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制定工资薪酬?

2024-05-09 16:22

1. 我们如何制定工资薪酬?

  白沙集团薪酬体系设计方案原则
  薪酬确定薪酬的确定原则上不考虑年功、资历与家庭负担;主要考虑员工承担某一职位所需具备的条件、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努力在统一的架构下,依靠科学的价值评价,对各职种、职层人员的任职角色、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给贡献者以回报。
  薪酬调整将薪酬与任职资格水平和绩效密切结合,依据考核结果和任职资格水平的变化进行薪酬调整。
  薪酬结构通过建立在任职资格基础上的薪酬结构,增加薪酬调整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强化薪酬的激励机制。
  薪酬差距薪酬的水平要充分拉开差距,要有利于形成和稳定核心层、中坚层、骨干层队伍。薪酬要向关键职位、核心人才倾斜。

  薪酬结构图
  薪酬决定要素
  薪酬总额构成

  任职资格等级制度
  新的薪酬体系与任职资格等级制度紧密相连,员工工资水平由其任职资格等级确定。和君创业将向白沙集团提交了《白沙集团任职资格等级制度》,并辅导白沙编制各职种的任职资格等级标准。任职资格等级制度是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和切入点,它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比如薪酬、人力资源开发、考核、员工晋升和培训等,提供了依据。
  任职资格是指员工承担某一职位/工作所必备的条件与能力。员工任职资格等级的高低取决于其所具备的条件与能力水平高低。任职资格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任职者的知识与经验、任职者的技能和绩效要求。
  任职资格等级制度对任职者承担职位/工作的任职资格进行的制度性区分。根据白沙集团的现实情况与业务特点,将员工的任职资格分为五类(管理、管理服务、技术、市场、作业)、三层(高层、中层和基层)。
  职类职种划分
  职类职种划分
  职类职种划分
  职层划分定义
  职种薪等区间(示例)
  职种薪等区间确定方法
  通过对各职种任职资格最高和最低等级标准的价值评估,确定各职种的薪等区间。
  职种薪等区间确定方法
  所谓价值评估,就是对各职种任职资格等级标准所反映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价值用统一标准进行评估,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各职种对企业的价值的范围。评估包括两个要素5个纬度:

  薪点表
  薪点表
  薪点表
  薪点表进入
  薪点表进入(方法一)1、根据任职资格等级标准,对每个员工的任职资格等级进行评定。2、根据员工所在职种及其任职资格等级,确定其薪等;3、根据员工目前的标准工资(即没有加班、旷工,考核分为1的情况下,企业应向员工支付的工资)数额,在该薪等找到与其对应的薪级。如果标准工资数额介于薪级之间,就高取值。
  薪点表进入(方法二)将员工划分为核心层、中坚层、骨干层和基础层,在各层所对应的薪等中就低取等,然后根据员工目前的标准工资,在该薪等中就高取薪级。

  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确定原则*  工资总额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员工与企业同享成功、共担风险;企业经营效益好,员工收入高,反之则越少。*  员工收入在与企业经营挂钩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稳定。
  标准工资总额的确定年度标准工资总额 = 年度销售收入计划 * 工资计提比例月度标准工资总额 = 年度标准工资总额 / 12
  月度实际工资总额月度实际工资总额 =月度标准工资总额+(实际销售收入―计划销售收入)*工资计提比例
  工资总额(工资额度的确定)
  工资总额(工资额度的确定)
  工资总额
  工资计提比例
  工资计提比例的确定方案一  根据目前情况计算计提比例。2001年员工月平均工资*2002年标准人数*12/2002年计划销售收入(月平均工资包括:岗位工资、专技津贴、年功工资、误餐费、卫生费、夜班费、卫生费)方案三  由财务部门根据成本、收益分析,从财务的角度确定每个企业的工资计提比例。

  月工资结构
  工资结构
  固定和浮动薪点数
  员工薪点数由固定薪点数和浮动薪点数构成		固定薪点数=薪点数*固定薪点数所占比例		浮动薪点数=薪点数*浮动薪点数所占比例		固定薪点数所占比例+浮动薪点数所占比例=100%比如:固定薪点数占70%,浮动薪点数占30%;或者固定薪点数占60%,浮动薪点数占40%
  固定薪点数与浮动薪点数比例固定薪点数所占比例越大,员工收入越稳定;浮动薪点数所占比例越大,员工收入与企业经营挂钩越紧密,变化也越大。通过改变固定薪点数与浮动薪点数比例,可以调节员工收入与企业经营情况挂钩的紧密程度,即调节员工工资水平的风险水平和感受市场压力的程度。
  固定和浮动薪点数
  固定和浮动薪点数
  固定工资
  固定工资指公司每月发给员工的基本工资,这一部分工资不受公司月度经营状况影响,只与员工的月度考勤挂钩。
  固定工资计算某员工固定工资=该员工固定薪点数*固定薪点值*正常出勤天数/标准出勤天数正常出勤天数:指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员工实际出勤的天数。正常出勤天数不包括延长劳动时间和国家法定休假日、节假日的出勤天数。
  固定薪点值每年一定,由公司每年底根据上一年度公司经营状况以及下一年度公司的经营目标与薪酬预算决定。进入新工资体系是,固定薪点值取1。
  浮动工资
  浮动工资指将员工薪点数的一定比例与公司月度经营状况和个人考核挂钩的一种工资形式。浮动工资的多少随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波动。
  公司月度浮动工资总额公司月度浮动工资总额=月度实际工资总额―月度固定工资总额
  员工浮动工资计算员工月浮动工资=浮动薪点值*员工个人浮动薪点数*员工月度考核分浮动薪点值=月度浮动工资总额/∑(员工个人浮动薪点数*员工个人考核分)*  浮动薪点值每个月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变化而不同。*  月浮动工资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变化,比如如果部门绩效考核结果影响员工浮动工资的话,也可以将部门考核份纳入公式之中。

  整体工资水平调整
  员工薪点数调整
  考核调整任职资格等级表示员工在某个职种的工作中具备某种水平的任职能力,但是,任职能力只有转化为绩效才能对企业有所贡献。所以,除了任职资格等级以外,员工的工作绩效也将影响其薪点数。通过对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薪级进行相应的升降。考核调整示例:薪级调整与年度人事考核结果直接对应。比如可以按照以下标准执行(连续2年考评得1分者降一级,连续2年得0分者进入待岗中心) :
  员工薪点数调整
  根据任职资格等级晋升(下降)员工任职资格等级晋升主要包括考核晋升、考试晋升、破格晋升等,员工的任职资格等级也有可能降低。在职能工资制中,员工薪点数的多少取决于它的任职资格等级,所以,当员工任职资格等级提高或者降低后,他的薪点数也要做相应调整。
  员工薪点数调整
  任职资格考核晋升(降低)任职资格等级晋升的条件是,原资格等级匹配年限与人事考核结果。原资格等级匹配年限是指调整之前的原资格等级使用年限;任职资格等级每年调整一次,每次上调或下调一级;根据年内“人事考核” 结果,确定任职资格等级。
  员工薪点数调整
  任职资格考试晋升
  考试晋升是指通过集团内部相应的晋升考试获得的任职资格等级晋升。晋升考试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由人力资本中心拟定考试晋升计划,报执委会审议决策,由人力资本中心组织实施。集团鼓励全体员工参加考试。
  任职资格破格晋升
  破格晋升指不受规定年限、与考核累计分数限制,经过规定程序,由人力资本中心提出候选名单,集团总裁批准后执行的任职资格等级晋升。破格晋升的条件是:*  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内部管理以及生产操作一线等方面做出特殊贡献或重大贡献者。*  非工作范围内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者。*  其他由集团总裁提名的人选。
  固定、浮动薪点数比例调整
  固定、浮动薪点数比例决定着员工收入的风险,也就是与企业经营效果挂钩的紧密程度。在确定了某职种员工固定薪点数和浮动薪点数的比例后,这个比例一般是保持稳定的。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对这个比例可以,也应当做一定的调整。比如,当某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或者由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导致某个职位或者某个职种的工作与企业整体经营结果关系的变化等等。通过对固定薪点数和浮动薪点数比例的调整,可以更科学、更合理的反映各职位、各职种的工作性质以及它们与企业经营的关系。

  年终奖发放原则
  利润原则企业在年终有利润时,才发放年终奖;如果企业通过一年的经营没有获得利润,则不应该发放年终奖。
  分享原则企业利润是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所以员工有权分享企业的利润。企业在年终有利润的情况下,应当从利润中拨出一定额度发放给员工。企业利润越多,员工分享的额度也就越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承诺和忠诚。
  公平原则所有员工都有权分享企业的利润,但是这种分享必须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公平并不是指所有员工应当得到同样多的年终奖,而是指每个员工要依据他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工作绩效等因素获得相应额度的年终奖。
  年终奖发放方法
  年终奖总额的计算年终奖总额=年实际利润*年终奖计提比例 年终奖计提比例可以参考企业往年年终奖总额与实际利润的比值确定,也可以根据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确定。
  员工年终奖的确定员工年终奖=单位年终奖值*员工薪点数*部门年度考核分*个人年度考核分*计奖月数单位年终奖值=年终奖总额/∑(员工薪点数*部门年度考核分*个人年度考核分*计奖月数)*  计奖月数:指按照集团规定,有权享有年终奖的月数。

  福利构成
  自助福利
  绩效达到一定标准(比如考核结果达到良好)的员工有资格享受自助福利。自助福利按有资格享受员工的薪点数、考核结果分配到员工,员工自己选择福利项目,在自己可享受的自助福利额度内报销。员工享受的自助福利金额=福利薪点值*该员工薪点数*该员工考核结果(良好以上)福利薪点值=自助福利总额/∑(考核结果为良好以上员工的薪点数*该员工考核结果)

  对白沙集团提出的几个问题的解释
  目前存在的“脑体倒挂”现象,作业类员工工资收入偏高。在进入新工资体系时,仍然以目前的标准工资水平为基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新旧工资体系的平稳切换。在进入新工资体系时,不同员工的标准工资可能相同并对应相近的薪点数,但是如果位于不同的薪等,他们提高薪点数的速度是不同的。通过新的工资体系,以及相对应的任职资格体系与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对公司价值高、表现优秀的员工能够得到公平的回报。
  除管理类员工以外,其他人员的晋升没有跑道。新的工资体系不是基于职位,而是基于员工知识、技能和能力,每个职种根据其对企业的价值,设定了充分的跑道。所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不必只通过职务晋升一条独木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本职种的跑道中向上发展。
  对白沙集团提出的几个问题的解释
  对白沙集团提出的几个问题的解释
  对白沙集团提出的几个问题的解释

  向员工传导企业的经营状况
  在竞争时代,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应当感受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为职承担责任。
  职能工资制能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传递给员工,员工将从自己的薪酬收入中切实感受的企业的市场胜利和市场失败,并因此提高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增强对组织的责任意识。
  员工虽然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承担责任,但是员工并不能控制所有的影响因素。因而,在保障员工适当生活水平的同时,员工将根据其工作的不同特性为企业的经营结果承担不同程度的责任。
  实现对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人员的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员工薪酬成本的控制将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绩效水平。但是在企业的发展中,随着员工人数的增加,往往会出现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至于失控。
  合适的人工成本水平并非一成不变的,也不是越高越好或者越低越好,它应当随企业的发展阶段、市场定位、人才策略和整体的薪酬战略而作相应变化。

  职能工资制能够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水平,并且在既定的薪酬总额基础之上对所有员工进行合理的价值分配。
  提高薪酬管理的弹性和灵活性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经营模式可能发生变化,员工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能力也是变化的,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必须能够适应这些变化。
  职能工资制不是仅仅针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或人力资源现状,它提供的是一个可调的、灵活的框架体系,通过对这个框架体系的调整,在不同的形势下企业都能够获得适当的薪酬方案。
  职能工资体系的结构性天然具有灵活性使企业能够方便地调整不同部门、不同工作性质或者不同利益团体的价值分配。
  提高薪酬管理的弹性和灵活性(续)
  提高员工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优秀员工的优异表现,优秀员工并不仅仅指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而是涵盖企业所有员工。企业有责任将自己的员工塑造成优秀的员工,这是企业经营的要求,也是每个员工的个人要求。
  职能工资制不只规定如何为员工支付报酬、支付多少,它同时也是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的工具,使企业可以更加有效的为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提供支持。
  企业有必要对员工宣传薪酬制度,做好薪酬沟通。如果员工能够充分理解薪酬体系的核心精神,他们会主动承担起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责任,主动寻求个人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提升个人的可雇佣性。

  增加组织整体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员工积极地参与自我职业生涯的管理,将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扩展技能范围。
  薪酬体系的激励效果促使员工不仅仅将自己的能力开发局限在目前的本职工作中,他们将主动关注自身技能向相关领域发展。其结果将是一支更具灵活性和可适应性的员工团队。
  具有更高灵活性和可适应性的团队将对企业经营带来巨大便利,企业可以用同等规模的人力资源执行更多和更广泛的任务。对于任何企业,这都是一个显著的竞争优势。

我们如何制定工资薪酬?

2. 怎样制定薪酬方案呢?


3. 企业薪酬该怎么制定呢?


企业薪酬该怎么制定呢?

4. 怎样才能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呢?

制定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等)是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作社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对于合作社来说,合理的报酬可以起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等积极的作用。合作社在确定其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酬时,应当摒弃随意性和传统观念,坚持科学性,体现公平性,把握现实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量化结构体系,以利于具体操作。
借鉴企业薪酬体系建设经验,建议合作社薪酬量化结构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工资。即保证经营管理人员基本生活开支需求的薪酬,不能低于当地政府所确定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岗位津贴。即给予工作人员在本岗位工作中享受的补贴性薪酬(如电话费、交通费等补助),原则上应按照各人所任职务的高低,统筹考虑分类、分档加以制定。
(3)缴纳保险。即合作社根据法律、法规和录用合同明确的条款,由本组织负责为工作人员缴纳基本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其费基、费率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4)奖励工资。即合作社根据一定时期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以及其对发展本组织生产经营所做出的贡献,给予的奖励性薪酬。具体可通过年度、季度经营与效益实绩的考核或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评,给予完成经营与效益目标任务或者考评称职的经理、副经理、财务会计等专业技术人员,发放一次性奖金;对于超额完成经营与效益目标任务或考评优秀者,再行颁发物质奖励,其数额由理事会研究确定。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合作社经济实力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如何确定合作社工作人员的薪酬,构建薪酬体系,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总体上把握住“死工资”(基本工资、社会保险)占小头,“活工资”(岗位津贴、奖励工资)占大头的原则,建立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薪酬体系。
理事长作为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可以拿工资。

5. 工资标准怎么制定

工资标准的制定方法是,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标准怎么制定

6. 怎样制定合理的薪酬设计?

  普通员工: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从比例为80%和20%; 

  中基层管理: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从比例为70%和30%~60%和40%; 

  高层管理: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从比例为60%和40%~40%和60%; 

  销售人员:基层比绩效工资(佣金、奖金等)占60%以上,中层和高层绩效工资的比例要低一些。 

  技术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项目奖金的方式,一般前两者基本工资比例要大些,后者额度要大些。

7. 怎样制定合理的薪酬方案

  薪酬管理的目的是让人才脱颖而出,给优秀者以奖励。优质资源永远向优秀人才倾斜,好的薪酬机制要让强者更强,鼓励弱者跟上强者的步伐。
  薪酬管理设计步骤
  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工作分析;  第二步:岗位价值评估   第三步:岗位分层级   第四步:岗位标杆设置 第五步:计算层级薪酬总和 第六步:计算年薪和月薪 第七步:月薪五级工资制 第八步:固定工资、绩效工资设定 第九步:营销组织薪酬设计 第十步:财务人员薪酬方案 第十一步:高管人员薪酬方案 第十二步:建立薪酬管理制度。
  几种基本工资制度
  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根据薪酬支付依据的不同,有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薪级工资等薪酬构成元素。通常企业选择一个或二个为主要形式,其他为辅助形式。选择并确定工资制度形式是很关键的,这体现着公司的价值导向。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工资制度形式:   依据岗位或职务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工资制或职务工资制;   依据技能或能力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技能工资制或能力工资制;   依据以绩效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如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承包制等;   依据岗位(职务)和技能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技能工资制或职务技能工资制;   依据岗位(职务)和绩效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绩效工资制或职务绩效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是依据任职者在组织中的岗位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基于这样两个假设:第一,岗位任职要求刚好与任职者能力素质相匹配,如果员工能力超过岗位要求,意味着人才的浪费,如果员工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岗位要求,则意味着任职者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无法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岗位工作。岗位工资制的理念是:不同的岗位将创造不同的价值,因此不同的岗位将给与不同的工资报酬;同时企业应该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人的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对于超过岗位任职要求的能力不给与额外报酬;岗位工资制鼓励员工通过岗位晋升来获得更多的报酬。
  职务工资制
  职务工资制是简化了的岗位工资制,职务和岗位的区别在于,岗位不仅表达出层级还表达出工作性质,比如人力资源主管、财务部部长等就是岗位,而职务仅仅表达出来层级,比如主管、经理,以及科长、处长等。职务工资制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得到广泛的应用。职务工资制只区分等级,事实上和岗位工资具有本质的不同,岗位工资体现不同岗位的差别,岗位价值综合反映了岗位层级、岗位工作性质等多方面因素,是市场导向的工资制度,而职务工资仅仅体现层级,是典型的等级制工资制度。   职务工资制特点和和岗位工资制的优缺点近似,但相对于岗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有个最大的特点是:根据职务级别定酬,某些人可能没有从事什么岗位工作,但只要到了那个级别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这是对内部公平的最大挑战。
  技能工资制
  技能工资制根据员工所具备的技能而向员工支付工资,技能等级不同,薪酬支付标准不同。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与岗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不同,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是基于员工的能力,他不是根据岗位价值的大小来确定员工的报酬,而是根据员工具备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和能力的高低来确定其报酬水平。 技能通常包括三类,深度技能、广度技能和垂直技能,深度技能指从事岗位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深度技能表现在能力的纵向结构上,他强调员工在某项能力上不断提高,鼓励员工成为专家;广度技能指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广度技能表现在能力的横向结构上,他提倡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鼓励员工成为通才;垂直技能指的是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掌握与工作有关的计划、领导、团队合作等技能,垂直技能鼓励员工成为更高层次的管理者。
  能力工资制
  能力工资制根据员工所具备的能力向员工支付工资,员工能力不同,薪酬支付标准不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能力多指一种胜任力和胜任特征,是员工具备的能够达成某种特定绩效或者是表现出某种有利于绩效达成的行为能力。   根据能力冰山模型,个人绩效行为能力由知识、技能、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五大要素构成。知识是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身份、人格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感知;品质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力、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知识和技能“水面以上部分”,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是“水面以下部分”,是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的理念是:“你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的舞台”。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给与员工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如果员工技能或能力大大超过目前岗位工作要求,将给员工提供更高岗位工作机会,如果没有更高层次岗位空缺,也将给与超出岗位要求的技能和能力给与额外报酬。
  绩效工资制
  绩效工资制是以个人业绩为付酬依据的薪酬制度,绩效工资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绩效工资制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适用范围很广,在销售、生产等领域更是得到大家认可,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也都是绩效工资制。   绩效工资制的优点是:   (1)有利于个人和组织绩效提升。绩效工资制的采用需要对绩效进行评价,给与员工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同时需要上级主管对下属不断进行绩效辅导和资源支持,因此会促进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提升; (2)实现薪酬内部公平和效率目标。因为根据绩效付酬,有助于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思想,鼓励多劳多得,因而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以及提高效率这两个目标;   (3)人工成本低。虽然对业绩优异者给与较高报酬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程度人工成本的增加,但事实上,优秀员工报酬增加是给公司带来价值为前提的,员工获得高报酬的同时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公司给与业绩低下者较低薪酬或淘汰业绩低下者,这会大大降低工资成本。   绩效工资制的缺点是:     (1)短视行为:由于绩效工资与员工本期绩效相关,易造成员工只关注当期绩效产生短视行为,可能为了短期利益的提高而忽略组织长远的利益。   (2)员工忠诚度不足。如果绩效工资所占比例过大,固定工资太少或者没有,由于保健因素的缺乏,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意;另外这种工资制度不可避免会有员工被淘汰,员工流动率比较高,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组合工资制
  组合工资制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除了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中的一个为主要元素外,很多情况下是以两个元素为主,以充分发挥各种工资制度的优点。常见的组合工资制度有岗位技能工资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   1、岗位技能工资制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为基础,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基本工资制度。技能工资主要与劳动技能要素相对应,确定依据是岗位、职务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和雇员个人所具备的劳动技能水平。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工资可分为初、中、高三大工资类别,每类又可分为不同的档次和等级。岗位工资与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三要素相对应,它的确定是依据三项劳动要素评价的总分数,划分几类岗位工资的标准,并设置相应档次,一般采取一岗多薪的方式,视劳动要素的不同,同一岗位的工资有所差别。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改革中,除设置技能和岗位两个主要单元外,一般还加入工龄工资、效益工资、各种津贴等。   2、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制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在当前市场竞争中,为了激励员工,将员工业绩与收入联系起来是很多企业采取的办法。除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很多事业单位也采取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构成。事业单位员工可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普通工人四个序列。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根据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通俗的讲就是获得了职称并且被聘用)来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任命的职务)来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技术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来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普通工人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根据任职者工龄、任本岗位年限以及岗位等级确定,其实质是对岗位工资进行修正,对经验丰富者给与更多报酬,取消工龄工资反映在薪级工资中。 绩效工资一般是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由各单位自主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

怎样制定合理的薪酬方案

8. 公司薪资制度的制定方法?

企业薪酬管理,也就是对经济福利员工激励的管理。它主要是针对人的“有”的欲望的满足这一价值设定的激励。任何一个人必须首先维持其生命存在,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这种存在条件的给予或者剥夺,也就在企业内部构成了经济福利激励的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其内容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保险,以及表现为一种未来经济福利的股份期权享有等。
但是,经济福利,又不仅仅只是对应于员工“有”的欲望的满足。员工“有”的欲望的满足,必须由这种经济福利来实现。而超越“有”的欲望满足的经济福利激励,实际上又包含有对“能”和“善”的欲望提供的满足。吃不完、穿不完、用不完的经济福利,会直接转化为“能”和“善”的欲望的满足。赚的钱多,这本身体现的就是“能”。把钱花到吃、穿、用之外的什么地方,就有一种“善”的欲望的满足,甚至在吃、穿、用上如何花也都包含有“善”的欲望的满足。吃得起他人吃不起的东西,穿得起他人穿不起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能”的欲望的满足。选择什么东西吃,穿何种品牌,这其中又包含有一种“善”的欲望的满足。
为了分析的方便,在这里,把企业薪酬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企业薪酬管理的总体要求,也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它是企业薪酬管理的总体原则和思路。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1、企业投入在劳动上的费用——员工薪酬——的任何一个价值物,都必须能够一方面体现员工已经为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所做的贡献,另一方面又能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作贡献。
2、经济福利激励要尽可能在形式上多样化,以便对应于员工为企业作贡献的形式和过程,避免笼统地发给工资奖金。其形式可以包括基础工资、奖励工资、附加工资、个人福利、社会保险、公共福利等,并要求现金发放、实物发放、期权发放等多种方式结合,把重要的、数额大的奖励工资尽可能以期权的形式发给。
3、必须有统一的经济福利激励政策,以避免经济福利激励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目标上的摇摆,降低对员工按照企业存在和发展价值目标实现选择意志行为的诱导作用。
4、对经济福利激励的多种方式,必须优化组合,以保证企业以最小的劳动投入获得员工最广泛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5、经济福利激励要具体化,即必须直接对应到员工个人,避免把它变成单位、部门的公共消费,或者转化为单位、部门主管的个人权利。
6、薪酬的结构必须与岗位工作特征相对应,以保证所投入的劳动费用,能充分起到激励作用。
7、正向激励的奖励必须与负向激励的惩罚结合起来,并以正向激励为主。即主要通过对员工的贡献增量增加经济福利的激励力度,以强化经济福利的激励作用。同时,对于贡献小于履职标准最低要求的,要以扣发相应部分薪资的形式,给予负激励。
8、薪酬的任何一个构成部分的核定和发放,都必须有事先的约定。只有根据事先约定来兑现相应的经济福利激励,才能使之产生充分大的激励作用。
9、薪酬的任何一个构成部分的核定和发放办法,都必须公开、透明,保持相对稳定,并且要通过讨论沟通获得员工大多数人的认同。在大多数员工认同之后,以制度的形式作为共同的约定固定下来,不能朝令夕改。
10、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有社会的责任,即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政府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