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大明权宦——王安

2024-05-17 09:22

1. 闲话大明权宦——王安

 大明司礼监秉笔太监,明光宗朱常洛之伴读太监——王安。王安是万历中后期,历泰昌,到天启初年较为活跃的宦官。最让人们记住他的是王安在“移宫案”中,帮助杨涟等东林党人从李选侍的“挟持”中救出太子朱由校(明熹宗),助其顺利登基。
      除了“移宫案”,王安在万历年保护皇长子朱常洛(明光宗),在光宗登基后参与了一系列的政务决策,与东林党人较为亲密的关系,还有他门下的魏忠贤反咬王安并借机起势,这让我们在讲明代宦官的时候,就无法避开王安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眼中的王安,博识而聪慧,常有急智,却性情暴躁,自傲到难以相处。 我们跟着这位史书里的“贤宦”,一起翻开晚明三朝的恩怨情仇。
   王安是万历六年入选内书堂的。明代小黄门入宫,都会投到一个大太监门下,王安就是冯保的人。万历六年,明神宗朱翊钧生母李太后在儿子大婚后基本已经不问政事,冯保与张居正一人掌内廷,一人控外朝,互为援引。此时的冯保权势滔天。
      理所当然地,王安在完成了内书堂的学业后,就进入了六科廊写字。之后如果一切顺利,王安就能进入文书房,再入司礼监,运气好的话就可以向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发起挑战。这也是明代宦官上升的正统途径。
   但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冯保失势被贬。王安最大的靠山倒台了。所幸,当时的王安年纪不大。进入内书堂学习的孩子,一般在十岁左右。那么王安万历六年进入内书堂,万历十年的时候,他的年纪应该在十四五岁左右。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黄门,自然很难被当做冯保的死党,也容易被人忽略,因为实在无足轻重。王安靠着年纪小,躲过了这场朝廷的政治剧变。 
      王安运气还是好,因为接替冯保掌管司礼监的是大太监张宏。张宏应该是很看好当时的王安,所以王安的宦官之路并未被打断。同时张宏还提携了宦官陈矩,就是我们之前那篇文章里聊的陈矩,那个后来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太监陈矩。
   为什么说张宏没有为难王安? 因为万历二十二年的时候,陈矩向神宗推荐王安成为了皇长子朱常洛(明光宗)的侍读。这也侧面证明从万历十年到万历二十二年,王安一直没有离开这几位权宦的视野,且才学与阅历一直在增长。 
   王安和朱常洛的事情我们暂且按下,继续先说王安。
      我说过王安是个性情暴躁的人,但这么脾气不好的哥们,却是 体弱多病,声音沙哑 ,不喜言谈的人。
   王安相信中医的“养气”之说,一般不轻易开口说话,可能也是因为声音太沙哑,不悦耳,所以干脆闭口不言。王安后来在司礼监做秉笔太监的时候,很多文书都是由门下几个心腹太监在处理。
   但总有一些大事需要王安来定夺,门下宦官此时便会围在王安身边说事。王安听了汇报后,就会用手在腿上或者桌面虚写几个字,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少说话。如果不是在王安身边待了很多年的人,一般人是很难猜透其中含义的。
      即使是多年心腹,也有理解有误的时候。这个时候王安就会暴起,破口大骂,一骂就能骂好久,还骂得难听。王安的暴躁脾气,可见一斑。
   王安声音沙哑不爱说话这事情,其实有说道。
    其一,王安坚持不说话,说是为了“养气”,可说话这种事情正常人谁都避免不了。王安能够如此坚持,说明他的韧性非常好。 
   后来王安被魏忠贤迫害充军,屡遭折磨却依旧坚韧求存,以致魏党最后不得不撕下遮羞布,直接痛下杀手。
       其二,王安注重养身,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也说明了王安的身体状况的确很差。 
   王安的瘦弱多病,就决定了王安之后不能长时间地参与到朝廷政务中去。其实从万历晚期开始,王安就常常因病待在家中,朱常洛有事或者司礼监要开会,王安也就只出现半天。这就导致了王安后来渐渐被隔离出了核心圈子。
    其三,王安很少说话,但一发火就辱骂不止,也说明了他心中存在压抑情绪。这股不稳定的情绪其实是一颗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发作,就让王安丧失了正常的冷静。 
   天启元年,明熹宗朱由校要提拔王安做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婉拒。
      虽然王安觉得皇帝的任命诏书不够客气,也需要表姿态先拒绝,等皇帝再二,再三地下任命状。但谁都看得出来,当时的王安其实是在闹脾气。这一闹,就让魏忠贤和客氏钻了空子。
    其四,从性格学的角度来说,男性声音嘶哑,代表了富有行动力。但这样的人虽然干劲十足,却容易自恃,对一些事情会掉以轻心。 
   从帮助光宗抵挡郑贵妃的明枪暗箭,在”移宫案“中巧妙让熹宗脱身来看,王安的执行力非常高;但他听信门下宦官魏朝谗言,扶持了魏忠贤,并在魏忠贤与客氏结盟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政治力量时依然选择无视,也的确说明了他的自以为是。
      性格决定命运,王安的经历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见证。
   我们继续回到万历二十二年。这一年王安成为了皇长子朱常洛的伴读,这一年朱常洛十三岁,王安二十六岁上下。到万历二十九年,神宗终于立朱常洛为太子,并组建东宫班底,新进一批东宫侍读,此时王安已经陪伴了朱常洛长达七年。
    如果从万历二十二年王安来到朱常洛身边开始算,到万历四十八年神宗驾崩,朱常洛登基,王安整整陪伴了朱常洛二十六个年头。 
      我挑选了三件事,用来讲述王安与朱常洛的关系。
   神宗宠妃郑贵妃有子,即后来福王朱常洵。郑贵妃做梦都想着让自己儿子做太子,枕头风吹得也让神宗并不怎么待见朱常洛。这也是万历年间“国本之争”的根本问题。
   在万历四十三的时候,发生一次“梃击案”。事情不复杂,有个哥们拿了根木棍,居然进到慈庆宫(朱常洛居所),要行刺太子。刺客未能得逞,朝中却一片哗然。然后开始查,查来查去反正查到了郑贵妃的头上。
   当时舆论一面倒地要神宗秉公查办,说白了就是朝臣们要求这次好好教训下郑贵妃。
      神宗当然不舍得,于是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受害者朱常洛。这个时候王安给朱常洛出了主意,意思是帮着皇帝把这件事情遮掩过去,放郑贵妃一马。
   朱常洛对于这次行刺肯定是大为恼火的,这么多年来受郑贵妃的气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散的,但朱常洛还是遵从了王安的建议,跑进宫里当着神宗的面与郑贵妃上演了一幕”母子情深“的戏码。效果很好,神宗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很懂事,郑贵妃也暂时被安抚。
   一般故事讲到这,很多人就觉得”梃击案“过去了。但王安接下来的一个举动,一直被大家忽视。
         王安是用朱常洛第一人称写的,不同于以往所用的”儿臣“之语,而是处处以”本宫“用词。如此一来,事实上彰显和强调了朱常洛东宫太子地位的不可撼动与权威性。 
   朝臣读懂了,朱常洛不是不生气,而是这件事与太子之位比起来无关痛痒,于是朝臣也默契地不闹了;神宗读懂了,自己的这个儿子终于开始有了帝国继承人的气度与眼光,拿大放小,隐隐有君王风范;郑贵妃也读懂了,朱常洛的储君之位已是既成事实,难有更易,自此不再有过激之举。
       王安用一封诏令,结束了“梃击案”可能引发的政治动荡,并化危机为契机,事实巩固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可谓机智过人,立下大功。 
   万历晚年,福王朱常洵终于要就藩洛阳。我们知道,神宗和郑贵妃为了保证这个宝贝儿子以后不饿着冻着,几乎竭尽财力赏赐给福王。当时的说法叫“ 竭天下膏脂予 ”。
   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朱常洛醋意大发了,他居然扣下了宫中原本要送给福王那的十箱财物,并搬到了自己的府邸。
   其实我是能理解朱常洛的,因为凭什么?
      都是儿子,我还是太子,做爹妈的把家里瓶瓶罐罐都送给了小儿子,我做老大的以后怎么管家?这是一种愤怒,委屈,悲痛各种情绪交织的心理状况。
   王安也明白朱常洛的心思,这一通劝,终于把朱常洛说通了。 于是王安把那十箱原本放在华丽箱子里的财物,换成了普通的箱子,送到了福王那,并另外以东宫的名义加赠十件礼物。 
   然后王安给皇帝的说法是,太子觉得这箱子太扎眼,恐引起朝臣不满,故而刻意搬进府中更换箱子。同时为了表现兄弟之情,太子还让我赠送十样精美礼物给福王。
      神宗表示很满意。当然,皇帝也不是傻子,在人后就曾经说过,这个肯定是王安的主意。
   这就是太子侍读太监王安的急智。这是朱常洛身边的灭火专家,几次照护了朱常洛,试问这份主仆之情,怎么会不深刻?
   但这并不能代表王安与朱常洛之间毫无芥蒂。
   有一次,东宫府上死了一个王姓宫女。这是在史书上非常隐晦的一件事情。按说死一个宫女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王安当时却打算把这件事情上报给神宗,引起了朱常洛的不满。
      朱常洛虽已贵为太子,但储君之位并不稳固。郑贵妃乃至神宗,始终都有易储的念头在。 说难听点,朱常洛不能犯错,任何一点小错误都可能被郑贵妃抓住利用,成为被废的理由。 
   王安身为朱常洛的心腹,政治命运已经和朱常洛捆绑在了一起,为什么要把王姓宫女的死上报?这一直是个谜题,但我隐约有种猜想。
   王姓宫女应该与朱常洛关系不一般,大概率是被朱常洛临幸过。且宫女的死,也和朱常洛有关,才会让朱常洛如此害怕事情被捅出去。
       我们再联想明熹宗朱由校生母的死,还有明思宗朱由检生母的死,前者是万历四十七年暴毙,后者是四十三年暴毙,都是非正常死亡。我以前就说过,朱常洛的皇子生涯经历了长久的压抑与惊惧,很可能导致了他精神上的问题,比如有家暴倾向。 
    王姓宫女的死,应该是让王安意识到了朱常洛在府中虐待宫人的行为越发极端,想通过上报神宗来制止朱常洛的这种行为。这点是符合王安执拗性情的。 
   当然,因为这件事也让王安与朱常洛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双方就在这种互相依存,又各有芥蒂的状态中,迎来了朱常洛的登基。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朱翊钧驾崩,明光宗朱常洛登基。这一年,也是明代 历史 上极为特殊的年份,同一年先后经历了三位君主。七月,神宗驾崩;八月,光宗登基;九月,光宗驾崩;紧接着明熹宗朱由校继位,改次年为天启元年。
      这对王安来说,同样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此时距离王安的死,已不足一年。
   朱常洛登基之初,大赏东宫旧人, 王安的职位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巾帽局 。因为刚刚登基,所以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是万历年的旧人,东宫的几个重要宦官做秉笔太监,这个没有什么问题。但王安只是掌管巾帽局,多少显得有些落寂。
   在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后才来到他身边的宦官,如邹义,李实二人,比起王安陪伴朱常洛的时间,整整少了七年,前者掌尚膳监印,兼提督东厂,后者掌御马监印,二人同时也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不论从权势,影响,还是油水来说,王安的巾帽局都不能和邹、李二人相提并论,很多人觉得朱常洛是待人不公。
   我倒是觉得大家可能冤枉了朱常洛。
    首先,万历四十八年,王安的年纪已经五十出头。 当然年纪不能算太大,因为之前六七十岁依然手握大权的宦官先例不是没有,但别忘了王安的 身体状况 。所以如果兼了太多要职,王安估计没精力来处理;
    其次,王安虽然交往广泛,但在公务上非常严苛,贸然委以要职,恐生变故; 
       最后,王安依旧是朱常洛的首席智囊。 朱常洛在位时间一个月,发布的诸多政令,包括皇帝用私人腰包发放军饷,启用一批东林党人,处理神宗遗留人事等,基本上都是王安在主持。
   以上三点,足以说明在朱常洛登基后,王安的份量依旧举足轻重。 其实按照王安的资历,等过几年神宗旧人都被清理干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位很可能就是他的,所以朱常洛才给一个巾帽局让王安先干着。 
   可谁都不知道,朱常洛苦苦熬了几十年等到的至尊之位,他却只坐了一个月时间。
   接着便是著名的“移宫案”。“移宫案”很精彩,之后我会专门篇,在这里我尽量简短一些。
      李选侍是朱常洛的侧妃,朱由校生母去世后,朱由校一直由李选侍照顾。朱常洛驾崩之后,李选侍把朱由校藏在身边,不允许其接触大臣,并与已经是太妃的郑贵妃结成政治联盟。
    郑贵妃谋求太后之位,李选侍谋求皇后的封号,并挟持了朱由校与朝臣讨价还价。 然后东林党一众朝臣在朱常洛驾崩当日,冲进了乾清宫,把朱由校抢了出来。后面还有朝臣与李选侍的几个回合较量,我们暂且不表。
   王安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资深宦官,又是先皇心腹,王安在宫里自然有耳目。李选侍很多的举动,其实就是王安给朝臣通风报信的。 
       在抢夺朱由校的时候,李选侍将其隐藏起来,关键时刻也是王安再次给大臣们点明朱由校的准确位置,让其逃离乾清宫。同时,朝臣们抢出朱由校之后,是把他安置在了慈庆宫,也是由王安负责照看保护的。 
   毫不客气地说,没有王安,李选侍把朱由校隐藏起来作为谈判筹码,朝臣最后很可能不得不妥协,满足李选侍的政治诉求。而李选侍和郑贵妃一旦成为太皇太后,太后,晚明 历史 的走向很可能就发生改变。
    这是王安决定 历史 走向的一次举措,也是为什么我要把他放在大明权宦系列里的原因。 
      王安在朱由校登基后,其实还是风光了一阵。但天启元年五月的时候,王安婉拒了熹宗任命他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命令,之后便被言官弹劾,被充军到南海子的净军(太监军)。不久便被杀害。
   史书里对于王安最后的倒台,只有寥寥几句,就是魏忠贤和客氏要迫害王安。但朝廷内阁首辅叶向高在评价王安的时候,曾有“ 上英明欲自操断,憎安刚劘严切,绳束举动不自由 ”之句,如此看来,即便如王安亦不能免俗,最后终究想凌驾于皇权之上,这也是他最后灭亡的真正原因。
      只是因为王安向来与东林党人交好,故而后者对其在史书里多有维护。而借着王安,我们马上就要迎来了晚明最大的权宦——魏忠贤。
   一家之言,聊以解闷。

闲话大明权宦——王安

2. 闲话大明权宦——曹吉祥

 大明司礼监掌印太监,京军团营监军,天顺初年权宦——曹吉祥。曹吉祥是明初继王振之后另一位颇有权势的宦官,他的发家得益于“夺门之变”,与文臣徐有贞,武将石亨一起通过兵变的方式迎立被软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辟。
      相对于王振而言,不论是谋略,眼光,还是与皇帝的关系,曹吉祥都明显逊于王振一个段位。但曹吉祥又是明朝景泰末年与天顺初年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先是帮助英宗复辟,后又与养子曹钦在京城起事谋反,都左右了当时的 历史 走向。
   在我看来,读懂曹吉祥,也就读懂了皇帝与宦官的那点事。
   曹吉祥早年的事迹已不可考,只知道他是河北滦州人氏,一开始是王振的党羽。正统初年,王振因为是英宗“大伴”的身份,权势扶摇直上,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职位是大明宦官第一人,曹吉祥同为宦官,想要在仕途上有所进益,依附王振是必然选择。
    曹吉祥是带过兵的 。正统六年,朝廷发大军征讨麓川任思发,曹吉祥任监军;正统九年,英宗征兀良哈,几路兵发,曹吉祥自领一路;正统十三年,镇压福建邓茂七农民军,曹吉祥督办火器与管理后勤。
      从正统六年开始,曹吉祥参与的军事行动几乎都是当时大明主要的战略方向。而正统七年左右是一个时间节点,因为王振真正开始快速揽权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王振懂不懂兵事我不知道,但 曹吉祥明显是被王振作为军务的嫡系储备干部,加以培养的。 
   那么就有朋友问了,曹吉祥既然懂军事,为什么正统十四年英宗与王振北伐,曹吉祥并未随行,从而躲过了“土木之变”?说实话,我不知道,但推测应该还是与福建邓茂七的起义有关。
      正统十三年邓茂七的农民军,号称聚众八十万,当时是明代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而朝廷在这次镇压中真正取得战略性胜利的一仗,是在正统十四年二月的时候。此战明军大量使用火器。所以在 正统十四年二月,曹吉祥应该还在福建前线 。
   但真正彻底平息此次民变,要到 景泰元年 了,也就是第二年。“土木之变”是在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亲征出发的时间是七月中旬,所以我推测当时曹吉祥还没赶回京城。
      “土木之变”后,大明数十万主力军覆灭,数十位重臣殉国,英宗被俘,英宗之同父异母弟——朱祁钰登基,改年景泰,是为明代宗。
   代宗上台后,因为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文官集团的裹挟下,曾经对王振余党进行过一次政治清算。但是我们惊讶地看到, 在景泰元年,作为王振死党的曹吉祥,居然已经是司设监掌印太监了。 
      司设监是明朝十二监之一,负责管理皇家的仪仗器具。虽然与司礼监,内官监等相比,可以说没什么实权,但其掌印太监也是官至正四品,曹吉祥算是升官了。
   为什么曹吉祥能躲过这场政治清洗?
   第一, 代宗这次对王振余党的清算,并不彻底 。说白了,当时所谓的王振一党,很多人其实就是英宗的亲信。代宗对他们清算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迫于形势,除了把几个朝臣们点名的人拿了,其他的算是走个过场。
      第二, 曹吉祥刚刚从前线回来,算是立功人员。 王振插手的“贡马事件”与英宗御驾亲征,曹吉祥并没有染指。说白了,曹吉祥的官位也不够大,很多人根本顾不到他。
   第三, 曹吉祥应该和英宗生母孙太后关系不浅 。从后来“夺门之变”中曹吉祥成为与孙太后联络的主要负责人,再加上他本身是宫内宦官的身份,曹吉祥应该是孙太后的嫡系。
   不管怎么说,景泰年的曹吉祥日子过的不算差, 除了成为了司设监的掌印太监,也因为他有参预军务的履历,代宗也让他监理了部分的京军。 
      但作为曹吉祥来说,他在正统年见识过了王振的权势熏天,区区一个团营监军与司设监掌印太监的身份,又岂能满足?
   代宗执政八年,经历了“北京保卫战”,“易储风波”,从景泰元年到景泰七年这期间曹吉祥应该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 明代当皇权与文官集团达成一个平衡的时候,宦官的作用其实很有限。 
   但到了景泰八年,代宗因为儿子早夭,又无其他子嗣,再加上身体一度风雨摇摆,大明朝堂上的所有人都开始为帝国的继任人选担心。
      当时可选的方案其实并不多:要么 复立废太子 (英宗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要么 迎立外藩 入京继位;还有一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没人敢提的一个选项—— 把皇位交还给被软禁在南宫的英宗 。
   人心不定,池水就容易浑浊。
   迎立外藩谁都知道不靠谱,让代宗的侄子朱见深(明宪宗)重新入主东宫的话,“太上皇”英宗还健在,这事情怎么看怎么变扭,而且朱见深年纪也小。
      从帝国的角度来说,一旦代宗突然驾崩,英宗重新登上大宝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代宗个人 情感 上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事情一拖再拖,直到武将石亨在那个夜晚起了飞智。
   代宗突然病重,当晚把石亨喊进宫里密商。石亨亲眼见到了代宗的虚弱,在出宫之后仔细衡量一番,决定迎立南宫的英宗复辟,而不是等到代宗做出最后的决定。
      于是以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为核心的“复辟三人组”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了。
   那为什么是曹吉祥?
   其一, 曹吉祥是王振旧人 , 也可以算是英宗旧臣,对于英宗应该是有感情的 ;
   其二,曹吉祥是孙太后近侍,孙太后自然乐于见到亲儿子重登皇位,且迎驾复辟之事需要得到孙太后的配合, 曹吉祥是孙太后与外臣联络的最佳人选 ;
      其三, 曹吉祥监管部分京军,握有军权 。虽说不能直接率军兵变,但关键时刻弹压一部分自己嫡系人马还是做得到的;
   其四, 曹吉祥手里握有一支私人武装 ,是他早年在外作战时收服的蒙古兵将和地方武装,由养子曹钦率领,以策不变;
   其五,从个人前程来看,如果没有“奇功”,即使日后英宗重登大宝, 曹吉祥的仕途也很难有晋升空间 。因为曹吉祥实在是没文化,这就堵死了他进司礼监的路。同时,虽然他也是京军监军,但是上面还有一个叫刘永诚的宦官,资历,人望都比他强,很难取代。
      于是在景泰八年正月十六的夜晚,曹吉祥,石亨,徐有贞三人,领着一部分京军,从南宫救出被软禁的英宗,迎入大内,帮助英宗复辟登基,史称“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本质上就是一次兵变,具体的过程以前也专门写过,在此不做赘述。但对于“复辟三人组”来说,他们这次的押宝无疑是赌对了。
      英宗复辟,改年天顺,曹吉祥凭借拥立之功,擢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京军三大营。同时其养子曹钦晋升为都督同知,封昭武侯,其余曹家家人与嫡系人马都获得了大量的封赏。
   曹吉祥终于得偿所愿,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但月满则亏,是亘古不变道理。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 英宗不喜欢“复辟三人组”,不喜欢曹吉祥 。
   明英宗朱祁镇虽然说是九岁继位登基的,但是他在奶奶张太后的照料下,在“三杨”的辅政与教育下成长,他是知道怎么看人的。在奶奶逝世后,英宗通过扶持自己的“大伴”王振,来培植自己的嫡系,掌管朝堂人事,这是英宗自己揽权的手段。
      说实话“土木之变”的发生,是充满了偶然性的,如果没有这件事情打断了英宗的执政生涯,其实我对这个年轻的皇帝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正统年王振的权势滔天,是英宗刻意为之,且他是信任王振的,与王振也有多年深厚的主仆之情,最重要的是王振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下。 
   但是“复辟三人组”呢?说白了, 他们就是利用自身的政治资源主动追寻利益最大化,而当时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英宗是他们最佳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可以是英宗,在另外的环境下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 
      做皇帝的没有人喜欢自己被别人掌管,哪怕是一点点的束缚。
   曹吉祥的吃相实在太难看,他在得势后大肆侵占土地敛财,买官卖爵,培植私党。徐有贞还算好点,毕竟是文人,还是有政治抱负的,至于石亨做得比曹吉祥还夸张。
   有一次,英宗和曹吉祥聊天,聊到了“夺门之变”。英宗问曹公公,如果那天晚上行动不顺利,在任何一个环节卡住了怎么办?你猜曹吉祥怎么回答的?
      曹公公回答说,皇帝别担心,我和石亨手里都有兵权,石亨的侄子石彪和我养子曹钦都在北边领军,一旦真的有事,大不了里应外合杀进京城。
   英宗听完这番话后,沉思了许久。换了是你听到这番话,你会怎么想? 英宗一方面惊讶于曹吉祥等人的大胆,一方面应该会为自己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心。 以致于后来英宗发了一道密旨,意思是如果京城有事,不得让北边的军队来勤王。
   你就冲曹吉祥这个回答,智商情商双双下线,皇帝怎么会喜欢他?
       英宗虽然讨厌他们,但是身不由己,对于有拥立之功的臣子,必须要给予绝对的肯定,这是古代做帝王必须遵守的规矩和笼络手段,也是要做给世人看的 。所以我们在天顺初年的时候,看到了所谓的朝局“动荡”。
   先是徐有贞不屑于曹、石二人为伍,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发起舆论战打压二人,徐有贞败,被贬离京城;接着又有御史迎合英宗之意,挑动曹、石二人关系,结果反而让二人更加团结。
   英宗没办法了,只能祭出了自己的杀招—— 锦衣卫 。
       逯皋 就是在这个时期站到了 历史 舞台。逯皋本是锦衣卫的校尉,后来经过曹吉祥的推荐做到了锦衣卫指挥佥事。逯皋猜到了英宗的心思,决心成为皇帝手里的那把刀。
   逯皋不是锦衣卫的指挥使,却得到了英宗的全力支持,开始不遗余力地向石亨开刀。效果很明显,石亨及侄子石彪先是被冠以谋反的罪名罢官,然后逯皋又从石彪的从孙入手,把石亨等人打入大狱。
   曹吉祥不是傻子,逯皋的一系列操作和石亨的下场让他明白了英宗的态度。
       天顺三年石亨及其侄子以谋反和凌辱亲王罢官;天顺四年石亨受到从孙石后案子株连入狱。天顺四年正月石亨入狱,二月便不明不白死在狱中。 
   还有,你见过被冠以谋反罪名,却只被罢官的案例吗?
   先是徐有贞,接着是石亨,前者是文官,后者是武将,这妥妥皇帝揽权的套路啊。 曹吉祥之所以还没事,是因为他太监的身份,毕竟在皇帝看来,太监这种家奴相对前面两者,对皇权的威胁性是最小的。 
      威胁性相对最小但不代表皇帝能够容你。曹吉祥开始扳着手指数,数自己还能活几天。
   曹吉祥最让我看不懂的,就是他和养子曹钦的谋反。
   很多人说曹吉祥是狗急跳墙的自保,妄想自己做皇帝,拼一把。这个说法很荒谬。我就问一句,曹吉祥凭什么?
   凭他提督三大营?京军将士不会为一个宦官造反;凭他手里有几百私人武装?这点人马和战力,最后证明连大内都攻不进去;还有皇族,朝臣,地方守备部队,这些人怎会看着一个太监站到他们头上指手画脚。
      按照史书的描述,曹家的这次武装暴动,曹吉祥反而没什么参与感。按照计划,曹吉祥是提前入宫准备与宫外的曹钦里应外合的。只是曹钦动手前被家将走漏消息,曹吉祥还没怎么着就被英宗瓮中捉鳖了。
    我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武装暴动,是因为在宫外带着家兵们起事的曹钦,在起事过程中完全不知所为,似乎根本没有一个明确方案,没头苍蝇似的东奔西跑,反而还有点寻私仇意气用事的味道。 
      比如曹钦发现事情败露后,第一件事情是跑到逯皋家杀了逯皋;然后到了朝房砍伤了李贤,后来出去转悠一圈又回来让李贤写声辩奏疏,说自己是被逯皋逼反的。接着才想到要进入大内,连续攻了几个门打不进去,最后官军越来越多,才准备突围。亦无功,只能退回府邸自守,最后覆灭。
   曹钦一开始就选错了目标,生生给了孙镗足够的时间去给大内报信和调动官军,且攻打宫门时明显不够狠绝,突围时也不够果断,曹钦和这群家将们不是不懂兵务,但这个过程表现出的水准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我告诉你, 曹家作乱这件事,从天顺年开始出现在史料和一些当事人的笔记中,一直到明朝晚期,很多的细节一直在被添油加醋地灌注进去。 看似把一开始诸多不合逻辑的情节进行了细化和再加工,实则反而越描越乱。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曹家当时并不打算谋反,很可能是英宗把曹吉祥招进宫,顺势拿下了曹吉祥。曹钦听闻养父被擒,一时激动就带人寻仇。所以他先杀逯皋,再砍伤李贤,甚至要李贤写声辩书,就说得通了。而曹钦此举正好给了英宗定性曹家谋反的理由。 
      其实从曹吉祥参与到“夺门之变”,他最好的归宿就只剩下一条,那就是提前请辞,在皇帝最顾念这份拥立之情时,带着英宗和太后的感念,带着皇家给予的无上荣耀,带着丰厚的赏赐,荣归故里,运气好,也许能平静地过完下半辈子。
   但曹吉祥如果愿意主动请辞,那他就不是当初那个参与“夺门之变”的曹吉祥了。 人的欲望有时候能够成就一个人,同时也会毁灭一个人 。诸君行事,还望三思。
   一家之言,聊以解闷。

3. 明朝太监王振哪里人

王振是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
  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十四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见土木之变)。

明朝太监王振哪里人

4. 王振,本是一名宦官,为何有人说他是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

王振权倾朝野,但军事能力薄弱,明正统十四年,鼓动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对抗前来进犯的蒙古瓦刺大军,结果明英宗被俘虏,二十多万大军血贱土木堡战场,经此一战,明朝开始衰退。王振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宦官干政乱朝的典型。

明英宗继位的时候才9岁,9岁的孩子天生就不会治理国家,幸运的是,当时有一个明朝最强大的内阁。即杨士奇、杨荣、杨溥,并被称为“三杨”,这三位权臣和皇太后控制着政权。正是在这个时候,内阁的权力开始膨胀。
英宗很小便”在深宫”,几乎没有与外界沟通,他的朝臣们非常“不可爱”,总是凶巴巴的非常严肃。作为小孩子的英宗自己就与听话的太监王振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也为后来王振干政,打下了基础。

年轻的王振读书时,想着凭借考取功名大富大贵,哪知屡试不中。王振一咬牙一狠心拔刀子宫,走进宫中做了一名太监,被分配到东宫,侍奉太子,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明英宗。一开始王振将自己的野心掩饰的极好,有时候还会在朝堂上提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直到太后去世,王振进入了东厂,“三杨”内阁因为年龄等原因早已无力协助处理国事。那会东厂是最高特务机构,王振的政治生涯拉开序幕,成了大明第一个干政的宦官。但偏偏他只懂得享受权利带来的快乐,并无治国之能。一下铲除朝堂的异己之臣,对蒙古瓦刺军队毫无戒心。最后在和瓦刺一战中,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因此王振也被即刻处死,株连九族。明朝也开始衰败。

5. 明代第一专权宦官王振的故事 王振的威势到了何种地步

    王振是明英宗时期的专权宦官,同时也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掌权在明代自王振起。所以在明朝的宦官中,他虽然并不是最有名的那位,却也是无法忽视的一位。后世留下了许多与王振有关的故事,可以让大家看清楚王振的丑恶嘴脸。
    王振在最开始的时候,尽管有野心,但是超正大权被太后和“三杨”把持在手里,而明英宗还未长成。所以他并没有表示对权利感兴趣,反而一副忠心为君的嘴脸。在太后和“三杨”跟前恭谨顺从,甚至还专门设计了一出忠心劝谏,匡扶国君上进的戏码。等到逐渐取得信任之后,他就伸出了自己的野心之手。
    太皇太后张氏,虽然将国家放手交给“三杨”打理,却并不是无知的妇人。王振的揽权和逐渐插手朝政,全部被她看在眼里。想到前朝宦官专政,而使得国家破亡,她决定站出来点明警醒明英宗。
    一天下午,张太后让宫中女官穿上戎装,佩好刀剑,守卫在便殿旁边,肃穆凛然。随后又将英宗和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尚书胡焕等人召到宫中。当着英宗和五大臣的面,张太后严肃的说:“这五位大臣是先朝元老,受先皇之命辅佐你治理国家,你有什么事情,必须与他们商量,如果他们不赞成,切不可去做。”随后她又厉声指责王振道:“太祖建国之后,就立下了宦官不得干政的规矩。如今你侍奉皇帝不守规矩,干涉朝政,插手政权,哀家依律赐你一死。”
    太后话一说完,早在旁边候着的宫女,就拔出刀剑,架在王振的脖子上。王振吓的是面无血色,直打哆嗦。明英宗见此,赶忙上前求情。张太后最后应了英宗的请求,但是却再次告诫王振不可干政。并且嘱咐五大臣,言明皇帝年幼,识人不清。王振日后还得由你们看着,此后不许他干预国政,如有违犯,定斩不饶。王振听了可以活命,连忙磕头求饶。
   
    因为插手政事,王振差点丢了性命,但是却不知悔改。一边作出绝不干涉朝政的样子,一边暗中勾结大臣,培植党羽亲信。王振的私党越多,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这些亲近王振的大臣,接连在明英宗面前赞誉王振,使得王振进一步取得明英宗的信任和重用。明英宗的进一步重用,又使得王振能有更多看不见的权利和优势,推动他进一步往上爬。
    在张太后和“三杨”接连去世之后,辖制王振的闸刀终于消失。没有了张太后等人压制,又得明英宗信任的王振,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迅速的包揽大权,成为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
    王振包揽大权之后,便开始打压异己,大肆培植亲信。但凡是亲近贿赂他的人,都能得到升迁。若是对他表现出一点不满,甚至弹劾他的人,都会被他出除掉。这种情况下,朝堂上投靠王振的人越来越多,王振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不过说实话,真正选择投靠王振的人,大部分都是奸诈小人。
    工部一位叫王佑的郎中,惯是会曲意逢迎,阿谀奉承。早先王振没有那么大权利,还是由“三杨”当政的时候,王佑也便老老实实的在工部待着。那个时候想要往上爬,若是没有功绩,便也只能唉声叹气。
    后来王振专权之后,王佑立刻就投奔了王振。而且因为他和王振都姓王的关系,甚至于恬不知耻的称呼王振为“爹!”
    有一次王振把胡子给剃了,前去拜见王振。王振看了十分惊讶,于是问:“王大人你的胡子怎么没有了?”王佑厚颜道:“老爷您都没有胡子,做儿子的我又怎么敢有呢?”王佑这番话,彻底讨好了王振,不久就将他提拔为工部侍郎。后来王振又靠着谄媚奉承,被王振提拔为兵部尚书和都御史。
    随意提拔亲信,不必在乎他人品性,王振在当时的权利如此之大,也难怪日后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祸国殃民。  
   

明代第一专权宦官王振的故事 王振的威势到了何种地步

6. 明朝宦官王振简介 太监王振的故事叙述

 在明朝的时候有好几个皇帝是毁在太监手中的,甚至还有几个太监掌握了实权,和刘瑾一样,
  王振 也是其中的一份子。那么宦官王振是怎么一步步拥有权力的,他的人生经历是如何的。关于太监王振的故事有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专权的宦官王振素描
  宦官王振简介  明朝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宦官掌握实权,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都是因为王振开创了这一先河。
  王振是明朝初期的人,他的老家是在当时的蔚州。刚开始的时候,王振也是个文人,做过老师。不过因为当时科举制度有些荒废,虽然王振有一定的文采,不过想通过科考来实现自己对功名的追求的话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他放弃了这一道路。
  放弃科举考试的王振,决定到宫中去做太监,这样就可以直接接触到权力的忠心。因为王振很擅长观察,知道怎么样才能讨得皇帝的喜爱,所以利用自己的聪明、狡诈,最后王振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自然而然的,他也拥有的一定的权力,成为了第一代掌权的宦官。
  太监王振的故事  太监王振是在明宣宗的时候就得到了重用的,后来宣宗死了,王振又想办法来讨取年幼的英宗的喜欢。但因为当时有太后和三位大臣帮助英宗处理事情,所以他也不敢太过放肆,有一定的收敛。
  明朝大太监王振图片
  后来王振在自己两面派做事的基础上,再加之英宗对他的信任,慢慢地他对渴望权力的野心暴露出来了。虽然太后有所察觉,也提醒了皇帝,但最后也没有多大的效果。一直到三杨辅佐大臣的离去,太后的离世,王振知道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了。
  从此王振开始了专权的生涯。王振得权后,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人想方设法给除去掉。还有一些想要得到一官半职的人就会用钱来贿赂王振,以此来讨好他。正是因为王振这样的做法,在他执政的明朝,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朝政。
  1449年的时候,王振还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和瓦剌军交战。结果导致明英宗被对方捉去成了俘虏,而这也就是著名的土木之变。而王振也在明英宗被抓后不久被敌军给杀死了。宦官王振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结局。
  王振是明朝第一个曾经握有权力的宦官,是他开创了宦官专权的现象,可以说是个历史罪人。也是因为王振才引发了土木之变,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结局是他应有的下场。
   

7. 明朝首个大宦官王振是如何一步步攫取帝国权力,走向人生巅峰的

 他们擅权揽政,卖官鬻爵,中饱私囊,为大明朝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王振开启了明朝宦官专权之先河,其中既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也有体制机制弊端,和王振个人也脱不开干系。
   王振出生年月不详,河北蔚县人,年轻时的王振是一个本分上进,刻苦读书的有志青年,他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像 历史 上的王安石、寇准、司马光一样,在大明政坛上施展抱负,封侯拜相。
      可作为一介布衣,他只能通过科举才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可是王振的资质实在平平,考了多少次最后都是名落孙山,落得个落地秀才的境遇。
   看来科举这条路是行不通了,按常理,他只能回乡做个私塾先生,可王振偏偏是个犟种,他不甘心一辈子默默无闻,平平淡淡,只想闯出一番天地,于是他另辟蹊径,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在明朝除了读书科举,进入文官政府实现飞黄腾达外,还可以进宫当太监,也能实现自己的富贵理想。 
   因为明朝时期的太监待遇优厚,而且宦官有自身的一套官僚晋升体系十二监,其中的司礼监、御马监都是位高权重,油水大的衙门,干好了不亚于朝廷文官。
   只是有一样比较烦人,那就是欲成太监,必先自宫!所以很少有男性为了当官愿意牺牲自己“命根子”的,只有一些家庭贫困、走投无路的才会以这种方式进宫。
     可王振是个例外,王振是属于一切向权看的类型,所以王振决定赌一把。  
   他甚至都没等正规阉割程序,心一狠手一快,自己把自己阉了,然后顺利的入宫,光荣的成为一名太监。
   那一年是明成祖朱棣末年,他进宫没多久朱棣就驾崩了,仅仅十个月后,皇位没坐热乎且担任监国二十余年的明仁宗朱高炽也因病离世。
    1425年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而王振因为善于伺察人意、察言观色,再加上略通文墨,受到了朱瞻基的赏识,不久被任命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朱祁镇,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 
      这为以后王振专权埋下伏笔,再加上王振所处的时代也为其提供先决条件。
   王振后来的擅权离不开当时的宦官制度,是明朝极具特色的皇权专制为其提供宦官乱政的温床。
   起初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对宦官作了种种限制,规定不许宦官识字,不许兼任外臣,任职不许超过四品,并在宫门外立一铁牌, 刻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字样。 
   因此,明初对宦官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然而到明成祖朱棣时期情况发生改变。
   朱棣在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中成功夺下江山的过程中,朱棣收买了大量朱允炆身边的宦官,为其通风报信,递送情报,宦官在其中曾起到不小的作用。
   因而朱棣继位后开始对宦官提拔任用,宦官的地位也逐渐有所提高,比如朱棣成立特务机构东厂,就由宦官担任提督,专理诏狱,监视文武百官。
      另外大航海家郑和也是一名宦官,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并接受重任七下西洋。
   到宣宗朱瞻基年间,宫中正式设置宦官学校“内书堂”,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入堂读书,许多宦官能够粗通文墨,有的甚至能够通古晓今,拟旨援笔立就。
    由此打破朱元璋立下的宦官不得识字的规矩,随着时间的推移,负责伺候皇帝左右的司礼监太监参与到朝政中来。 
   朱瞻基执政后期逐渐懈怠,沉溺于斗蟋蟀,于是便让司礼监太监替他批复奏章,日久成例,称为“批红”,司礼监中权力最高的宦官是掌印太监,其次是秉笔太监。
   王振就是在宦官势力上升阶段被选到太子身边,王振深知自己身边的孩子就是将来的大明皇帝,因此竭尽全力讨好太子。
   而且认真教太子读书写字,十分负责,两人形影不离,关系十分密切,朱祁镇甚至直接称他为“先生”或王伴伴。
    1435年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作为皇帝最喜爱和信任的宦官,王振很快被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在当时票拟和批红制度已经成熟,内阁“票拟”后呈送宫廷,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将皇帝的意见批写在奏章上,称为“批红”,最终由掌印太监审定,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
   司礼监实际上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而英宗把这样一个重要官职交给王振,再加上英宗年幼,深居简出,与外廷大臣接触少。
   这为王振的日后擅权开辟道路,但这一“理想”在当下却很难实现,因为有两个最大障碍拦在他面前。
   朱祁镇虽成为皇帝,但因为年龄太小,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于是由其祖母、太皇太后张氏(诚孝张皇后)听政,内阁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
    说到“三杨”大有来头,在朱祁镇继位前,三人均历仕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朝元老,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在任辅臣十年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并使明代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来的皇帝办事员转变为具有丞相性质的辅臣。
   他们每个人都历经宦海沉浮几十年,尤其是首席内阁大臣杨士奇从靖难之役到太子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为争夺皇位的明争暗斗,到朱祁镇时期已成为文官集团之首。
    而张太皇太后就更加强大了,她是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在她是太后的时候,就帮助朱高炽处理政务,朝堂之事了然于胸。 
      成为太后以后,军国大事多听从她的裁决,虽然张太后参与朝政,但为人正直,从不许家人亲属参政,朱瞻基继位后张氏升为太皇太后。
    在“三杨”和朝廷大臣的恳求下垂帘听政,成为朱祁镇初期权势最大的人物,所以王振虽已成为掌印太监,但面对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只能选择隐忍。 
   在“三杨”面前笑脸相迎,鞠躬哈腰,时时刻刻表现出谦卑恭敬的样子,虽然朱瞻基留下的顾命大臣班底强大,但却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年龄结构偏老。
   杨士奇已经70岁,杨荣、杨溥也早已过花甲之年,所以王振完全可以耐心等待。
      但王振的野心早已被老道的张太皇太后看破,一天,张氏在便殿落座,英宗面西站立,召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一众老臣。
   在勉励诸大臣辅佐皇帝后,又派人把王振叫来,王振跪下后,张氏突然脸色一变,厉声喝道:
   身旁的女官们立刻将刀放在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浑身颤抖。张氏的举动惊吓了英宗和几位大臣,他们全都跪下为王振讲情,张氏才饶了他,但警告他:
   此后,张氏时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独断而未交内阁商议的,就马上派人召王振来责备他,所以在张氏有生之年,王振一直无法真正擅政。
    而王振对此毫无办法,只好在干预朝政的道路上停一下脚步,采取以屈求伸的办法,等待时机,并改变策略。 
      先不去干那些直接干预朝政的事,而是进一步讨好英宗,并在暗地里广交朝臣,大量培植私党,羽翼渐丰。
   最明显的是1441年王振进宫参加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竣工宴会,他刚刚到门外时,宫中百官即向他朝拜,表示欢迎,这充分说明王振虽然受到张太后和三杨的限制,但他势力已逐步强大起来。
    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王振失去了对其最有控制能力的人,而三杨中的杨荣在1440年病死。 
   在王振的钻营下,杨士奇、杨溥日益孤立,王振随着张氏的去世,其势力越来越大,百官若有不满均被逮捕,以至朝臣人人自危,杨士奇也无法制止。
   王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开始向杨士奇下手,寻找其把柄,偏偏杨士奇的儿子很不争气,其子杨稷为人傲横,施暴杀人。
   1442年在王振授意下,各位御史相继弹劾并罗织罪状给杨士奇,年近八十的杨士奇已无力争斗,心灰意冷下只能以老疾告辞,两年后忧郁而终。
   打掉了杨士奇,剩下的老迈的杨溥无论是资历威望还是心计均不如杨荣和杨士奇,根本不足为虑。
     这样王振擅权的一切条件都成熟了,在扫除阻拦自己掌权的所有障碍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朱元璋挂在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摘下来。  
      随后又在京城内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府邸,至此曾经的穷秀才王振终于实现了自己位极人臣,大红大紫的梦想。
   掌权后的王振贪婪的本性逐渐暴露,利用手中权力,一面结党营私,大力提拔那些溜须拍马、谄媚逢迎之徒;一面残酷地镇压那些反对自己和对自己不恭敬之人。
   同时他还遍受贿赂,大肆贪污,在王振死后籍没其家产时,仅金银就有六十余库,玉盘一百多个,珊瑚树高六七尺的二十余株,其它珍玩不计其数,足见其贪污受贿的程度。
    1449年王振怂恿朱祁镇亲征征讨瓦剌,但在土木堡惨败,史称土木堡之变,王振本人也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锥捶死,可谓恶有恶报。 
   但明朝的专制体系注定宦官乱政还会持续下去,大明在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彼此消耗中走向衰败。

明朝首个大宦官王振是如何一步步攫取帝国权力,走向人生巅峰的

8. 明朝那些事(六---王振)

说起这位明英宗朱祁镇,他可能能算得上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要论人生的传奇色彩与命运的跌宕起伏,估计除了朱元璋外,无人可与这位皇帝匹敌。他经历过由皇帝变囚徒,由囚徒变太上皇,由太上皇变皇帝。他的政务处理能力不差,为人也很勤快,但有两大污点(打错一仗,杀错一人)。
  
 这段历史,咱得先介绍个太监,王振。朱祁镇是他一手带大的。他是个野心家,朱祁镇小时候他就有掌权的野心。但在他掌权的路上,有两座大山要去翻越。王振要想大权独揽,首先要过三杨这一关,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小小的王振的那点花招把戏要想在杨士奇、杨荣、杨溥面前献丑,还得回家再练几十年。这三个老江湖活着,王振就只能乖乖地做他的奴才和太监。
                                          
 但其实真正能够对王振起到遏制作用的,是第二道障碍,就是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十一年前,她是张皇后,十年前,她是张太后,现在,她是张太皇太后。在这十一年中,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失去一个亲人,她的级别就提升一次。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让人痛苦的提升。这样的一个人,不要说论能力,就是排资历也能吓死人,真正做到了“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有这样的两个障碍,王振的夺权道路可谓任重道远,因此他对三杨礼敬有加,每次到内阁去传旨时候,畏畏缩缩地站在门外,不敢进门,等到三杨发现他站在外面,让他进来时,他都会表现得受宠若惊,这些举动使得三杨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人。然而在他谦恭的表象之下,却不断地拉帮结伙,扩大自己的势力。
  
 三杨可以应付过去,但太皇太后可是应付不过去的,隔那么几天,王振总要被拉过去骂一顿,只能等她老人家自然死亡了。正统七年(1442)十月,历经四朝的张太祖太后离开了人间,王振夺权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此消散。并且此时,杨荣已经去世,而剩下的杨士奇和杨溥也已年老多病,回天无术了。他从此大权独揽,广结同党,不但控制了锦衣卫,还收了很多属下。
  
 这时候蒙古的也先统一了蒙古,然后和明朝玩起了商战。他用劣质的马匹冒充好马,索要高价,此外,他还改组了自己的使者队伍,在其中塞入了大量强盗小偷,搅扰沿途居民,到了后来,他派去的几千个商队几乎就不是来做生意的,而是沿路抢劫的盗匪。这一行为让大明帝国十分不满。也先做生意不老实,是个奸商,但王振就比较过分了,竟然全部没收,完全不给钱,这使得也先被彻底激怒了。
  
 本来就跃跃欲试的他,这次的事情更是让他找到了借口,他擦亮刀剑,备好马匹,准备攻打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