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题盈亏问题

2024-05-05 07:19

1. 四年级奥数题盈亏问题

1、(32-2)÷(5-3)=15人
15×5-32=43张
有15个同学,有43张纸!
2、(12+2×9)÷(9-6)=10个
(10+2)×6=72人
有10个宿舍,72人。
3、80×60÷(60-2)

四年级奥数题盈亏问题

2. 四年级奥数题盈亏问题

①100-(2.2+1.8)×15=55②1÷2×10=5③(21-8)÷1+5=18④(90-60)÷3=10

3. 小学奥数三四年级盈亏问题,你会巧解吗

本帖最后由 小学理科吕明针 于 2015-5-25 10:54 编辑
把一定数量的物品,按照某种标准分给一定数量的人,如果物品有剩余叫盈,如果物品不足叫亏。由于标准不同,造成结果差异,通过数量关系可以求物品数量和人数。这一类应用题叫盈亏问题。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人数(或组数)是不变的。
有三类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②当两次都有余数;③当两次都不足。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第一类题型: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例1】
三年级的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位同学分4颗,发现多了3颗,如果每位同学分5颗,发现少了2颗。问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颗糖?                              
分析:

第一次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颗,会剩3颗。
第二次分糖果,要使每人分到5颗,就需要给每人再分1颗(这里的1颗怎么得来的?5-4=1)。但是,现在糖果不够分了,要补2颗才能保证每人再分到1颗。
所以,如果要保证每人再分到1颗糖果,第二次分糖果的时候,一共要分下去5颗糖果(这里的5颗怎么得来的?第一次剩的3颗+第二次补的2颗)。
那么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5÷1=5(个)
一共有多少糖果呢?
5×4+3=23(颗)或5×5-2=23(颗)


【例2】
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问参加栽树的有多少名同学?原有树苗多少棵?

分析:

第一次分树苗的时候,每人分到9颗(因为题意给出“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第二次如果每人再分一棵,正好10棵。
第二次,要保证每人再分到1颗树苗,要分下去20棵(这里的20怎么得来的呢?第一次剩的12棵+第二次补的8棵)。
把20棵树苗分给同学们,每人分到1棵,那么有多少名同学呢?
20÷1=20(人)
原有多少棵树苗?
20×9+12=192(棵)或20×10-8=192(棵)
【例3】
学校买来一批体育用品,羽毛球拍是乒乓球拍的2倍,分给同学们,每组分乒乓球拍5副,余乒乓球拍15副,每组分羽毛球拍14副,则差30副,问:学而思学校买来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各多少副?分析:
题中有两种体育用品,两种体育用品有倍数关系,不妨做个转化(因为羽毛球拍是乒乓球拍的2倍,所以有两副羽毛球拍就可以换成一副乒乓球拍,可以对题中羽毛球拍的数量除以2,转化成乒乓球拍的数量关系)。
原题就变为:每组分乒乓球拍5副,余乒乓球拍15副,每组分乒乓球拍7副,则差15副。


第一次分乒乓球拍的时候,每组分到5副;第二次如果每组再分2副(这里的2怎么得来的呢?第二次每组7副-第一次每组5副),则每组就有7副。
要保证每组再分2副,要分下去30副(这里的30怎么得来的呢?第一次剩的15副+第二次补的15副)。
30副球拍,每组分到2副,那么有多少组呢?
30÷2=15(组)
原有乒乓球拍多少副?
5×15+15=90(副)
原有羽毛球拍多少副?
90×2=180(副)
【例4】
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分析:

如图,每一段小线段代表1分钟。

题中有两个不变的量:①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不变;②从家出发到上课铃响的时间不变。
第一次,铃声响起以后,距离学校50×3=150米;
第二次,铃声响之前2分钟到校,这两分钟相当于超出学校走了60×2=120米。
从家出发到上课铃声响起,两次相差150+120=270米。
现在我们只看从家出发到上课铃声响起的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是不变的)。
为什么会差出这270米呢?因为第二次每分钟多走了10米。这270米是分配给了多少分钟?270÷10=27(分)
所以,从家出发到上课铃声响起,一共走了27分钟。
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0×(27+3)=1500(米)或60×(27-2)=1500(米)。
【小结】盈亏问题公式
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小学奥数三四年级盈亏问题,你会巧解吗

4. 四年级上册奥数盈亏问题

 

5. 四年级上册奥数盈亏问题

7×28=196(人)196+14=210(人)

四年级上册奥数盈亏问题

6. 四年级上册奥数盈亏问题?

 

7. 这是一道小学四年级奥数盈亏问题1

设原有x条船,由题可得:9(x-1)=6(x+1)解得:x=5所以原有5条船,所以人数为:9(5-1)=36(人)

这是一道小学四年级奥数盈亏问题1

8.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

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还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叫亏。凡是研究盈和亏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
  一般解法:(盈数+亏数)除以两次分配只能够每份的差=所分对象数,物品数可由其中一种分法的份数和盈亏数求出。
  其它(高级):盈亏临界点——交易所股票交易量的基数点,超过这一点就会实现盈利,反之则亏损。
  盈亏临界点计算的基本模型
  设以P代表利润,V代表销量,SP代表单价、VC代表单位变动成本,FC代表固定成本,BE代表盈亏临界点,根据利润计算公式可求得盈亏临界点的基本模型为: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可以采用实物和金额两种计算形式:
  1.按实物单位计算:
  其中,单位产 设某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相关固定成本为8 000元,则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8 000÷(10-6)=2 000(件)。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
  2.按金额综合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金额表现)=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其中,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 销售收入
编辑本段
数量关系中的盈亏问题

  已知两个分配方案,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不足,求参加分配的人数及被分配的总量。这样的问题通常叫做盈亏问题。
  
知识背景
  盈亏的问题曾记载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第六章--------“盈不足章”中,盈,就是有余;亏,就是不足的意思。
  典型的盈亏问题一般以下列的形式表述:
  把若干个苹果(未知数)分给若干个人(未知数),如果每人分2个还多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少5个。问总共有多少人?有多少个苹果?
  题目中的不变量是人数和苹果数,比较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法,可知苹果相差:
  20 + 5 = 25 (个);相差25个苹果,亳无疑问是由于每人相差苹果 3 - 2 = 1 (个)而做成的,
  事实上,只有唯一一种情况才会导至上述情形,那就是有25人分苹果!
  求得人数后,进而可以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求得苹果的数目:
  2×25+20=70(个)或3×25-5=70(个)。
解盈亏问题的公式
  【一盈一亏的解法】
  (盈数+亏数)÷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
  【双盈的解法】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
  【双亏的解法】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
重点难点
  有些应用题,从表面看起来似乎不是盈亏问题,但认真分析,将条件适当地转化后,竟然可变成盈亏问题进行解答。
学法指导
  由解盈亏问题的公式可以看出,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小心确定两次分配数量的差和盈亏的总额,如果两次分配是一次是有余,另一次是不足时,则依上面的公式先求得人数(不是物数),再求出物数;如果两次分配都是有余,则公式变成盈额差除以两次分配数之差;如果两次分配都是不足时,则公式变成亏额差除以两次分配数之差,如果……
  有时候,必须转化题目中条件,才能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寻找解答;有时候,直接从“包含”入手比较困难,可以间接从其反面“不包含”去想就会比较容易。