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2024-05-14 00:36

1.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关于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精选
                         公开课是一种面向非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欢迎参考!
    
          【1】《我和朋友比高矮》公开课教案          一、活动的设计意图
         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来,我发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之间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识也比较差。正巧最近我们正好进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幼儿间的互相关注,我将主题中的这节《我和朋友比高矮》的活动重新进行了设计,希望通过这节活动让小朋友知道高矮的概念以及探索进行两人、三人比高矮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活动中创设比较多的机会让小朋友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体验团结,合作的的快乐。
         二、活动的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2、探索两个物体和三个物体比高矮的方法。
         3、通过与朋友之间比高矮,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4、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的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磁带(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儿操作材料
         四、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通过游戏寻找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
         五、活动的过程
         1、幼儿通过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高矮的区别。(音乐游戏“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气渐渐的冷了,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跟着音乐一起来走路,好吗?”
         (幼儿学习高人走和矮人走,体验高矮)
         2、(教学课件)通过让幼儿比较课件上两个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讨论正确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学课件一,设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比比看?”“他们两个谁高,谁矮?”“为什么?”
         (2)(设置语言情境)“哦,原来男孩站在椅子上,他当然高了,但是女孩现在不服气了,她说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吗,我也会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学课件二)“你们说,象他们两个这样比来比去能比出高矮吗,为什么?”
         “那怎样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学课件三)“原来呀,要让他们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音乐游戏:找朋友比高矮(幼儿跟着音乐找一个朋友比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先上来比一比?”“我们家帮助他们比比看,谁高谁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引导幼儿说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学课件四)“马上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找一个好朋友比比高矮,当音乐停时,我们就说“比一比,谁是高来谁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间相互说一说谁高谁矮,好吗?”
         (3)“刚才我们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朱老师发现有的好朋友之间意见不统一,谁有好办法,正确的比出两个人之间的高矮?
         (4)幼儿讨论:两人必须站直了;我们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儿根据讨论经验再次与朋友比高矮。
         4、设置情境,学习3以内正确的排序方法。
         (1)“刚才我们玩游戏高兴吗?(出示教学课件六)猴宝宝们看到我们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他们也想来凑热闹。它们也想来比比谁高?谁矮?(出示教学课件七)三只猴比高矮。
         (2)幼儿操作。介绍自己的经验。
         (3)幼儿讨论三个物体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
         (3)(出示教学课件八)幼儿用讨论出的好方法帮三个玉米宝宝比高矮。
         5、音乐游戏:三个朋友比高矮。
         (1)“刚才我们学会了三个物体间的比高矮,朱老师发现你们真的非常棒,那我们这一次要请每三个小朋友组成一组比高矮,你们行不行呀?”。
         幼儿游戏找朋友,音乐停每三人组成一组比高矮,并大声说出“谁最高,谁最矮”
         幼儿操作活动:比较高矮(教学课件十二)“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找到了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在游戏中我们还找到了许多新的朋友,你们高不高兴呀,老师这儿还有许多动物宝宝也想比比高矮,你们愿意帮忙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到区域中进行操作)
         六、活动的延伸
         区域活动:比较高矮活动的反思“我和朋友比高矮”是一个看似很普通的活动,两个物体间的比较对于中班幼儿较简单,但三个物体间的比较就比较难。在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有趣而直观的形象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操作中去发现、总结经验。最终找出答案。在活动中我注重小朋友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找朋友比高矮引导幼儿去关注自己的同伴,并大胆的用语言表达给对方。
         活动点评:
         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了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生动的图象有助于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充分考虑幼儿特点,多媒体的设计形象生动、可爱、富有动感,内容贴切课题。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数学活动说教式教学方法,而采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反复实践,从中去发现、结累经验。教师在活动中除注重师生间的学习更注重幼儿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在活动的组织中,教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将幼儿间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机的容入到数学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2】《快乐的水果旅行》公开课教案          教学期望(目标):
         1、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活动中,巩固5以内的相邻数,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通过创设情景为水果设计花衣服,发展幼儿对应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水果宝宝,一辆平面小汽车,贴花纸,音乐等。
         教学设计即目标达成过程:
         一、 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旅行吧!
         (听着音乐,幼儿和教师开着小汽车在活动室里看风景。)
         2、瞧,停车场到了,让我们一起停下车休息一会儿。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我们的汽车上有几个座位呀,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指着自己的汽车数一数)
         二、为编排汽车座位号,添加五以内的相邻数
         1、座位的上面有什么?数字在这里代表什么意思呢?(数字宝宝,座位号)
         2、刚才我们开着小汽车来的时候,工人叔叔告诉我他们在排座位号的时侯不小心排漏了几个?怎么办?(幼儿自主探索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小结评价幼儿自主探索的结果。
         (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小结:小朋友真爱动脑筋,都学会用找邻居的方法来贴座位号。
         三、为水果设计衣服,发展幼儿对应能力。
         1、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水果宝宝也想穿上花衣服坐上我们的汽车去旅行。瞧,这是----,数一数水果身上有几朵花,她应该坐到哪个座位号下去?(出示带花朵的水果)
         2、幼儿自主探索,给穿花衣服的水果宝宝找到正确的座位。)(教师提示幼儿;水果宝宝身上花的朵数要和座位号是一样。)
         3、看一看汽车上还有没有空座位?我们还可以再邀请一些水果宝宝来坐满座位。这是几号座位?应该请穿几朵花的水果宝宝来座。(幼儿自主探索,为水果宝宝设计花衣服并且找到正确的座位。)
         4、小结评价幼儿自主探索的结果。(先幼儿相互交流,再部分幼儿上前发表自己操作结果,集体验证。)
         四、游戏《带着水果宝宝去旅行》。
         1、我们检查一下,水果宝宝都找到正确的座位了吗?(幼儿相互交流)
         2、听着音乐,开汽车去旅行。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2.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序数》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7的组成》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看图填算式》
幼儿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黑白棋大赛》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区分左右》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2-9的相邻数》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小裁判员》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感知10以内的序数》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6-9的相邻数》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玩具小超市》
(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3. 最新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排排队
 
数学活动:我给他们排排队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教师出时传好的项链,进行提问:  1、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去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活动延伸: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转自:屈老师教案网)
 
 

最新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4. 幼儿数学大班公开课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数学大班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数学大班公开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并运用事物排列规律。
     2、能仔细观察物品排列规律,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有规律的意识,发现规律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室,在室内挂有各种规律排列的物品(气球、小旗、各种图形)
     2、三个大小不一的魔术盒、幼儿每人一套图形
     3、印章、珠子、蜡笔、粘贴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寻找活动:如何挑
     1、孩子们听音乐以有规律的踏点步进入活动室
     2、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师真美丽,你能发现有什么?”
     (幼儿找出①按颜色排列的规律:气球是按红黄顺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红蓝得顺序排列的……②按图形排列的规律:三角形、正方形、圆形。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长短等规律)
     二、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学习掌握事物的规律
     1、师:“我这里有三个魔术盒,看看他们有什么规律。”(一个比一个小或一个比一个大)
     师:“我们打开其中一个魔术盒,看看里面会变成什么?”从第一个魔术盒里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个孩子们一个动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两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动作,幼儿说一说其中的规律。
     2、打开第二个魔术盒。里面“变”出来的是两张图片
     带领幼儿观察图片一:四个盘子,盘子里装着糖果分别是2个、3个、4个、5个。请幼儿找出其中的规律:一个盘子里的糖果比另一个盘子里的糖果多一个。
     带领幼儿观察图片二:四个鱼缸,鱼缸里游的金鱼分别是2条、4条、6条、8条。请幼儿找出其中的规律:一个鱼缸里游得金鱼比另一个鱼缸里游得金鱼多两条。
     3、打开第三个魔术盒
     送给每个幼儿一盒几何图形。幼儿自由摆一摆,要求有一定的规律。排列好以后可以告诉老师和好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
     三、幼儿动手操作复习对规律的认识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印章、珠子、蜡笔、粘贴图片等,要求操作中体现一定的规律特点。
     四、活动延伸:在街上、家里找一找那些东西是有一定规律
   幼儿数学大班公开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手指偶、每位幼儿一张5元钱、画纸、彩笔。
     2、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复习5的组成,导入活动。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谁,愿意和他们做游戏吗?
     教师介绍游戏做法:师说:动动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说:我出4,4和1组成5.
     师幼齐说:5个手指做游戏。以此类推。
     (分析:游戏可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二、幼儿尝试用5元钱买一样、两样不同的商品。
     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5元钱)?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钱(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们用钱来干什么?你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是自己去还是跟爸妈去?
     2、第一次购物:下面我就来考考小朋友,如果给你5元钱,找出用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翻开超市商品图,先认识一下商品和标价)
     幼:可以买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买吗?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6元的不能买,别的可以买,强调“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3、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不同的商品。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可以买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组介绍:
     教师评价: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师:刚刚小朋友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
     幼:他们先将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
     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的找,能够一个不漏的找全。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让没找全的小组再尝试一下)
     (分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4、能不能用5元钱在商品图上买三样不一样的商品?
     幼:不能,钱不够。
     三、游戏《超市购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刚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现在,老师每人给你5元钱,到我们的超市里买你最喜欢的东西,商品上都有标价,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钱,买一样也可以,买两样也可以,我特意请了张老师当收银员,你们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儿去付钱,付完钱就拿着东西到我这边来,我有奖励,买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总结: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购物高手,以后就能帮爸妈到超市买东西了,但要买我们需要的,千万别浪费钱。
     (分析:角色游戏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购物场景,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延伸:现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买光了,我们班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来参加购物活动,我还得去进货,这样吧,为你的好朋友画一张购物单,购物单就是画出商品并标出价格(可以只写上数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画一件、也可以两件商品),可以画跟自己一样的,也可以另外挑选,这样画清楚了,我就可以进货了。
     你们回去告诉其他小朋友,我去进货了,让他们一会来买我新进的商品。
   幼儿数学大班公开课教案3      一、设计意图: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老师给孩子们渗透新年和幼小衔接的一些知识时,很多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一年是多久呀?几个月是多长时间啊?有多少天呢?"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要领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而数学教育能激发孩子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因此,我从孩子们的问题入手,设计了"年妈妈的一家"这个活动,将"年、月、日"人物化并带入到故事中,设计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礼物的"形式"出现,以童话般的生动形象展示12个月、大月、小月、365个日娃娃,使原来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挂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动准备: 
     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图卡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日历、台历和挂历各一份、小字卡(年、月、日)和数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笔、人手一份、20xx年日历表人手一张
      四、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五、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幼儿尝试在日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附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点儿,每座有30个娃娃。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幼儿数学大班公开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幼儿数学大班公开课教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数字或点、线等符号标记记录活动,能较清楚地表示活动结果。
     2、能较积极地参与讨论,分析多种记录方法的优缺点。
     3、有一定的记录与表达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 
     幼儿学写过1-10的数字,并会制作点、线等标记。
      物质准备: 
     1、《幼儿用书》P21、22页,双色鱼操作材料。
     2、《幼儿用书》P10页,双色鱼记录表,小篓子、黑、红、黄三色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班级饲养的鱼,请幼儿介绍鱼的名称,并引导幼儿说说家里养的鱼。
     教师:这儿还有一些奇怪的鱼。教师出示双色鱼,引导幼儿观察,知道引门叫双色鱼,有两种颜色,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黄色,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条鱼,想一想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好玩的双色鱼。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来玩撤小鱼的游戏。把5条小鱼抓在手里,轻轻地撤在小篓子里,看看几条是红色的?几条是黄色的?请个别幼儿示范,大家来说一说。教师出示三色笔:这儿有一些笔,怎样才能把撒小鱼的结果记录清楚呢?引导幼儿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小组操作活动:好玩的双色鱼。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篓子里的小鱼,先记录总数。
     2、引导幼儿撒小鱼,每撒一次记录一次,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将结果记录清楚。
     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如:用数字或点、线等标记进行记录。展示、交流操作结果。
     4、展示幼儿的记录单,请幼儿看看自己和同伴的操作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师幼共同分析,讨论各种记录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幼儿把多种优点结合起来,概括出一种比较好的记录方法。

5.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欢迎阅读与收藏。
      目标 
     1、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准备 
     《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NO.86—87),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NO.4—5),如图(1)和图(2)。
      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2)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3)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建议 
     (一)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二)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见《儿童数形宝盒》说明图29。观察记录与评估。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6.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出九方格图案。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3、能在记录单上记录并拼出多种组合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三)九方格图案1张,各种颜色,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图板若干,图板上有不同的数字。
    2、幼儿用书的操作材料。与幼儿人数相等的九方格图案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各种方块拼图板。
    1、教师出示各种方块拼图板,引导幼儿观察每块拼图板上的正方形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教师出示九方格图底板。
    3、请个别幼儿运用图形重叠的方法,证明就放个图上的每个正方形与拼图板上的每个正方形大小相同。
    4、引导幼儿讨论:你能用这些方块拼图板拼出九方格图案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
    1、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拼法。请一名幼儿运用方块拼图板,在大家面前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3、请全体幼儿在小组操作活动中尝试不同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三、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每种拼法。
    1、教师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记录自己用那几块图板拼成九方格图案的。
    2、请幼儿操作后在记录单上记录自己想出的每种拼法。
    四、交流、分享各自的拼图方法。
    1、展示个别幼儿的拼图及记录单,集体进行验证。
    2、请幼儿将自己的所有拼法和相应的记录单展示在桌子上,引导同伴间相互欣赏学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2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7.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有啊?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序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7的组成》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看图填算式》
  幼儿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黑白棋大赛》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区分左右》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2-9的相邻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小裁判员》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感知10以内的序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6-9的相邻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玩具小超市》(更多公开课:屈老师教案网)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有啊?

8. 大班数学公开课有趣的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有趣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公开课有趣的教案1       设计意图 
    孩子们进入大班下学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新《纲要》要求幼儿“应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和合作能力。”并要求我们的活动内容能来自于孩子的生活,并是孩子所熟悉的。那我们更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将我们学习的生活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31天,总共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是用来查看日期的工具,掌握日历查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房子卡的月历(大月,小月,二月的区分)小字卡,数字卡(283031365)人手一份
    2,各种挂历,台历,月历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字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就来先认一认,读一读这些数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学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幼儿仔细观察,问幼儿发现了什么,房子里面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你们真能干发现了它们的秘密,请问你们想知道吗,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
    2,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回答问题。
    三,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1,现在老师指日期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号
    2,老师说日期小朋友上来把它找出来。今天是几月几号请小朋友找出来。
    3,前几天小朋友带来了挂历,请小朋友在上面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告诉老师与同伴,再来找一找节日,如五一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等。
     活动反思 
    数学《有趣的数学》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日历,挂历,台历等让幼儿来认识日期,查阅日期,活动中体现了纲要精神:幼儿的教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为幼儿创造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孩子懂得生活就是学习的数学课堂,这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每一环节环环相套,层层递进活动开始我神秘说要与数学朋友做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了,通过让幼儿认认,想想,说说数学,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扩展思维,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年妈妈带着孩子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做游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了年月日的关系。掌握了一年有12个月,有30天一个月的,有31天一个月的,二月才28天,一年一共是365天。然后活动的延伸更使小朋友乐透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创设情境的教学激发了小朋友去探究去发现。加深了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大班数学公开课有趣的教案2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已渐渐不满足于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满足于教具与学具的操作、不满足于学习10以内的数、不满足于有章有节地学习数学、不满足于在活动室内学习数学等等,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调动不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与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如何变“传授为主”为“以幼儿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
    (二)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
    2、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
    3、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每5个或10个记录一次,然后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列表统计等)
    (三)提出任务:
    1、分组统计并分类统计幼儿园里的一些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组的能力差异进行分配)。
    一组:车棚——车有几辆?自行车几辆?摩托车几辆?每种颜色的车各几辆?
    二组:前操场、后操场——树有几棵?前、后操场各几棵?大树、小树各几棵?
    三组:架空场地——柱子有几根?白色的几根?绿色的几根?圆的、方的各几根?
    (前三组让幼儿“统计——分类——再统计”,从中明白总数比分出
    去的数多,几个分出去的数合起来等于总数)
    四组:电脑室——电脑有几台?在场办公的教师有几位?其中长头发几个?短头发几个?(检验幼儿如何解决“判断头发长与短的标准”)
    五组: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用的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张?哪个多?多多少?哪个少?少多少?(数的比较和一对一对应)
    六组:一楼架空——吊灯有几盏?(70多盏,幼儿要数准确不太容易,检验幼儿100以内的数数)
    七组:楼道——从一楼到五楼要爬几层楼梯?共有几级台阶?每层楼分别有几级台阶?(每层楼的高度不一样,让幼儿发现楼层高台阶就多)
    2、要求:
    ①合理分工与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与记录;
    ③学会验证所统计的数。
    3、幼儿执行任务,教师观察、了解个别组幼儿实践情况。
    4、幼儿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任务。
    5、集中交流(每组选派一名幼儿汇报与交流):
    ①你们统计什么?统计结果如何?
    ②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③你们碰到过什么困难吗?有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四)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围环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数,数数看,并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活动记录与反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第四个目标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我设计了此活动。实施后,效果非常好,预定的目标得到很好地达成,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各种综合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克服与战胜困难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
     观察小记: 
    (一)第四组汇报员李琰小朋友先跑过来汇报:“黄老师,我们组完成任务了,电脑37台,办公的老师17个,5个长头发,5个短头发。”黄老师:“5个长头发,5个短头发,共有几位老师?”“10位”黄老师:“那么17位老师中,其他的老师头发怎么样?”“啊——??”整组小朋友又冲向电脑室(孩子们已经意识到分类统计时出错了)。第二次汇报时说:“黄老师,看长头发、短头发太难了,老师们有的坐在很后面,有的一直走来走去的,我们都数乱掉了,还有一位长头发的老师说我们吵死了,我们只好下来了。”(是啊,这一分类难度太大了,况且长头发、短头发要以什么标准来判断都不确定,我本是有意试试,可是孩子们却是如此认真。我的过失是:没有事先与电脑室的老师通个气,更没有交代孩子们到了电脑室应如何处事,以致出现了“吵死了,只好下来”的结局。)黄老师:“你们小组谁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跟老师们说我们是在学习,不是吵”;“我们讲话要小声点,不要影响老师办公”;“我们每人数一排”;“头发超过肩膀就是长头发,没有超过就是短头发”。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第三次上了电脑室……
    (二)第一组汇报员苏菲楠小朋友说:“黄老师,车棚里的摩托车有19辆,自行车有3辆。按颜色数,我们一直忘了这个数字的车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再数数看。”(孩子们认真地在执行任务,只是碰到了困难,可是他们并不想放弃。)过了一会儿,又来汇报了:“黄老师,摩托车19辆,11辆黑色的、6辆白色的、2辆红色的;自行车3辆,1辆绿色的、2辆白色的。我们是用水彩笔做记号的,这样就不会乱掉了。”(这一群小家伙想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且统计得非常准确。)
    (三)第二组汇报员杜倩云小朋友说:“黄老师,我们完成任务了,第二个任务是什么?我们可以到别组去数数看吗?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们数得对还是我们数得对。”(孩子们对此活动如此热情,有继续执行任务的欲望,并向老师提出了他们想执行的任务,多么有主见的一群孩子呀。)
    此活动选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学习数学,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真正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们从中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案例点评: 
    此活动选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学习数学,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各种综合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克服与战胜困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到充分地发挥,真正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们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大班数学公开课有趣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
    2、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学习感知二等分。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若干、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夹子若干、拱形两个、记录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参观商店导入,引起兴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导入语:“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参观商店,好吗?”
    2、幼儿自由参观。
    3、:“你看见了什么?”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喜欢的折成相同大小的两份。
    6、: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儿操作探索,进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
    (1)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图形分成相等的两份,并完成记录卡。
    (2)操作时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三、与。
    四、游戏:“找朋友”,巩固二等分的学习。
  大班数学公开课有趣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能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2.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重点 :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幼儿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准备 :课件、挂图、记录表、数字卡、各种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1.幼儿随音乐《摘果子》进入活动室。
    2.在进入教室时,每位幼儿从树上摘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
    并回到座位上。
    3.让幼儿给水果分类,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课件,幼儿学习分类统计1.出示课件,水果统计表。
    2.教师讲解统计概念。
    3.学习条形统计,通过图表感知数量多少。
    三、游戏《猜拳》
    游戏规则: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教师出示统计表,找一名幼儿进行统计,其余幼儿猜拳游戏。
    四、幼儿操作帮助小熊在超市物品进行分类并统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