新的发明创造的,该科技成果的权益归公司所有;(2)在合作转化中产生新的发明创造的,该新发明创造的权益合作方共有;(3)对合作转化中产生的科技成果,各方都有实施该项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力,转让该科技成果应经合作各方同意;
公司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各方应当就保守技术秘密达成协议;当事人不得违反协议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技术秘密的要求,披露、允许他人使用该技术。技术交易管理机构或者中介机构在为我公司从事技术代理或者服务中,对知悉的有关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收益分配: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公司所得收益按照下列标准对成果完成人及成果转化人员给予报酬:(1)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从该项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中提取比例不低于70%,不超过95%;(2)利用该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从该项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50%比例的股份;(3)成果完成人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自行实施或者与他人合作实施,完成成果转化的,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式执行。:a.在实施转化成功投产后连续三至五年,每年从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 b.成果完成人和公司双方共同寻找认可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约定公司在成果转化实施企业享有的股权或出资比例,或者公司以科技成果转让的方式直接取得现金收益;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除用于成果完成及转化人员报酬外,其余部分应当用于科研、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团队引进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单位条件建设等方面;
鼓励公司内外人员对公司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中介,与中介合作由技术研发中心统一管理,中介人员可以在转化收益中提取不超过5%的中介费用;
成果转化产生的收益分配,由综合管理科负责按照本制度规定的收益分配标准组织编制收益分配方案,成果完成人负责根据绩效情况对成果完成人员及参加成果转化人员进行报酬分配,形成二级分配方案;
收益分配方案经课题负责人、综合管理科主任签字,由技术研发中心经理、总经理逐级批准后转对应人力资源部,按照薪资流程发放,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由公司代扣缴纳。
法律责任:
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弄虚作假,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法赔偿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公司有权对当事人追究法律责任;
公司职工违反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制度规定,泄露技术秘密、擅自转让、变相转让职务技术成果,或者以技术指导等其他方式损害公司知识产权权益的,公司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附则:
本办法由技术研发中心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公司批准发布之日起实施。

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管理制度有哪些

4. 亲临德国工厂,体验工业4.0究竟有多神奇

9月18日到9月25日,在科理咨询的组织下,二十多名学员完成了他们的2016美国家电标杆学习之旅。他们多是国内知名家电企业的技术骨干、部门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等。

此次学习之旅的主题为家电标杆企业,行程安排参观企业具有针对性与专业性,同时又适当跨界,获取灵感。福特博物馆与福特工厂、Munro总部及对标中心、ABB机器人公司、Optimal工程公司、伊利诺伊大学,每一站都契合主题或启发思维。通过企业参访交流与主题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深入现场学习美国行业内最前沿的技术,了解世界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水平、开拓视野,

参访一:福特博物馆与福特工厂

初到底特律,当地人一定会推荐你去参观亨利福特博物馆,这也是我们此行的必游之地。在亨利•福特博物馆,我们看到过去百余年中,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们的出行方式所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从古老的自行车、马车到摩托车,内燃机汽车,蒸汽机车甚至飞机,机械结构也从原始简陋到笨重复杂再回归紧凑简单,在这里我们不仅见证了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也深刻的体验到机械设计从简到繁,由繁到简的特殊发展历程。

亨利福特博物馆并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汽车博物馆,在偌大的展馆里,包罗万象地展出了在美国工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展品,从汽车到飞机,从家具到电器,重现了一次次时代的变迁,美国二十世纪百年间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尽收于此。近距离地体验美国汽车工业及经济发展的历程,感悟近现代美国汽车行业巨变,学习美国的创新发展与技术进步。



接着是福特工厂的参观,在福特卡车流水线的现场,参观学习其自动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及生产监控模式。并在拥有7个荧幕的360度剧场,观看4D影片。影片主要介绍汽车的生产过程。在影片伊始,可以看到大量的矿石进入冶炼炉,一缸缸火热的钢水进入模具进行浇注,变成钢坯,然后进入轧钢厂,被加工成钢板。钢板又经过冲压、喷涂等工艺被加工成车身,然后开始车辆的组装过程。期间炼钢时可以感到火热的气息迎面扑来,轧制过程中,还可以感到座椅的震动。在水冷、喷淋等场景,还可以感到水雾喷下来。配合声、光、座椅的震动以及水雾、热气等等,整个影片都非常的震撼。

参访二:Munro总部及对标中心

Munro公司于1988年在美国密歇根州成立,在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均设有办事处。在对标分析、成本分析、精益设计、成本地图、创新和产品可制造性方法论和应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始终坚持为客户实现产品价值、质量和利润最大化。在过去将近30年里,Munro公司为超过200个知名客户提供服务,传递价值。


科理咨询作为Munro & Associate公司在中华区唯一合作伙伴,在国内推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尤其在家电、汽车、重工等行业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同时Munro公司也是此行很重要的、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参访企业。此次在Munro的参观访问安排非常丰富。


Munro BI3C(对标中心)

Munro BI3C全球对标中心是由 以下单词首字母缩略词构成:Benchmark 对标, Investigation调研, Innovation创新 和 Implementation Center实施中心, 是基于Munro公司25年为不同行业知名企业成功实施的对标经验总结得出。

在Munro BI3C(对标中心)现场,全球不同行业的标杆产品尽收眼底;现场体验对标分析在不同行业的实践,感受跨界对标与创新的震撼;与其专家进行互动交流。专家现场讲解拆解分析的过程,同类产品的对标分析流程,以及如何在拆解与对标分析中汲取优秀的设计。又是如何将优良的设计运用到不同的产品上。

精益设计主题培训


现场参观之后,我们开展了《精益设计的理念、工具方法》的主题培训,分享介绍精益设计理念与工具方法论;展示精益设计成功经验及不同行业的案例。

Munro在30年前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所有总成本的70%是由产品设计确定的,并开发了精益设计流程。专注于降低设计的复杂度,以减少零部件并提升装配过程水平。主题培训详细介绍了精益设计的优秀设计原则与理念方法,给学员更为具体直观的学习体验。



精益设计在家电行业的案例分享座谈会


然后针对此次家电行业的行业性质,特地举行了主题为《精益设计家电行业案例分享》的座谈交流与分享会。分享会以家电行业案例为基线,结合对标中心知识转移区域,分享陈列方式、部件储存方式、数据存储方式、分析思路以及再设计的理念。会场气氛活跃,学员纷纷就自己企业的产品与专家进行交流答疑,获益良多。

参访三:ABB机器人公司

ABB机器人公司,1988年由瑞典 ASEA 公司和瑞士BBC Brown Boveri公司合并而成,是一个业务遍及全球的电气工程集团,其电力和自动化技术在全球领先。同时也是全球工业机器人、模块化制造系统和服务的主要供应商。ABB一个强大的解决方案重点是帮助制造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工人的安全,ABB全球安装了超过250000台的机器人。


对于ABB机器人的母公司ABB集团而言,北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美国以75亿美元的销售额雄踞ABB各市场之首。自2010年以来,ABB在当地投入的研发、资本支出及收购成本已超过100亿美元,员工数量也从11500人增长到26300人。随着位于密歇根州奥本山的ABB机器人北美总部2015年正式启动机器人及其配套设备的生产,ABB由此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制造机器人的跨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加上原有的中国和瑞典生产基地,ABB机器人全球制造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夯实。

ABB在美建厂反映了全球市场对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此次安排学员现场参观 ABB如何高效率、高品质生产工业机器人,正是迎合机器人技术普及的浪潮,学习如何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同相关专家交流ABB机器人如何帮助客户实现自动化技术生产。

参访四:Optimal工程公司

公司成立于1986年,拥有30年工程设计及3D仿真模拟实验设计经验。Optimal作为一家先进的工程服务供应商,专注于为商用汽车、工程、制造和技术企业提供世界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资源配备,一直是CAE和设计领域的领导者。


此次学员们来到Optimal公司总部进行参观,学习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了解最新相关技术动态和产品;直接同相关负责人交流如何在CAE建模、可视化、模拟、优化和工艺过程自动化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先进的产品工程方案,让产品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从设计到生产阶段的验证。

参访五:伊利诺伊大学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缩写为UIUC),建立于1867年,位于伊利诺伊州幽静的双子城:厄巴纳—香槟市,是一所享有世界声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该校在美国最佳大学排名伊利诺伊州排第3位,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5年美国公立大学排名第11位,世界大学排名第35位。该校是美国“十大联盟(Big Ten)”创始成员,美国大学协会(AAU)成员,被誉为“公立常春藤”。该校还是最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学之一,其国际学生人数在全美大学排名第三,位列美国公立大学榜首。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学科专业设置齐全,共有近200个专业学科,其最好的学科是工学和商科。

参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实验室,体验人机交互;同学院教授交流技术转移、研究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等。


经过以上标杆企业的参观交流、大学实验室内的学习培训,各位学员相当震撼,表示收获很大。深知自身的差距,并产生紧迫感与危机感,希望回到国内后对自身所在企业转型升级能够加快速度,完善在智能物流、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等全方位的革新。在场的所有学员非常感谢科理咨询的专业精神与细致态度,安排了如此周详的路线行程。

5. 有哪些专利技术的交易平台比较好呢应用技术网如何

全球最大网络技术交易市场平台Yet2.com 
Yet2.com是全球首次利用网络进行虚拟技术交易的先驱,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络技术交易市场平台。1992年2月由3M、Boeing、 Dow、 DuPont、 Ford、 Honeywell等十余家国际知名企业投资成立,之后又陆续扩增近60家,总部设于美国马塞诸塞州。英国赫特福德、日本东京皆设有分部。2002年12被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Scipher公司并购。结合其子公司QED知识财产顾问服务,2004年2月2日取回经营主导权,Scipher则保留20%的股权。 
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 
美国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为非营利性的独立机构。于1989年国会同意拨款成立,成为国家技术交易市场平台,提供整合性技术交易信息网站及专业咨询服务。其服务范涵盖美国产、官、学、研各界,目前已成为美国各联邦实验室、太空总署与美国各大学对企业界提供技术转移等各项服务的重要机构。   
欧洲创新转移中心(IRC) 
欧洲创新转移中心(IRC)是在1995年由欧盟创新计划下资助成立的,其目的在于促进欧洲地区的研发机构与中小企业间的技术转移,是一个泛欧洲的技术交易市场平台。 IRCs总部设于卢森堡,利用遍布30个国家、68个地区、超过250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地理便利性,提供一对一的技术交易服务。而同时通过网络工作平台的建设,提供跨国际的即时技术交易服务,对欧洲区域间的技术转移成效颇大。  
技大大(www.ji-dd.com)
中国第一家技术交易链共享平台,通过发挥互联网+优势,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行业首创S2b2c创新共享生态,为数万企业级客户提供技术交易、技术定制、创新政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海外技术与人才引进等服务。平台覆盖8大领域,近10万企业家会员资源,旨在共享全球创新力,帮助科技型企业找技术、找专家、找资金、找资源、找市场,并先后与广汽集团、长城宽带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
德国创新市场(IM) 
德国创新市场(IM)是由德国联邦教育研发部(The Ministry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为促进发明者、资金提供者及企业三方间的沟通,与1998年成立的。现通过INSTI计划执行。技术交易网站信息分成三个主题,分别是创新寻求资金、创新寻求企业、企业寻求创新。所输入的技术资料皆通过审查与评估程序确定品质,由分布德国各地区的18个创新伙伴负责进行。同时并提供可交易技术摘要报告撰写、技术评估、营运规划、法律咨询等与技术交易相关的服务。 
日本Technomart 
日本Technomart于1985年成立,是日本最著名的国家级技术交易市场平台。其前身为财团法人Technomart,1997年在通产省专利局支持下开始「特许流通促进商业」计划。为了继续增进发展技术转移促进地区的功能,与2002年4月重整后归入日本立地中心(JILC)。 Technomart运作采用会员制,分为一般会员、情报会员与支持会员。会费分为入会费与年会费二种,依享受权益不同而收取不同的费用。会员可以通过E-Technomart登陆该平台,并可优先参与Technomart所受理的各类技术研讨会与商谈会等活动。一般会员更可利用Technomart新设立的技术交易中介平台联络专家与查阅资料库,进一步进行技术交易。 Technomart的技术转移活动强调地域性的推动,并且着重在商谈与展览活动、技术信息网站以及技术交易服务人员实时联络等三大部分。未来,Technomart将继续强化这三大部分,并寻求与中国、韩国、台湾(TWTM)的技术交易单位合作。 
韩国技术交易所(KTTC) 
韩国技术交易所(KTTC)是隶属于韩国产业资源部的从事技术转移的组织,成立于2000年4月,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创办,主要通过建立国家技术转让数据库和网络来构筑公共及民间部门的技术转移体系,为技术供求双方提供技术交易平台及技术交易支持系统。该交易所推进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模式有:技术交易、技术评估、企业并购等,其先进的运行机制使之成为韩国目前最具规模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 
英国技术集团(BTG) 
英国技术集团(BTG)具有英国国家授权履行专利保护和技术许可证颁发的职能权利,是一个国际权威的专门以风险投资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技术贸易机构。BTG的运行机制是实现利用国际的技术成果——形成技术产品的开发——推广转移(销售)——再开发及投产等一条龙的有机整体,过程利润共享、风险共担。 
德国史太白促进经济基金会(STW) 
德国史太白促进经济基金会(STW),由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负责对该基金会实行公司化运作。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咨询、科研开发、评估、开展国际合作等。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成立于1967年,是香港特区的工业支援单位。该局的使命是协助香港工商企业更有效的运用资源,发展高增值的产品及服务,从而提升生产力,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针对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第二阶段的开放措施,从2004年9月着手准备“CEPA业务发展中心”设立网上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内地18个省市的科技产权交易中心的项目与香港及海外的投资者或企业互相配对,促成合作。

有哪些专利技术的交易平台比较好呢应用技术网如何

6. 周密的学术论文

1. 后发转型大国价值链的空间重组与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08 (独立,CSSCI)2. 中等收入陷阱、结构转换能力与政府宏观战略效应[J].世界经济,2013,01(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3,04全文转载)(第三,CSSCI)3. 非均质后发大国中区域差距、空间互动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J]. 财经研究,2012,04.(人大复印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全文转载2012.08;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2012.03)(第一,CSSCI)4. 创新过程、创新环境及其跨层级交互作用对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两阶层线性模型分析[J]. 财经研究,2013,03.(第一,CSSCI)5. 非均质空间格局下经济极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两阶层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12,03. (第一,CSSCI)6. “极化陷阱”之谜及其经济学解释[J]. 经济学家,2009,03. (独立,CSSCI)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全文收录。)7.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的文献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09. (第二,CSSCI)8. 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路径选择——层次结构框架下的共性技术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01. (《理论参考》2010,05全文转载)(第一,CSSCI)9. 技术差距理论综述[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03. (独立,CSSCI)10. 我国技术中介市场的“脱媒效应”及其经济学解释——基于阶层结构模型的视角[J]. 财经科学,2012,11. (第一,CSSCI)11. 二元悖论约束下创新型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498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实证分析[J]. 财经科学,2013,03. (第二,CSSCI)12. 我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非平衡发展战略模型的设计与比较[J]. 财经科学,2009,05. (独立,CSSCI)13. 我国创新极化现象的区域分布及极化度比较,当代经济科学,2007,01(独立,CSSCI)14. 非均质后发大国技术空间扩散的影响因素——基于扩散系统的分析框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06. (独立,CSSCI)15. 后发新兴大国、创新型企业与组织双元性研究——基于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3(第一,CSSCI)16. 我国技术空间扩散效应的测度与比较[J].科学管理研究,2009,04. (第一,CSSCI)17. 麦克米伦缺口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期限研究,经济管理,2007,01(独立,CSSCI)(人大复印资料《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2007,05全文转载)18. 我国自主创新的结构性问题与困境摆脱[J]. 改革,2009,05. (独立,CSSCI)19. 产业链低端探源与技术逆向行走困境的摆脱[J]. 改革,2011,05. (第一,CSSCI)20.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6. (第一,CSSCI)21. 德国私营技术转移机构的营运模式及其启示: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的经验借鉴[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11 (第二,CSSCI)(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13,04全文转载)22. 经济转型路径整合可行性探析[J].人民论坛,2011.29(第二,北大核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