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的简介

2024-05-18 18:08

1. ICF的简介

早在2000年建会之初,我们就在学校国际交流处的支持下,积极同各国使馆和国际组织进行联系,并在2001 年在人大校内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节”(International Culture Festival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ICF),在每一届IDEA人 的不断努力下,国际文化交流节逐渐成为了人大校内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ICF的简介

2. ICF的介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又称国际功能分类(ICF)由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5月22日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命名并在国际上使用的分类标准。

3. ICF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节(International Culture Festival at RUC),简称国际文化节(ICF),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内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发展交流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xchange Association) IDEA 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交流盛会。

ICF的介绍

4. ICF的ICF作用

ICF 本质上是一个状态数据包过滤器。与静态数据包过滤器不同,静态数据包过滤器仅基于数据包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丢弃数据包,而状态数据包过滤器的决定会同时基于数据包的状态和会话的上下文信息。这些存储的状态为该过滤器提供了实施比静态过滤器更为丰富、更为全面的规则集的方法。ICF 所维护的状态是一个连接流表。对于面向连接的协议(如 TCP),连接流等价于这些协议的连接定义(例如,源和目标地址、端口以及所使用的协议)。对于无连接的协议(如 UDP),连接流是在公共端点(如,IPAddress1/Port1 和 IPAddress2/Port2)之间无中断发送的一组数据包。此处的无中断,是指在给定的时间段(比如 1 分钟)内没有任何数据包与该流匹配。当连接流到时终止或连接被关闭时,表中的状态信息会被删除。

5. ICF的主要贡献

首先在鹤类的饲养繁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下面几个方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功绩:(1)在1975年,在西半球首先孵化了丹顶鹤;(2)在1976年,首先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孵化出了白头鹤;(3)在1979年,在北美首先孵化出澳洲鹤;(4)在1981年,首先孵化出了白鹤;(5)在1984年~1986年,首先使用“隔离饲养”方法把人工饲养的鹤释放野外;(6)在1993年,ICF第一次自己孵化出了肉垂鹤,从而成为首家能繁殖所有15种鹤的机构。

ICF的主要贡献

6. ICF的历史

ICF于1973年由让·索伊(Ron Sauey)和乔治·阿其博(George Archibald)创建。当时两人都是康乃尔大学博士生,他们在进行鹤类研究和撰写博士论文时,深深地被鹤类的美丽和神奇所吸引。同时,令他们深感担忧的是世界上许多种鹤类处于濒危的境地,他们决心创建一个从事鹤类研究和保护的基金会。索伊的父母十分支持他们的想法,并将位于威斯康辛州巴拉布市郊的一个养马场以每年1美元的价格租给了他们。索伊和阿其博把养马场改造成了鹤类繁殖中心,并在这里创办了国际鹤类基金会。1979年,ICF购置了自己的土地,把总部移址至目前占地面积225英亩的地方。自1983年以来,ICF已经建成了办公大楼、游客中心、图书馆、宾馆、鹤类展览中心,以及一个拥有100多只鹤的大型饲养场。世界15种鹤类在这里都可见到。

7. icf的构成

ICF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功能和残疾,包括身体功能(以字母“b”表示)和身体结构(以字母“s”表示)、活动和参与(以字母“d”表示);第二部分是背景性因素,主要指环境因素(以字母“e”表示)。                    扩展资料                         ICF运用了一种字母数字编码系统,因而可以对广泛的有关健康的信息进行编码(如诊断、功能和残疾状态,等),为临床提供一种统一和标准的'语言和框架来描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与健康有关的状况;同时,运用这种标准化的通用语言可以使全世界不同学科和领域能够相互进行交流。
    ICF可以应用于:
    1、统计工具:用于数据采集和编码(人口研究,残疾人管理系统等);
    2、研究工具:测量健康状态的结果,生活质量或环境因素;
    3、临床工具:用于评定,如职业评定、康复效果评定;
    4、制定社会政策工具:用于制定社会、保障计划、保险赔偿系统及制定与实施政策;
    5、教育工具:用于教学需求评估、课程设计等方面。

icf的构成

8. ICF的发展历史

而2007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节更是借70年校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国际文化节以“七十年的荣耀,跨世纪的友谊”为主题,包括活动开幕式、寰球文化风情展、“手拉手”专场演出三项大型活动。为期一天的寰球风情展上,来自五大洲 40 多个国家的人大留学生精心装饰了各国展台。展品形式多样,有风情图片、民族服饰、特色食物、宣传片等等。越南学生在展台前立起了漂亮的门楼;土耳其艺术家现场表演神奇的水中画;蒙古学生将美食美酒堆成小山供大家免费品尝;东南亚的同学身着民族服装在展台前载歌载舞……今年的风情展,还特别设置了大中华区展台,将国际文化节真正打造成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风情展的同时,红地毯上穿插着欢快热情的互动表演,独具民族风情的舞蹈与音乐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将节日气氛不断推向高潮。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节在2007年高度的基础上更创新高,活动持续一周,包括开幕式、寰球美食展、各国篮球足球赛、午后电影展、图片文化展、异域晚会等大型活动,深受参与者以及校领导好评。每届国际文化交流节一直坚持“打造人大校内的最好的学生国际交流平台”的目标,通过电影节、书画摄影展、中外篮球赛、露天风情展示、Party等形式,向人大的同学展示了精彩的异国文化,丰富了同学们的视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国际文化交流节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一大品牌特色活动,也是人大社团项目自主运作的典范。在全球化大趋势推动着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回流的今天,作为人大学子理应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在国际化背景下重新审视自我。而举办此次国际文化交流节,正是旨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营造多元文化交流氛围,充分调动利用人大现有的国际交流资源,碰撞出青年大学生们的激情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