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2024-05-04 16:52

1.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后在整个社会范围进行的分配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2. 分配的国民收入的分配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新增加的价值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分配,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剥削阶级所私有,直接生产者没有或只有少量的生产资料,国民收入的分配也反映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削关系。在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民收入则按照社会主义原则进行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中的各阶级、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再分配。因为除了物质生产部门外,还有许多非物质生产部门,比如,文化、教育、卫生、国家机关、军事部门等。各部门所需要的费用以及支付给工作人员的工资,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取得的。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反映了不同的生产关系,受不同的经济规律决定。

3. 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各指什么??

国民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后在整个社会范围进行的分配

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各指什么??

4.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之所以必须进行再分配,有下列原因:第一,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得了原始收入,而非物质生产部门要获得收入,必须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解决。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把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一部分原始收入,转给不创造国民收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形成“派生收入”,以满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家行政和国防安全等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支付这些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第二,加强重点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它们的发展速度、生产增长规模、技术结构等互不相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比例不协调现象和薄弱环节。同时,各物质生产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得到的收入份额,往往同它们各自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不相一致。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宏观调控的全局出发,有计划地将国家集中的纯收入,通过再分配,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调节使用,以加强重点建设,克服薄弱环节,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第三,建立社会保证基金的需要。劳动者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证基金,以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基金,除企业、个人负担外,有一部分也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保证基金来解决。这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第四,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为了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等,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后备基金,来满足这些临时性的应急需要。

5. 国民收入分配的分配过程

 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用和农民或其他劳动者的收入,它属于生产者及其家属个人消费所需的必要产品;另一部分是生产单位和社会的纯收入,包括上缴国家的税 金和利润、支付的利息和企业税后利润、利润留成或公积金、公益金等,属于国民收入扣除必要产品后的剩余。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了国家、企业或集体、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原始收入,国 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三方面的经济利益,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首先要正确规定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之间的比例,影响这一比例的因素主要有:国民收入的生产额、构成和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和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平 均收入增长速度之间的对比关系等。其次要正确规定国家和生产 单位间对剩余产品的分割比例再次就是要正确制定适当的工资政策、价格政策、财政政策来保证上述两个比例关系的实现。而我国现阶段收入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最终分配到积累和消费两个方面。主要是正确制定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需求总额同国民收入供给总额相平衡,使积累和消费的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相适应,并安排好积累基金内部和消费基金内部的结构,以保证生产的不断扩大和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是国民经济中一个根本的分配比例,它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同时,它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重要比例(如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工业与农业、必要产品与剩余产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安排好国民收人的最终分配、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先生活,后生产,再建设的方针。在保证群众生活水平稳定提高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积累率,做到既保证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保证生产建设的需要。

国民收入分配的分配过程

6. 国民收入分配的分配格局

对1996-2005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总体描述:在本部分中,我们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的过程.要想深入分析这些原因,就需要对收入分配过程进行细致的研究.分配主体的收入最终格局的形成具有以下动态过程:①政府最终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过程政府初次分配总收入=政府增加值+本环节政府收到的劳动报酬-本环节政府付出的劳动报酬+政府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政府收到的财产性收入-政府付出的财产性收入政府再分配环节的可支配总收入=政府初次分配总收入+政府经常性转移收入-政府经常性转移支出本文对以上某些指标进行解释如下:政府的收到的劳动报酬是指政府工作人员收到的工资及工资性收入;政府收到的财产性收入是指政府利息和红利收入;政府付出的财产性收入=政府贷款利息支出+中央政府国债利息支出;政府的经常性转移收入=政府收到的收入税+政府收到的社会保险缴款;政府经常性转移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政府的社会保险福利支出)+政府的社会补助支出.②企业最终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过程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企业增加值+本环节企业收到的劳动报酬-本环节企业付出的劳动报酬-企业付出的生产税净额+企业收到的财产性收入-企业付出的财产性收入企业再分配环节的可支配总收入=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企业经常性转移收入-企业经常性转移支出其中,企业收到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性收入和社会保险付款两部分;财产性收入和生产税与政府中的分析是一样的.③居民最终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过程居民初次分配总收入=居民增加值+本环节居民收到的劳动报酬-本环节居民付出的劳动报酬-本环节居民付出的生产税净额+本环节居民收到的财产性收入-本环节居民付出的财产性收入

7.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

法律分析: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来进行:
1、国家预算,先将各部门上缴的税金集中,形成国家预算用于经济建设、文教卫生、国防建设、福利设施、行政管理,如征收个税。
2、银行信贷,在不改变资金所有权的条件下,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然后向单位、企业、个人发放贷款。
3、劳务费用,部分劳动者用自己提供的劳务,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享受各种劳务的劳动者,用自己的收入支付各种劳务费用,比如支付给私人保姆的工资。
4、价格变动,价格变动不能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但会改变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阶层居民收入分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

8. 国民收入分配

1、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2、国民可支配收的测算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定义。   一、从宏观核算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 生产要素净收入 + 经常性转移净收入。①生产要素收入 = 劳动者报酬收入 + 各项财产性收入;②经常性转移收入 = 补贴收入 + 赠予收入 + 无偿转移。   二、从微观统计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纯收入。

3、政府初次分配总收入=政府增加值+本环节政府收到的劳动报酬-本环节政府付出的劳动报酬+政府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政府收到的财产性收入-政府付出的财产性收入
政府再分配环节的可支配总收入=政府初次分配总收入+政府经常性转移收入-政府经常性转移支出
4、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企业增加值+本环节企业收到的劳动报酬-本环节企业付出的

  国民收入分配
劳动报酬-企业付出的生产税净额+企业收到的财产性收入-企业付出的财产性收入
企业再分配环节的可支配总收入=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企业经常性转移收入-企业经常性转移支出
其中,企业收到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性收入和社会保险付款两部分;财产性收入和生产税与政府中的分析是一样的.
5、居民初次分配总收入=居民增加值+本环节居民收到的劳动报酬-本环节居民付出的劳动报酬-本环节居民付出的生产税净额+本环节居民收到的财产性收入-本环节居民付出的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