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是哪四种,怎样交换?

2024-05-02 16:43

1. 数据交换是哪四种,怎样交换?

数据交换可以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1、电路交换
当用户之间要传输数据时,交换中心在用户之间建立一条暂时的数据电路。电路接通后,用户双方便可传输数据,并一直占用到传输完毕拆除电路为止。电路交换引入的时延很小,而且交换机对数据不加处理,因而适合传输实时性强和批量大的数据。
2、报文交换
发信端用户首先把要发送的数据编成电文,连同收信地址等辅助数据一起发往本地交换中心,在那里把它们完整地存储起来并作适当处理。当本地交换中心的输出口有空时,就将电文转发到下一个交换中心,最后由收信端的交换中心将电文传递到用户。
3、分组交换
把数据分割成若干个长度较短(不超过128个字符)的分组,每个分组内除数据信息外还包括控制信息,它们在交换机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交换。每个分组在交换网内的传输路径可以不同。
4、混合交换
将传送信道分为不同的带宽,将一部分带宽分配给电路交换使用,而将另一部分带宽分配给分组交换使用。



扩展资料
电路交换方式最重要的特点为在一对主机之间建立起一条专用的数据通路。通信过程包括线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3个过程。通路建立时需要一定的呼叫建立时间。一旦通路建立,在各个节点上几乎没有延时,因此适用于实时或交互式会话类通信,如数字语音、传真等通信业务。
但由于通路建立时,线路是专用的,即使是空闲的,其他用户也不能使用,因此线路利用率不高。由于通信子网中的各个节点(交换设备)不能存储数据,也不能改变数据内容,并且不具备差错控制能力,因而整个系统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无法发现与纠正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数据差错,系统效率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交换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是哪四种,怎样交换?

2. 数据交换

   从本文开始介绍网络层,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网络层的功能和数据交换的几种方式。
     网络层的功能是把 分组 从源段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网络层传输的单位是 数据报 。     (1) 路由选择与分组转发,即选择最佳路径。     (2) 异构网络互联。     (3) 拥塞控制。若所有节点都来不及接受分组,而要丢弃大量分组的话,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缓解这种拥塞。通常有两种方式: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1) 应用层的传输单元叫做 报文 。     (2) 传输层的传输单元叫做 报文段 。如果应用层的报文很大,那么传输层就对报文进行分割形成报文段。     (3) 网络层的传输单元叫做 IP数据报(数据报) 或 分组 。分组是如果数据报过长时,网络层会将数据报划分成一个个 分组 。     (4)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元是 帧 。     (5) 物理层传输的传输单元是 比特流 。
     数据交换的方式分为: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     早期如果两部电话要通信,就必须要在两个电话之间用1对电线连接起来,三个电话要相互通信那就要3对电线连接起来,如果有N部电话要相互之间通信,那么就需要(N - 1)N / 2对电线相连接,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后来想到用一个电话交换机将电话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用主机代替电话)   
                                           
   
                                                                                   
                                             报文交换是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报文在链路上传递达到交换设备(交换机),交换设备具有存储转发的功能,达到交换设备后不会立即发送,而是会等待一段时间,做一些检查,等到链路空闲时,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而且路径也不是固定的路径,而是根据网路状态动态分配线路,一直到目的设备。这个过程很像快递发送过程,一般快递到一个中转站都不会立马发送,而会等一段时间。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类似,都是使用存储转发思想,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前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有地址等 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网中的节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节点的交换机。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分组交换又分为 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   
                                           
     优点:相对于报文交换,存储管理更容易。     缺点:有存储转发时延、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需要将分组编号,以便于在接收端排序还原成最初的报文)、乱序达到目的主机时,要对分组排序重组。
      电路交换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条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分组交换 ——单个分组(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分组交换分为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数据报方式为网络层提供 无连接服务 。虚电路方式为网络层提供 连接服务 。
     数据报是网络层的传输单元。
                                             每个分组都携带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路由器会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转发分组:
     虚电路方式是 面向连接 的通信,它将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优点结合起来。   
                                                                                   
     虚电路表示这是一条 逻辑上的连接 ,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而并不是真正建立一条物理连接(电路交换建立的是真正的连接),然后通信双方就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发送分组。这样分组的首部就不需填写完整的目的主机的地址,而只需要填写这条虚电路的编号,电路路径上所有的节点都维持这条虚电路的建立,都维持这一张虚电路表,每一项记录了打开的虚电路的信息。   
                                           

3. 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是系统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和交换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为了快速方便地实现不同存储格式信息与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在本系统中,数据交换以文件方式为桥梁实现数据库与外部、外部与系统数据库之间的双向交换。作为信息交换的中间平台,系统需要支持Ms EX CEL(.xls)、文本文件(.txt)等多种文件格式。

数据交换

4. 数据交换的介绍

数据交换,Data Switching。在多个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为任意两个终端设备建立数据通信临时互连通路的过程称为数据交换。

5. 数据交换的原理

数据交换的原理:就是多个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为任意两个终端设备建立数据通信临时互连通路的过程。

数据交换可以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电路交换原理与电话交换原理基本相同。电路交换的缺点是电路的利用率低,双方在通信过程中的空闲时间,电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报文交换的原理是当发送方的信息到达报文交换用的计算机时,先存放在外存储器中,待中央处理机分析报头,确定转发路由,并选到与此路由相应的输出电路上进行排队,等待输出。一旦电路空闲,立即将报文从外存储器取出后发出,这就提高了这条电路的利用率。是利用计算机实现的。发信端用户首先把要发送的数据编成电文,连同收信地址等辅助数据一起发往本地交换中心,在那里把它们完整地存储起来并作适当处理。当本地交换中心的输出口有空时,就将电文转发到下一个交换中心,最后由收信端的交换中心将电文传递到用户。

分组交换也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并进行差错检验、重发、返送响应等操作,最后收信端把接收的全部分组按顺序重新组合成数据。

电路交换是当用户之间要传输数据时,交换中心在用户之间建立一条暂时的数据电路。电路接通后,用户双方便可传输数据,并一直占用到传输完毕拆除电路为止。电路交换引入的时延很小,而且交换机对数据不加处理,因而适合传输实时性强和批量大的数据。

在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同时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方式,称为混合交换。混合的方法是将传送信道分为不同的带宽,将一部分带宽分配给电路交换使用,而将另一部分带宽分配给分组交换使用。这里所谓的带宽就是指在一条传输信道上允许传输信息的频带宽度,即能从信道上通过信号的最高频率。

数据交换的原理

6. 数据交换功能


7. 什么是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缩写EDI)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电子数据交换的优点是由甲电脑提交的"乙文件"内的数据,可以由丙电脑接收,其相关数据可以在"丁文件"中出现,避免了由人手重新输入电脑的时间成本及手民之误。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EDI描述成“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传输方法。

扩展资料

标准EDI格式
1、计算机基于国际EDI标准处理计算机可识别的EDI业务报文。
2、EDI标准定义了EDI报文中每个数据片段以及相应的格式,如文件的类型、数据字段、字段格式。
3、EDI标准消除了企业间差异,使得所有业务合作伙伴的计算机使用统一的“通信语言”。
4、不同的行业、地区和用例存在不同的EDI标准,每个标准有不同的版本,因此EDI通信双方必须使用相同的EDI标准和版本。
5、常见的EDI标准包含:ANSI X12、UN/EDIFACT、ODETTE、VDA、HIPAA、RosettaNet、IATA Cargo、TRADACOMS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数据交换

什么是电子数据交换?

8. 几种数据交换模式

控制层面负责创建RIB,转发层面可以用RIB来分类形成转发信息库(FIB),然后转发数据包。
在RIB列表中每条路由要求一个NDB(Network Descriptor Base)和对于每条路径的一个RDB。NDB包含信息有网络地址,掩码,管理距离。由于有多条路径到同一个NDB,所以用RDB来描述每条路径。一个NDB最多有8个RDB(8条负载分担路径)。FIB是由IP RIB和ARP创建的。
进程交换:CPU和数据转发进程是直接相关的。所有进程都是同等的,转发决策过程是由IOS scheduler(调度表)实现。正常进程是不会被中断(interrupt),来进程交换数据包的。转发进程=IP Input进程。而IP Input进程主要是利用IP地址在RIB查找,确定输出端口,然后通过ARP创建第2层帧头。
基于缓存的交换(cache-based switching):第一个数据包会在进程级别上交换,然后在缓存上创建一个表项,以便后续的、具有相同目标地址的数据包可以基于缓存表项被交换。正常进程可以被中断(interrupt),来进行数据包交换。也叫做interrupt-context switching(中断上下文交换)。由于不需要调度,减少了延迟。几种常见的交换方式(快速,最优optimum,网络流netflow)的区别在于信息储存于缓存的方式。比如,快速交换用二叉树,而最优交换用256-way的基数树(radix tree)来减少查找前缀所需要的步骤数。
网络流交换是按照数据流做缓存,能够为每一个流收集详细的记账信息,所以一般作为信息收集,而不做交换数据包。
在有CEF和网络流交换的情况下,CEF为IP数据包提供交换路线,产生流缓存,而网络流交换被用来收集输出统计信息。
CEF创建:FIB和邻接表(adjacency table)。FIB通过RIB来创建和更新。邻接表包含连接的下一跳地址,是由ARP映射表来创建。CEF主要好处在于,它不像进程交换或快速交换是基于数据或需求驱动的,可以适应像Internet这种不可预知流量模式的数据包。dCEF做法是把FIB和邻接表抄到线卡上,通过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来同步。
RP和线卡的FIB同步通过“ip cef table consistency-check"来显示。
如果线卡上漏了前缀:clear cef linecard <slot
如果RP上漏了前缀: clear ip route *
重置RP和线卡FIB同步: clear ip cef inconsistency
交换模式的配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