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判断句有哪些句式

2024-05-02 10:09

1. 高中语文,文言文,判断句有哪些句式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五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5、主语+“是(为)”+谓语。 (“安能辩我是雄雌?”)

高中语文,文言文,判断句有哪些句式

2. 高中 文言句式判断

1、被动 老百姓不被安抚,是因为没有对他们施加恩惠
2、省略 李翰以文章写得好而自负,(他)写这篇传记写得很详细周密。
3、判断 丈夫,是我们希望能依靠一辈子的人
4、判断 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3. 高一语文,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

判断句: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4.语义上的判断。
被动句:1.“见”“……见……于”“于”表被动。
2.“为”“为……所”表被动。
3.“受”“受......于”表被动。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
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省略句
省略主 谓 宾 介词“于“

这些都是方法,并不适用所有的情况,还是要多做题,多体会,建议将老师讲过的文言文多复习复习,其实只要用心,不是很难的,还可以多读一些课外的文言文,学会让自己热爱文言文,热爱语文,对语文有兴趣,自然就会学好。

高一语文,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

4. 高中文言固定句式有哪些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部分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用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5.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总结(2)

  八、被动句
   
      38、见……于……:被
   
      例: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39、为……所……:被
   
      例: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九、宾语前置
   
      40“唯……是……
   
      例:唯命是从。
   
      41……何……之有
   
      例:夫晋何厌之有?《左传》
   
      十、连词
   
      42.诚……则……:如果……那么(就)……
   
      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43、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例: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4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例: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45.向使:假如,如果
   
      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46.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47.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例: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 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48.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例: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
   
      十一、复音虚词
   
      49、得以:能够
   
      例: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50、俄而:不久,一会儿
   
      例: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51、而况:何况,况且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52、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例: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53、既而:随后,不久
   
      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54、既……且……:又……又……
   
      例: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离骚》
   
      55.可得:可以,可能
   
      例: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56.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例: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②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57.乃尔:竟然如此,这样
   
      例:何其相似乃尔。
   
      58.且夫:再说,而且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59.是故:所以,因此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60.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61.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例: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62.未尝:从来没有,不曾
   
      例: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63.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例:①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64.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例: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65.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例: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山市》
   
      66.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例: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
   
      67.无庸:不用,无须
   
      例:请姑无庸战。《勾践灭吴》
   
      68.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例: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
   
      69.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例: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70.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例: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71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例: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72.以故:所以
   
      例: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山记》
   
      73.以……故:因为……的缘故
   
      例: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
   
      74.以……为……:认为……是……,把……当作……
   
      例:①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75.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
   
      76.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所以
   
      例: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77.于是:对……,然后就,于是
   
      例: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78.……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例: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79.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例:①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总结(2)

6. 初中语文常见的15种文言文固定句式

 初中语文常见的15种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题目,那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好文言文,下面我就给大家带来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无乃……乎? 
    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子是很多的。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
    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
     二、……孰与…… 
    这 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 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下 面的例子: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
    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
    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三、……之谓也 其……之谓也 
    这 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 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请看下面例句: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说的就是夫子这样的人啊!)
    ③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论语》上说:‘他自身端正,不下达命令人民就会行动;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他的百姓也不会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
     四、得无……乎? 得无……耶? 
    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 莫非……吧; 该不会……吧
    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③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恐怕被穷困所苦吧?)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吧?)
    ⑤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五、奈……何 如……何 若……何 
    这 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需要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 “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先看下面例句。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
    ②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上面的三个例句中加线的句子应分别译为:
    ①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
    ②(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③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
     六、何有于……? 
    这 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究其实质是两种特殊句式的紧缩和移位。一是由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 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 原到“有”的前面。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请看下面的例句。
    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七、何……为? 
    这 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个虚词。“为”有两个读音,一是读“wèi”,一是读“wéi”。读“wèi”的时候,它只 有介词性。一是读“wéi”。读“wéi”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有三种情况。一是动词性,是一个“本领”很高强的动词,可以这样讲,句中需要什么动词, 它都能够代替。二是介词性,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也就是说在被动句中,“为”必须读“wéi”。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再如“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这两句中的“为”就必须读“wéi”。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请看下面例句:
    例句: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例句:②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都要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
     八、不亦……乎? 
    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词,稍一疏忽就可能把它理解为副词,其实,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
    在古文中,这种固定格式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下面的几个例句: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②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它,不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九、有……者 
    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人有涉江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如“杭有卖柑者”。请看下面例子:
    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
     十、何……之有? 
    这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格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如下面的例子: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应译为:“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呢?
    ③夫晋,何厌(通“餍”)之有?(《左传·崤之战》)应译为:“那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
    ④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叔向贺贫》)应译为:“如果不忧虑德行没有完善,却忧虑财物不足,将要哀悼还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十一、唯(惟)……是…… 惟……之为…… 
    这种固定格式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格式。需要再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是”与“之为”,均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作用;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这种格式在成语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 惟命是从;
    ② 惟利是图;
    ③ 唯你是问;
    ④ 唯仁是亲;
    ⑤ 唯才是举;
    ⑥ 无乃尔是过与?
     十二、所以…… 所以……者 
    所+介词(以、从、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这 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固定格式,是一种名词性的“所”字短语。首先我们得知道,在古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汉语中的“所 以”是一个复音虚词,用在因果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结果,而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表示,就是不能表示结果。那么,他都能表示什么呢?它可以表示动 作所涉及到的原因、根据、工具、处所、办法、凭借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吕氏春秋·察今》)(表根据③笔,所以书也。(表工具)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处所)
    ⑤吾知所以距(通“拒”)子者,吾不言。(《墨子·公输》)(表办法)
    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凭借)
    ⑦圣者,非所与熙(通“嬉”)也。(《墨子》·公输》)(表凭借。应译为:“圣人是不能与他随便开玩笑的。”)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表原因)
    ⑨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篇》)(表方法)
    ⑩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十三、……何所…… 
    这是一种表疑问的固定格式,是“所……者(为)何”的紧缩和移位。懂得了这一点,也就等于知道了在阅读古文中遇上了这种固定格式时应该如何翻译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③白雪飘飘何所似?
    ⑤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南飞》)
     十四、有所…… 无所…… 
    这两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可以说比比皆是。需要强调的是,“有”、“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的“所”字短语作它们的宾语。这两种固定格式的翻译比较灵活。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可译为:“对财物没有取什么,对妇女没有宠幸谁”
    ②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句中划线的地方,可译为:“贫困没有什么可苦恼的。”
    ③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同上)句中划线处,可译为:“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接近。”
     十五、有以…… 无以…… 
    这 两种固定格式与上面讲的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有以”与“无以”是“有(所)以”与“无(所)以”的省写。“有”、“无”仍是动词,“(所)以……”是 “有”或“无”的宾语。如“军中无以为乐”,就是“军中无所以为乐”,但不必机械地译为“军中没有用来作乐的东西”,可改变语法结构译成“军中没有什么用 来作乐的”。“有以……”的译法类同。如下面的例子: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可灵活地译为“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方法”和“没有用来汇聚成的江海的方法”。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可译为:“我才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方法。”
    还应该强调一下,“有以”常和“未”连用,此时,与“有以”的用法相同。
    如:臣未有以报也。(《庄暴见孟子》)
  ;

7. 关于高中文言文句式判定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关于高中文言文句式判定

8. 关于高中文言文句式判定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