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窑瓷器的瓷器由来

2024-05-09 12:20

1. 九龙窑瓷器的瓷器由来

松溪县是福建省北部的边陲小县,位于东经118°33′~118°35′和北纬27°24′~27°51′之间,地处武夷山脉北端、仙霞岭南麓,北接浦城县、南连政和县、西邻建阳市,东与浙江省庆元县交界。本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多中低山,森林资源丰富,河网密布。主干河流松溪河,发源于浙江庆元县百山祖南麓,在庆元县内称松源溪,经马蹄岙进入本县后称松溪,从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境。古代沿河两岸遍植乔松,故有“百里松荫”之称,“松溪”因此得名。据县志地质勘探资料,本县地下矿藏含有高岭土等资源。陶瓷土矿藏,分布于郑墩、花桥乡及城关回场等地。郑墩乡南坑陶土蕴藏量有1000万吨。花桥乡的源尾、渭田乡的株林都富含瓷土矿藏。这些原料,为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松溪县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西周时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西汉属闽越国。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为东平县地,属建安郡。南朝刘宋泰始四年(468年)撤东平县为东平乡,属建安县。五代梁时,属吴越处州龙泉县。五代晋天福六年(941年),闽国建安镇安军节度使王延政夺吴越东平乡大部地方立为松源镇。南唐保大九年(951年)升为松源县。宋开宝八年(975年)正式改称松溪县,属福建道建州。此后,一直都是闽北的县治之一。松溪县古代窑址于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77年经过局部试掘(2),此后历经省、地文物部门多次调查,现存窑址堆积主要分布地点有两处。1.河东窑址窑址地名河东乡三合村牛牯山,在城关东北5公里、松溪河东侧,堆积范围约5000平方米,调查中发现的1座龙窑长度近50米,堆积层厚度1-2米,包含大量窑具束腰状托座和青瓷残器。近几年因村民挖土盖房,仅存面积近1000平方米。2.回场窑址窑址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回场”一词,在当地民间方言里是制瓷场所之意,故衍称为地名。该址的废窑堆积原有10余处,俗称“九龙窑”,沿松溪河自南而北分布于盆地丘陵之中,中部以赛(歧)浦(城)公路贯穿为界,分为两片。靠河沿的一片,废窑堆积原有3处,范围约10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3米,包含物有窑具托座和青釉、褐釉瓷器。1977年12月,松溪县城关公社因治理松溪河床,施工用土触及该址,福建省博物馆、松溪县文化馆选择靠近河沿的1处窑址进行试掘。窑址东高西低,地表杂草丛生,全长80米、宽10米、坡高8米。发掘探沟长6米、宽3米,方向120°。出土并采集窑具托座与青釉、褐釉瓷器262件。现废窑堆积已荡然无存。公路以内距河沿较远的一片,原址堆积有6座小山丘,范围约50000平方米。多年以来,历经水利、公路、工厂等建设工程的破坏,窑址面积已大大缩小。现存的废窑堆积范围约10000多平方米,自西向东有3处窑堆,依序编号为一、二、三号。各处窑堆之间,分别被山垄田所间隔。一号窑堆,坐北朝南,外观如斜置的蛋形。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30米,是一条保存完整的龙窑遗址。二号窑堆,由南北两座连接在一起的小山丘组成,长宽各约100米。三号窑堆,形如馒头形小丘,长宽分别为30米。二号窑堆居中,面积最大,是窑址的中心区域。堆积层的厚度一般为1~3米,包含有大量的窑具和瓷片。窑具主要是凹底的匣钵,有不同规格的大小式样,是一种迭烧的装窑器具。该窑的产品以青瓷为主,兼有部分黑釉瓷器。一个地方陶瓷制造业的兴展,具有历史背景、生产规模、市场范畴诸因素。技术则包括矿土采掘、胎泥炼制、器物成型、花纹装饰、窑炉装烧系列工艺流程。松溪古代窑业及其技术的发展,也是遵循这一规律演进的。考古调查资料表明,距今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松溪县先民业已制作和使用陶器,有生活用品的灰陶、黑衣陶罐、盆、碗,夹砂陶鼎和生产工具的陶纺轮、网坠等。3000年上下的商周时期,与江南其他地区相类似,几何形印纹硬 陶盛行,有尊、罐、壶等,并伴存原始瓷盂、豆、碗等。两晋南朝时期,浙江越窑、瓯窑瓷器输入松溪县境,当地砖室 墓中出现了青瓷罐、壶、碗、虎子、五盅盘、插器等随葬品。晚唐五代时期,处在闽浙交界的松溪,成为闽国、吴越、南唐地方政权争夺的地盘,接连遭受战争的波及,虽然战争在此尚未达到相当激烈的程度,但由此打开了松溪与周边的通道,改变了以往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经济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人口增加,逐渐聚居为城邑。瓷器制造业进入初创阶段,河东窑场由此兴起,烧成青瓷碗、钵、杯、壶、罐、砚、灯盏等器。对于一个小县的民间产业来说,已有一定规模,产品可以供应本地日用生活的基本需求。进入宋代,福建地区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发达,如《宋史·地理志》所称:“民安土乐业,川源浸灌,田畴膏沃,无凶年之忧。”松溪县的经济产业,农、林、矿冶、交通呈现比较欣欣向荣的景象。1980年以来,在本县旧县、渭田一带的古码头、古驿道上,先后发现4块南宋时期的交通碑。如其中发现于旧县河边码头的一块碑,碑长134米、宽54米、厚15厘米。碑文有5行,当中刻写所在地的地名:“松溪县皈伏里十三都地名故县”,两侧是行路规则和里程:“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东取马大仙殿五里”、“西取麻步岭后五里”;落款是“开禧元年(1205年)四月望日,保正魏安、迪功郎县尉林高立”。这些碑刻在我国宋代同类记录中较为少见,对古代交通史的研究卓有意义。它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当时商旅繁忙的交通状况下,地方行政长官也曾制定了一套行为和道德规范。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水平,总是在相对制约和互相辅成中得到提高的。交通碑的竖立,同时也反映了松溪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作为手工业部门之一的制瓷业,在北宋时期进入茁壮成长的状态,窑场作坊已从河东转移到回场,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品种增多,有青釉、褐釉两路。凡诸碗、盘、碟、罐、壶、杯、瓶、灯盏、炉、枕之器,产品可行销闽北地区。北宋晚期至南宋时期,回场窑形成较大规模的民间产业,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品种相对集中,主要为碗、盘、杯、碟之类的大众化饮食生活商品,并且远输海外。从技术工艺的发展状况看,松溪窑采掘地产瓷土,并掺入少量陶土成分,因而瓷器胎骨白度不高,以灰色为基调。晚唐 五代时期,主要接受浙江越窑青瓷形制作风的影响,但淘洗炼泥不够精细,呈色多灰暗,釉水烧结程度较差,容易剥落,能够企及越窑如冰似玉的精品罕见。北宋以后相继引进浙江瓯窑、龙泉窑技术工艺,烧成青瓷器,并同时兼烧仿建窑作风的黑釉器。与以前相比,瓷土淘洗炼泥精细程度有所提高,釉水烧成玻化程度逐渐增强,胎釉结合紧密,色调深沉,质量比较优良。器物的成型工艺,一般采用陶车手工拉坯轮制成型,窑址中出土的瓷制轴顶帽和档箍,就是属于陶车的部件。晚唐五代时期,小型器胎体轻薄,大型器则厚重,此后成型工艺逐渐趋向规范化,还出现了部分模压成型的产品。器物的装饰工艺,经历了由简而繁、繁简并存的过程。晚唐五代时期,不尚装饰,仅在形体上仿金属器压印凹道而已,余皆素面。北宋早中期,素面器与划花并行,纹饰较简单。北宋晚期至南宋时期,刻划花盛行,有器里器外的双面繁密装饰,也有器里或器外的单面刻划花,还出现内底模印与双面刻划花相组合的独特工艺。窑炉的窑烧与焙烧工艺,堪称为火的艺术,它是陶瓷制造的最后工序,更是制瓷活动成败的关键。由于窑址尚未系统科学发掘,对于窑炉构造尚不能全面深入了解。但从窑址堆积情形考察,应属于龙窑形制,依傍山坡斜面挖槽构筑。河东窑址暴露的窑墙残段,采用土坯砖砌筑,厚度30厘米,残高50厘米,残长50厘米,以此推测窑炉形制较矮小。笔者在1977年调查回场窑址时,曾发现1处被破坏的窑炉残迹,窑床底部铺粗砂,厚10~20厘米,窑墙宽2.0~2.3米,用红砖砌筑,残高50厘米,表面窑乳窑汗烧结坚硬,外侧还用匣钵瓷片砌成护窑堆。此种结构与宋元时期闽浙两地龙窑建筑雷同。从窑址废弃的窑具考察,晚唐至北宋早中期,松溪窑器物是在窑炉中明火烧成,器烧方法为托座重叠装烧法,即同类规格器型大小或异类器型相互重叠,托座之间用泥捏垫柱间隔,使之固定于窑床地面,器物之间则采用泥钉间隔,以防止釉水粘连。使用这种方法的窑炉一般比较矮小。北宋晚期以后,窑炉的宽度和长度变长、变大。装烧窑具大量地采用匣钵,同时有垫具托座,间隔具是泥钉或垫饼。匣钵装烧法扩展了窑炉的竖向空间,对瓷坯起到保护作用,减轻了器体的负载重量,从而有力保护了产品的烧成质量,提高了成品率,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装烧工艺。与以往相比,此时的釉水浓度由稀薄而深沉,增强了粘性,烧成的气氛能够比较有效的控制。瓷器在氧化气氛中烧成,胎釉中的铁和足够的氧结合,处于高价铁(三氧化二铁)状态,就是黄色。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因火炉中的氧不足,就会把胎釉中的氧化铁夺去一部分,使釉呈青色。要达到光亮滋润的青绿色调,就必须在强还原气氛中烧成。从窑址标本多呈青黄色状况看,烧成气氛多属弱还原气氛,至于有一部分呈青绿色滋润的,则可能处在较好的窑位,在强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宋末而元,松溪一带的闽浙边境地区,政治秩序动乱,红巾军及畲汉农民起义活动频仍,加以交通时常梗阻,窑业因此衰落。

九龙窑瓷器的瓷器由来

2. 九龙窑瓷器的介绍

九龙窑瓷器是一项古老的汉族制瓷技艺。起源于唐宋时期。松溪县是福建省北部的边陲小县,位于东经118°33′~118°35′和北纬27°24′~27°51′之间,地处武夷山脉北端、仙霞岭南麓,北接浦城县、南连政和县、西邻建阳市,东与浙江省庆元县交界。本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多中低山,森林资源丰富,河网密布。主干河流松溪河,发源于浙江庆元县百山祖南麓,在庆元县内称松源溪,经马蹄岙进入本县后称松溪,从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