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注水GDP数据是怎么来的?

2024-05-10 15:20

1. 各省注水GDP数据是怎么来的?

假数据怎么来的?
数据造假也有讲究。凭空直接修改数字的手段太过低级,也很容易露出马脚,因此必须玩点花样。数据造假有哪些手段?
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幅一直是主力,也更是各级官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投资“快速增长”能带来GDP增幅“跑步前进”,而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则是数据作假的重灾区。

“投资这块水分大,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地方过去年度数据里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都大于当年的GDP值,可想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一种情况是地方政府和投资者私底下签一个合同,投资金额、投资年度等数据都由地方政府自己随意填写,投资额往往是实际投资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连项目都没有,虚报投资项目,而且不少地方政府对投资数据的要求是每年都要增加,报上去后无论落实与否,数据都降不下来,为了保持投资增速,还连年追加。
招商引资一直以来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指标,因为外资的引入往往还伴随着国外先进技术、管理、设备等,容易成为地方政绩的亮点。
在主要造假方法中,一种是地方政府将人民币汇到香港或其他境外,注册成立壳公司,然后将人民币转成港币等其他外币,再汇回本地作为外资进行投资,其中的汇兑损失则由地方财政局负责。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成立引资专项基金,实际上是应对汇兑风险的资金池。还有就是直接买外资,政府花钱请外商注册成立壳公司,或者有专门中介公司,一段时间后把资金转走。
维系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与投资、消费并驾齐驱。如果净出口数据不理想,将严重拖累整体增长。假出口除了粉饰数据、假造政绩外,出口企业还能骗取出口退税、获取灰色收入。

出口数据造假主要做法是出口企业让物流公司的货柜车不停变换牌照,反复进出关,同一批货物多次报关通关,虚增出口额,同时骗取出口退税。尤其是在保税区,由于区内关外的政策优惠,这种做法实施起来更是简化便利。某些地方的物流公司甚至已形成成套的业务模式。另外,进出口数据造假可以为资本外逃和假外资流入提供便捷的管道,为金融安全埋下隐患。
GDP增长,财政收入需要跟上增长,而税收收入是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造假,主要从税收入手。最省事的是征收“过头税”。即预收一年或者几年的税款,或者利用各类名目加重当年的税收。这种手段被广为应用,此前也多次曝光。
另外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利用“税收空转”达到虚增财政收入的目的。税收空转主要是指政府通过预征税款、实行完税奖励、无偿出借财政资金给应税单位缴税的做法。实际上是,资金以税款的名义经过纳税人、银行、税务局、财政局周转一圈后,又回到其原始位置的周转活动。
第三种就是构造虚假交易。例如两家国企进行一笔无实质意义的账面土地交易,钱从政府的左口袋进,右口袋出,但是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税收。
此外,全国联网统计直报指企业生产、消费、经营等数据不再层层上报,而是直接上报全国统计系统,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数据的公开透明度和统计效率。
但个别地方政府自有对策,在联网统计直报前干预企业的真实独立上报,编造企业虚假数据,要求企业填报虚假数据,代填代报企业数据等等。企业在联网直报前需要经过政府提前审核,才能上报。
“其实这些数据注水、造假手段并不高明,无非就是故意虚报、虚构增收、空转等,也容易被识破。尽管一直淡化GDP考核目标,事实上经济发展指标仍然是目前最明显的成绩单,关乎地方领导怎么升迁。”上述地方统计局局长对证券时报记者无奈道,尽管经济指标注水情况好转,但数据注水的范围却增加,比如“社会”、“民生”等领域是新注水领域。国家有提到的指标对地方官员都是一种政绩,都需要指标增长来配合。
另一种问题:漏报少报
其实,地方经济数据也有与虚报、多报相反的问题,就是漏报、少报。根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各省份经济数据,有的省份确实存在多报、虚报的情况,有的省份则是少报的情况。广东省经过普查,发现GDP多了2800亿元;浙江多了400亿;上海也多了600亿;北京更是多了1800亿;当然也有12个省份普查之后数据少了。
对于GDP漏报、少报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逃税。这种少报,随着民营企业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服务性生产的增加而增加,更随着灰色经济的相对重要性的增加而增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黄有光认为,因为虚报而被夸大的部分,很可能已经小于因为少报而被低估的部分。
上述统计局局长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此前统计数据里确实存在不少压低的行为,比如之前有贫困县的评选,得到贫困县称号就有各种优惠政策措施,还有就是乡镇企业统计覆盖不全,为了偷税漏税刻意隐瞒,一些受灾数据刻意夸大。还有就是现在网络送餐、美容等数据都未统计。
中国实际GDP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要高,造成隐形GDP的第一个原因是,GDP统计方式造成低估。另一个原因是逃税。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近年来,中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超出预期,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带动产业革命与产品创新。然而,现有统计往往是适用于传统商业模式,并大多以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为主要调查对象。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等统计有所遗漏,同样容易造成GDP的低估。

目前,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应该超过55%。早在2008年摩根士丹利就估计中国实际GDP较官方数字被低估了30%,原因之一就是有相当数量的商户在个人消费中并不开具发票。国家还规定,月营业额不足3万元的小微企业免税,这样就更难统计了。
共享经济也存在难以统计的问题,传统的生产统计以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为主要调查对象,但共享经济、共享住房、共享汽车、共享车位、共享图书,参与者大多是居民个人,因此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很难完整采集到相应的生产数据。

各省注水GDP数据是怎么来的?

2. 各省GDP数据注水怎么来的:经济为什么会有水分

GDP数据注水造假 假数据怎么来的?
数据造假也有讲究,对于领导们来说凭空直接修改数字的手段太过低级,也很容易露出马脚,因此必须玩点花样。数据造假有哪些手段?
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幅一直是主力,也更是各级官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投资“快速增长”能带来GDP增幅“跑步前进”,而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则是数据作假的重灾区。

“投资这块水分大,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地方过去年度数据里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都大于当年的GDP值,可想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一种情况是地方政府和投资者私底下签一个合同,投资金额、投资年度等数据都由地方政府自己随意填写,投资额往往是实际投资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连项目都没有,虚报投资项目,而且不少地方政府对投资数据的要求是每年都要增加,报上去后无论落实与否,数据都降不下来,为了保持投资增速,还连年追加。
招商引资一直以来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指标,因为外资的引入往往还伴随着国外先进技术、管理、设备等,容易成为地方政绩的亮点。
在主要造假方法中,一种是地方政府将人民币汇到香港或其他境外,注册成立壳公司,然后将人民币转成港币等其他外币,再汇回本地作为外资进行投资,其中的汇兑损失则由地方财政局负责。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成立引资专项基金,实际上是应对汇兑风险的资金池。还有就是直接买外资,政府花钱请外商注册成立壳公司,或者有专门中介公司,一段时间后把资金转走。
维系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与投资、消费并驾齐驱。如果净出口数据不理想,将严重拖累整体增长。假出口除了粉饰数据、假造政绩外,出口企业还能骗取出口退税、获取灰色收入。

出口数据造假主要做法是出口企业让物流公司的货柜车不停变换牌照,反复进出关,同一批货物多次报关通关,虚增出口额,同时骗取出口退税。尤其是在保税区,由于区内关外的政策优惠,这种做法实施起来更是简化便利。某些地方的物流公司甚至已形成成套的业务模式。另外,进出口数据造假可以为资本外逃和假外资流入提供便捷的管道,为金融安全埋下隐患。
GDP增长,财政收入需要跟上增长,而税收收入是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造假,主要从税收入手。最省事的是征收“过头税”。即预收一年或者几年的税款,或者利用各类名目加重当年的税收。这种手段被广为应用,此前也多次曝光。
另外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利用“税收空转”达到虚增财政收入的目的。

3. 是谁自曝“GDP注水”?

直面经济数据不实问题,也是务实担当,毕竟,主动揭开伤疤,也是疗伤之始。
据新华社报道,继辽宁省自曝财政数据造假之后,内蒙古自治区也自曝财政收入虚增空转。近日举行的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自曝家丑”,称“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

目前看,内蒙古经济注水很难说只是“微乎其微”,这从相关目标的调整力度中就能看出大概: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可供参照的是,去年年初辽宁公开的部分市县经济数据掺了20%到30%的水分。
经济数据注水的危害性无需赘言。从全国来看,无论是GDP注水,还是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都难言是个别地方的特有现象。去年12月审计署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虚增财政收入就达15.49亿元。
水分越大,越需要公开坦承的勇气。面对“家丑”,内蒙古没有掩盖,而是主动揭开伤疤,这展示的是正视问题的态度。在此希望,更多地方能跟上步伐,主动戳破经济数据的泡沫,向民众和国家交出经济数据的“实底”。

地方经济数据造假的原因和动力,很难简单归因,但根本上讲,仍是过去“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畸形考核机制下的产物。
之前的十九大报告已定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未提及未来GDP翻番的目标,也已向淡化GDP总量考核发出了明显信号。国务院2014年公布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也将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要求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科学预测。
这些都在直接弱化有些地方经济数据方面造假的动力。接下来,建立和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配套的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也很重要——如果说,优化官员考核制度、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是从正面减少官员造假现象,那加强经济统计和审计监督,严肃落实相关问责制度,则是必要的反面激励建设。

辽宁、内蒙古的经济数据造假被正视并公开,就跟经济进入新常态、相关审计和财经纪律执行力度加大等大背景有关。但有效的经济数据统计监管,不能等造假问题严重后自动暴露。此前辽宁公开的造假时间从2011年持续至2014年,时间跨度不短。这更说明,严肃经济数据审计,健全预防机制,容不得懈怠。


不可松懈的还有追责之弦。2017年初召开的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统计工作的考核管理,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实行“一票否决制”。期望以后官员因统计造假而被追责不再罕见。
挤干数据水分,铲除过去发展中留下的泡沫,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筑基之举。涉事地方敢直面经济数据不实问题,向造假“亮剑”之时,就已是疗伤之始,而有了这样直面问题和勇于纠错的担当,确保不想、不能、不敢造假的制度设计也势必会更好地落地。
顶住,可以度过难关的。

是谁自曝“GDP注水”?

4. 部分地方GDP注水是真的吗?

1月18日下午,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17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有外媒记者问及中国部分地方政府GDP存注水问题,宁吉喆回应,中国的统计数据和制度不会因为少数地方少数企业少数单位的真实性问题而受到影响。90年代起,我国实行分级核算,国家统计局核算全国数据,主要工业是根据联网直报,农业是抽样调查,服务业是电子政务的数据,同时地方也按国家制度方法来核算。

大约10年前,地方GDP之和出现超过全国GDP核算总量的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核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地区生产总值的统一核算,这个时间表和任务书已经确定,就是2019年起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所以,这两年地方GDP之和与全国GDP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地方数据不影响全国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中国统计依法依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包括修订和公布GDP数据。同时,对于少数地方少数企业少数单位仍存在的新增的弄虚作假行为,不管是虚报瞒报还是拒报,只要影响统计数据真实的,我们都要依法依规处理。

5. GDP注水会不会影响全国GDP?

为什么说它即便呈现了个别省份造假的形象,对全国的数字没有太大的影响。由于国家统计局在许多年曾经,对我国的GDP的核算统计已经基本上不再用当地的数字,它是选用直接采集数据的方法,跟各个省市的政府没有关系,有直报的体系。

全国比如说定了多少个企业,直接把表格填好报到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来汇总,然后国家统计局会观测哪些数据可能呈现反常,下一步会去了解,反常为什么会发作,然后来矫正这个数据。

所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的GDP的总量以及增长率的数据相对是比较准确的,它不等于当地各个省的数据的一个简单的加总,由于它有直报的体系,再加上它有一些依据反常值进行调整的程序。换句话说,国家统计局将来在2019年今后,陈述的全国的GDP的数字那就应该是各个省的GDP数字一个加总。

咱们不能排除当地单位在报给国家统计局的数字里面,仍然会有一些水分,也会呈现统计误差,可是既然是一致核算,国家统计局是有方法与当地来反复核实和调整的,确保当地加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的全国数据一致。由于当地政府如果报的数字比较离谱,国家统计局这边是能看出来,一般它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再加上国家统计局对核算GDP还有一些其他直接的方法,比如说要看当地的发电量和耗费量等,看单项的实物量的耗费指标,然后直接的来印证这个GDP的增长是不是契合当地的直觉。所以有许多方法。

GDP注水会不会影响全国GDP?

6. GDP注水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据报道,继辽宁之后,进入2018年以来,辽宁、内蒙古等多地主动曝出GDP“注水”,梳理各地曝光的经济数据造假案例发现,向GDP“注水”的途径“五花八门”,“招数”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

一是财政空转。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曝出“财政收入虚增空转”,对“空转”这一概念,天津一家国企负责人用实例给出了解释:过去每到年底,有关部门经常会要求其交一些税费,转年再通过其他方式退还,这部分钱被“空转”计入了财政收入。

二是重复计算。滨海新区官方表示,以往GDP统计以公司注册地为标准,但许多公司实际生产都在外地,造成GDP两地重复计算,因此将GDP统计口径由注册地改为在地。

三是故意虚报。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辽宁省有关负责同志在代表团审议时举了省内弄虚作假两个例子:有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160万元,最后报成2900多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
专家表示,“注水的数据”扭曲了GDP的真实性,误导了中央部署经济决策,如果不早日刺破这种虚假“泡沫”,必将对经济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7. 多地自曝GDP注水是真的吗?

据报道,继辽宁之后,进入2018年以来,辽宁、内蒙古等多地主动曝出GDP“注水”。专家表示,GDP“泡沫”必须早日捅破,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

报道称,日前天津市统计局负责人表示,因天津一直未统计注册在滨海新区、但未在当地生产的企业的产值,滨海新区调整后的GDP对全市GDP没有影响,但未在当地生产的企业的产值,将2016年的GDP从10002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而在过去一年里,滨海新区一直顶着“首个万亿级国家新区”的光环,得到广泛宣传。

新年伊始,内蒙古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曝家丑”: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

分析人士表示,经济数据注水恐怕不限于上述地区。2017年12月,审计署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披露云南、湖南、吉林、重庆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存在虚增财政收入15.49亿元。
希望GDP注水的情况可以得到严肃的处理!

多地自曝GDP注水是真的吗?

8. 统计局如何回应部分地方GDP注水?

1月1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针对近期天津等地的经济数据“挤水分”,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8日回应称,正在核实少数地方数据造假的情况,对可能存在不实数据的地方、企业和单位,将依法依规处理。数据的最终修订和公布,将按照国家统计法律法规进行。宁吉喆表示,全国统计核算制度实行的是分级核算,少数地方数据并不影响全国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局长介绍,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执行国务院通过的《统计法实施条例》,做了大量工作,重点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应该说,中国统计数据的质量、地方统计数据的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中国的统计数据、统计核算制度并不因为有少数地方或者一些地方、一些企业、一些单位的数据真实性存在一定问题而受影响。因为在90年代,中国核算体制由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转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的是分级核算。国家统计局在核算全国数据时,工业调查采用联网直报系统,农业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服务业调查近年来运用更多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据,同时地方也在按照国家统计制度方法进行核算。

此外,局长解释称,地方数据加总超过全国总量,这是分级核算的结果,经过近几年努力这个差距在缩小,但是仍然还有差距。比如,2016年地方加总的地区生产总值就比全国数据高出3.6万亿元。党中央、国务院十分明确核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要实行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时间表、任务书都已经确定了,就是要到2019年实施。“所以,我们要加倍努力,把统计核算改革任务如期完成,从这一两年来看差距在缩小。你提到的是一些地方的数据,不影响全国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他回应道。

局长进一步解释道,中国统计是依法依规进行的。对于可能存在不实的地方、企业和单位,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要依法依规地去发现问题、核实问题、解决问题,也包括修订和公布数据。同时,对于少数地方、少数企业、少数单位存在的弄虚作假和统计造假行为、统计违法违规的现象,不管是虚报,还是瞒报、拒报,都要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