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2024-05-09 03:21

1. 求一篇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那着一篇行吗?这可是我自己写的啊······
   巧算打折
今天,妈妈和我来到了大商场,准备给我买几件衣服。
到了商场,我们发现哪里贴了一张大海报,海报上面写着“衣服鞋子全场打折大优惠!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机会!”我们一走进商场,发现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热闹非凡。我们走到卖衣服和鞋子的地方,更是人头攒动。“小姐,这件衣服多少钱啊?”“小姐,这件鞋子打几折?”“服务员,这件衣服是什么牌子的?”服务员们都忙得不可开交。我和妈妈看到一件外套,米黄色的,后面有一个帽子,沿着帽檐一直下来,有两个雪白色的球垂下来。妈妈说:“这件衣服蛮好的,后面还有帽子呢,在冬天肯定很缓和,而且还打折,又漂亮又实惠,你觉得呢?”“就买这件好了。”我对妈妈说。这是,一个服务员姐姐过来,笑着问我们:“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这件衣服有多少折扣?”妈妈问,“这件衣服186元,打8折。”服务员姐姐笑着说。我摸不着头脑的问妈妈:“什么是打8折啊?这个怎么算啊?”妈妈笑着说:“打8折就是打原价的80%,也就是拿原价乘0.8。”“哦~”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妈妈又问:“那打7折呢?”“等于原价乘0.7呀。” “打8.5折呢?”“原价乘0.85呀。”妈妈一边问我,我一边答着。“全对!”妈妈笑着说。最后,我和妈妈买了米黄色的大衣,原价186元打8折;粉红色的毛褂子,原价96元打8.5折;米色的雪地靴,原价112元打7折。妈妈问我:“你能算一下一共多少钱吗?”“好,”我借服务员姐姐的笔和纸,开始算了起来。“186×0.8=148.8(元) 96×0.85=81.6(元)110×0.7=77(元) 148.8+81.6+77=304.7(元)。”我说道。“答对了!”妈妈笑眯眯的对我说。妈妈付好了钱,我们就回家了。                         
我今天的收获真大呀!

求一篇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2.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4年级大全

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1)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
2)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
3)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二)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三)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3.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小学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让四年级的学生写数学的小论文,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四年级数学  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范文  篇一:《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         【摘要】要:新课改出台后,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也作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之下采取有效的  教学     方法   和策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是摆在所有数学老师面前的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为对象,深入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转换身份角色、注重学生数学  逻辑思维  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四年级数学角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突出地体现出义务  教育  所具有的普遍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也呈现出蓬勃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逐渐对“合作、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表示认可和推崇,切实践行了新课程改革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小学四年级起着连接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作用,是学生能否建立起学习的兴趣,顺利向小学高年级过度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是摆在所有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要敢于并善于做出教师角色转换
         长期以来,因为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形成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作为小学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首要的是敢于做出自身教师角色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上要进行创新,重视学生能力、  学习态度  以及  创新思维  的培养。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探讨,实际动手操作,相互帮助,真正树立学生是课堂核心的观念。
         具体而言,要实现教师角色转化,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切实转变数学教学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和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学效果必定会有显著的改变。二是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知识素养,由单一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变。数学教师不能针对数学教学而只讲数学教学,实际上,教师的知识素养应当包括专业知识素养、  文化  知识素养和教育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可能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也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尽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要求。为此,数学教师要以继续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拓宽自身获取文化知识资源载体的  渠道  ,提升自我的知识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综合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快速成长。三是要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向引导者,作知识平等的交流者和朋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敢于改变传统高高在上的身份,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合作学习。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通过教师主导者向引导者身份的转变,逐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四是要由教学的灌输者转变为服务者。为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创造条件,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去。要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要善于倾听与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鼓励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建立起批判性思维。
         通过笔者的试验,教师经过上述角色转化后,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了,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课堂参与性更强。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尤其是四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体现了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是切实符合新课改要求和改革理念的。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和重要任务,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就开始,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一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各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各年级阶段都担负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任务,尤其是作为承上启下的四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训更显重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进行,例如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可以从认识物体大小、长短、多少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则可以从学习十以内数的加、减着手等等。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等方式,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二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一堂课的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不管是在开始的复习中,还是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或是在组织学生练习习题中,都要结合具体教授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教学新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这是比单纯得出答案更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三是要在数学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贯穿思维能力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等内容时,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从数学教学角度来讲,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在教授每一个数学概念时,都要注重通过实例或者实物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并寻找出共同点、不同点,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的来说,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中,又显得极为重要。思维能力一旦较好的建立起来,对学生今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实践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和创造,有力地摆脱了数学的枯燥乏味,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丁始,马玲译.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姚艳琼.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4)
         [3]周洪伟.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若干策略[J].成功:教育,2010(8)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二:《浅谈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          【摘 要】作为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  学习方法  之一,合作学习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在课堂上,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存在着形式化、泛化的倾向,因此,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概念,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应具备的条件及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应用性的特点,给合作学习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目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但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功效,仅流于形式,如何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含义,使合作学习发挥最大功效,本文结合现状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况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相关文献表明,合作学习按照主要取向归结为四类: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数学合作学习是指在既定的教学内容下,课堂上遵循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生在小组中通过互动等方式,共同学习,最终实现学生认知、情感等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是指:从结果上看,通过合作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学习成绩显著进步;从过程上看,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从长远影响上看,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说过: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学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他充分肯定了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一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  相学  习、互相帮助,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学生以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生氛围,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展现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三)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应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及和谐的学生氛围等,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都是根据座位进行分组的,教师在座位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性格差异等,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给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基础,不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综合考虑课程类型、所涉及知识领域及学生当时的学习氛围等因素。学生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关键,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后,通过互相讨论实现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就不能真正参与其中,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独立进行思考。
         (四)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
         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把合作学习简单的看成是小组学习,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找准定位,要么是过多干预,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要么是不给予适当的指导,导致部分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效率不高。此外,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合作意识及合作技巧的掌握也是影响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
         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为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
         合作学习要想有效的开展,要保障有良好的环境,包括开展合作学习所取得的认可和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需要有学校、家长及社会的支持,学校和社会要为合作学习投入一些教学设备,保障物质需求,家长要与教师积极配合,完成学生合作学习的预习及复习任务。
         (二)教师和学生都要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
         教师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提出具有指向性的问题,把握合作学习的方向和进度,具备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学生特点、分组策略等因素。学生要想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进行  课前预习  ,搜集相关资料,提前思考,对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具备倾听、思考、质疑的能力。
         (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教学中缺少必要的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只有进行了独立的思考,才能融入讨论,参与合作探究,才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最终通过合作学习,达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学生只有真正的独立思考,才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才能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从而实现共享成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四)关注合作学习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防止“搭车”现象
         合作学习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感受集体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就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能力、个性、背景等差异,努力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实力相当,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还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指导和操控能力,小组讨论气氛不热烈时,及时予以指导,发现有“搭车”的成员,及时给予个别帮助,小组讨论气氛过于热烈时,及时予以提醒,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技巧,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并关注合作学习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防止“搭车”现象的出现,一定能够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阐述还不够成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56.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2.
         [3]杜和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J].教育艺术,2007(6):68.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三:《小学四年级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学四年级为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四年级 学习兴趣 数学教育
         1 引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支点,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楔合点。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却一直是众多教师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小学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开始产生逆反心理,小学四年级数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内容量和难度上都有所增加,极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帮助学生培养起可持续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本文针对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浅要的探讨。
         2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
         2.1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特点
         相对于小学1~3年级的数学教材来说,四年级的数学教材在编写上,其内容更为丰富,更为注重算法的多样化,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丰富、系统、逻辑严密的数学知道需要学生有更好的知识基础与  抽象思维  能力,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的通过迁移类推来探索新的知识,逐步完成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同时,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加强了数学知识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借助于实际活动和生活情境来理解、感受数学知识,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灵活活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第八册教材,则将小数的相关知识作为了重点,逐步引起入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感和计算理解能力,整体来看困难程度与复杂程度都有所提高,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与判断能力。
         2.2 小学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从年龄特征来看,小学四年级学生是个性差别最大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理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身体发育已经接近中学生指标,一部分学生则还稍显迟缓同一二年级学生相当。在生理方面,由于家庭环境、教育引导等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学生心理发育较快开始变得老成,其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成熟,已经开始阅读成人书籍,而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还明显落后。这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此外,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呈现整体增强趋势,开始根据自己的  兴趣     爱好   做出自主的选择,独立自主能力更强,但其爱好还不够稳定,并不如成人一样具有稳定的自主选择能力。
         3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四年级数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3.1 环境改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生理与心理日渐成熟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注意多从平等、民主、和谐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教师教育观,让自己从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做朋友,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多设计数学活动,包括如制作班级学习报、组织数学兴趣小组、让优生帮助差生等,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其次,要从整个学习氛围上下功夫,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注意思想教育不是讲大道理,只有学生能听懂、能理解、能接受的道理,才会真正对学生思想造成影响。
         3.2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数学学科的知识显得较为枯燥泛味,极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尤其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在内容、难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使得学生学习压力更大,更容易失去兴趣。要让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情境创设极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过去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性,变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设计教学时就充分考虑,如何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性的学习情境中去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知识,而不是在教师枯燥单调的讲解中去接受知识。此外,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可操作、熟悉的情境下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去动手测量、亲自演示,在数学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极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促进成功壮大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小学四年级学生更是如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有了较强的自主独立意识,竞争心理不断加强,充分利用这一点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能极好的壮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多组织各类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竞争环境中主动积极的投入最后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可以是在课堂上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各个角度去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也可以通过降低难度、区别对待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4 结束语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极为重要,其影响不仅是在校期间,还影响着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的终身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深入的把握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深入的分析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多个方面去培养并壮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王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09)
         [2] 张飞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2011(06)
         [3] 秦福秀.对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几点探讨[J].学苑教育,2011(05)
           猜你喜欢:       1. 数学小论文范文 
       2. 数学小论文的范文 
       3. 小学生数学日记优秀范文 四年级 
       4. 小学生数学教学小论文范文 
       5. 一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小学

4.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5. 小学四年级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奥数之还原法解题
面对现在各种各样的奥数难题,你是否头昏过呢?面对老师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解法,你是否全学会了呢?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交易,你是否能将学到的知识熟练运用呢?而今天我将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有利于解各种奥数难题的快捷方法——还原法解题。
还原就是恢复事物的原来面目。运用这种方法解题,我们要学会将一个数量经过若干次倒推,变化成另一个结果。首先我们要先从结果出发,根据每一次变化的情况,一步一步地倒着想,把结果还原成开始状态。对于简单的,每一次变化不太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直接列式一步步倒着推算;而对于变化复杂的,可借助列表和画图来帮助解决问题。
如:一个数减24加上15,再乘以8得432。求这个数是多少?这个十分普通的三年级奥数题,一定难不倒小学各位高年级的同学们。所以针对这题,我们可以用逆向思维。题目上是乘你可以除,题目让你加,你便可以减,总之要把题目的意思反过来,逆向思考。这样思路就是432除以8,再减15,最后再加24。列式便是:432/8-15+24,答案算下来是63。用正面逻辑思维验算一下,式子是(63-24+15)*8=432,说明63是正确的。同时记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如果加减在前还要先算加减,要加括号。
这种三年级奥数题对于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同学们来说,这题很简单,但你们真正地了解还原法解题了么?
举个例子:某登山队登一座险峰,第一次攀登了全程的9/10多2米,第二次攀登了余下的4/5少1米,第三次登完最后的73米,这座险峰的全程是多少千米?这题可能很多同学抓耳挠腮也不会,不错这就是六年级奥数典型的还原法解题,真正考验同学技巧的时候。
所以看到这种题目,首先大家不要慌,要先静下心来,斟酌每一个字眼,借助列表和画图来帮助解决问题,最后已我所说的倒推法进行解题。首先大家要先画图一个图明确自己的意图。但这种题目往往一个图并不明确,所以要分两个图,进行解答。已第二次攀登了余下的4/5少1米,第三次登完最后的73米为例,先画一个线段,并将条件73米和余下的4/5少1米全画上去。这是你将会发现思路很是清晰,(73-1)米 便是余下的1/5,而(73-1)/( 1-1/5)便是式子,最后算下来答案便是360米,这360米便是余下的部分。余下的部分已知,再根据第一次攀登了全程的9/10多2米这句话,画第二个线段图,你则又有新的发现,(360+2)米便是全程的1/10,这一来,便好做了,(360+2)/ (1-9/10)=3620千米,全程便是3620米。听我这么一解说,对还原法解题是不是有了个全面的认识呢?
同时这类题目不仅可以运用还原法解题解题,适当的情况下运用方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还是上面这题。某登山队登一座险峰,第一次攀登了全程的9/10多2米,第二次攀登了余下的4/5少1米,第三次登完最后的73米,这座险峰的全程是多少千米?我来运用方程解题。
第一部解设,相信同学们都会,解:设这座险峰的全程是X千米。那么式子呢?很多同学便会很苦恼起来。因为这次逻辑思维要从正面思考,许多同学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所以我们要一步步来。由一次攀登了全程的9/10多2米这句话入手。全程是X,全程的9/10便是9/10 X,再加上多爬地2米,第一步方程便是(9/10X+2),这也就是第一次攀登的路程。接着由第二句入手:第二次攀登了余下的4/5少1米。余下的是单位“1”,所以得先求余下的部分。第一步方程是(X+2),所以用[X-(9/10X+2)]求的余下的部分,约分便是(1/10 X-2),余下的求出,就得算第二次攀登的路程。第二次攀登了余下的4/5,所以就是[(1/10 X-2)*4/5],再减去1米,则是[(1/10 X-2)*4/5-1],再次约分,便是(4/50 X-13/5),这便是第二次攀登的路程。第三次登完最后的73米,便是解题的关键。进过分析三次攀登的方程一目了然。合起来便是X-(9/10X+2)+(4/50 X-13/5)=73,这样方程便列好了。
第二部解,第一小步便是合并同类项。把带X的数字归一类,把数字归一类,便是(X -9/10 X+4/50X)=73-13/5+2,约分便是1/50 X=72.6,X最终求的3620米,跟上面一样。但你觉得哪种方法简便呢?
下面还有一题留给你们探索,寻求其中的奥妙。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它的1/3又1/3米,第二次用去剩下的1/4又1/4米,第三次用去第二次剩下的1/2又1/2米,最后剩下1/2米,这根电线原来有多少米?
学无止境,对数学奥秘的探求并是非一朝一夕,让我们持之以恒努力探求书本以外的奥秘,就必定会有所成就。让我们插上遨游大自然的翅膀,在自己广阔的天空中,任意翱翔,探求种种谜团。面对各种各样的奥数难题,要学会用多种方法解题,要学会老师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解法,要学会运用方程、运用还原法解题、运用假设法解题……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寻求无限的知识!因我的能力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文中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恳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我六年级写的
 
希望满意

小学四年级数学论文

6.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另一篇
“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下过这样的结论。的确,正如两位前辈所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2006年已经接近尾声了,迎面而来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送400”,“满300送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此情此景,真让人以为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暗藏着许多玄机。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际在商场里“血拼”,当时是满400送400元券。我们先用980元买了一件苹果牌的皮夹克给爸爸,送来了800元购物券。我们并没有过分浪费,花了298元券买了一件藏青色的李宁牌棉袄,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买了一件太子龙男装(由于是购物券,不设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从前也做过服装生意,我对服装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的关系也有些了解。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30%。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商场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利润,商家或厂家还不断地把衣服的建议零售价标高。就如前几天在电视中看见的一位消费者所说,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条尼料的裤子,三年前建议零售价还只是299元,今年标价变成了999元。这么一算,进价大概只有商场里售价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 
广告,广告,便是广而告之。许多人一窝蜂似的赶来抢购、血拼,商场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销售量也快速增长。就按人流量是平时的三倍算,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假设平时人流量少时,一件商品按8折销售。8折减去进价2折,标价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虽然现在“满400送400元券”时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赚三至五成,但销量起码是平时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销量来计算,3×3=9,与平时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赚50%。虽说这样卖每件单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额却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长,更因大量销售而加快了资金周转,带来额外的收益。 
商品标价和促销中有数学,购物消费中有数学,装修房子有数学,织毛衣中有数学……总而言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满意吗?``祝你成功!~

7.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利用除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今天阳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比较1111/111,11111/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顿时,我来了兴趣,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同分子 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111,那么也就是1111/111>11111/111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8.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小学数学小论文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 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 (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 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 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